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軍事分析家:人口少讓美國不敢打大仗 zt

(2007-09-26 11:27:20) 下一個
美國軍事分析家:人口少讓美國不敢打大仗

2007年09月26日  青年參考

從一定角度來說,發達國家出生率的下降促進了國際的和平與安寧。

軍事分析家們總是三句話不離“戰略”,誠然,在以“反恐”為國際安全主旋律的時代,戰略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是,聰明的人們卻往往忽略了人口統計學對戰略的影響。

在西方發達國家,一邊是本土出生率的下降,一邊是非歐美移民的遷入,這種趨勢無疑將導致社會結構的漸變和國家身份的混淆。同時人口結構的改變如一隻無形之手,引導著軍事戰略的改變,這個過程看似緩慢,但曆史告訴我們,人口才是最後的決定因素。

一個世紀以前,一對夫婦普遍生4個甚至更多的孩子。父母健在、孩子卻因疾病身亡的現象常有發生。年輕人在戰場上犧牲,家人會為之悲痛但不會到難以接受。而現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出生率日趨下降。歐洲尤為明顯,許多國家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降到1.5個孩子以下(遠低於保持人口穩定的生育率2.1)。

在這個後現代社會,很少有孩子因疾病夭折,如果他不幸陣亡,帶給家庭和社會的震撼都是巨大的。可以預見,在發達國家,政府把稀有(占人口總數比例低)的年輕人送往罕見的戰場,他們中每一個人的死亡都是一個獨特的災難。所以,難以想象一個以獨生子女家庭為單位,沒有死亡心理準備的社會,能承受一場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全方位步兵作戰和塹壕戰這樣的戰爭;也難以想象這樣的社會能經受像二戰那樣大規模的兩棲戰爭和散兵戰。真正適合後現代社會的是諸如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在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創下了零死亡的紀錄)這樣高度機動和快速的戰爭。總而言之,後現代社會的戰爭目的不再僅僅是贏,同樣重要的是要保存己方為數不多的年輕人。

這種人口變化對軍事戰略的影響在美國尤為明顯。過去的20年裏,美國軍方把4C——指揮(command)、控製(control)、溝通(communication)、電腦(computers)當成提高戰鬥力的製勝法寶。自然,美軍的軍事改革原則上是經濟和信息科技發展的結果,但同時,它無形中受到了低出生率的驅使。在這樣的戰略大綱下,美國沒有多少戰爭值得打。很顯然,與大國作戰是不明智的,那它能選擇的隻能是一些中等偏小的國家——也就是所謂的 “流氓國家”。即使是這樣的國家,也要考慮遊擊戰的風險,伊拉克戰爭便是最好的證明。(吃柿子專揀軟的捏!美國以墮落成為一個毫無正義是非感隻知唯利是圖的由資本大鱷所控製的國家,也隻有捏軟柿子的本事!---我was一個兵)

所以,從一定角度來說,發達國家出生率的下降促進了國際的和平與安寧。用傳統保守的觀點看,霸權國家因為低生出率帶來軍事上的謹慎不能不說是件好事。

從人口發展的趨勢看,對西方國家而言,曆史來到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拐角,任何常規的戰略都不再管用,因為這些國家不能再以簡單的國家單位來劃分。(文吉姆斯·克斯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政治學教授)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