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對伊朗還能怎麽樣 zt

(2008-02-03 11:09:22) 下一個
美國對伊朗還能怎麽樣

2008年02月02日 環球網


正當“伊核6方”就安理會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新決議的立場日漸趨近、伊朗麵臨進一步國際製裁的時候,美國情報部門的集體判斷公諸於世了:伊朗在2003年秋季已經中斷了核武器計劃,並且在2009年以前不可能生產出武器級的濃縮鈾。

表麵上看,這是給布什政府的伊朗政策潑了一瓢涼水(還有人說是一記耳光),同時給伊朗洗刷了“堅持發展核武器”的罪名,難怪布什總統在記者會上神色凝重,內賈德振臂歡呼偉大勝利。

其實,這個問題不那麽簡單。到底誰勝利了誰失敗了,也不是現在就可以分得清的。它隻不過意味著:一場新的較量開始了。

2003年秋天發生了什麽?

這或許是誰也想不到的一個“突發事件”:美國總統一個勁兒地說伊朗發展核武器會引發新的世界大戰,而美國諸情報機構卻一口同聲地說:伊朗的核武器計劃4年前就停止了。

  4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這麽蹊蹺?

翻開舊報紙就知道了。說來並不複雜,2003年2月9日,當國際原子能機構把全部精力用於伊拉克核設施的最後核查之際,伊朗總統哈塔米突然宣布在本國中部地區發現鈾礦,並準備自行開采提煉。此後,伊朗做出了加快發展核技術的姿態,同時宣布這一切都是為了民用。時值美國正緊鑼密鼓地準備伊拉克戰爭,無暇他顧,布什總統隻是宣布嚴重質疑伊朗核計劃的和平目的,再無別的動作。倒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歐洲三國顯得比較緊張,不斷造訪德黑蘭,敦促伊朗簽署並實施核安全保障的附加議定書。俄羅斯的普京總統則通過同伊朗簽署5噸核燃料的供應協議實施進一步具體介入,並勸說伊朗做出不發展核武器的承諾。

似乎是配合伊朗可能會做出的實質性讓步,法國和美國相繼查封了伊朗反政府暴力組織“人民聖戰者”駐巴黎和華盛頓的辦事處,並逮捕了相關人員、凍結了該組織的資金。

當年9月25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宣布在伊朗發現了第2處武器級濃縮鈾的痕跡,伊朗麵臨著空前的國際壓力。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大國對伊朗的勸說,哈塔米總統的回應是:“如果伊朗發展民用核計劃的權利得到保證,伊朗將考慮放棄被西方國家懷疑將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濃縮鈾提煉項目”。

12月10日,伊朗代表終於在維也納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附加議定書。這意味著伊朗從此必須以透明的方式發展核技術,並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任意核查。

不管後來發生了什麽,當時的世界的確鬆了一口氣。

根據此次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的說法,使得美國情報機構做出伊朗已經停止核武器計劃這一判斷情報有千餘條,但最關鍵的是通過線人得到了伊朗決定停止核武器計劃的秘密會議的討論記錄。

如果這是一個假情報,那麽“停止核武器計劃”的結論就是靠不住的;如果是真情報,那就意味著伊朗的確有製造核武器的計劃。

通過對當年伊朗核問題事態發展的脈絡和美國情報機構做出的報告分析,如果沒有什麽更深層次的大陰謀的話,我們基本可以做出這樣的結論:伊朗的確有一個製造核武器的計劃,也的確在2003年秋季停止了。

  布什的擔子是輕了還是重了?

事情走到這一步,布什總統的尷尬是不言而喻的,世界又鬆了一口氣也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布什來講,前些日子他說的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不能不說是過頭了,需要改口;對於世界來講,至少在一定時間裏可以避免受到戰爭的連累了,特別是對海灣國家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海灣石油的主要進口國來講。

似乎是布什總統丟了人,內賈德得了分。但細想之下,問題似乎不是這樣輕巧。

首先,對於布什來講,在其內任的最後一年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這一艱難而危險的決策選擇可以基本排除了,政策取向趨於明朗化,這位不斷招惹是非的總統身上的擔子不是重了,而是輕了。

第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刻意降低身段,避免單邊主義形象,歐洲國家在解決伊朗核問題上的作用並不遜於美國,何況還有一定要在伊朗問題上為本國爭得最大利益的俄羅斯和中國,所有這些國家都不希望伊朗海灣局勢變得不可收拾,都不能接受核不擴散體係被伊朗打破,都不得不保護安理會決議的尊嚴。基於這一點,大國合作的路子還是可以走下去的,犯不著美國單打獨鬥,賠錢死人惹麻煩。

第三,布什的擔子輕了,內賈德的擔子卻重了。內賈德正遭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批評,以至伊朗21個政黨聯名指責他“製造危機”,加之三個月之後伊朗就要舉行大選,而大選的結果多半是溫和派取代激進派,內賈德已經沒有精力再同美國叫板了,他需要做的是改善自己的形象,保住自己的位子。如此看來,對於布什總統來講,最好的辦法是靜觀伊朗內政的變化,這的確是一件最輕鬆的選擇。

  安理會決議不是廢紙


問題還是要回到安理會決議上來。

正是由於伊朗在核技術發展方麵沒有得到國際信任,國際原子能機構才將問題交給安理會處置。安理會先是在2006年沒有被黎巴嫩戰事轉移視線,於7月31日通過了警告伊朗的第1696號決議,要求要求伊朗須暫停包括研究與開發在內的所有濃縮相關和後處理活動。如果伊朗在一個月內不履行決議,安理會將考慮對其實施製裁。

這個決議遭到伊朗的嘲弄。在安理會決議規定的期限還剩5天的時候,內賈德大張旗鼓地出席了伊朗重水工廠的竣工儀式,並宣布絕不停止鈾濃縮活動。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安理會相繼通過了第1737號決議和第1747號決議,宣布了對伊朗的製裁。

1737號決議的核心內容是:對伊朗的7個核研究與開發實體、3個導彈開發生產實體、12個參加核設施與導彈開發的負責人實施製裁,製裁措施包括凍結資金、禁止向其提供資金等。

1747號決議將製裁範圍擴大到另外10個參與核計劃或彈道導彈計劃的實體、伊朗革命衛隊的3個軍工實體、8個參與核計劃或彈道導彈計劃的負責人、以及革命衛隊的7位將領。決議還呼籲武器出口國在向伊朗出售重型常規武器時保持克製和警惕。

與此同時,上述三個決議都做出了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計劃的支持和援助承諾,條件是伊朗必須暫停鈾濃縮活動。

但安理會的決議均被內賈德斥為“廢紙”,伊朗不斷展示在鈾濃縮活動中的進展,讓“伊核6方”傷透了腦筋。

其實,認真讀過安理會的決議,不難發現,隻要伊朗尊重決議,伊朗的和平利用核能計劃非但不會受到阻礙,反而會得到充分保證。對於伊朗的國家利益來講,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如果伊朗繼續對安理會決議采取嘲弄態度,伊朗是不會得到任何大國支持的。

正如中國領導人一再宣示的那樣,伊朗核問題的解決應該遵守兩條原則:一是通過政治途徑,二是恪守核不擴散體係。舍此,任何做法都是危險的。

是世界的機會更是伊朗的機會

美國的情報評估事實上宣布了伊朗核危機告一段落,戰爭風險大大減少,而新的較量又開始了。

布什政府的做法或許可以歸納為三條:第一是堅持大國協商,第二是繼續推動國際製裁,第三是靜候伊朗領導層“換屆”。

大國協商並達成一致,繼續推動國際製裁,是美國最渴望看到的事情,但這件事情不會進行得很順利。於是,帶頭加強對伊朗的製裁是美國必然要采取的辦法,這樣的製裁不一定是直接針對伊朗核計劃的,而是在“支持恐怖主義”這個問題上下功夫,10月25日宣布的對伊朗革命衛隊實施金融製裁就是一個例子。

考慮到伊朗的國內局勢,布什總統至少在內賈德任內不會向伊朗搖動橄欖枝。或許還有新的機會在等著他,而如果真有什麽機會的話,那一定是在2008年3月伊朗“換屆”之後。

美國的情報評估對於伊朗來講,或許提供了更大的機會。這就是以實際行動表明:在核問題上采取更符合伊朗永久國家利益的政策。這樣的政策自然也會得其他海灣國家和石油進口國的歡迎,也就是世界的歡迎。

伊朗成為一個和平利用核能的強國的局麵不是不可能到來的。已經有國家看到了這一前景,俄羅斯的貨輪已經如約把5噸核燃料運到了伊朗,俄羅斯建設的布什爾核電站不久就可以投入運營了。這既使得伊朗的和平利用核能的說法成為了事實,也為俄羅斯擴大在伊朗的存在奠定了基礎根基。不管今後事態如何發展,俄羅斯似乎是贏定了。

伊朗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波斯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但願伊朗人民不要放過這一機會。(殷 罡 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