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誰之過---披露伊戰真實遭遇 "一號狙擊手"挑戰英國防部禁令 zt

(2007-09-21 23:38:44) 下一個
披露伊戰真實遭遇 一號狙擊手挑戰英國防部禁令

2007年09月22日 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今年4月,15名駐伊拉克英軍士兵遭伊朗扣押的事件結束後,英國國防部發布了一條命令:禁止現役軍人向媒體出售戰爭故事。同時規定,現役軍人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得對媒體講述戰鬥經曆,即使這樣做並非為了牟利。但是最近,駐伊英軍中的一名狙擊手丹·米爾斯不顧禁令,將自己所在部隊的一次戰鬥經曆著書出版,令英國國防部陷入尷尬。英國公眾也得以從這本名為《一號狙擊手》的書中,了解到被英國官方掩蓋的部分真相。

英國現役軍人“頂風作案”

《一號狙擊手》的作者是英國現役陸軍軍士丹·米爾斯。米爾斯在威爾士公主皇家團第1營服役,於2004年4月赴伊拉克執行為期7個月的戰鬥任務。

米爾斯執行任務的地點是伊拉克米桑省的阿馬拉。從2004年5月起,伊拉克什葉派反美武裝“邁赫迪軍”,對駐紮在該處的英軍展開了為期4個月的大規模進攻。當年8月,“邁赫迪軍”的攻擊達到了高潮,米爾斯所在的連隊堅守在“斯米克大廈”中,與對方展開了艱苦的戰鬥。

“斯米克大廈”位於底格裏斯河畔,是駐阿馬拉英軍的一個獨立據點,與英軍基地相距20英裏。駐守“斯米克大廈”的英軍共有106人(包括1名女炊事兵)。在持續23天的戰鬥中,他們遭受了來自500多名“邁赫迪軍”武裝人員的85次進攻,對方共向他們發射了600多枚迫擊炮彈和火箭彈。戰鬥結束時,英軍共打死約200名敵方武裝人員,自己一方隻有一名士兵死亡,另有6人受重傷。米爾斯所在的“狙擊兵排”由15名狙擊手組成。除了對付敵方狙擊手外,他們主要負責消滅“邁赫迪軍”的頭目。

在阿馬拉其他地區進行的戰鬥中,英軍損失慘重。在威爾士公主皇家團第1營的另外一支連隊中,36%的士兵都受了傷。

因此,2004年5月至8月的阿馬拉之戰,被認為是英軍在伊拉克進行的最慘烈的戰鬥之一。然而,英國國防部當時刻意掩蓋真相,堅稱阿馬拉的局勢“相對平靜”,以緩解布萊爾政府在伊拉克政策上麵臨的壓力。據米爾斯的一位朋友透露,米爾斯撰寫《一號狙擊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英國人了解駐伊英軍的真實處境。

當然,米爾斯會從這本書中獲得相當的經濟收益,預計版稅收入將達到6位數。為了減少麻煩,仍在軍中服役的米爾斯與出版商約定,待自己將來退役後再領取這筆錢。不過,英國國防部仍然認為米爾斯是“頂風作案”,正在研究如何對其進行懲罰。(特約記者 陶蹊)

狙擊手的價值就是“收獲獵物”——《一號狙擊手》節選

1.四發子彈從頭頂掠過

“準備戰鬥!準備戰鬥!”在“斯米克大廈”這座龐大的建築內,幾乎每個掩體中都突然傳出了這樣的吼聲。剛才還橫七豎八躺在走廊上的小夥子們一下子跳起來,匆匆穿上沉重的防彈背心,並套上了頭盔。正值中午,8月的太陽曬得最厲害的時候,“邁赫迪軍”再次發動了進攻:先是躲藏在房頂上的狙擊手衝我們開火,緊接著是一陣密集的迫擊炮射擊。

我攀著梯子向大廈頂部爬去,那裏是我們“狙擊兵排”的戰鬥位置。還沒等我完全跳上房頂,上麵安放的通用機槍就“劈裏啪啦”地開火了,我的耳朵中頓時充滿了子彈撕裂空氣時的爆響聲。“媽的,趕緊趴下!”有人衝我大聲喊道。我剛遵照指示把身體貼在房頂上,就有4發子彈從頭頂掠過,打在我身後的門框上。感謝上帝!幸虧大廈的房頂周圍有一道3英尺(約為0.91米)高的矮牆!

被子彈剝落的石頭和水泥碎片到處飛濺,構成掩體的沙袋每隔幾秒就會被擊中一次,揚起沙塵。在位置最高的那個掩體中,德斯正緊張地觀察著敵人的動向,不停地向我們通報:“在南邊一公裏處,3輛公交車停下了……至少有20個人下來了,拿著AK步槍和火箭筒……有幾個人沿著底格裏斯河大街過來了,可能還有20個……還有一大群正在過橋,沿著醫院和水壩過來了……”

2.“我就在這裏幹掉他”

我們“狙擊兵排”中的每個人都迫切渴望收獲自己的第一個獵物——這並不是一種變態的殺戮欲望,我們隻是希望能在如此殘酷的戰鬥中體現我們的價值。

德斯已經將敵人的進攻態勢盡收眼底。他注意到,在正對著“斯米克大廈”的河岸邊,似乎埋伏著敵人的一名狙擊手,對我們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他將這個發現告知了阿德和菲茨所在的小組,由他們盡快解決這個麻煩。

阿德和菲茨開始通過望遠鏡搜尋那名狙擊手的準確位置。作為一個狙擊手,在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問自己:“如果我是敵人,我會隱藏在什麽位置?”一般來說,狙擊手們習慣埋伏在高地上、高樓上或房頂上——一切能提供良好視野且利於隱蔽的地方。然後,你仔細搜索那些地點,如果發現有什麽看起來異常的地方,那麽,八九不離十,敵人很可能就躲在那裏。

90秒過後,阿德發現了可疑之處:在800米開外的一片灌木叢中,有一條纖細的金屬片。他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金屬片,20秒鍾過後,金屬片噴出了一道黃色的火焰。“我找到他了!我就在這裏幹掉他。”阿德報告說。他已經可以肯定,那個金屬片其實是一支AK-47突擊步槍的槍管,敵方的狙擊手就躲在那片灌木叢中。

3.這就是“一槍一命”

阿德拿起自己那支經過偽裝的L96狙擊步槍,開始調整瞄準鏡。當天幾乎沒有什麽風,因此,不用考慮風速的影響。他將瞄準距離設定為830米,然後慢慢地將槍管從矮牆中的一個小縫隙裏伸了出去。通過瞄準鏡,阿德開始觀察和估計敵方狙擊手頭部的位置。

在正常情況下,要使目標喪失作戰能力,沒有必要打爆他的腦袋,L96狙擊步槍所發射的7.62毫米子彈,擊中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能達到“喪失作戰能力”的效果。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敵方狙擊手是趴在地上的,揚起的頭部恰好是麵積最大的目標,也是最容易擊中的目標。

估算了露出灌木叢的槍管長度以及AK-47突擊步槍的總長度,阿德確定了敵方狙擊手頭部的位置。他將瞄準鏡的十字線鎖定在灌木叢中的一片樹葉上,靜靜等待射擊時機。此時,汗珠不斷從他的額頭上滾下,但他無暇擦拭。他屏住呼吸,穩住槍支,又等待了5秒鍾,終於扣動了扳機。

L96狙擊步槍的槍口初速度是875米/秒,因此,阿德發射的那顆子彈,不到1秒鍾就擊中了目標。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灌木叢中原先伸出來的那支AK-47突擊步槍已經跌落在一旁,躺在那裏紋絲不動。阿德長舒了一口氣,在掩體中坐了下來,平靜地說了一句:“我幹掉他了。”他將狙擊步槍的槍栓拉開,退出那顆子彈的彈殼,然後小心地放在自己的口袋中。“我將永遠保留它,作為紀念。”

戰鬥結束後,德斯特意到那片灌木叢中欣賞阿德的“手藝”。死去的“邁赫迪軍”狙擊手躺在那裏,子彈將他的腦殼掀掉了。這就是“一槍一命”!

4.他就像一個機器人,這非常可怕

每個人都為阿德感到驕傲,然而,這並不是此次戰鬥中最漂亮的狙擊,“最棒的一擊”來自阿德的同伴菲茨。

菲茨是個又高又瘦的家夥,少言寡語。他一旦抄起狙擊步槍,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目標。他就像一個機器人,這一點非常可怕。

在“邁赫迪軍”的成員中,一些人隱藏在河對岸的貧民區內,伺機攻擊。在他們的強迫下,一些老太太和小孩會站在門口和窗口處,為他們提供掩護——躲在平民身後是一種懦弱的把戲,他們竟然還恬不知恥地談論什麽“神聖的目標”!

觀察了幾天後,菲茨對我說:“隻要你能把他們從屋子中趕出來,我就能幹掉他們。”我們把目標鎖定在600米外的一座小房子上,“邁赫迪軍”的成員們似乎對它格外青睞。

果然,我們發現一個家夥跑進了那座房子,通過窗子向我們所在的大廈開火。他大約40歲,身材魁梧,留著濃密的胡須。我瞄準那扇窗子開了一槍,那家夥不見了。幾分鍾後,他在門口出現,右手端著AK-47突擊步槍,左手挾持著一個小女孩,試圖將腦袋藏在女孩身後。

待他拖著小女孩走了幾步,菲茨的槍響了。子彈擊中了那家夥的脖子,鮮血如噴泉般從小女孩頭頂掠過。他靠在牆上,慢慢滑落在地上。他用手緊緊捂著脖子,試圖阻止鮮血繼續湧出。30秒後,他斷氣了。

“我真的想對那個小女孩說聲抱歉,”菲茨對我說,“不過,誰讓我們在一個如此‘混蛋的’狙擊排裏呢?”

參考資料

因寫書被重罰的士兵


1993年,曾在英國特種空勤團(SAS)服役的士兵安迪·麥克納布出版回憶錄,描述了自己在海灣戰爭中執行任務的經曆,引起了英國國防部的不滿。麥克納布被迫按國防部的要求,對其第二部回憶錄的內容進行修改。

1997年,曾經參加海灣戰爭的英軍指揮官皮特·德·拉·貝利耶,因撰寫回憶錄被逐出軍隊,盡管他撰寫回憶錄的行為得到了英國防部的認可。

1998年,已經退役的英軍軍官尼格勒·瓦爾德在他人撰寫的一本書中,描述了自己在北愛爾蘭執行任務時的經曆,被軍方指控犯有“泄露軍事秘密”的罪行。(編譯 陶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