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嫦娥”探月下一步將正式籌組天軍 zt
(2007-09-21 05:37:26)
下一個
傳中國“嫦娥”探月下一步將正式籌組天軍
2007年09月21日 星島環球網
【星島網訊】中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發射工作如今進入尾聲,衛星於9月17日進入發射場,預計可在年底前發射升空,有報道指稱,中國將於“嫦娥一號”發射後正式籌組“天軍”,用以指揮未來的“空天戰爭”。
《亞洲時報》報道,中國官方稱“嫦娥一號”隻用於科學探測,主要對月球表麵進行三維立體照相,並分析月球上土壤的成分及厚度,以及對地球到月球之間的環境進行探測。 然而,近年大國間展開太空軍備競賽,關於登月及衛星的航太活動多被視為在科研外另有軍事目的,“嫦娥一號”的發射也不例外。
有報道指稱,中國可能會在“嫦娥一號”完成發射後,正式籌組“太空戰試驗部隊”,成為繼美俄後正式建有“太空部隊”的國家。據報道,中國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在靠近赤道的海南島建立第五個衛星發射基地,以縮短衛星從發射升空到進入地球軌道的時間。
在“嫦娥一號”即將升空之際,直屬中國解放軍的《解放軍報》近日接連刊登關於“空天戰爭”的理論性文章。首篇名為“空天戰場:無接縫、無邊緣、無靜止、無確定”,從理論層麵解釋“空天戰”的特性;次篇名為“空天戰:潛伏殺手衛星可摧毀俘獲敵國衛星”,具體說明“空天戰”牽涉的武器,以及各種武器的功能特性。
美國前總統甘乃迪曾表示:“誰控製了宇宙,誰就控製空間,誰就控製戰爭的主動權。”俄羅斯於2000年製定的新軍事學說中亦明確指出:“未來戰爭將以天基為中心,製天權將成為爭奪製空權和製海權的主要條件之一。”
中國則在研究了美軍由“沙漠風暴”至今的作戰方式,經反複論證後,得出結論認為:“21世紀的軍事將是由天軍主導的世紀,未來的軍種中,天軍將位列諸軍種之首。軍事鬥爭將圍繞製天權展開,製海、製空、製陸、製電磁譜等逐步讓位,服從或服務於製天權鬥爭。”因此須優先發展天軍,以天軍建設帶動和促進其他軍種建設。
美俄兩國早於1960年代冷戰高峰期就建成了“天軍”的雛形。美國將原本的北美防空司令部,擴展成為以對付洲際導彈、潛射導彈為主的防空防天係統,其作戰區域由大氣層擴展到外太空,而前蘇聯也於此時成立了空間防禦司令部。
美俄的“天軍”在1980年代以後進入成熟階段。美國和前蘇聯分別建設“軍事航太司令部”,而且相繼建立了一定規模的“天軍”。如美國目前已擁有一個航太師、5架太空梭和近百名太空人,而蘇聯也擁有數百名專門負責反導、防天任務的高級“航太士兵”。
中國的航空航太水平雖然無法追上美俄,但解放軍近年致力發展“不對稱”戰術,集中研製“反衛星”太空武器。中國已經公開展示了以彈道導彈摧毀衛星的能力,又被美軍指擁有先進的高能激光技術,可摧毀導彈及衛星。若中國跟隨美俄正式成立“天軍部隊”指揮“空天戰爭”,定會加劇大國間的太空軍備競賽,使“空天戰爭”更早成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