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多維新聞網》:中國潛艇再次出現在“小鷹”號附近---???

(2007-11-10 04:04:52) 下一個
中國潛艇再次出現在“小鷹”號附近

2007年11月10日 多維新聞網


多維社記者紀軍編譯報導/北約高級官員最新透露說,近日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在太平洋進行軍事演習時,一艘中國潛艇悄無聲息地浮出水麵,出現在軍演中心海域,出現在“小鷹”附近。

英國媒體11月10日指出,中國海軍的不速之客突然出現在美國海軍在太平洋進行軍事演習的中心海域,已經把美軍指控官嚇懵了。因為,當美國海軍部署一個艦隊進行軍事演習時,對待航母的安全的確非常認真。

這可能是中國宋級潛艇第二次讓“小鷹”號進入其射程範圍。一年前美國媒體曾報導說,一艘中國宋級潛艇當年10月曾在太平洋跟蹤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在射程範圍才被發現。

英國每日郵報說,至少12艘戰艦要對航母提供強大的保護,同時全球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也對航空母艦提供著一個無形的保護盾牌,來阻止任何入侵者。

文章稱,這是美軍的一個理論。或者說,它隻是一個理論而已。據北約官員最新透露,在美國海軍近日在太平洋舉行的一次軍事演習中,一艘未被發現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潛艇,突然出現的軍演中心區域,地點靠近美國的載有4500人的“小鷹”號航空母艦。

這艘突然浮出水麵的中國潛艇,是身長160英尺的宋級柴電攻擊型潛艇。據理解,這艘中國潛艇已經進入能夠向“小鷹”號航母發射魚雷或導彈的範圍內。北約高級官員說,這起事件令美國海軍極為吃驚。

文章指出,美國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快速成長的潛艇艦隊,已經發展如此先進的水平,或者說,中國的海軍艦隊已經構成了如此的威脅。

一名北約高級官員說,中國潛艇的舉動所造成的影響,“就象前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所造成的震驚那樣大”。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標誌著一個太空時代的開始。

多維社注意到,無論是英國每日郵報還是北約官員都沒有透露這一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隻是稱其發生在近日,其地點為日本南部和台灣島之間。文章指出,但在這樣的敏感區域出現這樣的事件,對五角大樓來說則是一個極大的尷尬。

記者檢索到有關“小鷹”號最近行動的一些信息。日本媒體報導10月21日報導稱,它已於當天早晨駛離日本神奈川縣的橫須賀美軍基地,開始執行在日本附近的最後一次任務。據美軍有關人士透露,“小鷹”號會於11月上旬在日本近海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共同進行演習,之後於12月上旬返回橫須賀。

這樣看來,中國潛艇靠近“小鷹”號的事件,可能就是“11月上旬”,也就是最近幾日。有意思的是,在“小鷹”號於日本附近海域執行最後一次任務時,卻再次“遭遇”中國潛艇。據悉,以橫須賀基地為母港的“小鷹”號已定於2008年5月離開美軍基地退役,由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接替。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北約高級官員的話說,這艘“孤獨”的中國潛艇從美軍至少12艘戰艦的眼皮下“溜走”了,而這個龐大的美軍戰艦群則肩負著保持“小鷹”號航母安全的任務,避免讓其遭遇敵對的飛機或潛艇的攻擊。

甚至,美軍其它昂貴的防禦屏障,它通常至少包括兩艘美國潛艇,顯然也未能偵察到中國的潛艇。北約消息人士指出,此次遭遇不得不認真重新思考美國和北約的海軍戰略,而作戰指揮人員也不得不重新考慮來自中國的潛在的威脅程度。

與此同時,這起事件也引發一場緊張的外交“往來”,驚訝的美國外交官想要知道為什麽中國潛艇“象影子一樣跟蹤”美國的航母艦隊,而北京則聲稱全然無知,稱其可能隻是“巧合”。

分析家認為,北京正向美國和西方發出一個信號,展示其迅速增長的軍事能力,已對那些試圖幹涉其“後院”的外國勢力構成威脅。英國每日郵報說,解放軍現在已經至少擁有兩艘可發射核導彈的潛艇。而宋級潛艇的優勢在於,當它使電力馬達時,其靜音功能非常好,很難被偵察到。

英國簡氏周刊戰艦編輯、前皇家海軍反潛專家桑德斯(Stephen Saunders)說,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對象中國宋級潛艇這樣的戰艦,付出相對較小的關注。桑德斯說:“對美國人來說,它當然是一個警鍾。”

桑德斯說:這一事件可以與我們所看到的中國正試圖想做的一切聯係起來,它似乎是為了阻止美國人在其後院進行幹涉或操作,尤其是涉及到台灣問題。

美國華盛頓時報曾在2006年11月13日報導說,一艘中國宋級潛艇當年10月曾在太平洋跟蹤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在射程範圍才被發現。報導引述美國國防部官員指,該艘中國宋級柴油發動潛艇,10月26日浮上水麵時,距離小鷹號及其戰鬥群戰艦不足5公裏,被小鷹號其中一架偵察機發現。

“小鷹”號戰鬥群包括一艘攻擊潛艇和反潛直升機,負責保護軍艦不受潛艇攻擊。華盛頓時報稱,這艘中國潛艇配備俄羅斯製造的魚雷和反艦導彈。報導還說,但中國潛艇向來很少在遠離中國海岸的深海裏活動或跟蹤美國軍艦。

多維社的資料顯示,於1994年5月開始在武漢造船廠發展的宋級潛艇,完全以現代科技設計,試圖取代以往所建造的明級潛艇,首艇F1998年服役,仍采用鯨形外形設計,而帆罩設計仍呈現階梯狀。

另有宋改級在武漢及江南造船廠計劃生產,本改良型艇已取消階梯狀帆罩之外型設計,而頗類似法國奧古斯塔90B型潛艇之造型,此型艇目前已有7艘服役,而美國海軍情報處官員曾於1997年預測解放軍海軍將於2005年擁有6艘宋級潛艇,於2010年擁有近10艘。

宋級潛艇水下排水量為2250噸,艇員約60人,配備4具德製MTUl2V493型柴油發動機,可裝配PEM燃料電池AIP推進係統,潛艇操作深度300米,浮航速度15節,最大潛航速度22節,艇尼安裝新型鐮刀型7片式螺旋槳,上層甲板披覆有消音瓦裝置。

宋級潛艇武器裝備為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器,可發射魚-5型反潛魚雷、魚-4型反艦魚雷、自製C-43新型線導魚雷、俄製TEST-7l型線導魚雷及新型線導式魚-6型魚雷,或美製MK-48型線導魚雷,這使解放軍傳統動力潛艇首次具備反潛能力。

宋級潛艇另配備潛射鷹擊-1型反艦導彈、及最大射程20公裏的長纓-1型潛射反潛導彈,未來還將配備鷹擊-82型潛射反艦導彈,使其水下對敵艦攻擊距離延伸至100公裏,強化了其遠距離攻擊能力,但據說該型艇目前仍有許多關健性技術無法突破,其整體性能仍待改善。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