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美洲如倒骨牌 扁式外交闖大禍 zt
(2008-01-10 02:36:13)
下一個
社評:中美洲如倒骨牌 扁式外交闖大禍
2008年01月10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評論員 鍾維平)據哥斯達黎加媒體報道,中國駐哥斯達黎加大使汪曉源日前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與中美洲經貿關係日益加強,可能導致外交上的靠攏,這個傾向是不可逆轉的。汪曉源大使在此作出了預告,中國大陸遲早會成為中美洲外交的贏家。而台灣與中美洲的外交關係,在“扁式外交”的主導下,將一步步陷入巨大危機。
翻閱大陸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鏡頭:2006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在中國與裏約集團政治磋商會議間隙,時任中國外長的李肇星主動走到哥斯達黎加外長斯塔尼奧前,與其用法語攀談起來。”當時,哥斯大黎加與中國之間並沒有外交關係,這是兩國高級官員的第一次會麵,也是為中哥建交工作所做的最早接觸。翹首以盼63年的中國駐哥斯達黎加大使館終於開館了,這標誌著中哥外交關係又邁上一個新台階。當地時間2007年8月23日中午12時30分(北京時間8月24日淩晨2時30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在聖何塞城西的羅姆塞爾區緩緩升起。
中國大陸與中美洲的外交隔閡一下子就被衝破了。
中國大陸與中美洲的外交關係,自2005年起就開始發生緊密互動。今天回顧全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大陸與中美洲走向全麵建交成為未來的可能的幾個因素:
一,中國大陸經濟利益成果,使得中美洲的心在跳動。2005年2月18日,中美洲各國以及多明尼加共和國在瓜地馬拉的安提瓜市召開會議,共同商討如何在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中獲利。美洲開發銀行副行長米格爾馬丁內斯說:,中美洲必須看到從中湧現的巨大商機,通過各種合作途徑使中國的經濟增長果實同樣為中美洲帶來好處。
二,中美洲領導人對中國大陸越來越友好。汪曉源大使說,賽拉亞到哥斯達黎加訪問時,他們兩人曾在一起討論中國與洪都拉斯的雙邊關係與未來關係,賽拉亞向他表示,與中國建立經貿關係及外交關係是必然的。埃菲社2007年7月8日發自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的一則消息說,洪都拉斯總統曼賽拉亞說:“所有國家,至少跟我們交流過的總統都有興趣接近中國。”
三,哥斯達黎加必將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應。上海社科院發展中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家哲分析說,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哥斯達黎加有‘中美洲瑞士’的美稱,國際形象良好,與美國關係也非常密切,這樣一個西方眼中的民主國家與中國建交,更能在當地引發跟隨效應。
四,中國大陸及時招手。2005年12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方希望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同中美洲國家開展正常的交流與往來。中國和一些中美洲國家還沒有建立外交關係,這是不正常的。
五,中國大陸與中美洲的民間外交已經全麵起步,必為正式外交奠定厚實基礎。2007年3月,中美洲-中國友好聯合會24日在尼加拉瓜宣告成立。中美洲-中國友好聯合會是由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4個中美洲國家以及南美洲國家巴拉圭等國在內的對華友好組織共同創立的。中國全國對外友協在賀信中表示,願意與中美洲-中國友好聯合會共同合作,加深中國人民與中美洲人民之間的友誼,為實現中國與中美洲國家之間的關係正常化而努力。
假以時日,中美洲的危地馬拉、伯裏茲、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馬與台灣的關係有可能逐步鬆動,骨牌效應遲早會發生。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日前在南非回答中央社記者提問時指出,中國已準備好與全世界所有國家強化並建立雙邊關係。
大陸意氣風發,信心滿滿。
這樣的結局能怪誰呢?陳水扁當然是一味指責大陸打壓的,這是最好的推卸責任的辦法,事實上呢?連李登輝都這樣表示:民進黨執政8年來,台灣政治亂象不僅影響民生大計,也大傷台灣“國力”及國際地位,有時,中國大陸也沒有這麽大的本事處處打壓台灣的外交空間,邦交國外交生變或最近民眾赴巴西及智利旅遊,人家不給台灣簽證,不能老怪罪全是中國大陸打壓,而不思檢討改進,其實很多是咎由自取。
我們認為,台灣外交陷入空前的困境,包涵了如此幾個難於抗拒的因素,而這幾個因素與“扁式外交”的失誤又密切關係:
一,大陸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全麵崛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吸引力大增,與中國交往合作必為利多。美國、歐盟、日本等先進國家尚為之心動,中美洲為何不動?中國國家實力,尤其是經濟力量的增長帶動了與中美洲各國的貿易額增長,使它們不得不重新考慮與中國的關係。事實正如汪曉源大使說的那樣,中國與中美洲經貿關係日益加強,導致外交上的靠攏傾向是不可逆轉的。經濟貿易的全麵合作,不是什麽“金錢外交”可以抵禦的。
“扁式外交”的核心卻是要利用中美洲國家反對大陸、與大陸為敵,利在台獨。受到嚴重損害的,則是中美洲國家。
二,台灣經濟實力的迅速弱化、風光不再,自身難保,如何可以充當中美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台灣不行,大陸行。中美洲最終要靠攏誰?中美洲越來越難在投資貿易方麵從台灣獲得正常的經濟動力,一個國家的發展,隻靠金援如何可以?台灣從中美洲淡出,是遲早的事,這一規律可能無法違背。
“扁式外交”的原則卻是無顧自身經濟實力的變化,一味以意識形態來捆綁中美洲國家。中美洲國家的興趣早已轉移。
三,陳水扁主政7年多來,其外交思維、外交手段非常獨特,導致外交政策十分乖戾。中美洲對“扁式外交”越來越反感,對利用自己卷入國際社會主流拒絕的台獨活動中充滿厭倦感、畏懼感,乃至疏離感。馬英九認為,過去8年,民進黨執政下,因為“外交外行”、“專搞衝撞”、“政策多變”、“死守教條”等作為,不但沒改善台灣國際地位,反讓台灣從“民主模範”與“經濟奇跡”的形象,倒退成“麻煩製造者”;讓台灣在國際的朋友越來越少,獲得的同情也越來越少,越來越邊緣化,為台灣製造新困境。
“扁式外交”的目的卻是不斷利用包括中美洲在內的國家為台灣內部的政黨鬥爭服務。
四,美台關係持續緊張,尤其是美國政府近些年來對台當局一係列非正常外交活動、特別是“入聯公投”的不支持態度,也成為作為美國後院的中美洲國家“轉向”的影響因素。台灣工商時報社論指出,非洲、中南美洲向是台灣“外交”的基本盤,過去這些“邦交國”長期抵抗北京,站在台灣這一邊,與美國的暗中支持有很大關係。藉由讓台灣維持一定程度的“邦交國”數目,使台灣具有“國際法人”地位,這是美國平衡兩岸勢力的策略。
但是,現在的關係與該社論描述的不一樣了。我們認為,中美洲至少找到了疏離台灣的三大理由:其一,台獨行為違背美國利益,對中美洲也有害。其二,中美洲必須顧及自己的安全利益,遠離台獨是上策。其三,美國都不願意與大陸為仇,中美洲又何必呢。
“扁式外交”的手段卻是非理智的,其以衝撞美台關係的手段來維護一己之利的手段已經引起了中美洲的高度不安、高度警惕。
完全可以下結論:中美洲板塊的鬆動或者是倒骨牌,最主要原因就在“扁式外交”的不可理喻性,“扁式外交”闖下了大禍。誠如台灣媒體指出,台灣在中南美與非洲“邦交”的接連鬆動,絕非北京銀彈攻勢單一原因即可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