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就這麽耗 看誰耗過誰---歐洲稱元級潛艇迫使美更新全部反潛係統 zt

(2007-09-18 04:53:59) 下一個
歐洲稱元級潛艇迫使美國更新全部艦艇反潛係統

2007年9月18日 東方網 寒風


  編者按:NSL是歐洲比較著名的“國際海軍潛艇聯盟協會”。他們經常參與包括美國海軍在內的關於各國海軍的潛艇建造與發展的探討與分析研究。近期針對中國潛艇未來發展他們做了以下分析。
  
  中國潛艇與世界其他國家潛艇一樣按照推進模式發展,可分成兩個基本形式:核動力與非核動力。既核潛艇與常規動力潛艇。前者是中國海軍已經於2001年開始建造的新型093/094核動力潛艇。作為老式091/92型核動力潛艇的替代。按照中國核潛艇建造與控製係統技術,093/094並不能算是先進水平。但093/094的設計還是具有一定威懾能力的。
  
  在常規潛艇中,中國以往主要依靠來自前蘇聯的多達84艘的R、W級潛艇。這些潛艇都是前蘇聯製造於上個世紀40-50年代。潛艇應用技術已經十分老化。麵對現在的“第三代反潛技術”他們隻能應用於布雷等輔助性工作。
  
  中國在1994年開始設計新的常規動力潛艇。北約稱作“宋”級潛艇。它是中國第二代常規動力潛艇。外觀采用法國設計的“阿格斯塔B”型。中國試圖在“宋”級潛艇上更多應用一些AIP技術。為此他們裝備了燃料電池組件等先進設備。在1997年該艇的兩個不同版本被拍攝到。前者是中國自行設計外觀。而後者則是參照法國“阿格斯塔B”的設計。最後中國人選擇了後者。
  
  根據美國海軍情報中心的數據顯示,從1997年開始,中國不斷以每年3-4艘的建造速度在裝備海軍。截止2007年,中國海軍大約總計裝備了30-40艘“宋”級常規潛艇。其中包括大約20艘經過改進AIP推進係統組件的增強型“宋”級。
  
  但是從2000年開始,中國海軍開始設計新的常規動力潛艇,北約稱作“元”級。在此之前,中國從俄引進了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按照中國固有習慣,他們會根據“基洛”級潛艇來重新設計自己的第三代潛艇。
  
  “元”級潛艇具有AIP係統化隔艙能力。與以前的“宋”級潛艇,在技術上提升了很大能力。可以在較長時間(大約2-3周)的水下航行。它的出現意味使中國常規潛艇可以在水下中等深度海域停留時間首次超過1周。
  
  從2003年開始建造至今,已有至少3艘實驗性“元”級潛艇在服役。據美國海軍情報部提供資料顯示,中國可能要追加製造數量至少達到5-8艘。用於彌補“宋”級潛艇的水下停留能力不足以及其水聲特點能力的缺陷。同時它的采取類似俄羅斯常規潛艇技術,使水聲特點得到顯著提高。

  “元”級潛艇實際上才可能算中國第二代常規潛艇。但是,中國海軍並沒有大批量建造。這與中國海軍一貫謀求“廉價”手段分不開。另一個原因:顯然中國在以前製定的所謂“生產計劃”影響到了“元”級潛艇的製造進度,而且元級水下排水量要遠大於“宋”級這需要中國有足夠適合的的製造船台。
  
  據悉“元”級至少可以規避美國海軍目前所掌握的3種以上“第三代反潛技術”這將迫使美軍提前開始更新包括航母在內的全部水麵艦艇的反潛能力。這項耗資巨大的項目已在布什總統及國會認可下開始實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