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1961年親曆美國雇傭軍入侵古巴 zt
(2006-08-22 16:25:54)
下一個
編者按:龐炳庵曾任新華社副社長,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1959―1965年,龐炳庵在新華社駐哈瓦那分社工作期間,親曆了1961年美國雇傭軍入侵古巴的“豬灣事件”。日前,他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回憶起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
為在古巴建立新華社分社和開展新聞報道工作,記者孔邁和我於1959年4月13日到達古巴首都哈瓦那。當時,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政府成立不久,正在實施一係列的社會改革。美國人和古巴舊政權殘餘勢力不甘心失敗,他們不斷進行各種破壞和顛覆活動。
1961年4月17日,大約1600名美國雇傭軍從危地馬拉的美軍基地出發,潛入到距哈瓦那約250公裏的科奇諾斯灣,趁夜色在海灘登陸,發動了一場旨在推翻古巴革命政府的武裝入侵。科奇諾斯灣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豬灣”,後來國際上把這次武裝入侵稱為“豬灣事件”。豬灣事件發生後,我們深入現場采訪報道,並親眼目睹了古巴軍民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戰鬥情景。
美機空襲古巴,新華社駐哈瓦那分社遭襲
說起“豬灣事件”,不能不提此前美國飛機對古巴進行的空襲,因為這次空襲是為美國雇傭軍入侵做準備的前哨戰。4月15日拂曉,6架美國B-26轟炸機分三批同時轟炸哈瓦那、聖安東尼奧和聖地亞哥三個城市。我們在睡夢中被隆隆的爆炸聲驚醒。很快,我們得知,哈瓦那自由城空軍基地的兩架飛機和一輛裝運彈藥的卡車被美機擊中起火,有7名古巴人在空襲中犧牲。
空襲發生後,卡斯特羅發表了告古巴人民書。他指出,這次空襲是一場侵略的前奏,古巴人民將起來進行鬥爭和抵抗。古巴代理外長奧裏瓦雷斯也召見了外國駐哈瓦那的外交使團,通報了美機對古巴空襲的情況。在通報會的大廳裏,我看到地毯上堆放著在遭空襲地點發現的帶有“美國製造”字樣的火箭和炸彈殘片。下午,哈瓦那市區的氣氛開始緊張起來,各個交通要道、政府機關門口和各處製高點都有荷槍實彈的民兵把守,我們分社的門口也來了一位工人民兵站崗。
我們預感到一場戰役即將到來,在分社社長孔邁的領導下,我們都行動起來,備好了幹糧、水和背包,焚燒了采訪筆記和家書。就在這一天的傍晚,我們分社也遭到了炸彈襲擊。當時,夜幕剛剛落下,我們都在樓下客廳看電視,突然聽到門外轟的一聲巨響,一股火藥味頓時彌漫開來。我從半開的門口看到站崗的民兵正伏在一輛汽車後麵觀察動向。不一會兒,古巴外交部的幾位司長聞訊趕來,我們一起到門外觀察,隻見左邊石牆的牆角已被炸掉,據站崗的民兵介紹,破壞分子是坐著汽車來的,扔完炸彈就開著車逃跑了。
中國記者配發武器,全體進入臨戰狀態
4月16日,古巴為在美國飛機空襲中犧牲的七名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在哈瓦那長達7公裏的海濱大道和附近的街道上,站滿了送葬的群眾。卡斯特羅向群眾發表了演講,他激動地說:“你們是否宣誓為保衛這場窮苦人的、由窮苦人進行的、為窮苦人的革命而流盡最後一滴鮮血?”十多萬群眾高舉著步槍和砍刀,齊聲高喊:“是!”聲音響徹雲霄。隨後,大家又高唱起古巴國歌:“聽,號角已吹響,勇敢地拿起武器,奔赴戰場。”卡斯特羅在演講中最後說:“從昨天的卑鄙襲擊可以看出,雇傭軍的侵略迫在眉睫,各個部隊開往所屬的營地,準備好迎擊敵人!”
在新華社駐哈瓦那分社,我們中國記者也進入了臨戰狀態,從社長到一般人員每天晚上輪流通宵值班。我的武器是一支有6粒子彈的左輪槍。17日淩晨,古巴《今日報》社長拉斐爾·羅德裏格斯打來電話,告訴孔邁:“美國雇傭軍已在吉隆灘登陸,情況非常危急,卡斯特羅已親臨前線。”孔邁問:“記者能去前線采訪嗎?”“現在不行”,說罷,羅德裏格斯就掛斷了電話。我們立即行動起來,搶發有關的消息和報道。可是,從當天上午7時起,古巴實行戒嚴,切斷了古巴與外界的電訊聯絡。我們好像突然變成了啞巴,心中在呼喊,可是發不出聲音來。直到19日晚上,我們才接到古巴總統府新聞局通知,同意我們上前線采訪。
中國記者成為最早進入戰場的外國記者
第二天一早,孔邁、我和攝影師牟森就乘坐汽車直奔科奇諾斯灣采訪。我們出哈瓦那城後,沿著北海岸向東行進。沿途,我們看到各個城市的街口都有持槍民兵站崗,家家戶戶的牆上或門上都貼著標語:“消滅入侵者!”婦女揮舞著小旗在交通要道指揮車輛通行。
在經過馬坦薩斯省省會後,我們驅車向南,橫穿古巴島,在下午2時到達距前線僅20公裏的大哈圭鎮。這裏已能感受到戰場的氣氛:一隊民兵剛從戰場上撤下來,另一隊民兵正在集合,準備開赴前線;一輛迷彩卡車從前線歸來,我爬上車廂一看,裏麵堆滿了從戰場上運回來的雇傭軍屍體;一個年輕人匆匆趕回家,拿起油布背包和步槍,然後同母親告別,準備上前線。老媽媽含著眼淚叮囑他,要勇敢作戰,消滅敵人。
我們繼續南行七八公裏就到了一個名叫“ 澳大利亞”的榨糖廠。古巴前線指揮部就設在這裏。雇傭軍入侵後,卡斯特羅親自趕到這裏指揮作戰。他研究了地形,擬定了反攻計劃,並充滿信心地說:“我們要把敵人包圍在這裏!”糖廠向南是一條長約4公裏的公路,可直達科奇諾斯灣北端的長灘。在路口,我們被哨兵攔住,說戰鬥尚未結束,不能允許我們通過。於是,我和孔邁到指揮部交涉。一位軍官認出了我們,在請示上級同意後,破例給我們放行。我們也就成為最早進入戰場采訪的外國記者了。
古巴民兵星夜增援守軍,登陸的雇傭軍陷入絕境
車過糖廠,映入眼簾的便是剛剛激戰過的景象。甘蔗園裏散落著一架美製B-26型轟炸機的殘骸。守衛在那裏的民兵告訴我們:17日拂曉,雇傭軍在長灘登陸。緊接著,雇傭軍傘兵也被投放到從長灘到澳大利亞糖廠的公路上,試圖對古巴抵抗部隊進行前後夾擊。古巴軍民冒著美國戰機的狂轟濫炸,同雇傭軍展開了激戰,並擊落了這架美國飛機。我們還看見一輛美製重型坦克也被擊中,翻倒在不遠處的大坑裏……當我們離開這裏時,民兵們將一枚擊落美國飛機的高射機槍子彈彈殼、兩塊從敵機殘骸上取下的鋁片和一塊從敵方降落傘上撕下的迷彩綢贈給我,留作紀念。
我們到達長灘時已是下午5時。古巴軍民正在打掃戰場,不時地傳來一陣歡呼聲,原來是民兵押送戰俘經過這裏。第108民兵營營長哈辛托站在軍用吉普車前,向我們講述了戰鬥的經過:17日淩晨2時,雇傭軍在美國軍艦護航下登陸。正在執行警戒的5位民兵立即奮起抵抗,並迅速將敵人入侵的情況通過短波電台向上級報告。駐紮在附近的西恩富戈斯民兵營和馬坦薩斯民兵幹部營迅速趕來,與雇傭軍展開激戰,擋住了敵人的前進步伐。天亮後,第180民兵營唱著國歌和民兵進行曲也趕來增援。哈辛托說:“雇傭軍受過軍事訓練,裝備良好,他們向我們猛烈地炮擊。美國飛機也不斷飛來,從空中向我們猛烈射擊和轟炸。我們冒著炮火,用步槍回擊。迪亞斯上尉擊落了一架敵機,打退了敵人好幾次進攻,最後英勇地犧牲了。”在古巴軍民頑強抵抗下,18日上午10時,美國雇傭軍被趕出長灘,被迫向吉隆灘撤退。聽完哈辛托的介紹,我們又驅車趕往吉隆灘。
冷彈劃過中國記者頭頂,美軍艦拋棄雇傭軍逃跑
吉隆灘位於科奇諾斯灣的東側。從長灘到吉隆灘的公路長約8公裏,右邊是科奇諾斯海灣,左邊是灌木林,林帶後麵就是薩帕塔沼澤地。這時,殘敵都已退守到灌木叢或是沼澤地裏。公路上,軍車快速地駛來駛去,每隔一段距離都有手持自動步槍的戰士在站崗巡邏,遠方不時地傳來零星的交火槍聲,流彈在我們的頭頂上嗖嗖地穿過。當我們到達吉隆灘時,火紅的晚霞開始在海麵升起。一群戰士正忙著把剛繳獲的各種美製武器、彈藥和通訊工具分類堆放起來,把剛抓到的俘虜編隊押上卡車。
何塞·費爾南德斯上尉告訴我們:17日上午8時,美國飛機先將雇傭軍傘兵投放在吉隆灘北麵的公路上,接著步兵在傘兵掩護下登陸。古巴軍民攻克長灘後,敵人以吉隆灘為據點死守,雙方展開了殊死決戰。
19日下午,古巴軍民向雇傭軍發動猛烈進攻,前來支援的美國飛機也被擊落。眼看後援無法趕來,雇傭軍慌亂地向附近的沼澤地裏逃竄,他們的頭目想乘坐兩艘駁船從海上逃命,結果兩艘駁船都被古巴守軍的炮火擊沉,雇傭軍頭目聖拉蒙也落入水中。此時,在海上的美國軍艦眼看大勢已去,隻好掉頭逃走了。雇傭軍被圍困在沼澤地裏,進退不得,已有數百名雇傭軍士兵繳械投降。民兵們在這些俘虜身上搜出許多美國印製的護身符。古巴民兵特意送給我兩張留作紀念。
夜幕降臨了,我們沿原路返回哈瓦那。這一天的夜晚沒有月光,沿途公路上燃燒的堆堆篝火映紅了路邊樹林,警惕的古巴軍民還在站崗放哨,決不讓困在沼澤地裏的殘敵乘機逃脫。
10天後,古巴人民在哈瓦那舉行盛大的“五一”慶典活動。從吉隆灘戰役前線凱旋的民兵和革命軍隊,英雄般地受到了群眾的夾道歡迎,他們乘坐在繳獲的美製卡車上,脖子上圍著美國降落傘的碎布片,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我們勝利了!”“要古巴,不要美國佬!”的歡呼聲像春雷一樣在哈瓦那上空回蕩震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