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華盛頓時報 我們在中國自說自話 zt

(2007-11-24 04:22:24) 下一個
華盛頓時報 我們在中國自說自話

2007年11月23日 星島環球網 來源:美國《華盛頓時報》


  在國家利益繼續分歧時,美國與中國越來越自說自話,國防部長蓋茨最近的北京之旅正是一個例子。

  蓋茨試圖提出中國支持伊朗的問題。北京不僅反對製裁伊朗核計劃,而且還以常規武器武裝伊朗,這些武器部分落入伊拉克、阿富汗和黎巴嫩叛軍之手。但中國沉默以對,隻是敦促以“和平手段”對付伊朗的野心。關於北京的反衛星試驗,蓋茨得到的回答甚至更少。

  同時,中國的飛船正前往月球,中國的工廠在生產新的核導彈和軍用機,而且中國的造船所比美國的更快地建造潛艇和驅逐艦。北京要推翻美國“霸權”的目標似乎相當透明。

  華盛頓對北京的意圖缺乏了解,這種情況不僅限於五角大樓。財政部也裝聾作啞。11月14日,特使霍爾默(Alan Holmer)為下月的戰略經濟對話鋪路。在清華大學,霍爾默宣稱“美中經濟互相依存性在加深”,指出在過去五年,美國對華出口慢慢從180億美元增長到520億美元,而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從1020億美元猛增到2870億美元。美國的貿易赤字差不多乘三倍,從840億美元到2350億美元。

  隨著美國進一步深入中國債權人的洞,關係在“加深”。北京如今開始用它龐大的財政儲備(估計有1.4萬億)支持國有企業和主權基金收購外國資源、技術和生產性資產以推進中國的能力。

  中國用成功催生更多的成功,因此當美國官員試圖說服中國官員為了他們自己的好處改變方向時,北京領導人一定覺得匪夷所思。霍爾默告訴中國官員“中國需要大膽的結構性政策改變中國增長,從重工業、高能耗、資本密集和依賴出口轉向更依賴內需、服務產業以及讓中國家庭獲得更大份額的國民收入。”

  別指望了。但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許願和談話(主要是跟自己談)。

  10月,中國的商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22.3%,達1077億美元,產生270億美元的月盈餘。即使中國滿足其日益擴大的工業基地所需的石油和其他商品漲價,但中國繼續出口更多商品,足以支付它所需要的。因此在貿易政策上,誰該給誰上課?

  人民幣低估就是北京用於支持國際擴張(同時保護國內經濟)的眾多重商主義政策之一。霍爾默指出“許多國家日益把人民幣的匯率視為不公平競爭的源泉。越來越多的國家領導人和多國機構呼籲人民幣升值。”

  但在同一篇演講中,他向中國人保證布什政府會繼續反對國會向中國施壓的提議。他試圖說服北京,讓市場力量設定人民幣匯率比政府法令更符合中國的利益。隻要北京可以繼續成功地追逐它掠奪性的利益而不必擔心華盛頓的反製,那些都沒戲。

  霍爾默徒勞地抱怨在中國經常帳盈餘的龐大且日益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給美國出口和投資設置壁壘。在這方麵,同樣的挫折感會繼續下去。

  既然霍爾默和布什政府的其他人隻是自說自話,他們應該聽聽自己的話。霍爾默有些話是正確的,他說:“中國在世界舞台重新崛起是近代最影響深遠的地緣政治事件之一。因此,幾乎沒有哪個問題(從貿易,到國家安全,到氣候變化)或哪個地方(從朝鮮到伊朗到蘇丹)沒有美國和中國利益的日益重疊(overlap)。”他應該說“衝突(conflict)”。

  繼續一種失衡的經濟關係,給中國提供追求全球野心的手段,將讓所有這些有爭議的情況變得更糟(從美國的觀點來看)。

  中國不會自動改變其成功的貿易政策。美國需要改變自己不成功的貿易政策。談論一個假想的合作世界並不是取代現實世界戰略競爭中的行動的有效替代品。(作者 William Hawkins)

英文原文:http://washingtontimes.com/article/20071123/COMMENTARY/111230049/1012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