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深陷伊阿戰場 現要重金"再造"陸軍---還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嗎?zt

(2007-12-14 02:33:24) 下一個
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戰場 美國要重金“再造”陸軍

2007年12月14日 解放軍報


前不久,美國軍方宣布準備投入500億美元實施“陸軍重啟動戰略”計劃。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一下子拿出500億美元巨款並不足為奇。讓人感到好奇的是,軍事實力已經處於世界巔峰位置的美國,為何還要對其陸軍“重啟動”一回?

500億美元,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這一巨額投資為美國陸軍所獨得,不能不說是美國陸軍“本位主義的勝利”。美軍各軍種間的利益之爭由來已久,各方所爭焦點無非是爭取重點和優先發展地位。然而,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甚至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初期,美軍中最出風頭的都是空軍和海軍,陸軍的表現機會不多,甚至處於從屬地位。因此,美國陸軍一直感覺自身發展所需經費嚴重不足,在海空軍麵前低人一等。此次一下拿到500億美元撥款,並將在2009年實現“陸軍重啟動戰略”計劃,自然讓美國陸軍有揚眉吐氣之感。

但是,這種“揚眉吐氣”其實也是頗為苦澀的。美國陸軍得到這500億美元,背後是“現實主義的無奈”和“曆史主義的反思”。所謂“現實主義的無奈”,據負責“陸軍重啟動戰略”計劃的美國陸軍G—8項目辦公室解釋說,美國陸軍的“重啟動”源於“戰爭之累”——久拖不決的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讓美國陸軍焦頭爛額。譬如在伊拉克,美軍坦克超過和平時期每年5倍的行駛裏程和頻繁的路邊炸彈襲擊、防不勝防的冷槍冷炮,使大批美軍裝備的報廢速度和庫存彈藥的消耗速度大大加快。美國陸軍已經“很累了”,急需像對待已經死機或運轉不靈的電腦那樣,通過“重啟動”來恢複活力。

美國陸軍“因累得福”也說明,美軍所極力推崇的海空軍力量雖有利於“初戰告捷”、“再戰控製局麵”,但無論多麽強大的海空軍都無法實現對一個國家真正的直接占領——這一點已為伊拉克戰爭殘酷的現實所證明。正是出於這種曆史性的反思,美國不得不重新加大對陸軍的投入。據稱,“陸軍重啟動戰略”計劃將以升級坦克作戰能力為核心,把現有的5種型號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精簡為兩種數字化作戰平台,並將十多個“愛國者”PAC—2導彈連升級到PAC—3水平。除此之外,還將大幅度增加機器人、無人機數量,並為悍馬、防地雷反伏擊車等車輛提供附加裝甲組件以提高防禦能力。

當然,這一計劃同時包含著美國陸軍的“理想主義追求”。那就是美國陸軍G—8項目辦公室負責人所說的,通過“陸軍重啟動戰略”計劃,既將現有部隊戰鬥力恢複並提高到適應未來任務要求的水平,又要把美國陸軍現代化項目和裝備補充計劃合二為一,實現陸軍的跨越式發展,建設一支全能的美國陸軍。

自然,這種“全能”之夢所體現的,仍然是在美國外交和軍事政策中一以貫之的“以絕對優勢事先排除任何競爭對手”。然而伊拉克戰爭爆發4年來,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美軍的“前易後難”:美軍摧毀一個政權容易,但想征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卻難於上青天。而且,美軍深陷伊拉克戰場的困境表明,戰爭並不僅僅是矛的鋒利程度與盾的防禦厚度的比拚,單純依靠武力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美國陸軍即使“重啟動”N次,又能如何呢?(解放軍報 周峰)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