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對四,強!---解放軍國產新型戰機同時對抗4架敵機獲勝(組圖) zt

(2007-09-17 12:29:57) 下一個
解放軍國產新型戰機同時對抗4架敵機獲勝(組圖)

2007年09月17日 解放軍報 胡曉宇 盧鋒 劉興安



資料圖:正式進入空軍序列的國產殲-11B戰機


國產新型戰機編隊攻擊 劉應華攝

  
  視點提要 對抗訓練是提高部隊實戰能力的根本途徑,也是當前深化訓練內容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麵。近年來,成都軍區空軍著眼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曆史使命,牢固確立戰訓一致的思想,堅持按實戰化要求組織訓練,把對抗貫穿於訓練全程,以強強對抗牽引實戰化訓練向深層次發展,使演兵場更加貼近未來戰場,部隊信息化條件下的實戰能力不斷提高。(劉興安)

  這是近年來成都軍區空軍部隊實戰化演練的一幕幕場景——

  雲貴高原,他們組織兩支新機部隊開展遠距離攻防,近距離格鬥,複雜電磁環境貫穿始終;

  巴蜀大地,他們組織新機部隊跨區機動數千公裏,與地空導彈部隊、雷達部隊、陸軍防空兵部隊攜手合作,開展空地一體對抗演練;

  西北大漠,他們組織新機部隊的師指揮班子和航空兵團,進行了200多架次的合同戰術對抗演練……

  透過藍天對抗的硝煙,記者發現:對抗訓練,已經貫穿成空部隊實戰化訓練的全過程,成為演兵場上的不懈追求和主旋律。

  ●首次強強對抗失利,在驚出一身冷汗的同時,他們更加堅定了強化對抗訓練的決心——

  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強強對抗

  2006年,對成空部隊的實戰化訓練來說,是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轉折之年。

  這一年,所屬某航空兵團裝備的我國自主研製生產的新一代戰機,經過科學改裝訓練,已成建製形成實戰能力。欣喜之餘,成空黨委“一班人”想得更深、看得更遠,決定將該團打造成一支名副其實的“藍軍”,作為“磨刀石”和“試金石”,來檢驗和砥礪全區航空兵部隊的實戰化訓練成果。

  初春,他們在雲貴高原組織了一次實戰化演練,力求通過新型戰機的“強強對抗”,摸清武器裝備的“底數”,檢驗新機部隊的戰法訓法,為深入開展實戰化訓練提供依據。

  第一次較量那天,春風輕拂,薄雲彌漫。兩支裝備不同、理念各異的新機部隊,在全程複雜電磁環境中展開了激烈對抗。結果,曆來在對抗中風光無比的“紅軍”,在強大的對手麵前暴露出諸多“軟肋”,在“一對二”的較量中,幾個回合便損失大半,很快敗下陣來。在第二天進行的“一對一”的對抗中,升空沒多久又被“藍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得不铩羽而歸。

  演練一結束,成空黨委立即召集機關、航空兵部隊師團領導、飛行員、電子對抗人員和科研單位的專家,進行專題分析研究,讓大家開誠布公談問題,一針見血找差距。在激烈的爭論中,會議整整開了2天。

  會上,“紅方”師團領導反思再三:我們這次失利,最主要原因是吃了複雜電磁環境的虧,過去我們對無形戰場的認識很膚淺,複雜電磁環境下的管用戰法不多,飛行員運用電子設備空戰的能力不高。

  導演部的領導說:這次強強對抗中暴露出的問題,都是未來作戰的致命“短板”,為我們今後開展針對性訓練找準了著力點和突破口。

  有關專家坦言:這次對抗的結果看似出人意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過去的對抗,大多是在已知條件下進行的,彼此戰機的技戰術性能、戰法運用,都耳熟能詳。而這次“藍軍”的戰機屬首次亮相對抗訓練的演兵場,其技戰術性能與以往的對手大相徑庭。

  成空主要領導在會上一錘定音:沒有演習場上的失敗,哪來戰場上的勝利?演習的最根本目的是暴露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隻有把所有影響製勝能力的問題都解決在“下一場戰爭打響之前”,我們才能無往不勝。

  大家逐漸形成共識:擺脫以往的低層次對抗方式,以強強對抗推動實戰化訓練深化發展。

  會後,軍區空軍上上下下全部行動起來。各級領導,司政後裝各部門領導,紛紛深入新機部隊,共同探討信息化條件下的對抗訓練之路。很快,《成空實兵對抗訓練方案》擺上了首長們的案頭,一係列有關強化對抗訓練的新舉措紛紛出台,藍天演兵場引發了一係列空前的大對抗。

  從單機戰術對抗,到多機種聯合對抗;從部分未知條件下的對抗,到全未知條件下的對抗;從空空對抗,到空地一體對抗;從本區對抗,到跨區對抗;從簡單電磁環境下的對抗,到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對抗……隨著對抗訓練的深入,部隊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顯著提高。


資料圖:解放軍空軍殲-10戰機準備夜訓


  讓對抗訓練成為一種常態

  2005年元旦的鍾聲剛剛響過,成空部隊對抗訓練的硝煙四起。

  新年開飛第一天,某航空兵師就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組織了高難課目的對抗演練,紅藍雙方在複雜電磁環境中展開激烈較量。與此同時,網上異地同步對抗、空地一體對抗等各種形式的對抗訓練普遍展開。

  從年初到歲末,成空所屬部隊戰術對抗訓練比重節節攀升,許多航空兵部隊高達90%以上。這個數據的背後,折射出的是實戰化理念的增強:升空就有對抗,訓練就是打仗。

  在成空某航空兵團,記者看到這樣一張飛行訓練計劃表:在今年8月下旬的4個訓練日裏,該團共安排了空中截擊、突擊與反突擊對抗等6個課目的飛行訓練,其中戰術對抗訓練比重占82%。而根據該團所在航空兵師的年度訓練安排,對抗訓練任務比重已占全師的80%以上。

  據了解,在成空航空兵部隊,團幾乎每個飛行日有對抗;師每個月都安排有多兵機種的戰術對抗;而軍區空軍則每個季度都安排有網上和實兵對抗。僅去年,成空就組織了4次複雜電磁環境下、多支部隊參加的大規模長途奔襲的實兵對抗演練。

  讓對抗訓練成為一種常態,是成空黨委著眼軍事鬥爭準備的迫切需要而作出的重要抉擇。麵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成空黨委“一班人”深刻意識到:要增強信息化條件下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就必須采取強強對抗的超常舉措,大力提高部隊的實戰化訓練水平。

  正是按照這一思路,他們先後出台了多項開展對抗訓練的措施,從年初部署訓練任務,到平時的訓練監督指導,到年終的訓練考核評估,他們始終把對抗訓練的要求貫穿訓練全程,不斷推動實戰化訓練向深層次發展。

  同型戰機間的空戰對抗首先登場。在數千架次的激烈對抗中,各部隊新型戰機及其武器係統的性能參數和重要戰法,被飛行員們研究得如指掌般熟稔。緊接著,異型機之間的對抗拉開戰幕。去年初夏以來,他們多次將不同型號的新型戰機,拉到千裏之外的訓練基地,在全程複雜電磁環境下展開鏖戰,最大限度地挖掘武器裝備的潛能,摸索克敵製勝的戰法。

  去年金秋時節,一場使命課題實戰化研究性實兵對抗演習,在大西南天地間打響。

  兩個裝備新型戰機的航空兵師在地空導彈、雷達部隊和陸軍高炮、電子對抗、防空部隊密切協同下,分別從千裏之外連線訓練中心,與“藍軍”異地同步展開網上對抗。與此同時,空地一體聯合實兵對抗演練同步展開。連續3晝夜進行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實兵對抗,從白天打到深夜,從拂曉鬥到黃昏,從空中抗到地麵,從有形戰場打到無形戰場……

  今年盛夏,成空某航空兵師又被空軍確定為“藍軍”,與來自空軍不同部隊、不同型號的新型戰機展開了空中鏖戰,探索戰機遭受全程電子幹擾情況下的戰術對策和空戰能力……

  隨著對抗難度的增加、頻率的加快、質量的提高、戰場的拓展,實兵對抗已成為成空部隊軍事訓練的“家常便飯”,演兵場上上演了一幕幕對抗訓練的精彩活劇。

  用對抗牽引訓練向實戰化逼近

  強強對抗,激活了成空部隊實戰化訓練的一池春水。

  ——複雜電磁環境下的戰法、訓法體係,在對抗中逐步形成。

  這是首次挑戰無形戰場的出征。那天,隨著一顆綠色信號彈劃破西北大漠的沉寂,某航空兵團大隊長劉偉駕馭著新型戰鷹呼嘯著刺向蔚藍的蒼穹。剛剛衝進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對抗戰場,飛速掠升的戰鷹仿佛進入了空中“百慕大”,雷達顯示屏、告警器和通訊設備頃刻間全部失靈……

  必須盡快突破這一關,否則在戰時隻會成為敵人的“靶子”。成空黨委“一班人”堅定地達成這樣的共識。

  在提高飛行員綜合運用電子對抗設備能力的同時,他們加速構建複雜電磁環境下的戰法、訓法體係。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們以戰法研練為重點,先後組織了數千架次的對抗演練,創新了數套信息化條件下的空戰戰法,並形成了一套信息化條件下強強對抗的新訓法。

  一年後,一套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對抗訓練新戰法在演兵場小試鋒芒。一個碧空如洗的飛行日,某航空兵團副團長陳彥廷奉命緊急升空,“單刀赴會”挑戰4架“敵”機。他靈活運用複雜電磁環境下的戰法,規避“敵”方雷達,迅速捕獲目標,先後將4架“敵”機各個擊破……

  ——新型指揮員、飛行員隊伍,在對抗中迅速崛起。

  實戰化對抗訓練實踐,是人才成長的最好課堂。為此,他們以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實戰能力為重點,廣泛開展全員、全裝、全要素、全過程的實兵對抗演練,設險局、難局、危局,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磨礪各級指揮員、飛行員應對複雜局麵的能力。去年以來,他們通過實兵對抗的形式,先後組織了5次指揮員能力素質集訓。

  如今,在成空部隊,每個航空兵師都有2到3套精通信息化戰法訓法的指揮班子。今年酷夏,在參加空軍組織的演習時,駐滇某航空兵師指揮班子麵對複雜氣象條件,沉著冷靜,果斷決策,引導戰機準確截獲目標,實彈射擊取得了8發8中的好成績。

  ——信息化條件下的訓練管理體係,在對抗中日趨完善。

  為提高實戰化訓練的質量和效益,他們自主研發了“飛行質量自動評定監控管理係統”等數十個訓練管理信息係統,使飛行訓練管理實現了從概略式向精細化的轉變;自主研發出“發動機綜合監控係統”,對每個飛行架次進行實時監控,將多起發動機故障隱患消除在地麵。據統計,近年來,成空各部隊先後研發數十項維修保障成果,有效解決了實戰化訓練的難題。

  現代化的訓練管理手段,為部隊的實戰化訓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對抗演習現場,記者看到:搖動遠程可視係統手柄,千裏之外的各個機場飛行訓練情況一目了然;輕點鼠標,各航空兵部隊飛行訓練的時間、進度、質量均實時呈現;透過訓練監控顯示板,各部隊的訓練質量、效益、安全等內容通過曲線、圖表等形式形象準確顯示……

  對抗,牽一發而動全身。談起對抗訓練給部隊建設帶來的變化,許多師團領導感受最深:“對抗一次發現一些弱點,對抗一次研練一批戰法,對抗一次戰鬥力提升一步。”


資料圖:解放軍殲10戰機掛6枚導彈方案



資料圖:中國空軍飛豹戰機群



資料圖:殲-10戰機掛載空空導彈出擊



資料圖:解放軍海軍航空兵蘇-30MKK雙機編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