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聯盟”號飛船返回艙偏離著陸地點 zt

(2007-10-23 13:16:28) 下一個
“聯盟”號飛船返回艙偏離著陸地點
2007年10月22日 13:34:2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


俄羅斯“聯盟TMA-10”載人飛船返回艙21日搭載兩名俄羅斯航天員和一名馬來西亞宇航員返回地球。返回艙著陸時偏離預定地點,但三名乘員均安全無恙。由於返回艙以彈道方式降落,宇航員們承受了大約為8倍重力加速度的地球引力作用。

  彈道方式降落

俄羅斯地麵飛行控製中心說,飛船於莫斯科時間21日11時14分(北京時間21日15時14分)從國際空間站脫離,自動飛行程序控製飛船沿近地軌道繞地球飛行。

當飛船距地麵高度約350公裏時,發動機開始減速製動,返回艙與飛船主體脫離。莫斯科時間13時37分(北京時間17時37分)左右,返回艙脫離近地軌道,開始降落。

返回艙降至距地麵大約10公裏時,減速降落傘打開。返回艙乘員通知地麵控製中心,他們開始以彈道方式降落。彈道方式降落指的是降落過程中,返回艙切入地球大氣層角度過大,旋轉更為劇烈,降落過程更加顛簸,因此宇航任務返回地球時一般都盡力避免這種情況

俄地麵控製中心發言人瓦列裏·倫金說,采用彈道方式降落,意味著宇航員“在降落過程中承受了高於普通情況的地球引力過載”。一般而言,乘坐“聯盟”飛船返回艙降落的宇航員須承受4倍重力加速度的地球引力作用,但倫金說,當天3名宇航員承受的地球引力作用達到了8倍重力加速度。

  偏離預定地點

返回艙莫斯科時間14時36分(北京時間18時36分)降落在哈薩克斯坦阿爾卡雷克市北部地區,偏離預定著陸地點約200公裏。俄羅斯方麵派出9架運輸直升機,前往救援。

救援直升機很快發現目標。救援人員將宇航員抬出返回艙,送到臨時搭設的帳篷裏。宇航員們喝熱茶取暖,更換宇航服,接受初步醫療檢查。倫金說,在降落過程中,控製中心的專家經曆了不少緊張時刻,好在3名宇航員都情況良好。

俄航空航天署署長阿納托利·佩爾米諾夫隨後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飛船返回艙以彈道方式降落屬於正常情況。航天署載人航天項目主管阿列克謝·克拉斯諾夫說,一個官方小組將對返回艙以彈道方式降落的原因展開調查。

“聯盟TMA-1”號飛船返回艙2003年5月4日著陸時也以彈道方式降落,偏離預定著陸地點達460公裏,地麵搜救人員花了2個多小時才在鹹海以北找到3名俄美宇航員。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導致返回艙以彈道方式降落的原因是艙內控製飛行姿態的重要部件陀螺儀一個開關非正常開啟。

  馬來西亞歡慶

此次返回地麵的有國際空間站第15長期考察組成員、俄羅斯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奇欣和奧列格·科托夫,他們在太空工作了196天。而同行的馬來西亞首位宇航員謝赫·穆紮法爾·舒庫爾本月12日隨國際空間站第16長期考察組兩名成員一起進入空間站。舒庫爾順利降落後,馬來西亞國內一片歡騰。

馬來西亞政府派出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納吉布·敦·拉紮克前往迎接舒庫爾。舒庫爾的家人也來到了控製中心。在得知舒庫爾安全返回後,他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舒庫爾是一名整形外科醫生。2003年,馬來西亞與俄羅斯達成協議,馬來西亞以9億美元購買18架俄羅斯蘇30-MKM型戰鬥機,俄則同意把一名馬來西亞宇航員送入太空。舒庫爾從馬政府舉辦的“太空偶像”選拔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個馬來西亞人。他說,希望能像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尤裏·加加林一樣,激勵自己的同胞。

在短暫的太空旅行中,舒庫爾開展了有關癌細胞、蛋白質和微生物的實驗,與地麵無線電愛好者直接交流,還拍攝了太空景色。(王豐豐)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