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出自書生成於統帥 世紀偉人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zt

(2007-09-29 15:31:58) 下一個
出自書生成於統帥 世紀偉人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2007年08月21日 中國經濟網



出自書生 成於統帥

北京西郊機場。坐落於清代皇家園林頤和園的側畔。

1949年3月25日下午5時,一個載入中國曆史的偉大時刻在這裏呈現。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與他的戰友們一起,結束了在農村廣大地區長達近22年的轉戰生活,進入北平,在這裏檢閱部隊。曆史記錄下一支偉大人民軍隊的坎坷和壯大,也見證了一位偉大軍事統帥的傑出軍事才能和高超指揮藝術。

輝煌一旦成為過去,容易顯得沉寂。毛澤東創造的戰爭偉業和軍事思想,卻始終閃爍光芒,永垂史冊。而這一切,最初卻開始於一位年輕書生的思索、探尋與實踐。

20世紀初期,長沙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曾經是湖南近代教育的重要基地。1914年春,剛滿20歲的毛澤東走入學校大門,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活。

橘子洲頭,嶽麓山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毛澤東,對社會、對政治、對曆史、對哲學、對時局興趣盎然,而對軍事僅僅是聊有興趣。那時的毛澤東,崇尚的是教育救國,最大的誌願是做一名教師。

辛亥革命爆發,像眾多熱血男兒一樣,欲為民主共和而浴血疆場的毛澤東投身湖南新軍當了一名列兵。雖然背上了步槍,但沒有得到機會參戰,隻受到了軍人的隊列操練。半年後,南北議和,毛澤東認為革命結束,就退出軍隊回到學堂。毛澤東軍事天賦第一次顯露是在1917年11月,當時三湘大地成為軍閥混戰的戰場,一隊潰兵竄入長沙近郊,毛澤東毛遂自薦,率領一群學生,加上20多名警察和工人、農民,用鞭炮、軍號和排槍,將潰兵繳械。

20年代的中國,風雲變幻,赤潮澎湃。毛澤東沒有留戀城市,而是深入到工廠、農村去研究。他寫出了一係列轟動一時的文章,辦起了農民運動講習所,發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成為大革命時期最著名的農運領袖。

專家精解姚有誌(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原部長、博士生導師):毛澤東對中國社會的解剖,對農民運動的實踐,使他有了比別人更深刻的認識,自然就有了更深刻的結論:中國的事,曆來是有槍為大。我們要幹革命,沒有槍不行。隻有民眾運動而沒有槍,定要垮台。

這種認識沒有能夠被當時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領導層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由於沒有一支自己掌握的武裝,由於放棄了對武裝鬥爭的領導權,當國民黨反動派最終叛變革命而向共產黨人舉起屠刀的時候卻毫無還手之力。大革命的烈焰在殷紅的鮮血中熄滅了。

煙雨蒼蒼,心緒悲涼。中國革命,路在何方?

在血的教訓中,在反動派屠刀的逼迫下,中國共產黨人拿起了槍!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毛澤東大聲疾呼:“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批判了右傾機會主義“不掌握武裝,甚至看不起槍杆子”的錯誤。

槍杆子裏麵出農會,槍杆子裏麵出工會,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在南昌起義之後,毛澤東點燃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熊熊火焰。從此,毛澤東開始走上了武裝救國之路。這一年,毛澤東34歲。

專家精解傅立群(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博士生導師):毛澤東投身軍旅、投身戰爭,後來成為偉大的軍事統帥,完全是被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逼上梁山”的。晚年他會見外國朋友時說:“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想當一個小學教員,沒有學過軍事,怎麽知道打仗呢?”“蔣介石打我,我就打他。他可以打我,難道我就不能打他呀?”

毛澤東的統帥才能來源於中國革命的戰爭實踐。他說:“戰爭就是學校”,要善於讀“無字書”,讀“無字天書”。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總結戰爭,在戰爭中掌握戰爭、打贏戰爭。

專家精解齊德學(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作為一位成熟的政治領袖,毛澤東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果敢的決斷力,同時具有一種超凡的吸納能力。他非常善於總結,總是能夠在耳熟能詳的事物中,發現蘊含於其深層的規律,在科學吸收、總結、提煉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戰略戰術。這使他很快就把握了戰爭的脈搏,在戰爭指導上,總是能夠高人一籌。

井岡山,一座英雄的山,一座被革命火種點燃的山。毛澤東在此總結了紅軍遊擊戰爭基本的戰略戰術,進而將紅軍遊擊戰爭基本戰略戰術係統化、理論化,並在實戰之中發揚光大。這標誌著他已經開始讀懂戰爭這部“無字天書”。

軍事統帥的地位是在戰爭實踐中形成的,毛澤東在戰爭初期總結的紅軍作戰原則,遠遠高出那些依據作戰條令與理論典籍所形成的作戰方案。中央蘇區紅軍在毛澤東指揮下,誘敵深入,靈活機動,連續取得三次反“圍剿”作戰的偉大勝利。全軍上下對毛澤東的指揮心悅誠服,一位紅軍高級指揮員興奮地說:“到底還是拿鵝毛扇子的厲害。”

專家精解支紹曾(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曆史研究部副部長、博士生導師):在戰爭的舞台上,毛澤東是最講科學、最講兵法的人,也是最不受兵法條文束縛的人。他說:“打仗沒有什麽妙計,如果有什麽妙計的話,那就是知彼知己,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他的作戰指導,從來都是不拘一格的,毫無成規,追求“活打”,反對“死打”,總是一切從戰爭、戰場、敵我、攻防的實際出發,來確定戰爭指導方略。

毛澤東的全部製勝要訣隻有一個字:變。所謂法無定法,由變求通,由變製勝,融會百家之長,卻不拘於書本教條。因而他能夠較快地衝破戰爭迷霧,成為破解戰爭這部“無字天書”的偉大統帥。

專家精解趙一平(軍事科學院軍事曆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左”傾錯誤路線統治全黨時期,黨內一些領導人稱毛澤東是“把古代的《三國演義》無條件地當作現代戰術,把古代的《孫子兵法》無條件地當作現代戰略”,把曾國藩的治軍方略當作“兵法之寶”。毛澤東對此付之一笑。他後來說:“《孫子兵法》當時我並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我看過幾遍,但指揮作戰,還記得什麽《三國演義》,統統忘了。”

毛澤東真正係統研究中外軍事典籍,是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之後。為了總結土地革命戰爭的曆史經驗,毛澤東係統研究了《孫子兵法》、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等中外軍事著作,以及蘇聯、日本的軍事典籍與作戰條令,寫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等重要軍事理論著作。全國抗日戰爭初期,毛澤東又先後寫出了《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戰爭和戰略問題》等著名軍事著作,奠定了他作為偉大軍事理論家的曆史地位。

“戰地黃花分外香”。毛澤東一生最豐富多彩的樂章是在戰爭中奏響的。他締造和領導了人民軍隊,他在中國革命戰爭史冊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於誕生出一些讓人費解的插曲。

毛澤東指揮千軍萬馬,卻很少真正拿過槍。1928年4月,朱德、毛澤東會師井岡山。在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大會上,毛澤東破天荒地挎上了駁殼槍,還隨口說出兩句打油詩:“身背盒子槍,師長見軍長。”

專家精解周繼強(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還有一次,毛澤東也拿起了槍。1929年的大年初一,紅四軍離開井岡山,進軍贛南閩西。國民黨軍劉士毅部緊追不舍。毛澤東在大柏地布下口袋,與追敵決一死戰。戰鬥中,毛澤東揮槍親率警衛排衝鋒,大敗追敵。這次戰鬥是毛澤東一生中絕無僅有的一次揮槍衝鋒。他後來寫詩為誌:“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不愛弄槍,卻膽大如天。進入戰場,就似馳騁於自由天地。解放戰爭轉戰陝北期間,毛澤東身邊隻有4個警衛連,卻偏要與國民黨軍數十萬部隊周旋在陝北的千山萬壑,勝似閑庭信步。山下幾萬國民黨軍篝火連營,一望無盡。毛澤東在山上唱罷一段《空城計》,然後酣然入睡。

毛澤東用兵如神,文韜武略、施展自由。他手下幾行字,也可頂數萬兵。1948年10月,蔣介石密令傅作義偷襲西柏坡,傅作義秘密調集5個師,外加數百輛汽車,從保定出發,企圖閃電般速戰速決。

西柏坡周圍隻有少量警衛部隊,情況已經異常嚴重。毛澤東卻不慌亂,連續寫了三篇新聞稿,新華社一播,直戳蔣介石、傅作義的要害:“這裏發生一個問題:究竟他們要不要北平?現在北平是這樣的空虛,隻有一個青年軍二○八師在那裏。通州也空了,平綏東段也隻稀稀拉拉的幾個兵了。”如果解放軍攻北平,“整個蔣介石的北方戰線,整個傅作義係統,大概隻有幾個月就要完蛋”。傅作義大驚失色,慌亂下令召回部隊,死守北平。一篇新聞稿,退卻數萬兵。國民黨的幾萬大軍被毛澤東“調”回了北平。一代統帥用兵至此,讓人高山仰止。

從書生到統帥,毛澤東集政治家的膽識圓通、哲學家的深邃智慧、軍事家的氣魄機敏、詩人的浪漫想象於一身,譜寫出一部部氣勢恢弘的戰爭史詩,導演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戰爭活劇。無論是崇拜他、敬仰他的人,還是研究他、分析他的人,甚至於他的對手、敵人,當麵對他卓越的指揮藝術、精辟的軍事思想和他創造的戰爭偉業時,都不能不由衷地感歎:“毛澤東用兵真如神”!

誘敵深入 後發製人


延安,黃土高原上的一座古塞小城。自1937年1月中共中央遷到這裏開始,毛澤東一直住在這裏。1947年春,蔣介石調集25萬部隊對陝甘寧邊區發起“重點進攻”,力圖奪取延安,摧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樞。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大軍壓境,延安是守是棄?毛澤東成竹在胸,他說:放棄延安,誘敵深入。很多人對此難以接受。毛澤東卻說: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可以打到延安,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還要回延安來的,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誘敵深入,克敵製敵。毛澤東將中國古典戰法賦予了嶄新的內涵,進而變為他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經典戰法,成了毛澤東用兵屢試不爽的克敵製勝妙策。

曆史的發展完全證明了毛澤東在撤離延安時的英明預見。僅僅過了一年一個月零三天,延安就重新回到人民的懷抱。又過了兩年,人民解放軍徹底摧毀了蔣家王朝。

持重待機 戰則必勝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數百萬法西斯軍隊匯成閃擊戰的濁浪,席卷俄羅斯大地。日本此時也蠢蠢欲動,駐紮中國東北的關東軍舉行85萬人大演習。

斯大林給毛澤東發來了一封電報,他要求八路軍以主力擺在長城一線,對關東軍發起進攻,拖住日本關東軍,避免日本與德國對蘇聯兩麵夾擊。

毛澤東誠懇答複說:我們決心“在現在條件下以最大可能幫助蘇聯紅軍的勝利”,但這種幫助應當是從自身條件和可能出發。如果孤注一擲,以弱小的八路軍與強大的日本關東軍決戰,無異於以卵擊石。八路軍對蘇聯紅軍真正的配合,是“戰略的配合,是長期的配合,不是戰役的配合與一時的配合”。

在戰爭指導上,毛澤東從來都不是唯命是從的人,更不是浪漫衝動的人,他的一切決策都建立在精確計算與周密籌劃的基礎之上,該打的時候堅決地打,不該打的時候堅決不打,他所著眼的就是“不打無準備、無把握之仗”,持重待機,戰則必勝。

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美國著名進步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這樣描述過舞場中的中共領袖:周恩來的華爾茲舞是第一流的,劉少奇的舞步像數學一樣準確,朱德的步伐像是長征,而毛澤東的舞步則常常出人意料,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跳舞。

當毛澤東旋轉到戰爭這個舞台時,他更是強調主動權。要依照自己的節奏進退,要迫使敵人按照自己的節奏行動。他從容地駕馭戰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指導戰爭,奪取勝利。

這份自信、這份瀟灑,令許多人著迷,令許多人讚歎。建國後,當他談指導戰爭和指揮作戰的訣竅時說:打仗沒有什麽神秘,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麽戰略戰術,無非就是這四句話。

簡單四句話,揭示了戰爭中的主動與機動、打與走的辯證關係,它幾乎可以詮釋中國革命戰爭史上所有的戰役戰鬥,是人民軍隊戰略戰術的精髓。

集中兵力 各個殲敵

晚年的毛澤東,依舊對詩文、史籍有著不泯的情懷,也因此留下了眾多別具一格的評點古今人物的文字。諸葛亮被民間神化得滿腹經綸、呼風喚雨,毛澤東卻對他的分兵持有異議:“其始誤於隆中對,千裏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對集中兵力的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的用兵才能,毛澤東則評價甚高,稱:“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毛澤東對集中兵力褒獎有加,甚至把它稱作“唯一正確的作戰方法”。毛澤東更是嫻熟運用這一古老原則的大師。他說:“我們的戰略方針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方針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製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 (來源:《人物》雜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