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變革中的越南人民軍:重海空建設 打造地區軍事強國 zt

(2008-01-11 03:18:04) 下一個
變革中的越南人民軍:重海空建設 打造地區軍事強國

2008年01月11日 中國青年報


自胡誌明在1944年12月22日創建越南武裝力量以來,其先後經曆了抗日、抗法、和平建設、抗美和出兵柬埔寨5個時期。冷戰結束後,特別是隨著世界範圍內軍事變革的深入,在東南亞,越南人民軍的發展更是值得關注。


越南海軍裝備的俄製閃電級導彈艇


2007年是越南內政外交成果頗為豐碩的一年,特別是越南的“革新開放”使國家經濟飛速發展。據越南《物資報》報道,越南總理阮晉勇最近在2008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會上提出,越南人均GDP將由 2007年的835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960 美元。而越南統計局也在2007年年底發布聲明,繼2006年經濟增長達8.2%後,越南2007年經濟再度增長8.5%,創下該國11年來經濟增長的最高水平。

冷戰結束後,越南一直堅持國防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指導方針,強調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是越南的兩大戰略任務,經濟增長為軍事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動力。因此,越南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大了對國防建設的投資比重,並根據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逐步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


越南陸軍士兵接受檢閱 [資料]

確立“積極防禦”戰略,大力推行“全民國防”


在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時,越南人民軍已經發展成為一支擁有100多萬兵力的龐大軍隊。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兩極對立格局的逐步變化和越南國內建設的需要,加之難以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和繼續過去的擴軍政策,便於1986年9月提出要精簡整編,裁減人員,建設一支有適當數量、高質量、符合國家經濟實力的軍隊。

進入21世紀,越南根據麵臨的安全形勢和未來信息化戰爭的特點確立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強調在軍事力量結構上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在作戰模式上以中小規模的集中進攻與廣泛擊敵相結合,突出發揮武裝力量全麵抗敵的作用。

首先,越軍大力推行“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製,並將其作為武裝力量建設的基本原則,通過充分發揮人民戰爭的總體威力,贏得未來戰爭。在軍隊的總體發展道路上強調隨著國家戰略的調整,軍隊建設已由戰時狀態轉入和平狀態,把建設一支數量適當、裝備精良、機動靈活、戰鬥力強、總體質量高、日益現代化的正規軍作為其根本目標。

其次,突出協調而有重點地發展各軍種、兵種。近年來,越軍十分強調合理調整各軍、兵種比例,優先發展海空軍,控製陸軍規模,重點加強技術兵種建設。

第三,優化預備役和快速動員體製,繼續加強民兵自衛隊的數量和質量建設。

此外,結合自身情況,越南一直十分重視“全民國防”思想,並且隨著軍事改革的推行,進一步發展了全民國防體製。在全民國防戰略思想指導下,越南大力加強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建設。每個省都設軍事指揮部,直轄一個預備役師,預備役部隊總人數約50萬。其中民兵自衛隊(含人民警察、青年突擊隊等)數量更多,估計達250萬之眾。一旦戰爭需要,這些準軍事部隊隻要按原製改編、換裝,配發必要的武器裝備和補充一定數量的現役骨幹人員,即可轉為現役部隊。


越南空軍的蘇-27戰鬥機群 [資料]

重視海空力量建設,打造地區軍事強國


根據新時期“積極防禦”和“全民國防”的軍事戰略思想,近年來,越南積極貫徹質量建軍方針,並把海空軍作為優先發展的軍種,通過“向海洋要縱深”,加速海空軍以及軍港建設。

越軍看到,重視海軍建設,不僅關係到國防的鞏固和領海、領土主權的完整,而且也關係到國家經濟,特別是海洋經濟的發展。為加強海軍現代化建設,越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製定了“海軍10年發展規劃”,撥出專款用於研製和外購新型的艦艇及其他武器裝備,修建和擴建了中部及南部的一批重要軍港和軍商合用港口。

進入21世紀後,為適應未來作戰需要,建設現代化海軍,越南又適時推出了中期和遠期的海軍發展規劃。計劃在2010年前,努力增加新型艦艇,逐步淘汰落後的現役裝備,發展海軍潛艇及航空兵部隊;在2050年前,形成獨立的遠海和立體作戰力量,全麵實現海軍的正規化和現代化。

為了把近岸型的海軍打造成現代化和遠洋化的海軍,越南可謂不惜巨資。不但買入了俄羅斯四艘“毒蜘蛛”級導彈艇等大型先進的裝備,還自製了數艘導彈護衛艦和導彈艇。此外,還投入38億美元,在越南東北部建造一座占地3000公頃、可停靠4萬噸級戰艦的大型軍港。據估計,這個軍港一旦建成,不僅能夠緩解越南戰艦隻能停靠在南部金蘭灣基地的困境,而且還極大地加強了越南海軍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越南軍隊戰鬥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越南軍方人士稱:“越南計劃在2015年前建成一支現代化海軍,屆時,越南海軍的遠洋護航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達到現代化海軍的要求。”

按照越軍目前的思路,依托越南南部“S”形海岸線與星羅棋布的南沙侵占島嶼,可以構成相對完整的防務體係,越南海軍則能夠“以點控麵”,以地理優勢發揮小噸位艦艇的戰鬥力,從而與本區域內的其他國家強勢海軍抗衡。

與海軍一樣,成立於1956年的越南空軍,也隨著越南經濟改革所取得成效而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越南空軍約有1.2萬人,編有4個航空師、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1個直升機師(3個團)。裝備有作戰飛機394架,武裝直升機47架。有報道稱,越南可能在今後15年左右時間裏對其空軍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建設。在今後數年內,越南將重點改進和更換其戰鬥機及防空導彈。

隨著一些先進武器裝備的服役,近年來,越海空軍多次組織有關部隊舉行了以保衛要地、支援南沙作戰為背景的較大規模海空聯合作戰演習,主要演練課目包括:海空協同、對艦攻擊、反封鎖、反空襲、電子對抗及抗登陸等。從近年來越海空軍的演習訓練情況看,一些重大演習具有演習設想複雜、參演兵力多、兵種全、演練時間長、範圍廣、針對性強等特點。


越南海軍水麵艦艇仍以俄製導彈艇為主

拋棄意識形態分歧,謀求多元軍事合作


眾所周知,很長一段時間,越南的軍事力量呈“一邊倒”的態勢,十分依賴蘇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由於經濟困難而無暇關照越南。且隨著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越南也意識到,國家利益是其對外關係的核心,因此將對外軍事合作的基點放在拋棄部分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歧,最大限度地拓展本國利益上。

一方麵,越南堅持國防與外交相結合,強調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和平、務實外交路線,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堅持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特別是軍事合作關係,為經濟和國防建設創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作為東南亞軍事實力最強的越南在1995年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使得越南軍力的持續增長並未給其他東盟國家帶來恐慌。近幾年,隨著越戰對美越關係造成的裂痕逐漸愈合,越南與美國的關係也逐漸正常化。2006年,拉姆斯菲爾德的訪問更是為進一步拓寬兩國軍事合作打通道路。當時越南國防部長甚至公開表示:“我們歡迎他們(美國人)幫助人民軍實現現代化。”如今,越南正在大力發展與俄羅斯、印度乃至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

另一方麵,針對武器工業落後,基礎設施、設備及技術力量薄弱的情況,越南主張引進技術,加強合作,進行聯合生產,以多種途徑實現武裝力量現代化的目標。除了堅持爭取外援外,越南軍方也十分重視外援與本國國防工業相結合,進而從根本上提高部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並積極拓展武器來源,除傳統的俄羅斯外,印度甚至還包括法國、波蘭和烏克蘭等都成為其軍事裝備供應渠道。而且以色列、比利時、德國、新加坡、韓國和英國也開始向越南的國防市場滲透。

可以預見,隨著越南經濟的不斷騰飛,越南人民軍將成為東南亞地區不可忽視的一支軍事力量。 (孫曄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