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知識:彈道導彈完全可以攻擊航母
2007年11月21日 《艦船知識》
圖片說明:中國新型東風31機動式遠程彈道導彈(資料) 雖然彈道導彈打擊航母有諸多困難需要解決,但早在1960年代,蘇聯就發展了以航母戰鬥群為主要打擊目標的彈道導彈P一27K(SS—N一13)。而且隨著製導技術的發展,前兩年對彈道導彈打擊航母持質疑態度的美國許多專家也開始關注這方麵的進展。實際上,針對航母的特點采取一定的綜合措施,彈道導彈突擊航母的技術瓶頸並不是不可以突破。
綜合措施,解決“發現定位難”
航母戰鬥群艦艇型號多,警戒海域廣,做到完全藏匿其行蹤實際是比較困難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偷襲珍珠港”的時代了。首先,航母戰鬥群有10餘艘大型海上艦隻,而且需要E-2c等周邊防空警戒和水下反潛警戒飛機,有些飛機航程短,隻有航母搭載,為航母戰鬥群特有機型,因此這些飛機的發現即意味著航母的存在。其次,航母戰鬥群的指揮通信、飛行導航、敵我識別係統、電子偵察和預警探測等無線電設備形成了強烈的電磁信號源,這些信號強度會由於敵人飛機和軍艦的臨近而增大;以上這些係統的無線電信號不但表明了航母的運行狀態,而且其語意內容可以透露出更多信息,是對航母警戒、識別、探測和定位的關鍵特征。此外,作為大型海上目標,航母的活動必然伴隨著大量的海水尾跡、海上廢棄物和巨大的噪聲,這都是海上探測的可利用特征。特別是噪聲是海軍艦船聲呐係統和預設海底聲呐探測係統工作的依據。目前,對航母的偵察手段主要包括:偵察衛星、海洋監視衛星、預警機、偵察船及無線電技術偵察等。比較可行的有以下幾種:
衛星偵察 除了成像偵察衛星外,海洋監視衛星是對海上艦船和潛艇進行探測、跟蹤、定位、識別的主要手段。這種衛星也是通過截獲艦艇上的雷達、通信和其他無線電設備發出的無線電信號實施海洋監視。由於所要覆蓋的海域廣闊,探測的目標多是活動的,因此海洋監視衛星的軌道比較高,並多采用幾顆衛星組網的偵察體製,以達到連續監視、提高探測概率和定位精度的目的。美國和蘇聯,俄羅斯都發展了海洋監視衛星,這種衛星一般有兩種型號,即雷達型和電子竊聽型。前者屬於主動型。電子竊聽型衛星屬於被動型,主要用來截獲電磁輻射,包括艦對艦、艦對岸通信,收集雷達信號特征,其軌道較雷達型的高。這兩種衛星一般配合使用,性能可以互補。電子型的軌道較高,覆蓋麵積大,能定出海上艦船的大致方位。而雷達型衛星下僅能探測艦船的航向、航速,而且能鑒定其大小,甚至類型。因此對於海上的軍事目標,無論其采用電子靜默措施,還是使用電子幹擾手段,互補的衛星都有辦法探測到。
海洋監視衛星的成本高、技術門坎高,因此比較實用的是發展小衛星群,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在向這方麵努力。如果要在我國東海和南海方向形成對航母戰鬥群的不間斷監視能力,隻需要發射3顆小衛星星座,就可以形成對我國東南海方向的不間斷監視,而小衛星由於成本低,發射靈活,可以在形勢危機時發射組網,而這種衛星可以是成像衛星,也可以是電子信號偵察衛星,由於對其壽命要求不高,因此其運行軌道可以比較低,這樣偵察的圖像甚至比大型偵察衛星效果還好。
航空偵察 航空偵察按飛行平台分為飛機(包括無人機)偵察和氣球偵察;按偵察手段分為照相偵察、目視偵察和電子偵察等。采用偵察機監視航母編隊是美蘇/俄較為常用的方法。例如,1993年7月,俄曾派出4架圖一95遠程電子偵察機對以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為首的編隊進行空中跟蹤和監視。當時,“林肯”號航母編隊駛離美國本土,沿太平洋駛往波斯灣水域,換防駐紮在那裏的美國“尼米茲”號航母。當“林肯”號航母編隊駛離美國海岸線1400千米時,圖一95偵察機便開始對其施放電子幹擾,以便躲避敵航母編隊雷達的偵察。隨後,4架圖一95在距航母突擊編隊220千米處發現了“林肯”號航母。這時,由2架圖一95組成的雙機編隊以500米飛行高度,從林肯號航母上空飛過,並成功地對其實施了空中照相偵察。接著,這2架圖一95以500米高度第二次進入。正當“林肯”號航母的2架F/A一18準備起飛攔截時,另外2架圖一95成功地完成了對航母編隊作戰補給艦的空中照相偵察任務。航空偵察不僅可以對航母編隊中的雷達、通信聯絡等電磁信號進行截收和定向,而且對其實施照相偵察。
無線電偵察 無線電偵察又稱為信號偵察,無線電偵察和監聽係統不但在和平時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戰時可以作為對海上目標群的監視和定位手段。由於航母戰鬥群在活動中為了進行警戒必須啟動各型雷達、聲呐等主動有源探測設備,而且為了導引飛機和與其它艦隻保持聯絡必須使用通信設備,因此其無線電信號繁雜,而使用無線電偵察手段可以對其探測和定向,通過確定信號源、判斷目標位置。例如,在沿我國海岸線的廣泛區域內,建立多個無線電測向站(至少兩個),將每個測向站測得的方向進行交叉,就可以得到航母戰鬥群的相對精確位置,此類裝置不僅可以裝載在作戰艦艇上,而且可以裝在專門的偽裝偵察船上,也可以部署在沿岸和沿海島嶼上。每部雷達都有一定的電磁信號特征,其頻譜圖就像人的指紋一樣,因此經過長期偵察積累可以得到每艘航母上雷達的信號指紋特征,戰時通過分析記錄到的雷達信號,就可以判斷出航母編號和航母編隊配屬的艦隻類型。
圖片說明: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編隊航行(資料)
戰術技術結合,解決“突防難”
彈道導彈打擊航母和其它突防行動幾乎一樣,必須將導彈戰術和技術充分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最大效益。 首先,保證一定的火力強度。從美軍發展方案可以看出,“宙斯盾”艦對目標的跟蹤和攔截能力是有限的。新“宙斯盾”艦攔截彈裝備數量一般為20枚,如果采用4攔1的戰術,其單艦可攔截5枚彈道導彈,加上警戒率和發射協調問題,可保證一定數量的導彈突破防禦。這是因為裝有“標準”一3型導彈的航母編隊防空區的導彈攔截區與飛機攔截區相互重疊,對攔截火力的協調和指揮存在一定難度。此外,如果從不同陸上導彈陣地使用多枚彈道導彈從不同方向對航母進行突擊,亦可增加其警戒和攔截難度,提高突防效果。
其次,爭取采用多種火力形式。對航母編隊實施聯合火力打擊也是提高常規導彈突防效果的有效方法。首先,海軍水麵艦艇、潛艇和航空兵是航母的傳統對手,彈道導彈與這些火力形式在武器進入空域方麵並不衝突,而且可以將對航母的威脅範圍延伸到更高的空域,增大航母的防禦範圍。其次,多種火力形式的飽和攻擊,可以飽和編隊的警戒容量,阻塞其指揮控製信道,增加火力協調難度。第三,多種火力形式的參與可以誘使其打破電磁管製,暴露主艦位置,從而為正確導引常規導彈創造條件。因此如果常規導彈可以與這些傳統手段相互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常規導彈的突防能力。
三是發展新的突防技術。針對航母目標有很多種彈藥可以選擇,例如子母彈、霰彈、雲爆彈等,而這些彈藥對突防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采用霰彈技術可以從較高空投射,而且投射高度越高、攔截難度越大、穿透能力越強。而子母彈的拋撒高度不可能太高,因此就要有一定的突防措施,以防母彈在子彈拋撒前被攔截。
實際上采用末製導方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強了其突防能力,而不像有些媒體指出的是降低了導彈突防禦能力。我們仍以美國的“潘興2”導彈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潘興2”導彈發射後,在大氣層外達到最大高度300千米,最大速度12倍音速。彈頭在下降到目標上方約15千米後,首先在慣性製導係統控製下作速度控製機動(拉起和壓下)以降低再入速度和躲避反導彈攔截,拉到接近平飛狀態後,拋掉天線整流罩,彈頭朝目標方向機動。這時彈頭為進行末製導不但降低了速度,而且脫離了原定彈道,也就是說,導彈在下降到15千米高之前是以高速再入的,此後是滑翔機動的,可見,其速度的降低是以改變彈道換取的,而這兩項都是突破反導攔截的“必殺技”。
要15分鍾,而且飛行過程中地麵人員無法幹預飛行,最多隻能靠彈頭的末製導係統對預設目標進行小範圍的修正,而正常情況下,航母在15分鍾內可以航行約14千米,可能已經脫離彈頭末製導的修正範圍,但通過技術改進仍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采用被動無線電引導方式輔助。例如,蘇聯的ss—N—13導彈就是將航母的典型無線電頻率預置在導彈上,采用類似反輻射導彈的方式攻擊航母,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區別航母和其幕艦,因為每部雷達的特征信號都是不一樣的。其次,適當提前末製導雷達開機時間。例如,“潘興2”導彈末製導雷達在4.5千米高度的天線掃描範圍為35平方千米,此時搜索圓的半徑約為3.4千米,而如果要覆蓋在導彈飛行15分鍾裏航母的機動距離14千米,末製導雷達的工作高度就要達到接近19千米,而隻要適當增加雷達功率,這在技術上也是可以實現的。最後,適當選擇打擊時機也是擊中航母的重要手段之一。由於航母作戰消耗大,大約每隔3~5天就需進行海上補給一次,每次補給持續時間約為2小時。如果航母要進行長時間海上作戰,必須進行頻繁的海上補給。編隊進行海上補給時,航速降低,隻能以5~10節的速度航行,機動受限,艦載機也無法起飛作戰。海上補給和艦載機起降時航速都會相對降低,因此對於帶有末製導的彈道導彈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並相對精確地打擊航母等海上大型目標。
合理選擇戰鬥部,解決“破壞難”
航母具有很強的抗沉和自救能力,因此在這裏首先需要強調的是突擊航母應該立足於打殘,而不是像 二戰航母戰中的擊沉、擊毀,所謂打殘就是使其喪失主要作戰能力,被迫退出幹預戰鬥,或為其它水麵、水下和空中打擊奠定基礎。也就是說,彈道導彈是打擊航母的“開路先鋒”,而不應該是最終的“絕殺武器”。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就會發現,航母有眾多缺陷可利用。
首先,航母飛機起降設備工作與非工作狀態的易損性差異較大。航母飛行甲板上設有眾多的助飛設備,這些設備在不工作狀態,可被封閉在甲板下,具有很好的抗打擊能力,但在工作時人員和設備都暴露在外。因此,其易損性在不同狀態下的差異較大。其次,航母升降機的破壞可以大大降低航母作戰效能。航母舷側裝有將艦載機從機庫升到飛行甲板或從飛行甲板送入機庫的升降機。升降機不但是航母上負責飛機進出機庫的運載工具,還是直接關係到航母作戰效能的關鍵特種設備之一。飛行甲板上還設有多部連接武器庫和飛行甲板的彈藥升降機,以及航空燃油加油站。由於甲板上活動的大部分器材和物資都依靠這些升降機運輸,因此對其破壞可以大大降低航母的作戰效能,特別是在其工作狀態時,機庫側麵和升降機部件暴露在外,這時如果遭遇打擊可以將其卡死,而使其停運或破壞機庫。三是艦橋上的傳感器抗打擊能力較弱。航母的艦橋一般分為司令部艦橋、航海艦橋和起降控製中心三層。艦上所有的控製裝置均集中在這裏,而且艦橋頂部集中了艦上絕大部分的傳感器和指揮/導航設備的天線,這些器材幾乎都沒有防護裝置,抗打擊能力較弱。
從上述情況可以看出,由於不寄希望於擊沉航母,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整體大威力爆破彈,而應該使用類似反坦克的穿甲子母彈,或穿甲燃燒子母彈,這類彈藥不但有較大的拋撒區,盡量覆蓋航母目標,而且可以穿入艦體內爆炸。此外,按照國際未爆彈組織統計,集束類子母彈由於各種原因的未爆率大概在12%~15%,如果能夠合理利用這些未爆彈,也可以產生更好的打擊效果。因為航母在遭到火力打擊後,隨艦的損管隊會出動進行滅火和修複,並清理甲板上殘留物品,保證飛機的正常起飛和航母的正常運行,而這些有意或無意加入的延時引爆子彈或觸發式爆炸裝置,可能殺傷搶修人員,而遲滯搶修時間,使航母的搶修活動變得危險、困難從而達到迫使其喪失戰鬥力的目的。
此外,雲爆彈也是一種打擊航母類目標的較佳武器。例如,俄羅斯在2007年9月11日宣稱試驗的“炸彈之父”類的熱壓炸彈可以有效殺傷航母上的有生力量。一般炸彈內的溫壓炸藥在預定的高度引爆、釋放燃料或炸藥粉末,再經第二次引爆,可產生2500~C左右的高溫火球,並產生巨大的衝擊波和高壓,爆炸產生的高溫持續時間比常規炸藥高5~8倍。而俄羅斯宣稱“炸彈之父”生成的高溫達到了美國類似“炸彈之母”的兩倍,其生成的高溫就可能達到近5000C,如此的高熱和超壓不但可以殺死生物武器菌株,而且可以使化學戰劑分解變質,而且其在狹小空間中使用不會對洞穴等建築造成大的破壞,而隻是殺傷有生人員。這種武器爆炸瞬間產生的大量雲霧狀的炸藥粉末,會在爆炸衝擊波推動下順著艦內通道彌漫開來,爆炸引起的震波會在航母封閉的空間裏不斷反射直至消失,這既能大麵積殺傷有生力量,又能摧毀無防護或隻有軟防護的武器和電子設備。而且爆炸會迅速將周圍空間的“氧氣”吃掉,爆炸現場的氧氣含量僅為正常含量的1/3不到,而一氧化碳濃度卻大大超過允許值,造成局部嚴重缺氧、空氣劇毒,殺傷航母內的人員。雖然這種炸彈巨大,但俄美等國都研製過飛機投擲和導彈運載的集束型燃料空氣炸彈,彈道導彈如果裝備此彈頭也可以對航母造成有效破壞。
航母和彈道導彈出現的時間接近,同樣是20世紀發展的兩種高技術兵器,技術成熟程度接近。在兵器的發展曆史長河中,兩種武器的對抗實際是航母攻擊能力蓬勃發展的偶遇,但也是彈道導彈技術日益成熟的必然結果。冷戰結束後,航母已經成為大國強權的象征,而彈道導彈在全球範圍內也同時成了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安全和挑戰強權的有效武器。航母強權依仗的是經濟強弱國之間的實力差距,而彈道導彈利用的是攻防技術發展的時間差。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攻防技術時間差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消失,而經濟強弱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卻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彌補。因此,利用彈道導彈打擊航母在當前無疑是逼其退出軍事幹涉的有效手段,但長遠來看仍需要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整體海軍反擊能力的提高。
圖片說明:攻擊航母導彈應選擇穿甲類特種子母彈(資料)
圖片說明:衛星是對海上艦船及航母的主要監視手段(資料)
圖片說明:利用大型航空器對航母編隊進行遠距離偵察(資料)
圖片說明:電子偵察機可以提供無線電偵察來發現航母群(資料)
圖片說明:中國二炮部隊東風21導彈部隊機動演練(資料)
圖片說明:對航母突防要采取多種火力形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