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出妙招粉碎台“入聯”圖謀 zt

(2008-01-05 07:04:04) 下一個
出妙招粉碎台“入聯”圖謀

2008年01月04日 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趙全敏


  駐聯合國副代表、外交部發言人、駐日大使……翻開聯合國前副秘書長陳健的履曆,你可以找出一連串的高級頭銜。2007年剛從聯合國卸任歸來的陳健,又於當年11月擔任起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一職,並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近日,陳健接受了《世界新聞報》的專訪。他的工作經曆閃耀著外交家智慧的光芒。

  一年時間消除赤字

  陳健30年的外交生涯中,有17年是在聯合國工作。1972年,陳健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隨員,負責給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陳楚做翻譯,從那時起,陳健就開始積累對聯合國方方麵麵的知識。此後,他先後擔任過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一秘、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等職務。在有了這些前期的鋪墊後,終於,陳健得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職位——聯合國副秘書長。

  2001年8月,陳健接替金永健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領導聯合國大會和會議管理部。這個部門主要負責會務安排、文件翻譯等行政性工作。剛一上任,秘書就送來一份財務狀況報表,讓陳健“倒吸一口冷氣”。

  聯合國大會和會議管理部人員最多,開銷最大,僅在紐約總部就有1200人,每年開支相當於聯合國預算的17%,而且已經連續4年超支,虧損大概在3500萬美元。

  經過一番調查後,陳健發現,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是對會議管理的規劃不夠嚴密,“按照中國首任駐聯合國代表喬冠華的說法,聯合國是‘文山會海’。所以,我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譬如限製會議時間、壓縮報告篇幅等等。”

  在陳健的領導下,第二年,聯合國大會和會議管理部不僅消除了虧損,而且還出現了節餘,會議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很多人原先認為,性格溫和的中國人不善於破除舊框框,然而陳健做到了。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還專門給陳健寫了一個紙條,稱讚他發揮了強有力的領導作用。

  巧妙粉碎台“入聯”圖謀

  陳健所在的部門是管理聯合國大會的部門,而身為副秘書長的陳健,其中一項職責就是給大會主席出謀劃策,提供建議。聯合國大會經常會就一些提案進行表決,而這個過程往往充滿了激烈的外交鬥爭。

  作為一名國際公務員,陳健不能代表任何國家的利益。但在一些涉及中國重大利益的問題上,陳健還是會巧妙地施展智慧,維護好中國的國家利益。

  擔任副秘書長期間,陳健每年都參與聯合國大會所屬的總務委員會對所謂的“台灣入聯”提案的討論。在他的倡議之下,5年裏,大會采取逐步淡化的方式,使得台灣當局企圖在聯合國炒作“入聯”問題的圖謀遭到嚴重挫敗。

  據陳健介紹,最開始兩年,大會采取的辦法是限製時間,每個發言的人,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隻給3分鍾。這種做法對中國是有利的,因為支持中國的國家不需要講很多話,而支持台灣的國家往往要講很長時間。一般來說,他們的講話至少包括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經濟成就,二是所謂民主建設,三是台灣對其本國的援助。這樣一來,3分鍾極大地限製了他們的發言。

  在擔任副秘書長的後3年裏,陳健把挫敗台灣“入聯”圖謀的工作又推進了一步。他向大會提出建議:“台灣入聯”提案在聯合國已經不是個問題,討論不出一個結果,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采取正方兩人發言、反方兩人發言的方式,最後由大會主席敲槌決定。這樣的做法把有關“台灣入聯”提案的討論縮短在10分鍾內。3年裏,支持台灣的那些國家每年都向陳健提出抗議,但最後也隻能是“照章辦事”。

  幽默回答敏感提問

  
如果說出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是“水到渠成”,那麽在陳健的外交生涯中,有兩項任命是他始料未及的,而他最終也憑借自己的智慧,順利完成了使命。

  1994年,陳健突然接到任命,回國擔任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陳健覺得,自己一向不愛講話,這個職位可能不適合自己。但實際上,在他擔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隨員時,就經常與各國代表激烈辯論,當時就練就了不錯的口才。

  在1995年於北京召開的世界婦女大會上,當時一些外國記者在記者會上聯合向陳健提出,要向中國政府提交關於中國人權問題的請願書,請陳健轉交。問題一出,早有準備的國外媒體對準了陳健的嘴巴。因為無論接受還是拒絕,都等於給西方媒體一個炒作的機會,但麵對兩難困境,陳健急中生智,微笑答道:“我是外交部發言人,我這裏是信息的出口,不是入口。”全場一片笑聲。

  揭露李登輝訪日陰謀

  到日本當大使的任命對於陳健來說也很突然。在接到任命後,他向當時的錢其琛副總理陳述了自己擔任駐日大使的幾點不合適:從來沒搞過雙邊外交,最不了解的國家就是日本,不懂日語。然而陳健講完之後,錢副總理隻是笑了笑。

  就這樣,1998年到2001年,陳健擔任駐日大使。在這3年多的時間裏,中日關係穩步向前發展,但也經曆了不少波折,其中之一便是2001年4月中旬李登輝訪日的事情。

  陳健當時與日本方麵進行了多次交涉,對象正是時任官房長官的福田康夫。陳健回憶,福田本人希望事件得到妥善解決,但由於當時的日本首相森喜朗堅持給李登輝發放入境簽證,所以盡管福田和當時的日本外相河野洋平都做了一定的工作,試圖避免中日關係受挫,但最終沒能成功。

  陳健說,當他知道福田頂不住首相的壓力後,便主動提出舉行記者招待會,揭露李登輝以治病為名訪日的真實目的。陳健“用事實說話”,證明李登輝聲稱“有病”是假,突破台日關係框架是真。這場發布會被當時的日本媒體廣泛報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