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真的假的?讀者自辨!---俄羅斯出兵科索沃真相 zt

(2007-09-13 14:25:34) 下一個
俄羅斯出兵科索沃真相

2007年09月14日 《當代軍事文摘》


  科索沃戰爭行將結束之際,俄羅斯突然出兵,占領科索沃的戰略要地——首都機場。此舉攪亂了北約的全盤布局,今北約單獨執行維和任務的如意算盤落空。俄軍為何突進科索沃?是誰下達了俄軍的緊急調令?
  
  科索沃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不能接受美國方麵提出的俄參加科索沃維和方案,對俄來說,這不是維和,而是“意義不明的參與”。幾個小時之後,俄羅斯駐波黑部隊開始大規模調動,快速向科索沃推進。

  出人意料的是,俄政府高層領導人對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似乎一無所知。外交部長伊萬諾夫在談判桌上向美國方麵表示:俄軍雖然調動,但並不準備進入科索沃。當傳媒報道200餘名俄軍已經進入科索沃時,伊萬諾夫聲稱:這是由於“某種錯誤所致”,俄將下令撤回這支部隊。

  俄羅斯政府總理斯捷帕申對出兵的內情也不清楚。俄出兵科索沃當天,他正在高加索地區訪問。在參加了印古什共和國新都奠基典禮之後,他又飛往另一重鎮——弗拉基高加索,直至深夜3時許才折返莫斯科。科索沃問題總統特使切爾諾梅爾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也明確表示,自己並不知道俄軍隊進入科索沃的計劃。俄新聞界分析,俄安全委員會秘書普京也不知內情。據推測,俄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在軍隊調動前也未必知曉。

  疑問最後聚焦在當時一直未向新聞界表態的兩名高級軍官身上。一位是當時的俄總參謀長科瓦什寧,另一位是原俄駐北約的代表紮瓦爾金。科瓦什寧被認為是俄軍中的少壯派,在科索沃問題上一直持強硬立場。紮瓦爾金則被認為是這次軍隊調動的直接指揮者。根據他的指令,俄羅斯200餘名空降兵率先進入科索沃首都普裏什蒂納,並占領了機場。作這樣的推測並非毫無根據,因為稍後英國維和部隊進入普城後,也正是紮瓦爾金代表俄羅斯維和部隊與英方進行接觸和談判。分析家認為,俄軍這次緊急行動很可能是俄總參謀長下令、由俄駐波黑維和部隊直接完成的。

  更令人費解的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對俄軍出兵科索沃同樣不知情。而根據俄羅斯憲法,隻有俄軍最高統帥——總統葉利欽才有權作出軍隊調動的最終決定。分析家認為,軍人的行動使克裏姆林宮感到意外,但葉利欽總統在分析局勢後對這一行動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認可了這一事件。

  俄出兵科索沃的翌日正是俄獨立宣言紀念日,克裏姆林宮舉行了盛大慶典。透過新聞媒體的轉播人們可以發現,科瓦什寧與其他軍人一起率先進入會場,與此同時,俄外長伊萬諾夫、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和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總統外事助理普列霍季科正在一旁熱烈地討論著什麽。令人納悶的是,葉利欽總統在慶典上的講話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俄出兵問題隻字未提,卻大談特談經過幾年的發展,俄的民主變革進程已不可逆轉之類。從電視畫麵上看,葉利欽的情緒非常高。慶典結束後,在與政府總理斯捷帕申、辦公廳主任沃羅申、外長伊萬諾夫和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的會談中,葉利欽的喜悅心情更是溢於言表。

  隨後,總統新聞局向媒體宣稱:直接指揮軍隊調動的紮瓦爾金肩上添星,由中將晉升為上將。這在俄羅斯曆史上從無先例。在此之前,葉利欽總統在電視中發表講話,對西方隻用美麗的辭藻敷衍俄羅斯表示不滿。他說,克林頓曾在深夜給他打電話,稱俄羅斯在科索沃和平中作出決定性貢獻,稱葉利欽總統是成功的“外交家”。葉的言語中帶有某種揶揄美國的意味。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兼總統外事助理普列霍季科在俄出兵科索沃12個小時之後接受了記者采訪,表示:俄出兵科索沃隻對那些未關注科索沃局勢的人來說才是“出乎意料的”,而對北約、南聯盟等都是意料之中的。俄出兵是葉利欽總統下達的命令,而具體實施由軍方進行。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在翌日表示,外長並不一定要知道究竟是誰下達了出兵命令,外長的任務是解決政治問題,外長不是總參謀長,對他來說,“早一個小時或晚一個小時知道軍隊調動並不具有原則意義”。

  俄倉促出兵科索沃也給自己增添了不少麻煩。北約為確保在巴爾幹地區的戰略利益,竭力阻撓俄向科索沃派駐增援部隊。雖然駐紮在普斯科夫等地區的俄羅斯後續部隊早已整裝待發,但由於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3國拒絕為俄軍隊提供空中通道,被迫一再推遲行動。一時間,由於援軍未能及時到位,先期進入科索沃的俄羅斯 200人維和部隊陷入困境。與此同時,科索沃地區的塞爾維亞人似乎從入駐的俄軍身上看到了希望,許多人取消了離開科索沃的計劃。但由於俄大部隊未能及時到位,許多人又被迫改變初衷,陸續開始離境。

  俄維和部隊麵臨的首要威脅是“科索沃解放軍”在其周圍地區的集結。北約一方麵堅持要求南斯拉夫塞族軍隊嚴格按時間表撤離科索沃,另一方麵卻對所謂的“科索沃解放軍”采取寬容政策,並不急於根據協議解除其武裝。已有許多科索沃武裝在俄維和部隊駐紮地進行活動,不時有槍聲傳來。這些武裝行為雖然並非刻意針對俄維和部隊,但對俄維和士兵構成現實威脅。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克林頓通電話時,強烈譴責了“科索沃解放軍”對俄維和部隊進行的威脅活動。他認為,雖然國際維和部隊正在進入科索沃,但“科索沃解放軍”驅趕塞爾維亞人和其他居民的“陰謀行動”可能會使整個和平進程麵臨威脅。

  俄維和部隊麵臨的另一個嚴峻問題是給養中斷。由於北約的阻撓,俄未能及時建立起自己的供給線。俄維和部隊所攜食品很快消耗殆盡。由於北約的壓力,俄羅斯後續部隊無法立即借道保加利亞等國進入科索沃。這一問題耗費時日之後才得到解決。

  毫無疑問,與北約的考慮一樣,俄羅斯出兵科索沃也完全是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但西方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此舉再次顯示了俄局勢的不可預測性。俄是一個核大國。它所擁有的核力量足以將美國夷為平地。長期以來,美國最擔心的就是俄核武器的失控。此次事件使美國對克裏姆林宮最高決策層對俄局勢的控製能力再次產生疑慮。俄大眾傳媒也紛紛提出疑問:俄羅斯經常采取這種出其不意的決定,將來如何再與國際社會打交道?如何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談判?如何說服外國投資者到俄投資?如何取信於國際社會?應該說,俄羅斯人的擔憂不無道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