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武器專家詳解世界現役艦載防空導彈性能 zt

(2007-07-23 05:36:29) 下一個
中國武器專家詳解世界現役艦載防空導彈性能

2007年07月23日 兵器知識


  記:艦空導彈在設計之初主要是攔截飛機而非反艦導彈,現在仍大量裝備的這些導彈還有多大效用?

  趙洪亮(以下簡稱趙):這些導彈對於某些大型反艦導彈還是可用的,“標準”對10~20米高度的反艦導彈有一定攔截能力,但效率低一些,所以搭配“拉姆”等末端係統。中近程“施基利”、“海麻雀”殺傷低界都在10~15米,有一定攔截掠海導彈的能力。

  要了解防空導彈的目標就要了解反艦作戰的過程。美國航母編隊在進行反艦攻擊之前都有預警機探測,然後進行電子幹擾,對防禦艦艇的製導雷達進行反輻射導彈攻擊。一般是分幾個艦載機編隊,第一波預警指揮幹擾編隊,第二波反輻射火力壓製編隊,然後是幾個波次的空艦導彈攻擊編隊,最後是用製導彈藥打擊以擴大戰果的編隊。

  像反輻射導彈本身較小,速度大,很難攔截,反艦導彈裏的高空俯衝型也很難打。對於製導彈藥的攻擊,由於此時防禦一方已無防禦能力,也就談不上防空導彈對其的打擊了。

  記:如果先進行反輻射攻擊,由於現代反輻射導彈射程大都不足100千米,均在“標準”SM一2和SA—N一6等射程之內。而且考慮到目標機動和打擊更有把握,其實際射程就更近,這樣載機在發射前就可能先遭到對方艦空導彈攔截了。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趙:作戰有情報係統,事前會很清楚你的情況。如果知道你有“標準-2,能打到100千米,但“標準”一2可能隻是12千米高度才能打到這麽遠。如果目標在6千米高,你可能隻能打到60千米;如果目標在300米高,你可能打到20千米就不錯了。我要在300米高度發射反輻射導彈,離你 30~40千米你也打不著我,而且這時你的搜索跟蹤製導雷達都對準我了,反而更易被我鎖定。如果事先我情報偵察到你隻有“施基利”或“海麻雀”,充其量射程不過30千米,這時我在任何高度打你都沒問題了。美國艦艇上都有完善的數據庫,對方各種雷達的頻率都會立刻清楚,總之它的反輻射攻擊不會貿然進行。

  記:反艦導彈射程越來越遠,再加上海基中遠程巡航導彈、長航程無人機等空中目標,是否意味著艦空導彈未來將很難威脅到載機,而隻能被動攔截它們的武器?

  趙:反艦彈、巡航彈都可以由預警機指揮,平台在目標的視距外裝訂發射,目標確實隻能攔截它們發射的武器。

  仁鋒(以下簡稱仁):這也體現了攻擊永遠處於主動地位,防守總是防不勝防。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增加射程的難度比防空導彈增加殺傷區的難度小得多,防空導彈一味追求攻擊敵方武器的發射載機,將使其發展走向死胡同。

  記:中遠程艦空導彈的殺傷低界都較高,是什麽原因?這樣使其攔截掠海導彈很困難。

  趙:區域艦空導彈都比較大,都上噸重。如兼顧低界,包括雷達等所有配套設備都得兼顧,代價太大,還不如專門搞一型。比如艦上的跟蹤雷達要對低空目標探測,觸及海麵易把波瓣分裂,影響探測。所以雷達設計時就得強調抗雜波、抗多路徑效應等。而雷達對付遠程目標又得強調發射機的功率,以能達到探測二三百千米,同時接收機靈敏度要高,但這樣又易受低空海麵雜波幹擾。由於這些矛盾,研製時還不如把難度分解開.分別研製。從導彈上講,“標;隹”隻有很小的邊條翼.“裏夫”隻有舵,沒有翼,這些低阻設計都是為遠射程服務的,而“海麻雀”翼展很大,是為了機動性,所以導彈本身也很難兼顧低界性能。

  這樣,掠海導彈就不是區域艦空導彈的主要作戰對象。對此隻能用末端自衛係統,如“嘎什坦”、“拉姆”、“巴拉克”、“海光”等。

  仁:中遠程艦空導彈的作戰使命側重於製空,而不是攔截掠海反艦導彈,攔截掠海彈主要由近程、末端艦空導彈和近程火炮完成。

  記:防空導彈的現有製導體製是如何形成的?

  仁:防空導彈的製導體製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指令製導和半主動尋的製導。在早期防空導彈中,多采用遙控式製導係統,如波束製導、指令製導體製。但這一類製導體製中遠程防空導彈很少用,用的大多是半主動尋的。隨著對射程和精度需求進一步提高,現在的防空導彈大多采用複合製導。

  趙:這裏涉及到防空作戰要麵對的三個問題。第一是防空思想,第二是防空裝備體係,第三是製導方式。防空思想方麵,美國是航空兵主動防空.其它國家隻能是被動防空。關於裝備體係,美俄都是以中遠程防空導彈為主,配以中近程導彈。從製導方式看,俄羅斯的中遠程導彈基本都是半主動尋的製導.如“裏夫”、“施基利”等,近程的都是指令製導,如“克裏諾克”、“嘎什坦”等。美國不是這樣,“標準”以及以前的“黃銅騎士”(中遠程)、“達旦人”、“小鬥犬”等都是半主動尋的。

  記:中遠程艦空導彈為什麽習慣用半主動尋的製導體製,而不用主動尋的製導體製?

  趙:防空導彈是一種消耗量較大的彈藥,不能不考慮到費用。主動雷達頭價格要貴很多,因為它功率要高體積還要小,價格就高。近程導彈口徑小,更難搞主動導引頭,所以價格更高。由於防空導彈可能多枚、多次攔截一個目標,作戰費用就是大問題。而且主動雷達頭作用距離近,要有遠距離指令製導才能送導彈到更遠的地方由主動頭捕獲目標。因此中遠程還可用半主動體製,太遠隻能用被動雷達製導體製了。

  對半主動尋的導彈而言,發射艦艇如果發射跟蹤用的電磁波,反射波回到艦上以後是用於跟蹤的。如果發射照射波,是為了反射到防空導彈上用的.而反射到導彈上時,導彈要知道目標相對導彈的坐標位置和相對速度,這就要從直波通道獲取基準信息。

  記:直波通道怎麽理解?

  趙:半主動尋的導彈需要己方發射艦艇發射兩個波束。一個射向目標.一個射向導彈自己。射向目標的照射波束會有回波,回到發射艦艇上的沒有用處,回到防空導彈上的那個就是回波信號。艦艇射向導彈本身的波束就是直波,因為是直接發射而不是從目標上反射回來的,所以叫直波通道。飛行中的防空導彈就是靠目標回波信號和本艦直波信號的差解算目標相對於自己的運動參數。

  目前,發射艦艇可以隻發射一個波束就能同時完成對防空導彈和目標的照射。用很窄的主瓣照射目標,而用較寬的旁瓣照射防空導彈,導彈尾部有直波接收天線。旁瓣雖弱,但因為是直接接收.所以能量還夠。主瓣窄是為了精度,旁瓣較寬,所以能捕獲上防空導彈。

  記:如果不用旁瓣,而是發射艦艇上再弄一個主瓣對準防空導彈,是否可行?

  趙:那不容易對準。主瓣要對準目標,照射器必須對準目標,不能搞兩個發射機。如果再增設一個專門照射己方防空導彈的雷達,則必須保證照射目標的電磁波同頻率同相位,否則防空導彈接收到信號後也無法確定目標真實相對位置。而兩個發射機可以做到同頻.但做不到同相位。你拿兩個同頻率的正弦曲線上下放到一起,坐標係上下對齊,就能大致體會到兩部發射機無法控製波束做到同相位。

  如果是一個發射機,即使能分出兩個主瓣,也無法做到控製另外一個主瓣對;隹自己的防空導彈。因為你對準目標的那個主瓣是由一個跟蹤雷達控製的照射器發出來的,一個天線怎麽能同時對準目標和己方導彈?

  明白了半主動尋的的原理.就會理解主動尋的導彈與之的區別,這就是:主動尋的導彈的基準信號就在彈上的發射機裏了,隻需彈上的導引頭發射電磁波然後接收目標回波就行了。但缺點就是探測距離近,所以必須用複合製導,比如“主動尋的+指令製導”,這又增加了係統複雜性,所以中遠程一般不用主動尋的。

  記:有無“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的方式,比如100千米射程,前85千米都是靠艦上照射器的目標回波製導,最後15千米靠彈上雷達捕獲目標?

  趙:一般不這麽幹。如果射程較遠主動尋的導彈的前部大半程一般都用指令製導。一般導彈發射起初是靠程序製導,然後艦上雷達探測目標,把結果指令直接傳給導彈,這時指令製導一般就負責到底了,為的是最後15千米階段.導彈主動雷達捕獲到目標後又意外失去目標時,能幫上一些忙,盡管這時指令製號的精度已不行了。雖然指令製導要占用艦上一個通道,但最後10幾秒鍾你艦上撒手不管了對艦上雷達的時間資源也沒太大效益,所以主動尋的導彈打遠程目標時,指令製導一般都陪到底。主動尋的導彈不用艦上照射器幫忙,是因為照射器別的不要求,就要求提供很大的照射能量,耗電很大,而指令製導隻需要艦上雷達的一個通道就行了。

  仁:主動尋的體製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導彈在整個攔截過程中占用通道時間減少,以空出通道來攔截下一批目標。由於受技術發展的限製.現在各國主動導引頭的作用距離均有限,特別對於反艦導彈這種小目標,因此采用主動尋的製導體製的導彈占用通道時間並不比采用半主動尋的製導體製的導彈少多少。

  記:指令製導與半主動尋的的區別?

  趙:目標位標器對主動、半主動尋的而言都在彈上,對指令製導而言都在艦載雷達上。指令製導體製的導彈隻需要安裝應答機(接收機)就行了,應答機能隨時往發射艦艇上發射信標,使艦艇隨時知道其位置,好計算出控製指令。艦艇直接把“該往哪飛”告之導彈,導彈類似“傻瓜”化。而半主動尋的導彈的控製回路是在彈上完成的,彈上本身就具有一個計算中心。

  記:指令製導為什麽不能用在中遠程防空導彈上?

  趙:中遠程用指令製導會誤差很大,因為發射艦艇的探測雷達波束的誤差角雖然一定,但隨著目標距離增大,線偏差就增大,所以指令製導不能太遠。而半主動尋的導彈所需要的隻是提供一個照射能量源,目標反射的能量再照到彈上,由於導彈離目標距離是越來越接近的,所以反射能量隻能越來越強,因而導彈不會隨射程增大而增大誤差。

  記:對近程導彈而言,指令製導與半主動尋的誰更好?

  趙:近程導彈采用指令製導抗幹擾能力更好,但這僅限於對逼近的敵飛機而言。反艦導彈一般是不裝幹擾機的.因為要幹擾必須先對對方的波段進行偵察,這樣搞起來係統就太複雜,所以戰鬥機才裝幹擾機。那麽對於敵戰鬥機的幹擾,指令製導防空導彈就有些手段,比如說捷變頻。這裏還要再講一下艦上雷達的工作方式。艦上主要有探測雷達和照射器,探測雷達主要分搜索和跟蹤雷達,也有邊搜索邊跟蹤的,如“現代”級的“項舵”。隻有跟蹤上了,才能為照射器提供信息,讓其對;隹目標。照射器開機照射目標,然後半主動尋的導彈發射,循著反射波引向目標。

  通常,探測雷達和照射器所用的波段是不一樣的,否則會產生同頻異步幹擾。半主動尋的導彈探測目標如果用的是c波段(5厘米),照射器可能用x波段(3厘米)。如果對方幹擾了x波段,你的探測雷達因為沒處在此波段,就可能不知道照射器已被幹擾。

  記:這種幹擾實際上是個什麽情形?

  趙:對方用跟你相同的波段發射波束,波束裏額外再加一些雜波.所以幹擾波束很雜,能量很大,半主動尋的導彈上的接收機會被阻塞,導致飽和。打個不太確切的比方,就像一個量杯,不滿時能測量,倒滿後還繼續倒,它就不能測量了。接收機就找不到目標位置,形不成控製了,這就是半主動尋的導彈對抗飛機時不如指令製導抗幹擾能力強的原因。

  當然,這也不能說明近程導彈就非要用指令製導,況且近程導彈主要針對的還是反艦導彈。

  記:在艦空導彈的研製方麵,俄羅斯主要是將陸基防空導彈改成艦載型號搬到艦上,而西方國家則大都研製專用的艦空導彈,這兩種發展思路誰更好些?

  趙:各有所長,派生型發展最經濟也最快。從陸上移植到艦上或反向都可以.美歐也搞派生型,如“響尾蛇”係列、“標準”係列等。專門發展某型往往是因為體製有了大的變化,如“阿斯特”15、“阿斯特”30等都是用主動導引頭。俄“薩姆”一3是將sA—N一1搬到地麵上。“地到艦”和“艦到地”都有。“西方的都是專用”的說法也不準,“響尾蛇”的2000型、3000型是陸用的,4000型有陸、海用的,5000型就是“海響尾蛇”。

  仁:發展思路上,俄羅斯和西方各國表麵上不同,本質相同。一個型號的發展,可能由海軍或陸軍先提出。當這個型號在各方麵體現出優勢的時候,陸軍或海軍也就進一步借鑒使用了。不過無論如何,從陸上移植到艦上,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如動平台的問題、海雜波的問題、雷達多路徑的問題等。

  記:隨著“拉姆”和“海拉姆”等先進近程艦空導彈的裝備,其具有的高精度、大殺傷力和數量多的特點是否會取代多管小口徑速射炮?

  趙:有此趨勢,但是否一定取代不好說。從效率來說,導彈要高得多。而且對機動目標仍有高的效率。這是火炮無法比擬的。這不單指對一個目標的攔截概率,還體現在對多目標的連續攔截能力上。火炮是從遠到近射擊一個航路.一個航路上發射那麽多炮彈才具備80%的概率,這要花時間。一個亞音速目標從距離你1500米接近到300米就得飛4秒鍾,也就是說速射炮要4秒鍾才能開始轉到別的航路上去,轉的過程還要時間。轉過來以後還得對準,一般得2~3秒。而像“拉姆”這種近程導彈有一發對一發的殺傷概率,發射完了不管了,立刻可以轉到別的目標,可以連續對多個目標。速射炮連續攔截多個目標的能力不高.而且彈幕價格不便宜,一般要200~250發左右才能打到一個航路下的概率,耗費較大。“拉姆”有取代的趨勢。

  仁:從美國雷神公司提出“海拉姆”的發展思路來看.它是在“密集陣”的基礎上,將炮管換成“拉姆”的發射裝置.最終使末端艦空導彈取代多管速射炮。從成本上來說,多管速射炮一個航路的費用並不比導彈低,而且其還有製冷和炮彈容量等問題。從總體上分析,“拉姆”和“海拉姆”的效費比比速射炮要高。

  記:現在的防空導彈係統仍由中遠程和近程艦空導彈兩類構成,而ESSM“擴展型海麻雀”的出現,是否意味著開始形成艦空導彈兼顧區域和點防空的趨勢?俄羅斯艦艇多是中遠程和近程同時裝備,而西方海軍艦艇卻鮮有此例。

  趙:“兼顧”難以實現,末端武器采用發射後不管來提高發射率.有抗飽和攻擊的可能。而且可以大量發射。從防空思想上看中遠程的趨勢之一是向反戰術彈道導彈發展,反掠海導彈應由末端反導係統來完成。

  美國一直靠艦載機以攻代守,防空導彈隻對漏網飛機或導彈進行攔截.不像其它國家把防空的壓力全堆到艦空導彈體係上。美國8 000噸以上的大艦都有兩種以上艦空導彈如“標;隹”+“拉姆”、“海麻雀”+“拉姆”等。

  “標準”1射程較近,“標準”1增程和“標準”2差不多,“標準”2增程型更遠,代替“黃銅騎士”,“標準”3是向攔截彈道導彈發展。“海麻雀”是中低空、近程,末端為“拉姆”。一種彈兼顧兩三個層次很難,它有兼顧能力,但非主項。比如“施基利”對掠海目標就不是主要任務。

 仁:區域防空的艦空導彈武器一般能攔截大航路捷徑的目標,如飛機,這樣可為編隊內鄰艦提供保護,而攔截掠海目標的最大航路捷徑均有限.且掠海目一標的發現和跟蹤本身具有很大難度.因此現在技術條件下很難研製出兼顧這兩項使命的武器係統。

  記:中遠程艦空導彈在射程上夠不到攜帶遠程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的載機,殺傷低界也不行,射程增長速度又不如反艦和巡航導彈發展那麽快,為何各國還在不斷提高遠程艦空導彈的射程?僅僅是趕攔截彈道導彈的時尚麽?

  趙:弱國對美國作戰,中遠程防空導彈再增程意義不大,因為美國有完善的預警引導係統,戰鬥機能從低空發射導彈。而如果對方不是很強,這是有意義的。比如弱國要攻擊美國航母,由於彈道導彈打擊還有很多製導等問題.所以還是以戰鬥機為主。那麽由於弱國沒有完善的空中指揮引導係統,戰鬥機就必須負責製導。為保證遠射程如150千米.其戰鬥機就要升到高空發射,這時美國的遠程防空導彈就可能對其打擊。再如“雄風”一2射程110多千米,它的戰鬥機可能在中高空發射,這時你要有120多千米的增程導彈,就能威脅其發射了。

  記:垂直發射的優點明顯,但為何在中程艦空導彈上,一些已研製出垂直發射係統的國家卻仍然為其新型艦艇選擇了旋轉發射架?再有像美國為什麽在發展“拉姆”時卻沒有選擇垂直化發射?

  趙:垂直發射往往要損失點近界,但其高發射率和反應時間短是不可抹殺的優勢。

  “拉姆”是近程武器,近界要求很高,為500米,如果用垂直發射,近界就要到1千米,而遠界一定的前提下殺傷縱深變小了,武器係統連續作戰能力就要受到損失。如“海響尾蛇”近界700米,“克裏諾克”近界1500米,對突然出現的目標,前者還可能攔截.後者就可能不具備射擊條件。另外,如果原來這個導彈就是配旋轉發射架,就不值得搞垂直化。

  仁:兩種發射方式各有利弊,采用哪種是在綜合分析武器主要戰術技術要求的基礎上,權衡確定的。

  記:在共架發射方麵,美國處於領先。蘇聯當初沒走這條路是設計時沒考慮到還是其它原因?

  趙:共架主要是想將反艦、防空、反潛都共在一起,這有發射裝置和火控標;隹化的問題。俄羅斯的反艦導彈有5-7噸。與“裏夫”這類不足2噸的導彈無法共架。另外,美國的“標準”與“海麻雀”共架使艦上有部分空間閑置。美國艦空導彈是輔助力量,少裝一點無關大局,蘇聯的軍艦是個擁擠的火藥庫,不太可能容忍空間浪費。另外美國全是熱發射,都有排焰能力。“裏夫”是冷發射,而反艦導彈又都熱發射.所以共架比較難。

  仁:這方麵俄是落後美國較多。有戰術上的原因,也有技術上的原因。在俄羅斯現役的艦空導彈中,隻有“裏夫”和“克裏諾克”兩型武器采用的是垂直冷發射,而且這兩型發射裝置的運動方式還很不同。在這種標準
化工作較低的基礎上要實現共架,其難度和代價可想而知。

  記:如果一種垂直發射係統要兼容其它國家生產的艦空導彈,比如德國“薩克森”級護衛艦想將其上的“阿斯特”垂直發射架換裝發射“標準”導彈,勢必要對方提供導彈的一些機密技術參數,這是否會阻礙此模式發展?

  趙:要說明一點.某型導彈進口後要國產化,沒有進口國的全套圖紙裝備是很難的。這不是先進與落後的問題.而是接口與功能上如何全麵協調的問題。這種兼容多半不成功。還有就是軟件之間邏輯關係。比如來了一個5伏的信號,你可能知道它是幹什麽用的,但不知道它什麽時候來,來的時候可能是一串信號,這個信號在其中是第幾位?放在哪個數據庫裏?怎麽用?邏輯關係弄不到就沒轍,所以隻能繼續進口導彈或全套自研。

  仁:確實如此。導彈發射時,武器控製係統要通過發射控製係統和發射裝置與導彈進行數據的交互。這過程有模擬量,有數據量。如果接口不完全匹配,導彈是無法發射和完成使命的。針對你舉的這個例子,由於發射裝置和導彈的生產國均屬於北約國家.他們可以通過北約體係的相關機製來解決這個問題。

  記:抗擊反艦導彈攻擊的一個重要能力是看艦艇的火力通道數量,這是相控陣的優勢。但現在的中遠程艦空導彈仍需要照射雷達指引,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相控陣雷達和垂直發射係統的優點,那麽能否取消照射雷達,讓相控陣雷達來完成照射兼製導?

  趙:可以,不過相控陣又要警戒、又要搜索、又要跟蹤.又要照射還要抗幹擾也挺難的。100個目標我都要點到的話.時間也是個資源。相控陣所具備的能量資源與時間資源如何分配是個大問題。功率很大的雷達可以減輕能量資源分配的壓力。照射能量要很大,這樣就要減少一部分搜索跟蹤其它目標的能量用於照射,相控陣雷達功能就有所降低。如果有專用照射器就可以分擔這些能量.讓相控陣充分發揮探測作用。從作戰角度分析其作戰態勢的需求,也能決定照射器的數量。如“現代”級的“施基利”就有6個照射器,對於單臂斜架發射率較低的現實,6個照射器對飛機類目標足夠用了,對掠海反艦導彈,由於導彈發射率太低,照射器容易被閑置。

  記:美國的AN/SPY一1雷達一直用無源相控陣,而且幾經改進也沒采用現在許多國家趨之若鶩的有源相控陣技術,什麽原因?

  趙:對美國來說沒必要去隨意改動一個定型的好用的產品。無源陣改成有源陣散熱係統需重新設計安裝,不值得。

  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研製的AN/SPY一2遠程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工作在E/F波段,功率孔徑大、分辨率高,在AN/SPY一1的基礎上又更上一層樓。準備安裝在美國新型驅逐艦上。

  記:人們在提到“飽和攻擊”時總理解成上百枚導彈的攻擊,這種情況下組織難度會很大,實際上大多數國家艦艇編隊中隻有一兩艘艦裝有垂直發射係統,即使算上裝旋轉式防空導彈發射架的艦艇,火力通道數也不會有多少,對這樣的編隊實施“飽和攻擊”似乎不需要大量的反艦導彈。

  趙:防空導彈總是被動的,用航空兵壓縮“飽和攻擊”的可能性是美國的戰略思想,其它國家資金和技術不能實現這種需求。我認為防空導彈的防空效率能有20%就非常高了,目前各國這個水平往往隻有百分之幾。“飽和攻擊”也不是對誰都一概100枚導彈。對方艦艇的數量、配置,像雷達、通信的方式和頻率甚至抗幹擾措施都要盡量弄清楚了才敢於進攻。對於隻有半自動炮防空係統的艦艇,一般發射1.5倍於其W數(毀傷數)的反艦導彈,該艦就基本喪失戰鬥力了。一般像“伯克”級W數約為5,“尼米茲”級約是8到9,當然這是以“魚叉”導彈為攻擊標準計算的,如果以、SS—N一19為標準,W數要下降。比如對W= 3的護衛艦,發射5枚“魚叉”就夠飽和了。對於裝載兩座“拉姆”(21聯裝)的驅逐艦,雖然其(1)數可能是5,但要飽和攻擊也要從舷側連續發射 15~20枚反艦導彈才有可能將其重創。當然要給出具體參考數據,必須通過仿真計算。

  記:打擊一艘裝“拉姆”的艦就需要15-20枚,由此推導常規手段打擊美國航母編隊很困難。

  趙:是這樣,你的導彈都接近不了。

  記:前麵提到作戰中艦空導彈的消耗很大,那麽一般是消耗到什麽程度進行補充?是戰鬥中補給還是到基地補給?在艦空導彈減少而威脅火力不減的情況下,編隊的防空導彈是降低發射強度以延長抵抗時間還是相反?戰鬥時補給艦是在遠處規避還是在戰場中央觀戰?

  趙:要談一下艦空導彈為什麽消耗大。靶場試驗,因為都是理想情況.“愛國者”對“飛毛腿”單發對單發可能有80%的概率,兩發對單發可能就打掉了。但是,海灣戰爭中統計隻有4%,伊拉克戰爭中,“飛毛腿”已很少的情況下,“愛國者”對其概率才20%多。實戰中,防空導彈可能在射程極限處攔截,概率就會低,就需要再來幾個批次攔截,所以消耗大。

  另一方麵,打之前都得預估。預計戰爭中消耗10萬枚,現在隻有7萬枚,這個仗就不能打。有補給艦的都是大艦隊,像美國航母編隊一般有3艘補給艦,它們必須靠近編隊核心,當然間距也得有20多千米。戰鬥時不可能進行補給,一般都要有幾個梯隊,前麵的艦艇支撐不住了後麵的項上去。你說的出現所有艦艇都透支了急需補給這種情況時,補給艦上去了也是送死,不上去艦艇要等死,這種情況如不是外敵突然襲擊引起的,就是你作戰指揮的嚴重失職,說明這個仗你根本沒準備好。另要說明,這種情況出現時沒有辦法,隻能說國力不濟。一些極端的情況,如艦艇出訪,沒有補給艦,一旦遭到突襲,就隻能靠兩艘艦自己的儲備火力了。

  記:有讀者問道“愛國者”一3和“標準”一3的比較問題。朝鮮新近發射了彈道導彈,“愛國者”一3和“標準”一3對其攔截能力如何?

  仁:在美國彈道導彈防禦係統中,“愛國者”一3主要完成大氣層內彈道導彈的攔截,也就是末端攔截,而“標準”一3采用直接碰撞方式攔截彈道導彈,主要用於大氣層外攔截。

  趙:兩者對此都有攔截能力,不好直接比較,但使用方法不一樣。“愛國者”一3是設在日本本土,而“標準”一3可隨艦隊前移,這不僅是擴大了防禦縱深,更因為可以打主動段的彈道導彈,此階段彈道導彈速度低,機動性差,攔截概率要比在本土攔截末端彈頭高很多。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