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波士頓環球報》:中國準備好在亞洲起主導作用 zt

(2006-08-22 16:25:53) 下一個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泰勒·馬歇爾 就在美國陷入中東問題之時,中國成長為21世紀東亞的新力量,正將美國以前的盟友拉入懷中。中國的影響力在整個亞洲不斷上升,在東南亞—太平洋地區則尤為強大,這些地區包括美國最堅實的盟國——泰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一些專家預測說,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北京最終在東南亞的主導地位將類似於美國與拉美的關係:平等夥伴中的老大,由於其國土麵積龐大和實力超強,其影響力將無處不在。 從經濟上說,中國是該地區大多數國家增長最快的貿易夥伴,他們相信中國在自己國家的未來發展中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政治上說,北京正在編織地區組織網,正以能催生善意精神的新型合作關係與其他國家發展關係。 中國融入該地區的證據隨處可見。去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額上升了20%,達到1300億美元。在西班牙和日本退出後,中國融資12億美元幫助菲律賓鋪設連接馬尼拉與北部數百英裏遠的工業區的鐵路。5月,北京與澳大利亞簽署了25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合同,澳經濟擴張得益於對華貿易。一些專家甚至指出,從長遠來看,澳中經濟一體化很有可能影響兩國安全利益的觀點。 澳著名的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在最近關於“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們應該留意,該地區國家在製定政策時將與中國的政策越來越協調。”華盛頓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拉爾迪也強調:“該地區任何國家在做決策時都會考慮到中國對其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事實。” 在這些變化發生時,美國的注意力卻在其他地區。在關於“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影響”的國會聽證會上,國際關係委員會負責人說:“我擔心美國下一代從太平洋美夢一覺醒來,卻發現我們的影響力已完會退出了亞洲大陸。” 北京強調合作、協同發展及把目標投資作為對該地區最貧窮國家的經濟援助工具的做法獲得了認同。現在,北京與亞太國家不斷加強的關係也擴展到其他領域,如學生交流。不能進入美國研究的中國學者現在選擇去澳大利亞,被美國拒絕的泰國大學生轉而到中國留學。漢語在該地區越來越受歡迎,菲律賓政府甚至要求公立學校開設漢語選修課。泰國王宮到處都是中國遊客。澳議員邁克爾·約翰遜談到擁向澳大利亞的中國遊客時說:“這表明兩國關係越來越緊密。”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主導的亞洲,在沒有激烈爭吵、威脅和暴力的情況下正發生著改變,這是因為中美都不願發生對抗,都認為這對雙方有利。美國商家和消費者從促進中國與東南亞經濟的低成本生產中獲益頗多。北京也需要一個穩定和安全的外部環境以實現現代化目標。澳外長說:“在與中國人的所有會晤中,他們不會攻擊也不會批評美國,也不會試圖說服我們遠離美國。” 北京正在與該地區國家進行自由貿易談判。泰國外交部長說,泰政府正努力改變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把中國從過去貪婪的競爭者變成盟國,“我們必須得把中國當成夥伴,一個戰略夥伴。”中國與菲律賓的關係也在快速向前發展。中國影響力上升的一個最好注腳是東南亞地區華人社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斷高漲,而在曆史上他們經常遭受歧視。為炫耀華人血統,泰國總理他信和菲律賓一名前總統在訪華時還高調去祭祖。 “盡管美國主導的世紀還沒結束,但其影響力正在下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南亞經濟專家哈爾·希爾說:“隨著中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這是不可避免的。”▲ 《環球時報》 2006年08月17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