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摩擦再升級 中國停止進口韓國泡菜 zt
(2008-01-10 03:31:59)
下一個
泡菜摩擦再升級 中國停止進口韓國泡菜
2008年01月10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
中評社廣州1月10日電/從9月份韓國傳出“中國產泡菜鉛含量超標”的消息後,泡菜風波似乎在韓國愈演愈烈。10月下旬,韓國有關部門兩次宣布在中國泡菜中檢出寄生蟲卵超標。
對於韓國在中國泡菜上的不斷挑刺,國家質檢總局昨天正式作出回應,決定停止進口韓國泡菜及相關產品。中韓之間的泡菜貿易摩擦正式升級。
韓國泡菜進口被叫停
據國家質檢總局透露,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近期對從韓國進口的土產進行了全麵檢查,在檢測中發現,韓國生產的“中加吉”等5個品牌的泡菜,“太陽草”等2個品牌的辣椒醬和1個品牌的烤肉醬產品中檢出寄生蟲卵。
針對檢測結果,國家質檢總局昨天發出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要慎重選購上述食品。質檢總局同時還表示將加強監管,並就此發布了一份公告。
公告說,從昨天開始,上述韓國品牌的泡菜、辣椒醬、烤肉醬及相關產品的進口入境已經被叫停,對於已入境的不合格韓國泡菜、辣椒醬及烤肉醬,質檢部門將進行強製性召回並作銷毀處理。
國家質檢總局同時還嚴令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韓國泡菜、辣椒醬、烤肉醬及相關產品的檢驗工作,對於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作退貨或銷毀處理,並暫停受理相關品牌的產品的進口報檢。
中國泡菜在韓屢遭挑刺
據新華社報道,中韓之間的“泡菜風波”起於今年9月份。9月25日,3名韓國議員指責中國泡菜鉛含量超過韓國泡菜3至5倍。韓國普通民眾據此認為中國泡菜有害人體健康,開始停止食用和銷售中國產泡菜。
盡管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廳10月10日發表新聞公報表示,中國泡菜鉛含量低於國際標準,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泡菜風波並未就此平息。
10月21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廳公布,對韓國市場上的9種中國泡菜進行了檢測,抽檢的16顆泡菜中9顆檢測出蛔蟲、十二指腸蟲及東方毛圓線蟲等3種寄生蟲蟲卵。
而在10月26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廳再次宣稱,對中國泡菜的第二次檢測中,82顆被抽檢泡菜中有15顆檢測出寄生蟲卵。
在接連挑刺之下,韓國已有銷售商表示,在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廳等政府部門發布“可放心食用中國產泡菜”的通知前,不再接受中國產泡菜的銷售登記。
過於挑剔導致中國泡菜風波
在中國泡菜在韓國被指鉛含量超標後的一個月裏,韓國從中國進口泡菜716批共12437噸,進口額增加到553.4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8%。與泡菜風波發生前的8月份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長了3.8%和6%。
根據韓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2004年的泡菜進口量首次超過出口量,而進口泡菜絕大多數來自中國。進口泡菜的大量增加,使得韓國一些相關的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下降,首當其衝的是泡菜的主要用料白菜和蘿卜,因此不僅對韓國企業,而且對韓國菜農也造成了很大壓力。在中國泡菜的衝擊下,中韓之間的泡菜貿易已經進入了敏感期。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李元平表示,以泡菜貿易摩擦為代表的中韓質檢摩擦近日有增多的趨勢,其中的確有一部分中國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因素,但是更多原因在於韓國質檢部門對於中國產品過於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