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探訪“中國大洋科考第一船”zt

(2008-01-15 05:14:54) 下一個
探訪“中國大洋科考第一船”

2007年08月11日 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8月11日電(記者 李薇薇 孫浩)中國第一艘現代化的綜合性遠洋科學考察船——“大洋一號”首次訪問香港,向香港市民揭開了她神秘的麵紗。這是一艘怎樣的船?配備的設施和裝備如何?新華社記者在“大洋一號”泊靠香港期間第一時間登船,探尋這艘”中國大洋科考第一船”的奧秘。

原產前蘇聯,上億元改造

“大洋一號”——104.5米長、16米寬,排水量5600噸的白色巨輪,是中國迄今最現代化的一艘綜合性海洋科學考察船,具備無限海區航行能力和多學科綜合研究工作條件,可以承擔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質和構造、綜合海洋環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術裝備等方麵的調查和試驗工作。

“大洋一號”船長甄鬆剛介紹說,“‘大洋一號’曾是前蘇聯的一艘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94年為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調查的需要,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簡稱大洋協會)從俄羅斯遠東海洋地質調查局購買此船並經初步改裝後,命名為‘大洋一號’。”

2001年,為了更好地完成中國大洋資源調查任務,“大洋一號”在上海進行了曆時近一年的“精心打造”。2002年12月,“大洋一號”全麵完成船舶以及調查設備的“現代化改裝工程”,共投入資金上億元。

改裝後的“大洋一號”已經成為一艘具備國際先進水平,麵向海內外開放的海洋調查與深海設備試驗相結合的現代化綜合性遠洋科學考察船。

自主研發設備廣泛應用

走進“大洋一號”,猶如進入了一座迷宮。磁力實驗室、地震實驗室、地質實驗室、化學和生物實驗室、水文實驗室、生物基因實驗室……為實現科考與研究的結合,船上共設有10個實驗室。

在“大洋一號”上,中國自主研發的設備被廣泛應用,在大洋科學考察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考工作中的實際應用中,這些設備被實踐證明穩定可靠,效果良好。”中國大洋科考的首位“女首席科學家”韓喜球告訴記者。

“大洋一號”的一批儀器設備均為世界先進水平:

“深海可視采樣係統”號稱“千裏眼”,可以實時將6000米深水下的海底地形、地貌圖像傳到科學考察船上,並可根據需要隨時抓取海底表麵上的礦物樣品或保真采集海底水樣。

“測深側掃聲呐”猶如“順風耳”,可以監聽海洋中所有異常的聲音,並可利用聲波回聲定位得到海底地形、地貌的電子地圖。

“深海異常環境探測係統”不僅可以探測收集海底溫度、鹽度、酸度以及濁度等信息,還可以“嗅”到海底溶解在海水中的氣體。

“深海淺層岩芯取樣鑽機”可在深海海底比較堅硬的岩石上鑽取岩芯,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的深海海底工作。

服役12年,戰果累累

“大洋一號”科學考察船是目前中國國際海底資源勘探和大洋科學考察的主要海上作業平台。從1995年處女航至今,已先後執行了9個航次的遠洋調查和多個航次的大陸架勘查任務。

特別是在2005年4月至2006年1月間,“大洋一號”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任務,實現了中國幾代海洋人夢寐以求的“進軍三大洋”的夙願,使中國大洋工作實現了由單一的太平洋區域考察向三大洋的擴展、由單一的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向多種資源綜合調查轉變的曆史性突破。

在剛剛結束的第19航次考察中,“大洋一號”在水深2800米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發現了新的海底熱液活動區,實現了中國人在該領域“零”的突破,使中國躍入世界上發現洋中脊海底熱液活動區的少數先進國家行列。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主任張利民介紹說,中國大洋科考第19航次曆時200多天,分6個航段,航程約3萬多海裏,主要考察區域涉及西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的部分海域,海上工作以2005年大洋環球航次的成果為基礎,以海底熱液係統的資源探查及相關的科學與環境調查為主要任務。

“本航次的科學家隊伍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參與單位多,科考人員多。二是船、隊員的結構年輕化,專業水平高。”張利民介紹說,本航次共有海內外15個單位130多人參與海上考察任務,其中以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的科技人員最多。

首席科學家按不同航段分別由來自不同單位的科學家擔任。其中,4位首席科學家陶春輝博士、韓喜球博士、周懷陽博士和馬維林博士,年齡均在40歲左右,“大洋一號”船船長甄鬆剛也隻有39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