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宋曉軍:俄羅斯狂打“伊朗牌”,中國怎麽辦?(一)

(2007-11-02 04:11:16) 下一個
俄羅斯狂打“伊朗牌”,中國怎麽辦?

2007年10月31日 宋曉軍


前天,美國佐格爾調查公司顯示,有52%的美國人認為為了防止伊朗發展核武器,支持政府對伊朗武力打擊,而繼美國政府單方麵對伊朗進行了30年以來最嚴厲的製裁後,美國總統布什、副總統切尼、國務卿賴斯都加重了譴責伊朗的言辭,這些都使得媒體再次關注美國將在明年11月大選前軍事打擊伊朗。而調查也顯示有53%的美國民眾認為明年11月前美國會打擊伊朗。而伊朗以內賈德為首的“強硬派”也做了一些人事調整,準備應付戰爭。

昨天,俄羅斯外長繼普京訪問伊朗和宣稱美國製裁伊朗是“揮舞的尖刀的瘋子行為”後,再次訪問了伊朗會見了伊朗總統內賈德對伊朗進行了鼓勵。最近,隨著美國堅持在東歐部署反導係統,俄羅斯狂打“伊朗牌”。而隨著美國國會在10月17日授予“藏獨”大佬達賴美國最高榮譽——美國國會金獎後,西方國家也掀起了新一輪以會見達賴支持“藏獨”的潮流,於是網上很多人繼“美國打伊朗、大陸打台灣”討論後,開始討論中國要不要打“伊朗牌”的問題。特別是伊朗的《德黑蘭時報》今天報道稱,伊朗原來與巴基斯坦商談的輸往印度的過境石油管道可能改線輸往中國,以及中國官方反對美國對伊朗的製裁後,這種討論可能會越來越多。因為來自伊朗的石油天然氣可能對未來中國“全麵實現小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0月31日《德黑蘭時報》頭版右側第一篇文章“伊朗石油天然氣對巴基斯坦至關重要”中透露,巴基斯坦駐伊朗大使稱,盡管美國製裁伊朗,從伊朗通往巴基斯坦的油氣管線工程不會終止。並稱如果印度不需要這些油氣資源的話,巴基斯坦會把這些資源賣給中國。而且文章還透露,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公司也參與的這項工程。(報紙中間的照片是內賈德與俄羅斯外長進行會談)現在的問題是,巴基斯坦到中國的石油管線怎麽走?是瓦漢走廊?伊利河穀?這兩個都要通過阿富汗,怎麽弄?還是洪旗拉普山口(這裏我方坡緩巴方坡陡又是迎風麵、地震多難度大,而且一旦油出了問題順著河穀下去將造成巴基斯坦水源嚴重汙染)?還是走海運通過我們給巴基斯坦建的港口繞馬六甲海峽?

關於美國打伊朗的軍事上的問題,已經討論很多了,認為打與不打的人都有很多理由。從金融角度推測,也有一些,比如1個月前我與《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有一次簡短的談話,他從金融角度分析認為一定會打。但是從伊朗政治生態的角度分析較少,更多的信息都是西方“妖魔化”伊朗的。我的一位朋友是中東問題專家,由於他對以色列了解很多,多次前往以色列,原來他也認為美國一定會打,但是他前不久在伊朗呆了一個月後,認為現在不可能打,原因是現在打伊朗會使伊朗越來越強硬(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激進以色列政治家認為要打)。同時,根據他了解,很多理性的以色列政治家認為也不應該現在打伊朗。其實打不打伊朗以色列的分析十分重要,因為在1979年前巴列維時代,伊朗是以色列最親密的盟友,而且很多以色列人對波斯文化極為尊敬。所以,以色列對伊朗政治問題的看法值得重視,同時俄羅斯狂打“伊朗牌”過程以及伊朗最近的人事變動,都是分析問題的切入點。

根據以色列情報網站透露,最近俄羅斯普京訪問伊朗時,與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依進行了長時間的密談,談話中俄羅斯送給了伊朗很多“禮物”,包括出售米格-29的發動機、圖-214等大型飛機以及建設布什爾核電站等。而在這些“禮物”背後最關鍵的則是提出了一項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方案。雖然這個方案內容沒有被完全透露,但是可以分析出來,這一定是由俄羅斯主導的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方案。此前俄羅斯提過類似的方案,諸如在俄羅斯境內濃縮鈾、或者有俄羅斯專家組與伊朗共同監督在伊朗境內監督核燃料等等。但據說,這個方案被伊朗總統內賈德拒絕了,因為內賈德堅持認為伊朗是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基本權力,不需要任何使伊朗喪失尊嚴和權力的附加措施。而此舉導致了原來伊朗核談判代表拉尼賈尼的辭職。

作為“藍血貴族”的高幹子弟拉尼賈尼(他父親是伊朗前議長),雖然是伊朗發展核能的堅定支持者(2003年就是他的母校——伊朗最好的工科院校沙裏夫學院的500名大學生最早向政府寫公開信要求開發核能的),但他是一位務實的政治家,按照中國人說法就是有“大局觀”,因此他傾向於與俄羅斯合作。但是內賈德拒絕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方案後,他隻好辭職了。隨後西方媒體就此大做文章,稱內賈德危險的“邊緣政策”已經使其更加孤立。而以色列的分析其實更深一層,他們是在探討伊朗的元老派毛拉們為什麽會容忍內賈德長期的“邊緣政策”。從表麵上看,普京訪問伊朗示好是支持伊朗,而實際上恰恰是內賈德的“邊緣政策”為遭受西方再次“圍堵”俄羅斯提供了一個戰略支撐點,至少是雙方都是“雪中送碳”。而昨天被西方媒體稱為“突訪”的俄外長訪問伊朗,在崇尚大智慧的伊朗國內很可能再次為內賈德獲得了更多的政治支持。

而內賈德的“邊緣政策”能玩多久?他為什麽在關鍵時刻更換了革命衛隊司令和核談判代表?這個兩個新人與他一樣,都是兩伊戰爭中、或者伊朗人稱的“八年衛國戰爭”中的戰鬥英雄,這三個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政治家到底會把伊朗帶向何方?他們的曆史主動性有多大?他們為什麽不懼怕與美國開戰?伊朗國內的政治走勢在美國強力製裁下如何走?俄羅斯下一步怎樣打“伊朗牌”?這些都與中國打不打“伊朗牌”、怎樣打“伊朗牌”?應該有很大的關係。(未完待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