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印度彈道導彈發展揭秘:試射導彈獲美國同意 zt

(2007-10-08 16:04:43) 下一個
印度彈道導彈發展揭秘:試射導彈獲美國同意

2007年10月08日 環球時報


資料圖:印度大地戰術彈道導彈


  印度彈道導彈發展概況

  印度建立可靠核威懾的努力可追朔到1958年,當時尼赫魯總理宣布建立鈈加工廠,成立製導導彈小組。在58年1月印度成立了國防研究發展局(DROO)。DRDL是與導彈研製有關的主要試驗室,到80年代初,DRDL已經具備導彈固體/液體推進器,控製、製導、精密結構方麵的技術基礎。

  “魔鬼”項目開始於70年代早期,包括嚐試對蘇聯SAZ導彈的改裝,1978 年該工程被取消。“勇敢者”計劃是印度最早對製造洲際彈道導彈的嚐試,項目計劃使用英國的液體發動機,但是由於資金短缺和官僚主義,該導彈一直沒有成功試飛。

  1983年,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製定了“導彈發展綜合計劃”(IGMDP),負責這一計劃的是著名的印度“防務研究和開發組織”(DRDO)。其目的是使印度到2002年實現導彈生產的自給自足,在關鍵領域使印度具備了生產本國導彈的能力。該計劃主要研製執行多種任務的不同類型導彈,要求提供全麵綜合的性能,並注意邊緣性、交錯性。該計劃還要促使試驗室和研究院所研製高技術武器,因為這些都是印度不可能從別國得到的。

  IGMDP由5個核心導彈係統組成。根據最初設定的目標,導彈計劃應當在1995年完成,包括大地短程彈道導彈、烈火中程彈道導彈、藍天地空導彈及三叉戟地空導彈和毒蛇反坦克製導導彈。該計劃迄今已經超期12年,項目開支遠遠超出最初預計,而且從目前的狀況看來,距離完成還遙遙無期。除了“烈火”和“大地”兩種彈道導彈被軍方接受外,其他品種都因技術不過關而至今難產。

  射程150千米的大地-1型彈道導彈於1988年首次試射,計劃1994年開始部署,但是由於該導彈在加注推進劑和更換彈頭上的不便,其實際作戰部署時間推遲到了1997年。至2003年年初,印陸軍已擁有兩個大地-1導彈團。射程250千米的大地-2短程彈道導彈於1996年開始研製,2001年12月12日試射成功,07年5月完成用戶試驗。

  2002年1月25日射程為700千米的烈火-1彈道導彈首次試射,2004年部署。1999年4月11日射程為2000公裏的烈火-2型中程導彈首次試射,2004年開始在335導彈大隊服役。1999年,印度開始研製射程3500千米的烈火-3中程彈道導彈,2006年7月9目首次試射,兩天後印度導彈發展局宣布導彈中途墜毀。2007年4月12日,烈火-3導彈試射成功,但未公布試驗細節。

  印度試射導彈得到美國同意

  印度官方一直表示導彈試驗不會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但實際上美國在裏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印度兩年前就具備了烈火-3彈道導彈試驗的條件,但由於希望與美國簽定《民用核技術合作條約》以獲得核燃料和高新技術,而進行烈火-3型導彈試驗必然影響條約的簽定,所以導彈試驗始終未能進行。

  2006年3月印美終於達成民用核協議,6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佩斯訪問新德裏,與印方就試射導彈的問題進行了磋商。培斯在會談後表示,印度是一個主權國家,它將決定自己是否進行導彈試驗,印度試射導彈不會對本地區的穩定造成影響。從培斯的話可以看出,美國已經默許印度進行導彈試驗。輿論認為,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美國一直在積極拉攏印度,希望印度成為亞洲地區的一個支點並起到製衡中國的作用,所以在核問題以及導彈問題上都采取了默許扶持的作法。


資料圖:發射架上的烈火-I型導彈


資料圖:印度烈火-II式彈道導彈


資料圖:印度烈火-3導彈發射試驗失敗


資料圖:印度烈火-3導彈試射


資料圖:印度各型彈道導彈外形示意圖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