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數百名外交官抗議被強征駐伊 稱與“死刑”無異 zt
(2007-11-02 15:31:02)
下一個
美數百名外交官抗議被強征駐伊 稱與“死刑”無異
2007年11月02日 新華網
數百名美國外交官10月31日在美外交人員協會會議上向國務院外事服務局局長哈裏·托馬斯提出抗議,對國務院強製派遣外交人員前往伊拉克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有人甚至說這無異於給他們判了“潛在死刑”。
“被判死刑”
事情緣於美國國務院上月26日的一項決定。國務院決定,將從10月29日起陸續向200至300名外交官發出通知,告知他們已被列為“主要候選人”,以填補駐伊使館明年將出現的崗位空缺或前往配合伊各省的重建小組工作,共涉及48個崗位,派駐時間為一年。
收到通知的外交官將有10天時間考慮接受或拒絕。但除非能提供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如身體問題或個人條件特別困難,否則拒絕者有可能因違紀被開除。如果選擇同意的人數不足,國務院將強製派遣一些外交官駐伊。
國務院為駐伊外交官提供了特殊待遇,其中包括額外補貼,駐伊期間享受5次度假機會,結束任期後還可以優先挑選駐外使館等。
不過豐厚待遇未能打動國務院官員們,伊拉克混亂的安全局勢更讓他們顧忌良多。在10月31日的會議上,許多外交官對這一決定表示深切憂慮。
曾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政治顧問的高級外交官傑克·克勞迪說:“每天都有火箭彈襲擊巴格達綠區。”
他和其他幾名外交官在會上對人事部門主管托馬斯說:“有人自願派駐伊拉克是一回事,但被強製派到那裏是另一回事。抱歉,但我們感覺像被判了死刑。我們死後或嚴重受傷後,誰來撫養我們的孩子呢?”
克勞迪的一番話得到了在場近300名外交官的共鳴,他們報以長時間熱烈掌聲。
針鋒相對
麵對高漲的抵觸情緒,托馬斯說,克勞迪的說法有“諸多不準確之處”。
對此,代表美國外交工作人員利益的美國外交人員協會主席約翰·納蘭德質問托馬斯說,為什麽許多外交官不是通過官方途徑,而是通過媒體報道得知這一派駐決定。
托馬斯說,他對未能及時將這一新決定通知外交官負全部責任。納蘭德隨即說,近期協會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僅12%的協會成員認為,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為外交官考慮”。
托馬斯反駁道,外交官有權利這麽想,但這一結論是“錯誤的”。賴斯本人沒有出席會議,而由其伊拉克問題首席顧問戴維·薩特菲爾德代表參加。
納蘭德說:“如果88%的人都認為賴斯沒有替他們考慮,那這些人的看法可能就是正確的。”
托馬斯則情緒激動地說:“你以為我不關心我的同事嗎?你這麽說是對我的侮辱!”
參加會議的國務院發言人肖恩·麥科馬克打圓場說,與會者“情緒都很激動”。他感謝托馬斯主持了會議,並強調每一名外交官都宣誓服務國家,都簽約同意被派往世界各地工作,既然如此,服從調遣就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會後,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有些人可能對此反應強烈,這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我們在伊拉克的任務是國家政策的一部分。”
他補充說,隻有12%的外交人員協會成員認為賴斯“為他們打算”,這一結果“令人十分遺憾”,因為“賴斯十分關心外交官的利益,她也參與了新決策的製定,同時盡其所能為國務院提供支持”。
有過先例
美國國務院現有大約1.15萬名外交人員。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已有約1200名美國外交官先後赴伊工作。托馬斯稱,這些人都是自願申請到伊拉克工作。
美國目前約有200名外交人員在伊拉克工作。這一人數足夠滿足現階段要求,但2008年夏天前,美國駐伊使館將新增約50個崗位空缺,這些崗位至今無人申請。
直接指令外交官駐外在美國國務院曆史上並非沒有先例。1969年,一批剛工作不久的青年外交官被派往越南工作;上世紀70至80年代,也有一批外交官被強令赴數個美國駐西非國家使館工作。(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