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會否與伊朗攤牌 zt

(2007-09-12 12:23:03) 下一個
美國會否與伊朗攤牌

2007年09月12日 瞭望新聞周刊


美國麵臨的動武“誘惑”並不強烈,其短期內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不大

伊朗同宿敵美國的鬥爭連日來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美國媒體上月底稱美政府已決定把伊朗革命衛隊列為國際恐怖組織,伊朗總統內賈德則針鋒相對宣布伊朗已成為“核國家”,並公開稱伊方已有超過3000台用於鈾濃縮活動的離心機投入運行。隨即又有媒體說,美國已擬定針對伊朗的“三天閃電作戰計劃”,伊美兩國關係似有加劇緊張之勢。

但一係列“動武”先兆在伊朗卻幾乎沒引起什麽波瀾。伊朗媒體、民眾對戰爭威脅更多的是一笑了之。翻看主流報紙,幾乎看不見“戰爭”字眼,老百姓對此也根本不當一回事。本刊記者9月6日致電一位伊朗朋友想問問他的看法,電話裏傳來的卻是伊朗流行樂,原來朋友正在舉辦家庭聚會。對記者的問題,他頗不以為然,“別開玩笑了,美國今年初威脅得還不夠嗎?你上街去問問伊朗人,有幾個人知道什麽閃電作戰計劃。”

不過,經曆了28年各種威脅、製裁和孤立的伊朗人,對形勢的發展應當說有清醒的認識。美國計劃將伊朗革命衛隊列入恐怖組織的確是個不同尋常的危險信號,分析人士認為,這就有了對一個主權國家的軍隊進行打擊的合理借口,顯示兩國緊張關係加劇。但這更像美國對伊朗施壓的一種手段,意在迫使其停止所謂在伊拉克“支持”叛亂武裝。從美國自身或是伊朗來看,諸多因素製約著美國短期內動武的可能。

首先,美國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深陷泥潭。大約20萬美軍被牢牢拖住無法動彈,美對伊朗動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次,目前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伊朗是世界產油大國,扼守著中東石油通往全球的戰略通道霍爾木茲海峽,且曾多次威脅如遭襲擊將掐斷這條世界經濟的生命線。伊朗對國際能源市場穩定與否的能力不可忽視。一旦開戰,美國政府和民間麵對原油價格的飆升是否已做好準備,值得懷疑。

而從政治學上說,根據美國現實主義外交理念,當某決策所帶來的相對收益大於可能承擔的風險、成本時,決策層一般會麵臨難以拒絕的戰略誘惑。雖然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兩個製裁決議迫使伊朗中止鈾濃縮活動失敗,但伊朗外交有“最後讓步”的傳統,依然存在著安理會用更嚴厲製裁迫其退縮的可能。另外一些客觀因素是,無論美國對伊朗是進行小規模打擊,還是發動一場全麵戰爭,伊朗所作出的反應都會是完全相同的猛烈,由此點燃的火藥桶爆炸威力如何,美國不見得心中有數。

顯然,美國還有通過安理會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目前不是其對伊動武的“合適時機”。美國政府所麵臨的動武“誘惑”並不強烈,其短期內軍事打擊伊朗的可能性不大。

而伊朗方麵最近在核問題上也采取靈活姿態,力圖削弱美國動武的合法性與合理性。自今年7月以來,伊朗主動出擊,積極開展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並同其達成一係列協議,同時邀請國際核查人員視察敏感的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和其它核設施。這些舉措讓國際原子能機構非常滿意,以至於一些西方媒體樂觀預測伊核問題僵局將取得突破。在伊朗同聯合國機構通力合作的情況下,美國此時動武的合法性進一步降低。

此外,伊朗總統內賈德還針對美國威脅開展積極的周邊外交,先後訪問阿富汗、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阿塞拜疆四國,在和美國針鋒相對較量的同時,努力確保大後方的穩定,由此相對削弱了美國動武的國際基礎。

當然,從長遠看美國依然存在軍事打擊伊朗的現實因素和社會因素。其一,伊朗在伊拉克所發揮的角色是美國麵臨的現實問題。最近幾個月,美國認為“伊朗提供武器裝備的反美武裝”發動的針對美軍基地和部隊的襲擊事件大大增加,其忍耐力正在逐步消失,麵臨巨大壓力的布什政府,具有將矛盾引向伊朗的動機。可以說伊拉克問題現階段暫時超越核問題,成為美國可能對伊朗動武的首要動因。

其二,美國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前與伊朗關係密切,向其提供了大量援助,然而霍梅尼後來卻奉行激烈反美政策。在美國傳統價值觀中,“背叛”是美國人最不能容忍的行為,因此伊朗在革命後的種種反美舉動對美國政府和民間的心理打擊相當大,民間長期以來普遍有種不滿情緒。美國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相當多美國民眾支持政府“解除”伊朗“核威脅”。

其三,雖然伊朗核技術水平還處於相對低端的位置,但是從國際核安全來說,美國一直認為防核擴散是和打擊恐怖主義同樣重要的事宜。美國生怕伊朗繼續推進核開發,會引發一些區域強權仿效,那時國際核不擴散體係就會轟然崩塌,對於把維護現行國際秩序視為安全基石的美國來說,將是可怕的夢魘。

可以說,如果伊朗核進展和伊拉克問題長遠觸及到美國的底線,美國將麵臨空前的動武誘惑。而觀察美國近現代曆史還會發現,美國在麵臨重大戰略利益時都表現強硬,柏林牆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果就是極好證明。到最後時刻,即便得不到聯合國授權,被很多國家反對,美國動武的決心實際將不受任何影響。 (文/《瞭望》新聞周刊駐德黑蘭記者 徐儼儼)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