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讀:“中國潛艇VS美國航母”為何成“媒體寵兒”?zt

(2008-01-19 03:22:25) 下一個
解讀:“中國潛艇VS美國航母”為何成“媒體寵兒”?

2008年01月19日 新華網 來源: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如能暫時拋開台灣媒體報道“中美戰艦對峙”報道的真實性,將眼光放寬,我們會發現,中國海軍潛艇與美國航母的“對抗”的所謂新聞,早就是某些別有用心的媒體的寵兒。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類似新聞出現。

從1996年西方定義的“台海危機”中解放軍核潛艇神秘消失事件開始,到2007年11月,解放軍潛艇跟蹤“小鷹”號航母,十餘年來,中國潛艇似乎一直在太平洋上與美國航母展開著激烈的對抗,從未停止。

但與我們在紙麵上看到的“火星四濺”的中美大洋對抗相反的是,兩國官方從未正式承認有過軍事對峙,更未承認太平洋上正在進行一場冷戰。所以,這些出自非權威媒體的“爆料”,隻能被稱之為“想象中的戰爭”。

在質疑這些新聞可信度的同時,可以有進一步思索,為何一些媒體偏要揪住潛艇與航母不放,炒作多年樂此不疲呢?為什麽是潛艇和航母,而不是S-300防空導彈與F-22“猛禽”,也不是99式主戰坦克與“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要弄明白西方媒體熱炒“想象中的戰爭”背後的邏輯鏈條,其實與在現代兵器體係中,潛艇和航母算得上是一對天生的冤家有關。既然武器的本質是對頭,加上美國軍方一直嚷嚷著要“加強反潛能力”,因此,“中國潛艇VS美國航母”,成為媒體“寵兒”也就不奇怪了。

兩個有著強大武裝力量,關係微妙的大國,兩支在太平洋上舉足輕重的海上力量,潛艇和航母分別是中美兩國國家戰略力量的象征。這其中有著太多新聞敏感點。這些西方媒體報道的目的或者是製造“中國威脅論”,鼓吹遏製中國;或者為美國軍方獲取更多預算而搖旗呐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