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回應偽新聞“中國首架隱身戰略轟炸機公開” zt

(2007-11-12 05:03:08) 下一個
香港某媒體稱“中國首架隱身戰略轟炸機公開”

2007年11月12日  環球時報•環球網


美國已下馬的A-12“複仇者”隱身攻擊機被當成了中國轟-8轟炸機


  有關中國新武器的消息總是媒體追逐的熱點。幾天前香港某電視台率先報道“中國首架國產轟-8隱身戰略轟炸機公開”的消息持續升溫,境內外多家媒體展開跟風報道,5日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稱“中國不具備發展隱身轟炸機的能力”,這個話題的炒作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中國隱形戰略轟炸機亮相?


這個消息最早是香港某電視台2日公開的。他們引用國內媒體的報道稱,“今年1月5日隨著某重點型號飛機騰空而起,西安飛機公司又在中國航空史上創下一個新紀錄。”該電視台認為,其中首飛成功的就是“轟-8型隱形戰略轟炸機”,並列出詳細的說明稱“轟-8是中國立項研製的第一種隱身飛機,其指標是性能盡量接近美國B-2轟炸機,必要時可以1.2馬赫超音速突防,攜帶新型隱身巡航導彈能攻擊北美,航程不少於1萬公裏,具備空中加油能力,是第一代國產隱形戰略轟炸機”。該報道還稱“轟-8最近能飛起來,得益於4台去年定型的‘太行’發動機,中央和當地的領導與幾百名西安飛機公司研究人員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這個消息迅速被港台媒體轉引報道,新加坡《聯合早報》3日也以“中國國產隱形轟炸機首飛”為標題大篇幅轉載。一時間,“中國擁有隱身戰略轟炸機”的消息在境內外華文媒體炒得轟轟烈烈,日本和歐美媒體也給予相當的關注。

而台灣媒體5日的報道再加了一把火。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的創辦人平可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不具備發展隱身轟炸機的能力”。平可夫表示,該電視
台介紹所謂轟-8的時候電視並沒有播放其圖像,因此並沒有證據能證實其報道。此外,他還認為中國要建造類似美國B-2隱身轟炸機甚至更早的A-12艦載攻擊機那樣的隱身戰機目前尚存在相當的技術困難。首先在飛機製造材料方麵需要全新突破,其次還缺乏大功率發動機。類似B-2那樣隱身轟炸機還需要“低可探測性雷達”、先進的隱形材料和塗料,而這些技術都是中國尚不具備的。

隱身戰略轟炸機前途不明朗

專家介紹,盡管轟炸機早已問世,但“隱身戰略轟炸機”這個概念直到1986年美軍裝備B-1B轟炸機後才出現。1993年開始裝備美空軍的B-2轟炸機是世界上第一種也是現役唯一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它外形如同巨大的飛翼,能最大限度的減少雷達反射。憑借優異性能,B-2在服役後曆次戰爭中都有不凡表現。

然而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前途並不明朗,連美國空軍2018年即將換裝的下一代轟炸機也不再像B-2那樣把隱身性能放到最高位置。美國空軍作戰司令部項目負責人馬克?馬休斯少將表示,隱身轟炸機發展已遇到瓶頸,其核心價值在於“將最猛烈的火力瞬間投到敵人頭上”,而這種效能目前可以被防區外發射武器、F-22戰鬥機、無人攻擊機以及超高音速導彈所取代。而從作戰環境上講,美國選擇隱身戰略轟炸機是因為它是美國推行全球戰略、執行全球打擊計劃最得力的工具之一,但其他國家並沒有類似需求,因此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其他航空強國根本沒有建造計劃。

  炒作軍事假新聞危害大

解放軍空軍上校戴旭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不相信這個新聞是真實的。隱身轟炸機作為高度機密的戰略武器,不可能公開邀請地方官員到現場觀看試飛,更不可能有詳細的資料泄漏出去。即使是在美國,F-117隱身戰機的相關資料是在研製完成後10年才對外公開的。


隨著中國不斷加強國防建設,有關中國軍力特別是新武器的情況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熱點。今年以來,“中國航母”、“094型核潛艇”、“殲-11B戰鬥機”等字眼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新聞標題上。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消息都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盡管如此,與中國有關的軍事新聞依然層出不窮。總體上看,它仍助長了西方鼓吹的“中國威脅論”。戴旭認為,對於這些報道,媒體應該具備新聞和軍事鑒別力,應當負責任,不能人雲亦雲。(環球時報·環球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