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激進派專家認為中國正在為未來太空戰作準備
2007年11月10日 《國際展望》雜誌
攻擊衛星戰法有多種 編者按:近兩年來,隨著中國在航天領域的不斷進取,美國國內部分媒體和研究機構無視中國反對太空軍事化的一係列宣示,不斷炒作中國太空力量威脅美國。2007年,美國戰略評論家凱文·鮑爾皮特撰寫了《中國如何看待太空軍事行動》一文,再次在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報刊雜誌紛紛轉載,中國太空威脅論又一次被抬上了桌麵。到底是中國在向太空進軍,還是美國為發展自己的天軍尋找借口和假想敵?本刊特綜述相關報道,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本刊刊發此文並不代表同意美國媒體和研究機構的報道,亦非證實其內容,請廣大讀者在閱讀時有所鑒別。
自2006年起,中國太空威脅的論調開始泛濫起來。2006年8月,《人民日報》近日發表的一篇來自數名國防大學研究學者的分析文章指出,外層空間是中國解放軍必須準備好為維護國家利益而戰鬥的地方。這篇文章立即受到西方高度關注,部分美國媒體宣稱這與中國政府過去數年中所宣示的軍事戰略有出入。2007年,美國著名安全戰略評論家凱文·鮑爾皮特撰寫了《中國如何看待太空軍事行動》一文,再次在西方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報刊雜誌紛紛轉載,甚至有學者建議,將其作為美軍下一步太空戰略擬定與實際部署的模型,發至美國空軍空間作戰司令部和國防部最新成立的聯合太空反應辦公室。
究其背後的原因,無外乎兩個方麵,首先,隨著中國將越來越關注太空軍事化問題,更多更活躍的相關思考將在媒體出現。同時,中國的太空技術獲得長足進步,站在太空的高度,護衛國家安全,將是中國日益重視的重要的戰略思維;其次,太空戰略其實是美國下一步軍隊建設的重中之重,占領高邊疆將使美國在21世紀繼續占據全球軍事變革的製高點。但是太空軍事化是一個國際輿論極為反感的命題,而且太空武器係統也是一個資金無底洞,要規避國際輿論的譴責,同時說服美國參眾兩院在預算上開綠燈,設定一個假想敵便成為必不可少的步驟。而中國,便成為美國某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和右翼學者筆下的美國太空假想敵。
◎美國智囊團成員凱文·鮑爾皮特
凱文·鮑爾皮特,美國智囊庫情報研究與分析中心資深研究員(情報研究與分析中心和蘭德公司、威爾遜研究中心、詹姆斯敦基金會並稱美國四大情報研究與分析機構,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亞太與中東的時局走向與戰略變化),中國項目研究負責人。他能夠熟練運用中文,擁有格林內爾學院中國事務研究的學士學位,堪稱地道中國通。除此之外,他還長期為蘭德公司、詹姆斯敦基金會等研究機構撰寫有關中國安全事務的報告。其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包括:《深入龍潭:中國的非介入策略及其對美國的影響》、《中國對美國軍事轉型的反應及其對國防部的意義》等,其觀點在美國頗有影響力。
鮑爾皮特聲稱他在撰寫這份研究中國太空戰能力的報告之前,研讀了包括《中國軍事科學》、《解放軍報》、《中國航天》等刊物以及《信息戰》、《直麵信息戰》等大量解放軍發行的學術書籍。他的這份報告主要闡述了解放軍對太空軍事行動的看法和思想以及在未來可能爆發的中美軍事對抗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如何使用太空力量。
在他看來,中國已經認識到美國國防部無論在實踐還是理論上都日趨重視太空力量的使用(《美國航天司令部長期規劃:2020年設想》是這一趨勢的理論體現)。這讓中國擔心美軍是否會將太空力量運用在台灣海峽。所以,中國不得不在以下兩個方麵加以重點關注:一是如何在軍事行動中使用太空力量;二是如何防止美軍在軍事行動中阻礙自己使用太空力量。
美國智囊界對其成果評價頗高,認為這篇《中國如何看待太空軍事行動》不僅是中國關於空間軍事行動的觀點綜述與總結,更是對美軍空間軍事行動的行動指南。
◎美國專家建構的中國太空戰理論框架
近幾年來,美國對中國在航天領域的進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刊也曾多次報道美國媒體或研究機構對中國航天發展的報道和評論。但是,與此前這些偏重技術層麵的報道不同,鮑氏的研究報告不再通過捕風捉影的手段羅織中國發展太空武器的罪名,而是以他的個人理解,建構起來了一整套所謂中國的太空戰理論體係。我們且來看看這位美國防務專家如何越俎代庖替中國建立太空戰理論的。
鮑氏的中國太空戰理論框架中,包含了對太空戰的具體定義、要素、武器裝備、指導思想、作戰理論、基本原則等元素的具體闡述。首先他認為,美國軍方並沒有具體定義太空戰的概念,但中國的學者賦予太空戰以大量的定義。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術語》對太空戰的定義為:敵對雙方主要在外層空間進行的軍事對抗活動,包括外層空間的相互攻防行動以及外層空間同空中或地麵之間的相互攻防行動。《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對太空戰的定義為:敵對國家在外層空間進行的軍事對抗。亦稱空間戰或太空戰。包括外層空間的軍事攻防行動,由外層空間攻擊空中或地麵目標的行動,以及由地麵或空中實施的、目的在於破壞航天係統或使之失效的行動。鮑爾皮特認為,中方對太空戰的定義所體現的太空戰的發展重點與美國空軍對軍事太空行動四個方麵的描述不謀而合:
1.力量增強以提供使海、陸、空及軍事空間行動力量增強的能力為重點,其六個子係統為天基太空導航、衛星通信、環境監控、偵察和威脅預警、指揮與控製以及信息作戰;
2.太空支援提供向太空發射資源,重置、回收和維護軌道上的太空資源以及按要求運行太空資源的能力;
3.太空控製確保己方在太空中的自由行動並遏製敵方在太空中的自由行動。太空控製包括三個子係統:太空偵察、反太空、以及國家導彈防禦係統;
4.力量運用通過直接和快速的運用太空的力量來實施全球作戰以阻敵地麵行動和進入並利用太空。其主要目的為提供精確、快速、全球的打擊能力,可阻止侵略或達成軍事目標。
根據太空戰的特點,鮑爾皮特將中國太空戰的作戰模式總結為三點,而且他認為,這三點也濃縮了美軍空軍進行太空戰的特點:
1.太空保障作戰大體相當於美國空軍的太空保障行動,但隻包括了各種太空飛行器的發射和回收而沒有涵蓋涉及衛星控製的行動;
2.太空支援作戰其任務範圍正好與美國空軍的力量增強的任務範圍一致;
3.對抗作戰或攻擊作戰該作戰任務範圍非常廣泛,包括了美國空軍太空控製和力量運用任務的方方麵麵,其中涵蓋了利用天基武器對抗地麵目標、利用陸基武器攻擊天基目標和利用天基武器對抗其它天基力量。
鮑氏認為在太空戰武器裝備方麵,中國所關注的不僅包括太空戰支援裝備,如偵察與導航係統,還包括打擊武器。他係統地列出了中國現有及按照發展趨勢即將擁有的武器裝備,並按照其作戰運用可將其分為四類:
1.太空作戰平台可用來襲擊天基或陸基目標,並實施支援行動。主要包括航天飛機、空天飛機、載人航天器、空間站;
2.支援裝備例如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和偵察衛星;
3.保障裝備例如航天器發射與回收裝備,以及太空戰運載裝備;
4.太空防衛武器係統它主要由彈道導彈防禦係統和反航天器武器組成。除此之外該係統還采取一些例如覆蓋、隱藏、阻斷和欺騙等被動手段。導彈部隊、空軍和特種部隊對抗空間行動的地基部分也可能包含在內。
目前,美軍現有的太空戰裝備,以及列入計劃進入研發階段的裝備主要有:航天飛機、空天飛機、航天母艦、空間站、通信/導航/偵察/早期預警/氣象衛星、航天器發射裝備和回收裝備。武器係統主要包括針對衛星的打擊衛星、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動能武器、導彈(核能和非核能)、軌道轟炸武器(核能和非核能)。再輔以計算機網絡戰與規避、隱藏、欺騙等被動手段,這三部分組成了現有及未來二十年美軍太空戰的主要作戰力量。
鮑氏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擁有相當的空間研究能力。中國衛星發射的商業化進程已日臻成熟,已有能力派遣多人同乘航天器進入太空,並將登月與空間站建設列入日程。這些舉動美國都不應掉以輕心。太空戰理論的重中之重鮑爾皮特在研究報告中將太空戰的指導思想歸納為空間機動、全維聯合以及全域攻擊。
所謂空間機動就是利用航天器運動速度快,且不受國界、氣候以及晝夜限製的特點,運用航天器在太空實施大範圍的機動作戰;全維聯合是指利用太空資源將陸、海、空戰場和電子信息係統緊密結合。通過聯合,太空資源可使地麵武器係統力量倍增。更重要的是,太空資源不僅可以為聯合作戰提供保障,其自身就具有進攻和防禦能力;全域攻擊是指運用空間軍事力量為整個戰爭係統提供全天時的偵察、導航、通信、指揮、控製等方麵的作戰支援,進而運用天基武器係統對地麵和空間目標實施攻擊。軍事空間作戰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目前太空戰仍處於最初發展階段,距離第二階段的空天作戰和第三階段的利用太空力量對地球表麵目標實施戰略攻擊還有相當差距。
指導思想決定作戰理論,太空戰的作戰理論,即製天權理論和空天一體理論,使太空成為確保戰爭勝利的首要戰場。
鮑氏指出,解放軍的製天權理論是指保證己方在外層空間的行動自由,阻止敵方在外層空間的行動自由和限製敵方利用外層空間資源。他聲稱,他在研讀了解放軍大量關於太空戰理論的論文著述後,提煉出了解放軍關於太空戰的幾大基本原則:統一指揮,分散實施;全程使用,聯合作戰;嚴密防護,慎重用兵;快速反應,速戰速決;立足實戰,注重威懾。
◎中國拷貝美國太空戰略?
太空對於人類而言是一個未知遠大於已知的領域,太空戰作為一種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作戰樣式同樣如此。各國對於越來越成為國家安全組成部分的空間安全都在進行深入研究。就純學術層麵而言,太空戰理論是沒有國界的,各國都在對其他國家的研究成果都在加以再研究和利用。但這樣的學術行為到了美國一些所謂專家眼裏,就成了中國拷貝美國太空戰略。
鮑爾皮特聲稱,中國太空戰的思想絕大多數來源於美國有關太空戰的文獻。理由則僅僅是中國的一些出版物引用了美軍有關太空戰的文件和書籍。如《美國航天司令部長期規劃:2020年設想》、《2010聯合構想》和《2020聯合構想》;如詹姆斯·奧伯格編寫的《天權論》。為證明這一點,鮑氏還進行了一番尋章摘句來佐證,他提到,美國航天司令部文件中關於太空軍事使用的發展演變時有這樣的句子: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太空力量主要用來支援戰略層麵和戰役層麵的陸、海、空作戰。到了21世紀前期,太空力量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戰爭媒介。同樣地,隨著重要性的不斷增強,出現了太空部隊,用來保護國家軍事和商業利益和太空力量。
中國與美國看待太空軍事使用的相似觀點,鮑爾皮特就認為這是中國在拷貝美國的太空戰戰略。他甚至還抱怨美國防部不應該公開美軍的太空構想和太空武器化不可避免的觀點。因為這導致驅使其他國家發展太空力量來抗衡美國,迫使美軍不得不重新查找可能會影響美國安全的隱患。
◎中國在準備太空戰?
近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神州係列載人飛船項目的成功實施,使得西方對中國的太空實力敏感起來。2007年初,美國媒體又熱炒中國進行所謂反衛星試驗的消息,此後,西方傳媒界和學術界均達成了一致口徑,那就是中國正在走向太空。部分激進的專家和學術機構甚至認為,中國正在抓緊時機為未來可能爆發的太空戰作準備。
鮑氏就持此觀點,他認為,當前的中國對於發展太空戰的指導思想和實施舉措的認識,已經達到了空前的一致。幾乎所有中國專家學者都認為,製空權和製天權是未來戰爭取得勝利的關鍵,軍事太空對抗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近些年來發生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一再表明,擁有製空權和製天權的一方,在戰爭中往往處於主動地位,空天優勢在現代戰爭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在未來戰爭中,製空權和製天權的爭奪將成為對抗雙方爭奪的新焦點。中國是正為打贏高技術戰爭作積極準備的發展中國家。太空戰是軍事科學的新領域,所以即使是美國,太空力量理論的發展也很緩慢。例如,美國國防部對太空戰和太空武器都沒給出官方的定義。對太空的定義更多是為太空武器化服務的:太空即類似於陸地、海洋、天空的一種媒介,可以借此媒介實施軍事行動以達成國家安全目的。無論中國太空計劃發展如何,西方專家一致認為中國需要太空力量為軍事服務。
他還援引了一位中國專家的話證明他的觀點:外層空間競爭越發激烈,太空軍事化能確保我國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特別是21世紀我國太空安全和利益,這些事實都使我們必須重視太空戰。在未來的作戰行動中我們必須確立和強化通過爭奪製空和製天權來贏得戰爭勝利的理念。我們必須緊跟太空力量發展前沿,發展據有中國特色的太空理論和太空戰武器裝備係統。
鮑爾皮特寫道:前蘇聯於1968年進行了反衛星衛星測試,美國於1982年進行了反衛星導彈測試。中國承認雖然早先於大部分國家開展太空計劃,但仍然落後於美國和俄羅斯,這給中國的國家安全帶來挑戰。盡管中國太空力量已經有了相當堅實的基礎,但離打贏一場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需求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鮑爾皮特聲稱,他從伊拉克戰爭中的衛星及其應用座談會上獲悉,目前中國衛星圖象已經可以顯示伊拉克機場跑道上的彈坑。然而,準備太空戰不僅需要改進武器係統,還必須發展太空作戰理論。中國的一些文章號召理論家們繼續探究太空戰理論,例如太空戰對未來戰爭形態的影響、太空戰結合聯合作戰行動的方法以及太空戰的總體實施等。中國理論家認為軍事太空計劃的重點應該是滿足太空各方麵的發展需要。組織機構、人力資源、條令條例以及科學技術都必須達到太空戰的要求。
鮑爾皮特聲稱,解放軍在積極考慮如何獲得航天和航空優勢,因為在未來戰爭中航空和航天將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強化通過爭奪製空和製天權來贏得戰爭勝利的理念。獲取航天和航空優勢對製定正確的軍事戰略戰術思想、贏得未來戰爭和打贏台海軍事鬥爭具有重要實踐意義。他還認為,雖然解放軍目前還不具備製空和製天權能力,但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因此,解放軍正在力圖創建製空和製天權理論。
僅僅改變思想意識是不可能打贏未來太空戰的,還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鮑爾皮特認為,太空技術需要大量投資和長期發展,所以製定
科學、理性的太空武器係統發展計劃非常重要。他還援引了一位中國專家對於太空武器係統發展規劃的建議,這位專家在一篇學術論文裏提出中國的太空武器係統發展計劃必須分為兩個階段,即從現在至2010年為第一階段,2010年至2025年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重點放在構造太空武器係統的支援和防護能力以及基本太空戰能力上;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改進武器係統的進攻和防禦性能。如果有能力,太空武器的進攻性能應該具備破壞我國領土上空飛行的敵方航天器,並使其暫時失去效力的能力。
這位作者還主張優先發展軍事太空技術。首先發展可以為地麵軍事力量提供直接支援的軍用衛星;其次發展主要攻擊敵反衛星係統的天基武器係統以及天基定向能武器;最後發展人造太空航天器。簡而言之,包括地基反衛星武器和反衛星衛星在內的反衛星武器是發展的重點。
鮑爾皮特認為,除了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解放軍還準備調整內部結構以便更好得發展太空戰,譬如建立太空測試點和成立國家航天技術軍事應用研究與指揮中心等等。這些組織機構的建立一是為了對抗美國導彈防禦係統,二是對將台灣納入該係統保護範圍內所采取的對抗措施。另外,為滿足台海戰爭的軍事需求,解放軍需要擁有空間打擊能力的殺手鐧,因此,中國將會盡快組建一支短小精悍的空間作戰特種試驗部隊。目的和用途就是為了探索、驗證、落實太空戰構想,為早日形成空間威懾和實戰能力而積累經驗,並以此作為中國未來航天部隊建設的基礎。
鮑爾皮特最後質疑中國反對太空軍事化的誠意,他聲稱,中國國防白皮書已將反對太空軍事化微妙的轉變成反對太空武器化。2000年中國國防白皮書這樣陳述太空軍事使用:太空中應該禁止諸如測試、部署或使用武器係統及其組成部分的行為。目前存在追求太空單方麵軍事和戰略優勢以控製太空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存在而且在增多。因此,國際社會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阻止這種負麵現象。然而,2002年國防白皮書卻這樣寫道:目前,太空正麵臨著武器化的危險,防止太空非武器化和軍備競賽已經非常急迫和現實的問題。國際社會應該盡快商榷通過合法手段來禁止太空武器部署和使用太空力量攻擊太空目標來確保太空的安寧。
他不顧中國多次關於和平利用太空的多次聲明,對中國國防白皮書斷章取義,歪曲理解,認為中國官方姿態的變化表明中國不再反對為達到諸如偵察、導航和定位等軍事目的而使用太空力量。
奪取信息優勢,應對台海作戰
中國在國防現代化領域取得的任何一個進展都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或個人與台海局勢聯係起來。鮑氏這位所謂的中國問題專家顯然就屬此列。他聲稱,中國已經將太空戰的思想結合到未來台海衝突當中。在未來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中,解放軍將通過運用太空力量掌握製信息權,從而癱瘓對手的指揮控製體係,掌握戰爭中的絕對主動權。
他援引一位中國軍事專家的著述來證明他的觀點:從對台軍事鬥爭方麵來看,提高我軍空間作戰能力,除了可有效遏製強敵介入之外,對於削弱台灣導彈攻防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台灣已具備一定的彈道導彈底層防禦能力,並積極發展戰區彈道導彈,其中華係列衛星也具有明顯的軍事用途,因此,可以說在我今後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軍事鬥爭中,空間軍事力量肯定是我必須考慮運用並要與之對抗的一種重要軍事手段。……這場戰爭也許會在我們的外圍空間爆發,這場戰爭能夠直接使用包括空間支援的軍事空間係統攻擊和保護太空船。為了應對這些威脅,我們必須加強在陸基和天基(特別是陸基)反衛星係統,並且盡快盡可能的發展一到兩項能夠威脅對手空間係統並占據空間主動權的反衛星武器。
鮑氏認為,中國的空間力量與美俄相比還很薄弱。因此,對於反衛星武器,解放軍情有獨鍾。因為,發展反衛星武器的成本很低,而且可以打擊對方造價昂貴的但易受攻擊的空間係統。反衛星武器能夠幫助大多數空間技術脆弱的中等國家和小國阻止他們強有力的對手並保護自己,所以,反衛星武器將成為他們的一項重要選擇。這與前一段時間部分美國媒體捕風捉影炒作中國反衛星試驗的論調何其相似!
先發製人:美國專家設計紅色太空戰役
太空作戰要求集中空間打擊力量給敵以毀滅性打擊,速戰速決,迅速脫離。切忌拚力耗時、久拖不戰、戰而不決。用傳統的作戰手段,大量殺傷或消耗敵軍來占領對方重要區域將不再是戰爭的目的。現在的作戰目的是,尋找直接打擊目標,並將其維持在能產生最直接影響的作戰水平上。有人稱其為優勢機動,也有的人稱為戰略先發製人或者戰略控製。中國的太空戰思想也包含了先發製人進行打擊的觀點。
這是鮑爾皮特所設想的中國進行太空戰役的基調,在此基礎上,他通過對中國公開發表的學術著作,解放軍的作戰條令等文字資料的極其個人化的解讀,勾勒出了他所設想的解放軍太空戰役。
鮑爾皮特認為盡管沒有什麽證據,但是解放軍會著重考慮打擊以下五種目標。第一種是破壞敵人的指揮係統;第二是敵人的軍事信息係統,包括探測偵察設備、計算機設備、通信設施、指揮控製設施以及信息處理與現實設備等;第三種是武器係統。第四是保障係統;第五是破壞敵人個係統間的相互聯係。割斷和破壞敵人作戰係統、指揮係統、武器係統、保障係統等相互間的聯係。
他聲稱這個次序目前已經被解放軍高層默認。另外,美國的全球定位係統同樣是打擊目標。全球定位係統有三個弱點。第一,全球定位係統的信號能夠輕易的被商用電視台的信號幹擾。還有一種設想就是用陸基幹擾器在信號來源處打斷GPS的信號。第二,改變信號被幹擾是非常困難的,並且會對全球傳輸帶來否定性的結果。最後GPS信號極易受到直接攻擊。最重要的是幹擾GPS信號並不需要太複雜的技術,設備的價格也很低廉。
凱文·鮑爾皮特指出,中國同樣會考慮攻擊導彈防禦係統的天基部分。他估計中國對美國的空間力量將采取軟硬結合的攻擊。他寫道:軟殺傷裏有如下幾個特點:廣泛應用、較強的行動效果、而且在外部空間不會造成汙染。還有,它可以給敵人的硬件和設施造成直接傷害和毀滅。例如,陸地發射平台、空間武器和行動人員。硬殺傷有著軟殺傷沒有的缺點,那就是消滅敵人的空間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硬殺傷思想隻有在軟殺傷的配合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因此,隻有將硬殺傷於軟殺傷結合使用,才能削弱和剝離敵人的空間能力。
鮑爾皮特列出了未來高技術太空戰的八項要求:
1.確定對象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和通訊基礎設施的情況,並評估對手的狀態與能力;
2.監控軍隊與武器的發展,以及服從條約的情況;
3.監控軍事行動,並發現戰爭跡象;
4.進行戰場偵察和戰鬥損失評估,提供戰鬥指揮基戰略武器使用的相關情報;
5.傳輸實時的戰術信息;
6.發現敵說奈弊壩胍?危?⑷啡銜曳轎弊壩胍?匭Ч??/p>
7.進行準確的氣象預報;
8.收集信號情報。他聲稱,這八項要求涵蓋了中國太空戰的組織程序、主要內容以及作戰方式。
鮑氏顯然是所謂太空珍珠港論調的支持者,他認為中國關於太空戰的觀點對美國構成了挑戰。美軍過於依賴空間力量,當中國對美國實施一次空間珍珠港的打擊時,中方便能擁有空間的絕對優勢。
◎結語
實施太空戰計劃,其實是美國當前最重要的戰略。美國已經付出了40多年的努力。資料顯示,60年代初,美國就將北美防空司令部擴展為以對付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為主的防天防空係統,並於1979年10月成立了空間防禦活動中心。1982年9月,美國空軍組建了航天司令部,轄兩個航天聯隊,圖勒、桑德雷斯特龍等4個基地。1983年美國提出星球大戰計劃,陸、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相繼成立了本軍種的航天司令部或航天與防天機構。1985年9月,美國正式成立了聯合軍事航天司令部,統一管理國防部的航天規劃,集中執行太空作戰任務。美國航天司令部1998年4月7日公布了美空間作戰力量發展的遠期規劃,要求至2020年,美國空間作戰力量建設實現4項目標——空間控製、全球作戰、作戰力量一體化和全球夥伴關係。美國計劃在21世紀研製核動力的空天飛機——航天母艦,載員1000多人,裝備多種天戰武器和完善的指揮控製係統,可在軌道上運行數年。
俄羅斯緊隨其後。盡管俄羅斯吃過美國星球大戰的大虧,但是俄羅斯沒有忽視軍事航天力量的建設,不斷提高太空兵力兵器的作戰能力。1992年8月,俄羅斯重新組建了航天部隊,分別隸屬國防部、發射部隊、測控部隊、軍事航天學院和國防部空間武器中央科研所等部門。1997年10月30日,俄將航天部隊與戰略火箭部隊、導彈防禦部隊合並,統稱為戰略火箭軍。2001年,俄羅斯研究製定了2010年前國家航天計劃,並決定把軍事航天部隊和導彈航天防禦部隊從戰略火箭軍單列出來,組建新的軍種——航天部隊,並被賦予發射各種軍用航天器和打擊敵太空武器係統的任務。俄軍還把太空作戰行動納入現代戰役範疇,並明確把太空劃分為近地太空戰區和月球太空戰區兩個戰區。
與美俄相比,中國一沒有係統的太空戰理論;二沒有係統的太空戰設施。三沒有係統的太空戰編製。一言以蔽之,中國並無係統的太空戰的投入。
但是,美俄等國角逐太空戰,必然會掀起國際輿論戰,中國不可能不被波及。中國在美國的太空戰戰略中,當然會被視為重要的假想敵,這是不以中國的意誌為轉移的。於是就有了這些中國太空威脅能力將被誇大幾十倍的太空對抗大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