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蘇丹---經濟增長超8% 有非洲最安全的首都 zt

(2007-11-03 13:03:29) 下一個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蘇丹

2007年11月02日 新華網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除了戰爭的炮火硝煙,安寧的生活和超高的經濟增長率也在眷顧著這個國土麵積居世界第十的國家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邵傑發自喀土穆 信不信由你:平時我們喝的可樂,很可能就與蘇丹有關!這聽起來多少有點兒像天方夜譚。因為在多數人看來,蘇丹除了遙遠,似乎就隻剩下了貧窮和戰亂。這不僅緣於達爾富爾的動蕩局勢,更應“歸功”於西方媒體一邊倒的宣傳。但人們可能不知道,蘇丹的阿拉伯樹膠產量占世界60%以上,是生產可樂類飲料和藥品的重要原料。

10月30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召開的阿拉伯國家援助達爾富爾會議上,蘇丹總統顧問伊斯馬伊勒就糾正了一個“傳說”。在達爾富爾地區,有一個著名的武裝組織叫“金吉維德”,這個稱呼早就存在,意思是“武裝的騎手”,成員來自各個部落。但西方媒體把“金吉維德”與阿拉伯部落聯係起來,將其描述成瘋狂屠殺當地土著黑人居民的惡魔。伊斯馬伊勒稱,這種誤導隻能使問題更加複雜。

類似的“以訛傳訛”其實不勝枚舉。《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已在蘇丹工作4載,這裏除了炮火硝煙,也一樣有安寧的生活和秀美的風景。

蘇丹南北大不同

蘇丹全國有數百個部族,相互間存在各種矛盾。這些部族統一在一個國家內的曆史隻有100多年,所以它們的國家認同意識很弱,這也是導致蘇丹經常發生部族衝突和戰亂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雖然有戰亂,但主要都發生在南部和西部的偏遠地區,首都喀土穆和蘇丹其他大部分地區的局勢都比較穩定。

造成南北不同的原因很簡單:喀土穆和蘇丹北方地區的絕大多數居民是阿拉伯人,那裏相對比較平靜;而南部和西部有很多土著部落,在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方麵差異很大,衝突和戰亂主要就發生在這些地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蘇丹的作業區,以及中國駐蘇丹維和部隊的任務區,也都位於南部和西部,所以這裏的中國人時刻都要謹慎小心,盡量避免卷入當地部族矛盾之中。中石油經常受到當地遊牧部落打擾,對方會提出各種借口“索賠”,說白了就是要錢。

在這些矛盾錯綜複雜的地區發生衝突和戰亂並不奇怪,但由於西方勢力插手,使得矛盾和衝突不斷加深,解決起來也就越來越困難。

經濟增長每年都超8%

很多人認為,蘇丹是一個戰亂國家,窮困潦倒,民不聊生。一些西方媒體甚至把蘇丹描述成“獨裁、專製和自我封閉”的國家。美國在其官方文件中還給蘇丹貼上了“無賴國家”、“失敗國家”、“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等標簽。正是這些歪曲和汙蔑,導致蘇丹在國際上比較孤立。

事實上,蘇丹發展潛力巨大。25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大約等於整個西歐的麵積,是非洲最大和世界第十大國家,人口卻隻有3500萬。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並不是隻有荒涼的沙漠,相反,除北部地區屬於沙漠外,大約40%的國土被熱帶雨林和亞熱帶灌木所覆蓋,盛產各種木材。

石油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蘇丹最主要的外匯來源。此外,這裏還有豐富的金、鐵、鈾等金屬礦藏。近10年來,蘇丹經濟發展很快,經濟增長率每年都在8%以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改善。但由於經濟基礎薄弱,加上局勢不穩,蘇丹至今還沒有甩掉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帽子。

擁有非洲最安全的首都

盡管蘇丹南部地區和西部達爾富爾地區多年戰亂,局勢至今仍不平靜,但喀土穆卻是一個遠離戰亂的城市,而且是非洲最安全的首都之一。

喀土穆坐落在白尼羅河與青尼羅河的交匯處,這個擁有700萬人口的城市,被兩條河流分割成三個部分:喀土穆、北喀土穆和恩圖曼。有河就要修橋,喀土穆的大橋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縮影。過去,城市交通完全靠僅有的4座大橋溝通三個地方。近幾年來,蘇丹政府在中國等國家的援助下,在尼羅河上又修建了3座大橋,大大緩解了城市交通的擁擠狀況。

同樣,酒店業也開始繁榮起來,當年唯一的大型飯店是希爾頓飯店,如今又增加了至少一家五星級酒店和多家高級酒店。大型綜合購物中心雖然隻有一家,但中小型超市卻星羅棋布。一些小商店夜間不關門,很多商品都堆積在門外,店員則躺在店裏的折疊床或地鋪上蒙頭大睡,完全不用擔心有人會偷盜商品。喀土穆也很少發生殺人、搶劫等惡性刑事案件,所以任何時候出門都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當地人驕傲地說,他們是世界上最安分守己的公民。

達爾富爾人渴望和平

與喀土穆的寧靜相比,達爾富爾地區則是另外一個世界。這個麵積占蘇丹國土五分之一的地區,昔日是撒哈拉沙漠東部富庶的綠洲。古老的富爾部落是那裏最大的部落,那一地區由此得名“達爾富爾”,意為“富爾人的家園”。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日前來到達爾富爾地區地區,不僅被荒涼和貧瘠所震撼,也更強烈感受到了當地人對和平的渴望。

法希爾是北達爾富爾州的首府,小小的城市街道兩旁都是低矮的磚房或草房,沒有一棟超過兩層的建築。在前往當地最大的難民營阿布舒克途中,一路散落著許多尖頂茅草屋,那是當地多數居民的住所。阿布舒克難民營收容了5萬多難民,其中80%是婦女和兒童。

而南達爾富爾州首府尼亞拉的撒利夫難民營則收容了1.4萬難民。營區內的衛生中心和小學校設施簡陋。小學校內共有學生1200名。為了解決文盲問題,那裏還開設了成人識字班和職業培訓班,幫助難民增加知識和技能。據了解,達爾富爾地區文盲率超過90%。

在西方媒體筆下,這是個充滿暴力殺戮的地區,然而據州長伊德利斯介紹,在全州9個地區中,隻有3個地區發生過武裝衝突,其他地區一直比較平靜。伊德利斯說,和平談判是解決達爾富爾問題的最佳方式。“實現和平的過程雖然艱難,但是前景非常光明。”

達爾富爾離和平還有多遠

由於主要反政府組織缺席,蘇丹輿論普遍對和平前景感到悲觀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邵傑發自喀土穆
海濱城市蘇爾特是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故鄉,這個被卡紮菲用來頻繁接待外國政要的小城,最近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從10月27日起,在聯合國和非洲聯盟的共同主持下,蘇丹政府和達爾富爾地區一些反政府組織在這裏舉行和平談判,包括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以及蘇丹周邊國家的代表雲集於此。

困擾國際社會多年的蘇丹達爾富爾問題,會在異域邊陲迎來和平的曙光嗎?

一次“有缺陷的會議”

蘇丹政府的態度很積極。不僅派出了一支30多人的龐大代表團,而且還在出發前宣布,該代表團已經獲得達成和平協議所需要的充分授權。在開幕式上,蘇丹總統助理、蘇丹政府代表團團長納菲爾發言時宣布,蘇丹政府恪守阿布賈《達爾富爾和平協議》,從即日起在達爾富爾單方麵實施停火並準備為實現持久和平采取一切必要的舉措。

然而,單方麵的停火顯然無法解決持久和平的問題。聯合國和非盟會前向蘇丹25個派別發出了邀請,其中有12個派別同意出席會議,但實際到會的隻有7個。這7個反政府組織力量很小,在達爾富爾民眾中幾乎沒有影響,被蘇丹輿論界戲稱為“因特網組織”,因為人們隻有在因特網上才能見到它們的名字,現實世界中幾乎感受不到這些組織的存在。

“這是一個主要的缺陷。”代表中國參會的中國政府達爾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雖然會議不能代表所有各方的意見,但他並不認為這是失敗,而寧願把它看作是一次有缺陷的會議,是新一輪國際社會尋求政治解決達爾富爾問題努力的開始。

最大反對派威脅鬧獨立

缺席蘇爾特和談的反政府組織中,包括伊卜拉欣·哈利勒所領導的正義與平等運動,以及穆罕默德·努爾領導的蘇丹解放運動努爾派。

哈利勒屬於達爾富爾第二大部族紮嘎瓦族,在蘇丹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勢力中很有影響,得到蘇丹原教旨主義勢力精神領袖圖拉比的支持。正義與平等運動最近與蘇丹解放運動統一派結成聯盟,力量得到加強,已經成為對當地政治、安全形勢最具威脅的一支反政府力量。哈利勒最近公開表示,如果蘇丹政府拒絕與之達成和平協議,他就將在達爾富爾建立一個獨立國家。努爾則來自達爾富爾地區最大部族富爾族,是蘇丹解放運動創始人,長期居住在法國巴黎。

重要的反政府組織缺席和談,蘇丹輿論因此普遍對和談前景表示悲觀。作為東道主的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也在10月27日晚的開幕式上指出,“蘇丹解放運動和正義與平等運動是最重要的兩個組織,如果沒有這兩個組織的參與,我們就不可能創造和平。”蘇丹《新聞報》認為,卡紮菲的講話等於提前宣布蘇爾特和談失敗。

外部力量致和平進程遲緩?


據當地媒體報道,這些反政府組織缺席和談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宣稱,達爾富爾地區很多難民住進難民營並不是為了躲避戰亂,而是“為了得到麵包”,因為難民營內的生活條件比難民們原先居住的村莊好很多。卡紮菲的這段講話,被反政府組織指責為“歪曲事實”,並對他能否公正調解和談表示懷疑。於是他們作出了不參加和談的決定。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反政府組織抵製蘇爾特和談還有更深層次原因:一些西方大國並不願意積極推動達爾富爾和平進程,甚至希望戰亂持續下去以便渾水摸魚;蘇丹周邊國家對不同反政府組織提供支持,但是這些國家的利益又不一致,從而加重了反政府組織的分裂和矛盾;反政府組織各有打算,一盤散沙,難以整合到一起。

10月30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召開了阿拉伯國家援助達爾富爾會議,著重討論如何向當地提供援助以改善人道主義狀況並幫助發展。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穆薩表示,一些反政府組織缺席蘇爾特和談使他感到震驚,而更加震驚的是,少數反政府組織領導人呆在歐洲國家首都享受著舒適生活,漠視達爾富爾正在發生的現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