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直擊和平使命2007中國軍隊全程備戰 zt

(2007-07-25 12:28:29) 下一個
直擊和平使命2007中國軍隊全程備戰

2007年07月25日 國際先驅導報

  本報特派記者 任瑞恩、李宣良、劉昕、單之旭 發自隨軍列車、吐魯番、庫爾勒、塔克拉瑪幹沙漠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半個月之後,“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將在中國的烏魯木齊和俄羅斯的車裏雅賓斯克拉開帷幕。屆時,中方的參演人數、武器裝備都將創下曆史之最。

  7月21日,隨著最後一趟赴俄列車的啟動,中國1600名參演軍人全部踏上了演習的征程。為了讓世界將看到不一樣的中國軍隊,在過去兩個月中,他們在荒無人煙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上進行了一輪又一輪艱苦卓絕的模擬演習。

  國際先驅導報特派四路記者一路跟蹤記錄下了他們從訓練、駐營到出發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出發
    
  親曆解放軍首次“萬裏機動”

  哈方不讓參演解放軍越境通過的“小插曲”,反而“成就”了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進行的跨國鐵路大機動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說,7月21日晚上9點40分,北京的夜空已一片漆黑,新疆的吐魯番火車站卻仍驕陽似火。在高亢的軍樂聲中,一列載有上百輛戰車和百餘解放軍官兵的軍用列車開始緩緩啟動。幾聲機車嘶鳴之後,列車已駛出千餘米之外,直奔茫茫戈壁而去。

  隨著最後一列參加“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反恐演習的中方鐵路運輸車啟程,中國軍隊所有參加演習的3列鐵路運輸車均已奔赴在前往俄羅斯演習場的漫漫長路上。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首次進行的距離達10300餘公裏的跨國鐵路大機動。

  戰車與戰士們一起“出國”

  火車漸行漸遠,但透過車窗,火車站台欄杆上懸掛的兩列巨型條幅仍然清晰可見,上書:苦練沙場,為國爭光;萬裏征程,胸懷祖國。

  承載這一使命的正是車上穿著新式迷彩演練服的解放軍官兵們。演練服左側胸兜上方貼著寫有“參演部隊”的胸牌,右側衣袖上掛著“和平使命-2007”軍演的藍色徽章,左臂衣袖繡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出發前,新疆軍區司令員邱衍漢到車站為參演官兵送行。

  事實上,前一天,士兵們就開始為出發做了充分準備,裝有戰車的車廂需要提前從庫爾勒提前運到吐魯番火車站。

  盡管當時已經是北京時間7月20日晚上10點多,在距烏魯木齊310多公裏的庫爾勒軍交運輸裝載現場依然熱火朝天:有的官兵在平板車上仔細測量和標注戰車的停靠位置;有的官兵在指揮著戰車緩緩駛上平板車的指定區域,還有的在忙著搬運各種給養物資。指揮官一聲令下,十餘名戰士迅速跳上寬大的平板車,快速地為停靠好的戰車加固,僅幾分鍾時間,一輛體型龐大的迷彩色戰車便被牢牢地栓在了平板車上。

  這樣嫻熟的技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在17日,記者就親眼看到官兵們在火車站專門進行過裝載和加固的訓練。中方參演部隊陸軍戰鬥群群長甘維漢當時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說,由於中方列車裝載加固的方法與俄羅斯不通用,因此官兵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進入俄羅斯境內後的裝載和加固辦法。

  第一流的“流動軍營”

  為了確保“萬裏機動”的順利進行,運輸車用的是提速後的車輛,除了三節藍白相間的空調客車,軍列的其餘車廂就是運送彈藥物資的鐵皮車和長長的平板車。平板車上整齊地停放著一輛輛新式戰車、裝甲車和突擊炮。為了讓參演官兵在輸送過程中保持充足的體力和旺盛的精力,鐵路部門還專門為每列車加掛了一節發電車和一節餐車。

  與記者住在同一軟臥包廂的通訊兵王波興奮地對《國際先驅導報》說:“這是我當兵5年來頭一次這麽遠距離的機動,也是頭一次坐上這麽好的臥鋪。”在王波的記憶中,戰士們向其他地方機動時,不是坐汽車就是坐綠皮的硬座火車,甚至還坐過那種被士兵們稱為“悶罐”的棚車。

  盡管條件優越,但是軍人還是要過軍人的生活,軍列車廂就變成了“流動的軍營”。在運輸途中,參演士兵每天要在車廂中有限的空間內進行包括仰臥起做和俯臥撐在內的適度體能訓練,還要適時進行應急警戒訓練。把被子迭成“豆腐塊”就更不用說了。

  和在地麵一樣,官兵們每天的作息和用餐時間按照統一規定進行。“這樣做是為了讓官兵在近半個月的運輸途中內體能不至於鬆懈,能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鬥誌。”該軍列總指揮李衛平少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萬裏機動”事出有因

  原定中國參演部隊開赴俄羅斯演習場的最佳路線是從中國新疆出發,穿越哈薩克斯坦,直接進入俄羅斯的烏拉爾地區,全部行程僅有3000餘公裏。但今年6月突然傳出消息,作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一的哈薩克斯坦不願讓赴俄參加演習的中國部隊和裝備從其領土上經過。

  盡管俄羅斯出麵就中國軍隊過境一事同哈方多次磋商,但哈方最終還是以本國沒有法律規定允許他國武裝力量過境為由予以拒絕。因此,俄方不得不同中方設計了一條兵力運輸的替代線路:那就是從新疆出發經滿州裏換乘換裝後進入俄羅斯地域,然後沿俄西伯利亞大鐵路自東向西穿越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抵達車裏亞賓斯克的切巴爾庫爾演習場,整個行程是原先的三倍多,整個行程大約需要半月時間。

  麵對上海合作組織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軍演,本身也是參與國的哈薩克斯坦為何表現得如此“不近人情”?外界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麵,哈國不希望該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輸送管線,以及一些重要軍事戰略設施被他國“窺探”;此外,不願看到中俄關係日益緊密的美國和日本也可能對哈國施加了壓力。

  然而,哈方設置的這個“小插曲”並未影響軍演的整個進程,反而被中方軍界普遍認為是鍛煉軍事交通保障和部隊長途跨國機動的一次難得機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交運輸部副部長劉冀和曾指出,在中外曆次聯合軍演中,軍交運輸保障都凸顯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軍交運輸能夠“運多遠”,決定著裝備與後勤保障能夠“保多遠”,更決定著參演部隊能夠“走多遠”。而空軍部隊的遠端運輸與空中加油能力也將因此受到鍛煉。

  意義

  “和平使命”亮點多

  中俄新型武器的亮相,以及演習從邊境到腹地是此次軍演的兩大亮點

  自從上海合作組織宣布“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那天起,國際媒體有關此次軍演的各種猜測就從未間斷過。

  上合組織這次軍演之所以如此引發國際關注,是因為“這次軍演是上合組織六個全體成員國都派軍隊參加、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聯合反恐演習。”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研究部主任滕建群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專訪時說。

  而且跟以往上海合作組織舉行過的四次聯合軍演相比,滕建群認為,“這一次演習的反恐特征體現得更加明顯,充分表明了上海合作組織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三股勢力的堅強決心。”

  中俄新型武器將亮相

  對於中國來說,這次演習的意義同樣非比尋常。“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整建製、多軍種、遠距離跨國軍演,也是這次演習最大的亮點之一。”國防大學危機管理中心教授歐陽維教授對《國際先驅導報》說:“這表明,中國軍隊承擔地區和國家安全責任的能力正不斷增強。”

  這次演習中,中方參演的1600人將編成為1個陸軍戰鬥群、1個空軍戰鬥群和1個綜合保障群。主要參演裝備包括輪式步戰車、輪式裝甲車、突擊炮、運輸直升機、武裝直升機、殲擊轟炸機、運輸機以及傘兵戰鬥車等。

  “這些裝備都是中國軍隊的主戰裝備,性能比較先進。”演習導演部的一名軍事專家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特別是突擊炮和殲擊轟炸機,是達到了國際水準的新型裝備,列裝部隊的時間並不長,它們出國參演表明這些新裝備已迅速形成了戰鬥力。”

  跟中國相比,俄羅斯參演的武器裝備也毫不遜色。據俄陸軍副司令莫爾堅斯科伊上將透露,俄羅斯將在此次演習中投入2000名官兵和500件武器裝備,其中包括60架各類戰機。在演習中,俄遠程航空兵還將發射10枚巡航導彈。其他參演各方投入的也全都是精銳部隊和主戰裝備。

  實戰演習從邊境深入腹地
  
  不光武器裝備投入將創下上海合作組織聯合軍演曆來之最,“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的參演兵力也異常龐大:3800人。其中,中俄兩國占去了3600人,其他四國加起來約200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一般反恐演習大多在邊境地區舉行不同,這次演習的實兵演練在俄羅斯腹地進行。

  據瞭解,這次演習從8月9日開始到8月17日結束,分為戰略磋商、聯合反恐戰役的準備與實施兩個階段。分別在中國的烏魯木齊和俄羅斯的車裏雅賓斯克進行。

  8月9日,六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或參謀長委員會主席將在烏魯木齊舉行戰略磋商並出席演習開始儀式,共同宣布演習開始。所有實戰演習全部在車裏雅賓斯克進行。屆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家元首、國防部長都將親臨現場觀摩實兵演習。

  “深入腹地”的模式其實在2005年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就已經體現,當時,演習分別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中國的山東半島進行的。“隨著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深化,中俄兩國軍隊相互進入對方境內參加軍事演習,將會成為一種常態,而不是特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彭光謙少將彭光謙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為了保障這種機製化的安排,中俄兩國立法機構已經通過了雙方軍隊在對方境內舉行軍事演習的地位協定檔。

  而在軍演開始之前,中國軍隊的“萬裏機動”無疑是此次軍演之外的一大看點。從7月19日開始,中方參演部隊已經陸續通過鐵路和空中兩種機動方式,遠端機動上萬公裏至演習地域。

  訓練

  49度高溫下的中國“鐵”練

  空中,戰鷹轟鳴,傘花飛綻;地麵,鐵甲馳騁,硝煙彌漫……

  烈日當頭,偶爾有一絲幹熱的風吹過,帶起一片沙塵。

  這是7月中旬的一天,在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北部邊緣的新疆軍區某合同戰術訓練場,某機步旅突擊炮一連的官兵正在進行射擊訓練,臉上汗如雨下,身上也已被汗水濕透的寬大迷彩服緊緊包裹住。此時,炮車內的溫度計顯示:49攝氏度!

  “萬裏機動”之前,1600多名中方參演部隊已經在荒無人煙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行了為期2個多月的訓練。

  地麵鐵甲和鐵人同步進發

  他們正在操縱的這種突擊炮,是解放軍陸軍部隊最先進的裝備之一,不僅要在演習的實兵演練中擔負火力攻擊的任務,還要參加武器裝備展示。“部隊接裝這種新裝備時間雖然不長,但很快就形成了戰鬥力。”連長陳飛龍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自5月份進駐訓練場以來,他們每天都要進行10個小時以上的強化訓練。

  高強度訓練的效果立竿見影。“在陸軍戰鬥群幾次實兵合練中,每門炮發射了數十發炮彈,命中率不斷提高,現在已接近100%。”陳飛龍無不興奮地說。

  不遠處,臉上塗滿油彩的特種分隊戰士正在進行解救人質的演練。參加演習的這支特種分隊功勳卓越,曾多次在聯合反恐演習承擔解救人質任務。“解救人質是整場演習的亮點之一。”正在組織訓練的梁永正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我們將與俄羅斯的‘阿爾法’特種部隊、哈薩克斯坦的空降突擊排等精銳部隊協同作戰。”

  空中鐵拳承擔多項使命

  碧空如洗,一架架搭載傘兵戰鬥車的白色大型運輸機呼嘯而來。“001,投下!”隨著指揮員的一聲指令,一輛輛重型裝備轟然從機艙滑落,在一具具潔白色降落傘的牽引下徐徐向預定著陸場飄去……

  “這次空投填補了新型傘兵戰車成建製高原空降的空白。”空降兵部隊參演總指揮姚恒斌在演練現場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空降兵部隊進駐新疆軍區某合同戰術訓練場以來,立足最困難、最複雜情況加大強度難度,多次參加陸空合練,鍛煉和提高了參演官兵的適應能力,為圓滿完成演習任務奠定了基礎。

  在天山北麓的某軍用機場,某國產新型殲擊轟炸機發出震人心魄的轟鳴,一架接著一架如離弦之箭騰空而起……特級飛行員、團長方運平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說:“雖然是從數千公裏之外遠端機動而來,但官兵們已適應了陌生地域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在十幾個飛行日中完成了所有參演課目的強化訓練。”

  在數百公裏外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另一軍用機場,數十架武裝直升機和運輸機正編成龐大隊形,時而爬升,時而盤旋……

  參加演習的武裝直升機部隊和運輸直升機部隊,都是解放軍陸航部隊中屢建功勳的“拳頭部隊”,這一次他們攜手打造的“空中鐵拳”,不僅將大機群遠端機動數千公裏飛赴演習地域,還將在演習中擔負空中偵察、火力突擊、營救人質、追殲逃敵等課目的演練任務。武裝直升機部隊指揮員孫鳳陽對《國際先驅導報》說:“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有信心、有能力圓滿完成演習任務。”

  駐營

  野戰營地磨礪“高原勁旅”

  一個由200多頂野戰帳篷組成的“野營村”是所有中國參演官兵的休憩之地,跟白天艱苦的訓練相比,晚上他們睡得並不踏實

  從訓練場地往西驅車不到20公裏,空曠的戈壁灘上,一個迷彩色的大門突然躍入眼簾,門框上掛著“履行使命謀打贏,捍衛和平礪精兵”的條幅,這便是“野營村”——中方參演部隊官兵們駐紮營地的入口。

  百餘輛裝甲戰車整裝待發

  走進“野營村”,首先看到的是一條寬寬的沙石馬路,路旁豎著一塊藍底白字的巨大標識牌,上麵寫著“和平大道”。再往後,依次是“勁一西路”、“勁二西路”……一名戰士自豪地對記者說,因為在這裏駐訓的新疆軍區某師有“高原勁旅”的美譽,“野營村”的這些道路也由此得名。

  道路兩側,200多頂軍綠色的野戰帳篷有序排開,100餘輛裝甲戰車整裝待發。第一攻擊群、第二攻擊群、特種戰隊、綜合保障群……每個作戰單元都有一個營門,佩戴各兵種符號的哨兵,端槍守衛在門前。

  “和平大道”前方,是一座覆蓋著偽裝網的“野戰修保間”,6名修理人員正在維修3輛輪式戰車。滿手油汙的少校軍官王恩甲是這次演習裝備維修的負責人,他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部隊開訓以來,先後有100餘輛戰車在這裏維護保養,確保了全部參演裝備都能以最好的狀態參加演習。“演習中,我們的所有的裝備沒有備份,隻有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一件頂一件。”他說。

  飛沙走石中享受熱水澡

  部隊5月份到達這裏時,風沙比現在要大很多。“有一次,半夜裏突然刮起10級以上的大風,我們的帳篷幾次被大風吹跑。”特種分隊二級士官莊幹軍向《國際先驅導報》回憶說:“為了防止帳篷再被吹跑,給帳篷打了1米多深的地基,帳篷外麵上部拉上兩根鐵絲,兩端係上大石塊,深埋在地下。還把重型卡車開到了帳篷旁邊用來擋風。”

  氣候雖然非常惡劣,但士兵們卻完全沒有在意,至少還有熱水澡可洗。記者采訪那天,突然,從前方傳來一陣陣嘩拉拉的流水聲。尋著流水聲,記者來到了一個偌大的沙漠迷彩帳篷前。原來,由於戈壁灘上日照時間長,部隊因陋就簡建起了太陽能“野戰浴室”,一次可供一個排的官兵們洗澡。一級士官黃江說:“訓練一整天,出了一身的汗,能衝個熱水澡可真是舒服!”

  演習背後的“無名英雄”

  “野營村”村長、某機步旅劉萬龍說,盡管參演部隊出發到俄羅斯參加演習後,這個“野營村”將不複存在,“但這裏將永遠留在官兵的記憶中”。

  “一想到在自己當兵的短短幾年中,能有機會代表中國軍隊出國參演,我就抑製不住激動。”一級士官黃江對《國際先驅導報》說。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戰士都像黃江那樣幸運。由於受名額的限製,在這裏參加訓練和負責保障的一部分官兵將無法出國參演,他們注定了隻能扮演“無名英雄”的角色。

  在裝甲營3連炊事班,雖然炊事班6名戰士隻有3人能出國參演,但所有戰士工作熱情不減、標準不降,在戈壁灘高溫、大風的條件下,以超強度的勞動保證了全連官兵每頓都能吃上6種以上的可口飯菜。

  上等兵甲清為了參加這次演習,放棄了報考軍校的機會,但由於自己的專業在演習中不需要而無法出國參演。他不僅正確對待個人得失,還積極做其他出不了國的戰友的思想工作,他請求出國參演的戰友,“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演兵場,代我向升起的五星紅旗敬禮”。

  記者手記

  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軍隊

  “當站在機場跑道的邊緣,聞著飛機發動機尾焰殘留的煤油氣味時,我似乎觸摸到了這支軍隊強健的骨骼”

  從2002年開始,中國已先後17次參加中外聯合軍事演習,我也曾多次參與采訪報導。從浩瀚南海到北國邊疆,從中原腹地到異國高原,我目睹和感受到了中國軍隊所展示的風采。

  記得7月16日上午,8架最新型的殲擊轟炸機發出令大地和我的耳膜同時震顫的轟鳴,嘶叫著衝上藍天……當站在機場跑道的邊緣,聞著飛機發動機尾焰殘留的煤油氣味時,我似乎觸摸到了這支軍隊強健的骨骼。

  在另一個機場,當數十架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組成的龐大飛行編隊越過遠處的山巒,出現在我的視野時,一刹那,我似乎無法呼吸,想驚呼,卻發不出聲音。領舞這個解放軍曆史上最大直升機編隊的,是“陸航尖兵”孫鳳陽和另一名隻有39歲的飛行團長成存國。

  俯衝、拉升、盤旋、編隊……地上拍攝的記者為難得的場麵心跳不已,驚叫連連。可走下駕駛座艙的飛行員們,臉色卻平靜得如同剛剛散步歸來。

  “無論是飛機的性能、駕駛員的技術,還是人和武器的結合,圓滿完成此次演習任務,沒有任何懸念。”曾經將國際上以驚險刺激著稱的“萊維斯曼倒轉”飛到極限的孫鳳陽,邊摘下飛行頭盔,邊輕鬆地對我說。

  經過成百上千次的演練和對武器裝備一遍又一遍的檢修,從將軍到士兵,對圓滿完成演習任務無不充滿信心。

  “我們不僅要在演習中展示中國軍隊的‘硬實力’,還要展示‘軟實力’。”參演部隊陸軍戰鬥群政治部主任李衛平說:“要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既是威武之師,也是和平之師、文明之師。”

  參加這次演習的空軍某航空兵部隊,1年前接待了來訪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法倫。當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的法倫被獲準登上中國軍隊最新型的殲擊轟炸機時,自己都“感到吃驚”。“如果不是他們把我從駕駛艙裏拖出來,我還不想走呢!”這位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上將笑著說。

  這隻是中國軍隊日益開放和自信的一個縮影。

  “這次上海合作組織的六國聯合演習,同時也是一個多邊外交舞台。”李衛平說:“世界不僅關注著解放軍炮彈打得準不準,還關注著官兵們的一言一行。”

  我在部隊駐訓地看到,參演官兵人手一本常用俄語的小冊子,一有時間,戰士們就拿出來,或獨自翻閱,或相互測試。對於學過外語、至少都是高中畢業的這些年輕士兵來說,掌握簡單的俄語並非難事。訓練之餘,他們還要學習外交禮儀,俄羅斯的法律和風土人情。

  而作為指揮員,李衛平和他同事需要準備得更多。“如何與媒體打交道,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巧之一。”他說,這次演習完全向媒體開放,中國軍隊的遠端機動、戰役籌劃與準備,直至實兵演練,將在聚光燈下和攝像機前一覽無餘地展開。

  “我們不可能再回到關起門來搞建設時代。中國軍隊將不可避免更多地承擔維護地區和國際安全的責任,更多地參與維和、人道主義救援、聯合軍事演習等活動。”他說:“我相信,世界一定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軍隊。”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