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歐佩克:中國的原油需求很“安全” zt

(2007-11-14 14:36:53) 下一個
歐佩克:中國的原油需求很“安全”

2007年11月15日 上海證券報


第三屆歐佩克峰會將於本月17日至18日正式召開,屆時該組織12個成員國的國家首腦和高官將聚集沙特首都利雅得。

歐佩克秘書長14日表示,該組織完全能夠也很樂意滿足中國穩定增長的原油需求。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裏14日在為該組織第三屆峰會專門召開的新聞吹風會上表示,該組織非常歡迎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有著歐佩克希望看到的“安全需求”,歐佩克很樂於滿足中國這種持續穩定增長的需求。

包括巴德裏和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在內的歐佩克高官本周還多次強調,當前的油價並不高,同時市場並不存在供應不足的情況。

樂見中印經濟崛起


“我們非常歡迎中國和印度經濟的快速增長,現在是中印崛起的時候了。”在回答西方媒體有關歐佩克是否擔心中印等國經濟和能源需求增長過快的提問時,巴德裏非常肯定地表示,“歐佩克能夠也很願意滿足這些國家增長的能源需求。”他同時指出,中國有充足的資源也完全有能力通過經濟的不斷發展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後者也是歐佩克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己任之一。

巴德裏還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的態勢。他表示,這說明油價並未嚴重拖累中國經濟的增長。“我們希望看到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這樣的快速增長,”巴德裏說。他認為,經濟的健康增長有助於確保中國穩定的能源需求,這一點對歐佩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歐佩克不僅致力於確保石油的“供應安全”,還關注石油的“需求安全”。

沙特的中國承諾

作為本次峰會的主辦國,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部副部長薩爾曼王子也和巴德裏一道出席了14日的吹風會。在回答記者關於沙特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中國福建成立的合資企業時,薩爾曼強調,沙特未來還將加強與中國在能源方麵的交流和合作,並會在未來努力使對中國的石油供應量提高到每天100萬桶。

根據中國駐沙特使館經濟商務參讚處的調研,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國與輸出國,沙特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來源國之一,沙特石油占中國石油進口量的14%,在去年就已達每天45萬桶。

近年來,作為歐佩克“老大”的沙特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去年初,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對中國進行了首次正式訪問,在他與胡錦濤主席舉行會談後,中沙雙方簽署了一項重要合作協議,就是由沙特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參與在福建建立中國第一個煉油、化工及成品油營銷一體合資企業,該項目總投資額約為50億美元。

油價沒有高到要增產

包括巴德裏在內的歐佩克高官最近也多次強調,該組織認為,當前的油價並不高,因為要考慮到美元疲軟、石油開采和運營成本上升等諸多因素。

“現在的供應沒有任何問題,”巴德裏在會上說,“我們在本次會議上不會討論產量調整的問題,這會在我們今後的例行部長會議上探討。”歐佩克第146次部長級會議將於今年12月5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紮比舉行。

沙特石油部長納伊米本周也表示,產量問題不是本周末峰會的議程之一,不過他也表示,歐佩克將密切關注任何可能引發油價大幅上漲的因素,確保產油國和石油消費國的利益都得到保護。

“歐佩克不想看到任何國家因為油價上漲而出現經濟陷入滯脹的狀況。”納伊米說。據悉,歐佩克已決定增加1500億美元的投資,以擴大產能,滿足全球的石油需求。

受國際能源機構下調對全球原油增長需求的預測影響,紐約原油期貨13日收盤大跌4.5%,不過,14日電子盤中,油價有所回升,最新報每桶92.2美元左右。

在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到歐佩克對於一些石油消費國存在的石油補貼和油價控製等措施如何看待,巴德裏表示,歐佩克無意幹預他國的能源政策,而是會努力滿足這些國家的能源需求。他還指出,高油價對於發展中國家畢竟不是好事,歐佩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減少油市的波動。

新聞背景:峰會三大主題:可靠、繁榮和環保

沙特王子薩爾曼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次峰會有三大主題詞:可靠、繁榮和環保。具體來說,一是歐佩克將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可靠的原油供應組織,二是該組織將繼續支持世界經濟的繁榮;另外,歐佩克還將通過此次峰會再次明確該組織在環保方麵的承諾。

對於此前外界預期頗高的增產問題,多位歐佩克官員本周都指出,本次峰會不會討論調整產量的話題,即便再次增產也要等到下個月的部長會議。

據估計,歐佩克此次峰會上還可能探討“擴編”問題,此前提出申請加盟的厄瓜多爾已作為特別代表被邀請出席本次峰會,而厄瓜多爾的國旗,也和歐佩克現有12個成員國的國旗一道,赫然出現在主辦方散發的宣傳資料上。不過,對於傳言中巴西可能會成為歐佩克成員一事,歐佩克秘書長巴德裏1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該組織尚未收到巴西的申請,但歐佩克的大門隨時對外開放。

創立於1960年9月的歐佩克最早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五國發起,在今年初安哥拉加入後,該組織的成員擴大到12個,除了上述六國外,還有阿爾及利亞、阿聯酋、卡塔爾、利比亞、尼日利亞和印度尼西亞。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