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台軍教官:大陸彈道導彈不可怕,巡航導彈才難防!zt

(2006-08-22 16:25:53) 下一個
作者簡介 戴敬忠上尉教官,學曆:中正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科;經曆:組長、飛修官、管製官、彈技官、教官。現任陸軍航空訓練指揮部總教官室空用武器教官組教官。 提要: 一、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中共導彈對陸航基地的威脅與因應對策。中共對台的飛彈演習,已造成國人心理上的不安且直接影響到政經的穩定。事實上,由於國防科技專業知識的隔閡,導彈飛彈的威脅明顯的被擴大、被政治化,本文經由對導彈的介紹,證明中共導彈的威脅並不足懼。 二、彈道飛彈防禦一直是美國最大的研究計劃,惟在預算與科技能力的限製下,其防禦範圍由全球縮為美國本土、再縮為戰區,而唯一實戰經驗的愛國者飛彈亦毀譽參半並不足以信賴,至於現存以反彈道飛彈為主軸的研發計劃,其時程均有所延誤且不甚樂觀。(1) 壹、前言: 以成本效益來看問題,彈道飛彈的防禦是係統化、整體性的。一個有效的防禦架構必須整合攻勢作戰、主動防禦、被動防禦以至戰場經營、指管通情各種舉措共襄盛舉方能成功。以我國的形勢,彈道飛彈的威脅與炮兵並無太大的差異,而真正潛在的威脅應是敵優勢空軍與精準的巡弋飛彈。因此,與其耗費巨資購置反彈道飛彈係統,實不如建立整體防空係統來得事宜。(2) 貳、研究課題探討: 一、主要飛彈係統介紹 (一)地對地飛彈 1.彈道飛彈:這是飛彈係統中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飛彈,其導引方式通常為慣性導引,飛行過程隨時與核對預置的彈道數據並作修正,新型彈道飛彈還藉助全球定位係統提高攻擊精確度。(3) (1)MX和平守護者(Peacekeeper)式洲際彈道飛彈:這是美國的最新型的窖發射陸基洲際飛彈,可攜帶10枚W-87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11,000公裏,圓形誤差公差隻有90公尺。美國戰略空軍總共部署了百餘枚MX飛彈,但根據美俄第二階段核武限製條約的規定,MX飛彈會在1990年代末期全部除役。 (2)三叉戟(Trident)I/Ⅱ型:這是美國的最新型潛射彈道飛彈,部署在18艘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潛艦上,每艘可配備24枚,構成美國海軍唯一的戰略核子嚇阻武力。三叉戟I型可攜帶8枚W-76核彈頭,最大射程在7,400公裏,圓形誤差公差為450公尺;三叉戟Ⅱ型最多能夠攜帶12枚W-76或W-87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12,000公裏,圓形誤差公差降至90公尺。 (3)SS-20彈道飛彈:這是冷戰時代備受矚目的中程彈道飛彈,1977年開始部署於西歐及遠東地區,嚴重威脅北約組織各國。SS-20能利用地窖陣地或機動運輸暨發射車來發射,極佳的部署機動性大幅提高了存活性,部署在西歐的SS-20可在發射後的20分鍾內擊中德國境內的戰略目標。SS-20最多可攜帶3枚核彈頭,最大射程5,000公裏左右,圓形誤差公差是400公尺。在美蘇簽訂中程飛彈限製條約後,SS-20飛彈已全部撤除。(4) (4)東風31型洲際彈道飛彈:這是中共在1999年天安門閱兵首度公開的最新型洲際彈道飛彈,最特別的是利用機動運輸暨發射車來發射,因此機動性極佳。東風31型是以先進的天體導引係統配合全球定位係統來導引,目前配備單一核彈頭,但未來將改良攜帶3枚核彈頭,最大射程在8,000~10,000公裏之間。 (5)東風15型戰區彈道飛彈:東風15型的出口編號是M-9,這是中共在1996年對台武嚇所發射的飛彈。東風15型是一種機動式彈道飛彈係統,以輪式載重車作為運輸發射載台,具備極佳的部署機動性。東風15型可配備戰術核彈頭和多種傳統彈頭,最大射程約600公裏,圓形誤差公差為280公尺,其改良型在更新導引係統後,圓形誤差公差已縮短到100公尺左右。(5) (6)SS-1飛雲(Scud)式戰區彈道飛彈:飛雲飛彈又被稱為飛毛腿飛彈,這是一種支持野戰的戰區彈道飛彈,攻擊敵人戰線前緣的指管通中心、軍火庫、機場等設施。SS-1B是最常見的飛雲飛彈,飛彈裝置在MAZ-543型輪式運輸發射車上,飛彈采用慣性導引係統,可配備戰術核彈頭、生化彈頭和傳統彈頭,最大射程約280公裏,圓形誤差公差為450公尺。SS-1C是飛雲飛彈增程型,最大射程增加到550公裏,但圓形誤差公差減少到700公尺。 (7)長矛(Lance)式戰區彈道飛彈:這是美國陸軍在1972年開始使用的戰區彈道飛彈,采用液體燃料發動機推進和慣性導引裝置,可攜帶戰術核彈頭、中子彈頭或傳統彈頭。長矛飛彈通常裝載於自走履帶車輛,具備良好的機動力,飛彈的最大射程130公裏,圓形誤差公差為150公尺。 2.戰防飛彈:戰防飛彈是目前威力最強的戰防武器,由於射程較遠、精確度較高,因此取代了傳統的戰防炮,成為陸軍最重要的戰防武器。除了單兵攜帶外,戰防飛彈也能配備在戰甲車或直升機上提供運用的機動性。 (1)拖(Tow)式飛彈:拖式屬第二代戰防飛彈,使用半主動有線指揮導引。射手以光學瞄準裝置對準目標後發射飛彈,利用瞄準裝置內的紅外線偵測器追蹤飛彈尾段的紅外線閃光信號,測得彈體與瞄準線的偏誤,藉由導線將偏向信號傳達給飛彈,以修正彈道擊中目標。拖式飛彈自服役以來推出多種改良型,拖2A裝有長杆型縱列彈頭強化破甲能力,拖2B更能用攻頂模式攻擊戰甲車最脆弱的車頂部位,全係列飛彈的有效射程在65~3,750公尺之間。拖式飛彈獲得包括我國在內的20餘國家陸軍使用,是民主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戰防飛彈;中共近年推出的紅箭9號戰防飛彈係統,據信就是參考拖2A係統發展而來。(6) (2)標槍(Javelin)式飛彈:標槍式是美國最新發展的戰防飛彈,在1997年7月進入美國陸軍服役。標槍的導引係統具備先進的射後不理能力,射手隻要用熱影像儀選擇並標定目標後,飛彈就完成了標定程序,飛彈射出後會自動去尋找目標。標槍式係統的全重不到20公斤,飛彈配備有破壞力強大的兩組縱列錐形裝藥,其最大射程為2,000公尺。 (3)菊花(Khrizantema)式飛彈:這是俄羅斯最新推出的重型戰防飛彈,在1999年才首度對外公開,北約編號是AT-X-15。菊花式采用特殊的毫米波雷達和雷射乘波雙重導引係統,提高了性能可靠度和戰術彈性;彈頭有縱列高爆彈頭和縱列油氣高爆彈頭兩種,具有強大的破甲威力。菊花式飛彈的最大射程可達6,000公尺,飛彈的飛行平均速度超過1馬赫,這種高性能反戰車武器主要是配備在機動載具上運用。 3.反艦飛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以德國V1飛彈為基礎發展反艦飛彈,早期反艦飛彈以脈衝噴射或渦輪噴射發動機推進,配備無線電指揮導引係統,射程和精度遠超過火炮和魚雷。1969年的中東戰爭,埃及海軍發射的SS-N-2冥河反艦飛彈成功的擊沈27公裏外的以色列驅逐艦,各國震驚之餘競相發展這類飛彈;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反艦飛彈獲得快速發展,目前已是作戰艦艇最重要的麵攻擊武器。 (1)魚叉(Harpoon)式飛彈:魚叉飛彈是美國海軍目前的主力反艦飛彈,這是一種專門攻擊水麵艦艇的次音速巡航飛彈,可分為空射、艦射和潛射等三種。魚叉飛彈配備有精密的複合導引係統,飛彈發射前,艦上的指揮控製係統會將目標相關數據輸入飛彈計算機內,飛彈以拋物線彈道射入空中,利用慣性導引下降貼近水麵飛行,飛彈進入終端導引階段會啟動主動雷達尋標器鎖定目標,直到擊中為止。魚叉飛彈已推出數種改良型,各型飛彈都裝有重量120公斤的高爆穿甲彈頭,最大射程在120~240公裏之間。魚叉飛彈目前獲得10餘個國家采用,已隨著諾克斯級巡防艦引進我國。 (2)戰斧(Tomahawk)式巡弋飛彈:戰斧式是美國海軍的一種多用途巡弋飛彈,能夠攻擊水麵艦艇和陸上目標,美國海軍近10年來曾多次發射巡弋飛彈攻擊伊拉克、阿富汗和南斯拉夫等國家。戰斧飛彈目前已發展到第四代,都采用渦輪噴射推進係統,但是導引係統則有很大的改變,第一代的核彈頭陸攻型配備慣性暨地貌比對導引係統,反艦型則沿用魚叉飛彈的尋標器;第二代為傳統彈頭陸攻型,配備數字地形對比修正輔助的慣性導引係統;第三代是第二代飛彈的增程型,增加全球定位係統輔助導引;第四代兼具陸攻和反艦功能,結合數據鏈路、全球定位係統、前視紅外線或毫米波雷達尋標器組成複雜的導引係統。各型戰斧飛彈的最大射程有明顯差異,最大射程在450~2,460公裏之間。 (3)飛魚(Exocet)式飛彈:這是法國生產的次音速反艦飛彈,與魚叉飛彈一樣都有空射、艦射和潛射三種,兩者的導引模式也類似。與魚叉飛彈不同的是,飛魚飛彈采用兩節式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推進,發射後會迅即下降貼近水麵作掠波飛行,距目標約10公裏左右進入終端導引階段並開啟主動雷達尋標器。飛魚飛彈已推出數種改良型,具備較佳的電子反反製能力和更難攔截的攻擊模式,最大射程超過70公裏。 (4)SS-N-22超音速飛彈:SS-N-22是世界上第一種量產服役的超音速反艦飛彈,主要配備在現代級驅逐艦上,目前已發展出空射型、艦射型和岸防型三種。SS-N-22采用火箭與衝壓噴射發動機推進,導引係統是整合有數據鏈路修正的主/被動雷達尋標器導引,最大射程根據型式的不同在110~160公裏之間。SS-N-22的飛行速度在2.5~4馬赫之間,在終端導引階段的掠波飛行高度隻有5~20公尺,由於速度快、攻擊高度低,是一種極具威脅性的反艦飛彈。中共已因為購入現代級驅逐艦而擁有SS-N-22反艦飛彈。 (5)C-801/802飛彈:C-801是中共仿飛魚飛彈製成的反艦飛彈,被稱為「中國飛魚」,兩者的性能相當,中共並研發出空射、艦射和潛射三種C-801,最新改良的C-801其最大射程增加到75~85公裏。C-802則是C-801的修改型,最主要的修改是換裝由固態火箭加力器和小型渦輪噴射發動機組成的推進係統,雖然導引係統沒有改變,但是電子反反製能力提高,並具備末段彈道的蛇行機動能力。C-802的射程大幅提高,最大射程可達120公裏。(7) (6)雄風二型飛彈:雄風二型是中科院所發展的高性能反艦飛彈,目前廣泛配備在作戰艦艇和岸防部隊。雄風二型飛彈采渦輪噴射發動機推進,配備慣性暨主動雷達尋標器/被動紅外線尋標器導引,因此具有很好的電子反反製能力,成為世界上第一種配備雙尋標器的反艦飛彈,最大射程在80~120公裏之間。(8) (二)地對空飛彈:這類飛彈可分為地對空、艦對空兩種,其中的地對空飛彈還包括機動性、操作彈性極高的單兵肩射式飛彈。 1.地對空飛彈 (1)鷹(Hawk)式飛彈:鷹式是一種性能優異的中低空野戰防空飛彈係統,雖然自1960年就開始服役,但在實施了多階段的改良後,目前仍是許多國家的防空主力裝備。鷹式飛彈采用固態火箭發動機推進,采用半主動雷達歸向導引係統,並配合地麵自動數據處理計算機擬定目標截擊順序與攻擊方式。鷹式飛彈的最大射程可達40公裏,除一般飛行器外,還擁有攔截短程彈道飛彈的潛力。 (2)愛國者(Patriot)式飛彈:愛國者是美國研發的機動式防空飛彈係統,可作為野戰防空和要地防空來使用。全套愛國者係統由飛彈發射器、相位數組雷達、接戰管製站、通訊裝備車和電源車組成,都利用載重車牽引或作為載台,每座飛彈發射器裝有四枚飛彈。愛國者飛彈使用固態火箭推進,配備指揮暨半主動歸向追蹤導引係統,有效射程在3~90公裏之間,有效射高在300~24,000公尺之間。愛國者係統服役至今已進行許多改良,新推出的PAC-3型具有攔截低空層彈道飛彈的能力,而我國陸軍采購的PAC-2+型也擁有部分的反飛彈能力。(9) (3)S-300飛彈:S-300是俄羅斯生產的高性能機動防空飛彈係統,性能足與美國的愛國者係統抗衡。S-300係統也是由飛彈發射車、相位數組雷達車、接戰管製車、通訊裝備車和電源車組成,每座飛彈發射車裝有四枚飛彈,根據載具型式來分,目前有輪式和履帶式底盤的兩種S-300係統問世。S-300飛彈采用固態火箭推進,配備指揮暨半主動雷達歸向導引係統,有效射程在5~75公裏之間,有效射高在25~27,000公尺之間。S-300係統目前有S-300V和S-300PMU兩大係列,前者具備攔截戰區彈道飛彈能力,後者以對付傳統飛行器為主。 (4)刺針(Stinger)式飛彈:刺針式是一種單兵肩射式防空飛彈係統,由於單人便可操作,所以使用彈性非常高。刺針式飛彈係統的性能優異,裝有精密瞄準具和飛彈尋標頭,能夠全方位、對頭攻擊空中目標,並且有很好的抗幹擾能力,有效射程在0.2~4.5公裏之間。刺針式飛彈曾在阿富汗戰爭中大出風頭,擊落許多蘇聯飛機,由於它的機動性和使用彈性優異,美國對出口這型武器一向非常小心,深怕它落入國際恐怖份子手中。中共已經成功仿製刺針式飛彈係統,推出前衛1號(WQ-1)飛彈係統。(10) (5)SA-14/16/18:前蘇聯在單兵肩射防空飛彈係統的發展,並不讓美國專美於前,其係統的複雜更遠超過美國,並廣泛在東歐和第三世界國家服役。俄羅斯目前生產的這類武器主要有SA-14、SA-16、SA-18三款,三型武器的發射器外型差不多,係統全重都在16~19公斤之間,飛彈發射重量在10公斤左右。三型武器中以SA-18的性能最先進,飛彈裝有雙頻段被動紅外線尋標頭,另外兩型飛彈則配備單頻尋標頭,最大防空射程大致在5,000公尺左右。中共目前已仿製SA-16/18,推出前衛2號(WQ-2)飛彈係統。 2.艦對空飛彈 (1)標準(Standard)式飛彈:標準係列是美國海軍的主力區域防空飛彈係統,其設計要點在截擊高度20公裏以下侵入艦隊空域的飛行器。標準飛彈有SM-1和SM-2兩個係列,SM-1采用半主動雷達歸向導引係統,最大射程在50公裏左右;SM-2則換裝較複雜的雷達指揮/慣性導引暨半主動雷達歸向導引係統,是神盾巡洋艦和神盾驅逐艦的防空利器,增程型的SM-2ER其最大射程增至137公裏之遠。美國海軍的戰區彈道飛彈防禦係統將使用大幅改良的SM-2係列飛彈,顯示這型飛彈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海麻雀(Sea Sparrow)式飛彈:這是由麻雀空對空飛彈修改而來的艦載防空飛彈,屬於單艦自衛用的點防空飛彈係統。海麻雀飛彈的導引模式與麻雀飛彈相同,采用半主動雷達導引係統,所以作戰時需要軍艦上的照明雷達持續照射目標,它的最大射程約15公裏左右。海麻雀飛彈係統廣泛受到美國盟邦使用,目前裝備在許多歐洲和日本軍艦上。 (3)海欉樹(Sea Chaparral)式飛彈:這是從陸基檞樹飛彈修改而來的艦載防空飛彈,屬於一種單艦自衛用的短程防空飛彈係統。海欉樹配備紅外線導引係統,采光學瞄準射擊,所以操作時容易受到天候影響,最大射程僅有3公裏左右。(11)我國海軍的康定級巡防艦目前就配備海欉樹飛彈係統,防空能力略嫌單薄。 (三)空對地飛彈:空對地飛彈的型式眾多,從長射程的空射巡弋飛彈到極短射程的空射戰防飛彈均有,艦載反艦飛彈許多都發展出空射修改型,也算是空對麵飛彈的一種。 1.風暴之影(Stormshadow)式飛彈:這是由法國阿帕契飛彈大幅改良而來的距外攻擊飛彈,是目前最先進的戰術空對麵飛彈係統。風暴之影飛彈采用渦輪噴射發動機來推進,最大射程超過250公裏;導引係統非常先進,中途導引使用經全球定位係統修正的慣性導引暨參考地形導航,終端導引使用高分辨率紅外成像尋標器來捕捉、識別和標定目標。此外,飛彈還配備破壞力強大的兩段式縱列貫穿彈頭。 2.高速反輻射飛彈:編號AGM-88的高速反輻射飛彈是美國海、空軍的主力防空壓製攻擊武器,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配備在野鼬機和電戰機上。AGM-88配備有可接收大範圍雷達頻率的雷達尋標器,以被動雷達導引模式攻擊敵人的防空雷達,其操作模式計有:以機載雷達預警接收器感測的自我防衛模式、飛彈尋標器預先設定感測的預先指示模式、發射飛彈後徑行偵測鎖定的隨機目標模式等。AGM-88的最大射程可達25公裏左右。 3.小牛(Maverick)式飛彈:小牛飛彈是美國海、空軍最重要的空射戰術飛彈,能用來攻擊車輛、碉堡、船艦等目標。小牛飛彈最初以電視導引而著名,後續再發展出紅外線影像尋標、熱影像尋標和雷射導引等三種導引方式。新型小牛飛彈屬射後不理(Fire and Forget)先進飛彈,飛彈發射前會先利用雷射標定器或飛彈彈錐接收的電視影像鎖定目標,飛彈射出後便利用目標反射的影像進行半主動歸向導引,所以戰機發射飛彈後便可以迅速脫離現場。小牛飛彈的最大射程在24~48公裏之間,我空軍的部分F-5E戰機可掛載較早期的小牛飛彈執行戰轟任務。 4.地獄火(Hellfire)式飛彈:這是美國專為直升機掛載所發展空射重型戰防飛彈,可用來攻擊車輛和建築工事。地獄火飛彈原來采用辦主動雷射導引係統,但後來發展出可根據不同戰術需要和天候條件而配置的導引係統與尋標器,例如紅外熱影像尋標器和毫米波尋標器等,飛彈的最大射程可達7公裏。地獄火飛彈目前已廣泛配備在AH-64、AH-1W等攻擊直升機上。 (四)空對空飛彈 1.長程空對空飛彈:如鳳凰(Phoenix)飛彈是美國專為F-14戰機所發展的長程空對空飛彈,自1974年起擔任全天候艦隊防空任務,最大射程接近200公裏之遠。鳳凰飛彈的導引方式可分為兩段,中途導引是利用單脈衝等幅波與半主動導引的組合,終端飛行則是主動雷達導引;後期的鳳凰飛彈具有數字化訊號處理裝置、強化電子反反製能力、更新引信等改良措施(12),性能獲得大幅度提高。 2.中程空對空飛彈 (1)麻雀(Sparrow)式飛彈:標號AIM-7的麻雀飛彈最早在1958年開始服役,是美國海、空軍戰機使用最久的半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AIM-7M是麻雀係列最新改良型,尋標器改用脈衝型式,采用數字化信號處理,提高濾除雜波的功能,具有較佳的電子反反製能力和截擊低空目標功能,最大射程超過40公裏。在波灣戰爭期間,AIM-7M曾擊落許多伊拉克戰機,我空軍的F-16戰機目前也配備這型飛彈。(13) (2)AIM-120飛彈:這是美國新服役的中程空對空飛彈,與現有的麻雀飛彈相比,除了速度、射程、運動性能和電子反反製能力明顯提高外,最重要的是具備射後不理的戰術優勢。AIM-120采用慣性中途導引暨終端主動雷達的導引係統,最大射程接近50公裏,自1990年代中期以後,這型飛彈已成為北約諸國戰機的主力空戰武器。 (3)雲母(Mica)式飛彈:雲母飛彈是法國研製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兼具中程攔截和短程纏鬥兩種戰鬥任務,由於重量輕、結構緊湊,具有極佳的作戰彈性。雲母飛彈的有效射程在0.5~60公裏之間,飛彈除了在進行遠距離攻擊時彈載慣性係統需要從搭載機獲得修正訊號外,在中程和短程攻擊時都具備射後不理能力。雲母飛彈有主動雷達型和紅外線型兩種,可使用四種接戰模式,搭配複雜的氣動與噴流控製係統,具有優異的機動性能極佳。我空軍的幻象2000-5戰機目前就配備雲母飛彈,是空軍最先進的空對空飛彈。 (4)R-77飛彈:R-77是一種性能與AIM-120、雲母相當的中程空對空飛彈,是第一種裝有主動雷達尋標頭的俄製空對空飛彈,具備全方位、全天候、射後不理的作戰能力。R-77的外型簡潔修長,飛彈尾部裝有4具網狀控製麵是這型飛彈的最大特色,這項設計可以提高飛彈的運動性能。R-77的有效射程在0.3~110公裏之間,俄羅斯目前正發展R-77M改良型,最大射程增加到160公裏。R-77目前主要裝備在Su-27、MiG-29等俄製新型戰機上。 3.短程空對空飛彈 (1)響尾蛇(Sidewinder)式飛彈:編號AIM-9的響尾蛇係列是世界上研發最成功的短程空對空飛彈,自1956年服役以來已發展到第四代,目前是民主陣營國家空軍的標準空戰武器。響尾蛇飛彈采紅外線歸向導引,為世界同類型飛彈的始祖,這型飛彈的紅外線尋標頭經過不斷的改良,已具備全方位攻擊能力,抗幹擾能力也大幅提高。響尾蛇飛彈的有效射程因型號而有不同,最大射程在18公裏以下;這型飛彈自民國47年台海戰役以來就廣泛用於區域性戰爭,創下非常輝煌的紀錄。 (2)R-73飛彈:這是俄羅斯最先進的短程空對空飛彈,雖然導引係統類似響尾蛇飛彈,但是性能更為優異。R-73的彈體裝有複雜的控製翼麵,加上排氣口裝有可控製推立方導流片,因此運動性能極佳,最大射程在20~30公裏之間;R-73的紅外線尋標器能夠全方位發射,有識別熱焰彈等誘餌的能力,再加上可配合飛行員頭盔上的瞄準裝置連動,大幅提高對目標的搜尋與標定能力。中共自俄羅斯購入Su-27戰機後,R-73飛彈也隨著戰機一並引進,對我構成很大的威脅。 (3)魔法(Magic)二式飛彈:魔法二式是由魔法一式大幅改良而來的全天候、全方位纏鬥飛彈,基本導引原理與響尾蛇飛彈相同,但配備先進的數組紅外尋標器和數字處理技術,目標辨識能力強、反應時間短,能辨識熱焰信號假目標或背景紅外線輻射幹擾,性能優於同時期的響尾蛇飛彈。魔法二式飛彈有效射程在0.5~10公裏之間,目前是我空軍幻象2000-5的標準空戰武器。(14) 二、二炮部隊的緣由與使命 在整個解放軍中,二炮部隊是承擔最大職責的單位;負責對敵人的重要戰略及作戰目標進行「縱深打擊」任務。自從1960年成立以來,二炮部隊的任務一直局限於核子反擊。但自波斯灣戰爭結束後,中共的戰略計劃單位就把二炮部隊的任務多樣化;包括對高價值的戰略目標進行傳統打擊任務。而把二炮部隊納入傳統武力打擊的角色,則標示著在解放軍的現代化當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15)任職於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國際安全事務處的石明楷(M RAK A.STOKES)曾在一篇名為「中國軍事在太空和傳統性戰區飛彈的發展」文章中引述解放軍於飛彈打擊階段三個優先打擊的目標組合:一、防空與飛彈防禦陣地;二、機場與地對地飛彈陣地;三、指揮、管製、通信、計算機、情報、監察及偵察(C4ISR)係統。經由多波的飛彈攻擊,癱瘓上述機製,將可提供一個後續空中打擊的空窗期,以便鞏固在台海上空的製空權;進而奪取製海權,完成其製三權的目標。在可見的未來,我們將會麵對中共各型彈道飛彈的威脅。據情資顯示距台600浬內中共部署M-9型彈道飛彈360枚、M-11型彈道飛彈64枚及M-11A型彈道飛彈144枚,共568枚彈道飛彈。(16) 三、彈道飛彈預警時間與預警衛星、陸基型預警雷達之關係 以美國DSP預警衛星為例,飛彈預警衛星是偵測飛彈發射時所產生的強烈紅外線輻射信號。在飛彈發射90秒後,預警衛星才能偵測並確認飛彈發射。(17)由於衛星本身無解算飛彈飛行彈道能力,故須將所偵測之數據經由太空或地麵通信中繼站,傳送到地麵工作站台處理,最後再傳送到科羅拉多州夏延山的美國太空司令部。由太空司令部將預警資料分發至各有關單位運用,整個過程約3-4分鍾。對於射程超過8000公裏,飛行時間約30分鍾的洲際彈道飛彈,預警衛星約可爭取25分鍾以上的預警時間。(18)由此可知預警衛星的信息無論如何至少需要3-4分鍾加以處理。為了縮短處理時程,美國於1995與1997年先後分別成立戰區攻擊和發射早期回報係統(ALERT)及聯合戰術地麵站(JTGS),可使戰區司令部直接接收並處理預警衛星數據,大幅縮短處理及傳送所消耗的時間。台灣所麵對的戰區彈道飛彈(TBM)大多數為M-9與M-11所造成的威脅。以射程約300公裏的M-9飛彈為例,其飛行時間約為5分鍾。如果此時需4-5分鍾處理衛星所偵測之信號再傳交給第一線作戰指揮官,對他而言有或沒有已不具任何意義;因為此刻飛彈已抵達部隊上空,準備承受相當的損失。就算台灣成立與美軍相同的AL ERT與JTGS等機構,直接由本土接收衛星數據,情況仍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對遠距離偵測的陸基型預警雷達而言;由於雷達具有解算彈道能力,祇要飛彈進入雷達涵蓋視界便可徑行解算彈道後交反飛彈陣地運用減少傳送時間,便可爭取較為充裕的反應預警時間。以M-11彈道飛彈為例:祇要飛彈升空至32公裏時(彈道頂點高度為170公裏),陸基型預警雷達便可徑行追蹤與解算,提供戰區指揮官約可獲得5分鍾的預警時間(若以預警衛星提供情資經辨識、處理與發布亦可獲得相似的預警時間)。倘若麵對射程較短的M-9由衛星預警所提供的時間恐怕比陸基型預警雷達所提供的更短。(19) 四、中共彈道飛彈發展近況及我陸航部隊因應之道 1997年時,中共預料「一個有限度的中美戰爭遲早會爆發」,1998年美國則自問「我們將會為台灣而戰嗎」?加之從中共與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的角力及從不放棄對台動武之企圖,實在讓我們對未來更增添了一份威脅感。中共在1998年6月底美國柯林頓總統訪問大陸之時,就台灣事務向美方提出的四項要求中,就有一項是「不在台灣布建彈道飛彈防禦體係」。不論美方是否同意,這給了我們一個在國防上的警訊! 1990年波灣戰爭彈道飛彈的攻防教訓在國際間迅即起了發酵作用,正麵的影響是彈道飛彈防禦(TBMD)受到普遍的重視;負麵的影響則是彈道飛彈技術,也同時加速向不穩定地區擴散繁衍,中共即為此種技術輸出的一大賣主。同時波灣戰爭後,西方國家探索新一波「軍事革命」之思潮湧起,也刺激了中共建軍方向的改變(20);除了置重點於海、空軍兵力現代化之外,在已深具規模的彈道飛彈基礎上,更積極的推動第二代長程洲際核子戰略彈道飛彈以及潛射彈道飛彈之研製。麵對中共未來對我威脅極大的彈道飛彈發展,我國軍尤應亟思反製之道,以維護國家安全。 (一)中共彈道飛彈發展近況及未來趨勢 中共各型戰略、戰術彈道飛彈性能概況如附表,其未來發展趨勢略述如下: 1.「東風31號」洲際彈道飛彈:該型導彈從民國74年開始研製,於84年5月29日試射成功。(21)采多彈頭分導技術,可攜帶3個彈頭。由於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導彈的體積和重量比東風4型導彈小又輕,因而易於儲存運輸,反應速度快,可由輪式運輸發射車靈活轉運與機動發射,導彈之機動與存活率大為增強。 「東風31號」飛彈可分為「陸基型」與「潛射型」兩種,陸基型未來將取代「東風4號」導彈。潛射型即為「巨浪2型」潛射飛彈,因彈體直徑較「巨浪1型」為大,無法裝在「夏」級潛艦上,將裝置於下一代「094」型潛艦,分析其可能無法於公元2000年前完成部署。 2.「東風41號」洲際彈道飛彈:該型導彈從民國75年開始研製,預計於2000年後部署成軍,作為下一世紀的主要戰略武器,以取代「東風5號」戰略導彈。東風41號洲際彈道飛彈將朝多彈頭、彈頭小型化與輕量化方向發展,可攜帶9個核彈頭,使用輪式運輸發射車載運和機動發射。由於東風31與41兩型導彈均具有高度的機動性與隱蔽性,平常隱蔽在山洞,戰時則開出發射,偵察衛星將很難發現。該兩型導彈一旦完成部署,將使中共具有陸基第二擊打擊能力,無疑將會大大提升中共的核戰略威懾能力。 3.「M族」短程機動飛彈:係中共於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迄今已研製出四種不同型號的戰術彈道導彈,即「M-7」、「M-9」、「M-11」及「M-18」。其中「M-9」及「M-11」飛彈分別於77年6月及78年6月試射成功。發射準備時間僅需30分鍾,加上其機動、偽裝、隱蔽之特性,不易為偵察衛星發現,同時亦可攜帶高爆彈、化學或核子彈頭。目前中共正以「M-9」(即東風15)型導彈為基礎,改良和發展體積小、射程遠、命中率高的新型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其中最重要的戰術技術要求,是為導彈加裝可精確製導的全球定位係統,並在第二階段改變彈道,其導彈命中圓形誤差公差(CEP)將有可能自目前的150~300公尺,再向下降低其誤差值。(22)這種具有精確打擊能力的導彈一旦研製成功,如再換上低當量的核彈頭,即成所謂之「次戰略飛彈」,在功能上具戰略與戰術間之嚇阻力量。 中共M族飛彈性能諸元判斷表 性能諸元 M-9型 M-11型 飛彈長度 9.1公尺 同左 飛彈直徑 1公尺 同左 彈重 6,200公斤 不詳 最大射程 660公裏 1,100公裏 彈頭重量 500公斤 800公斤 彈頭型式 傳統化學核彈頭 同左 發射載具 類似蘇聯 MAZ-543型八輪發射車 同左 火箭節數 單節 同左 燃料種類 固態 同左 圓周誤差率 100~300公尺 同左 方向控製 向量噴嘴及小翼 向量噴嘴及高度控製係統 導引方式 慣性 同左 控製方式 數字及近接網絡 同左 反應時間 30~45分鍾 同左 發射準備時間 30分鍾 同左 飛行時間 7.14分鍾 操作人數 10人 同左 資料來源:檔案數據 中共戰略、戰術彈道飛彈性能概況表 彈種 最大射程 (KM) 攻擊涵蓋範圍 爆炸威力 (黃色炸藥) 其它 東風2號 1,386 蘇聯、日本、韓國 2萬噸 已退役。惟仍有20~30枚庫存 東風3號 3,000 日本、印度、菲律賓、台灣、俄羅斯中、東部 3萬噸 核彈或氫彈頭。目前部署約60~80枚 東風4號 5,200 整個亞洲、部分歐俄、阿拉斯加、澳洲 100萬~ 300萬噸 部署於發射井中,目前部署約60~80枚 東風5號 14,000 俄羅斯、歐洲、美國東部 500萬噸 具多彈頭功能。目前部署約10枚左右 東風21 2,400 20~30 萬噸 東風25 2,100 研發中 東風31 8,000 整個歐洲 10萬噸 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可攜帶3個彈頭。本型飛彈有「陸基」及「潛射」兩型。潛射型即為「巨浪Ⅱ型」,判於公元2000年前部署 東風41 15,000 北美西岸 100萬噸 三級式固態推進器。可攜帶9個彈頭,預計2000年後部署成軍,取代「東風5號」。平時隱蔽在山洞,可以輪式車輛載運機動發射,偵察衛星很難發現 M-7 90 台灣西岸 單級固態燃料,彈頭重500公斤。可攜帶高爆、化學或核子彈頭 M-9 660 台灣全島 單級固態燃料,彈頭重500公斤。發射準備時間隻要30分鍾。可攜帶高爆、化學或核子彈頭 M-11 1,100 台灣全島 單級固態燃料,彈頭重800公斤。可攜帶高爆、化學或核子彈頭 M-18 1,000 蘇聯、日本、韓國 單級固態燃料,彈頭重500公斤。可攜帶高爆、化學或核子彈頭 資料來源:檔案數據 (二)當前世界反彈道飛彈係統之發展 1.美國:美國在發展彈道飛彈防禦之計劃有三,優先級如下: (1)戰區飛彈防禦計劃(TMD):保護其前進部署、遠征部隊及盟、友邦部隊。 (2)國家飛彈防禦計劃(NMD):提供美國本土對抗長程彈道飛彈威脅之能力。 (3)先進科技計劃:提供前兩項計劃及已部署防禦係統加強功能上所需之科技。目前戰區飛彈防禦係統應戰略需求刻正積極研發,其計劃之近程目標是建立三層防禦網:針對點防禦的第三代愛國者飛彈(PAC-3)、提供大範圍保護的「戰區高高度區域防禦係統」(THAAD)及以神盾戰鬥係統為架構,攔截彈道飛彈的「海軍低層防禦網」。(23)簡言之,即一旦衛星係統偵測到敵發射飛彈,C3I係統以第一時間處理、指令,由攜帶雷射裝置的空中武力在敵飛彈起飛之際便將之摧毀;如果截擊不成,在飛彈升空、巡航期間,再由海上艦艇發射飛彈截擊;如果仍然失敗,就在飛彈開始下降進入大氣層之時或之前,發射射程較長的THAAD飛彈截擊;而在敵飛彈進入大氣層之後,則由射程較短的愛國者飛彈作最後的攔截。然而目前除了愛國者2型唯一經過實戰驗證外,其它係統均無法於公元2000年前研製完成。 2.德、法、義及美國於1995年合資開發中空層防禦係統(MEADS),設計彌補低空層至高空之間的反彈道飛彈火力間隙,預定於2005年服役。 3.俄羅斯:其發展之S300V反彈道飛彈係統分A、B兩種型式,B型為A型之改良者,於1991年開始部署,射程13~40公裏,速度7馬赫。雖無實戰驗證,但俄國科學家自認較美國愛國者二型飛彈性能要好。 4.以色列:於1995年與美國合作開發箭矢一型反戰術彈道飛彈,波灣戰爭後完成,現續研發箭矢二型,預定1999年完成,目前已試射成功。 5.反彈道飛彈係統發展之瓶頸:波灣戰爭期間,愛國者二型飛彈攔截「飛毛腿」之成功率概為五成,然而隨著彈道飛彈係統之改良,防禦係統之發展顯得頗為吃力。(24)歸納而言,當今反彈道飛彈係統發展所遭遇之瓶頸問題主要有三: (1)偵測困難:彈道飛彈之發射載具(尤其彈道飛彈戰略潛艦)多有隱蔽、機動及偽裝等措施,偵察衛星難以發現,且發射時間較以往大為縮短,致使敵方預警反應時間相對減少。 (2)火箭與彈道飛彈之推升具同樣之熱源,對使用紅外線偵測之衛星、機、艦等不易分辨真偽,影響對彈道飛彈推升階段之反製作為與效果。 (3)彈道飛彈重返大氣層後之終端對地速度可高達7馬赫以上,此階段現今世界上尚無任一反飛彈係統能予以鎖定;縱然成功攔截,彈道飛彈之彈頭破片仍會造成地麵之傷亡,更遑論核生化彈頭之傷害。 (三)中共彈道飛彈對我陸航基地威脅之分析 1.就配備有「巨浪一型」彈道飛彈之「夏」級戰略潛艦而言,由於其技術落後、噪音大、隱蔽性差、配彈量少,且目前僅此一艘。就戰略理論而言,因其無法經常保持戰備狀態,故其並無「第二擊」之能力。同時中共尚未發展出「093」、「094」級戰略核動力潛艦以及「巨浪二型」彈道飛彈之前,分析其對我動用海射型彈道飛彈之可能性低。爾後縱然其「巨浪二型」飛彈完成海上部署,然其主要戰略用途為威懾美國,非針對台灣(25);同時就海上作戰效益及風險推判,中共使用其戰略潛艦對我陸上攻擊機率較之於由二炮部隊實施應然性要低。 2.基本上中共之所有陸射型彈道飛彈對我陸航基地均具威脅,惟考慮國際輿論等因素,中共應不致動用核彈對我實施攻擊;而以傳統彈頭之「M」族飛彈對我重要城市、基地、交通樞紐、機場等襲擊最符合成本效益,因此二炮部隊之「M」族飛彈對我最具威脅。 3.我反製彈道飛彈能力:就來自中共二炮部隊「M」族飛彈威脅而言,台灣西部之各主要政、經、軍等設施最易受到標定攻擊;由於台海兩岸距離甚近(最近約140公裏),對我實施反製作為在時空上均屬不利,亦即我所需之彈道飛彈防禦係統性能要求較高。 波灣戰爭中愛國者飛彈雖然攔截到「飛毛腿」飛彈,但「飛毛腿」的彈頭破片依然對地麵造成意外傷亡。我方雖已向美采購性能改良的PAC-2+飛彈係統,中科院研發之天弓二型飛彈係統亦近完成階段,攔截對流層內俯衝階段之「M」族飛彈及飽和攻擊,應具相當效果;然對地麵之保障是否較波灣戰爭者為佳,仍需進一步評析。 依前所述,中共正以「M-9」導彈為基礎,改良和發展體積小、射程遠、有全球定位係統製導之高精準、命中率的新型短程戰術彈道飛彈。屆時我所獲之PAC-2+飛彈係統與自製之天弓二型飛彈係統將麵臨新的考驗。 (四)我陸航部隊因應對策 1.首先我們要注意的是中共彈道飛彈攻擊在國家戰略層麵之問題:依據我們的研究,中共當前不對稱式建軍之方向首重「威懾」,次為「實戰」;亦即將來其之「用兵」,不論是對美國抑或我方,均將采用「威懾」(26)戰略。85年3月中共在台海試射飛彈,對我經濟與民心士氣雖然有些影響,但也因此提高了我國人之警覺與憂患意識;支持國防、全民國防之觀念獲得全體國人認同。如今,在中共之「威懾」戰略下,我全民國防之作為首重「心防」,也就是我們對於彈道飛彈的威脅應該有憂患意識,但也不需要過度恐慌;因為在國際的壓力下,中共不致對我使用核子彈頭;再者,中共若以傳統彈頭攻擊我方,由於受限於酬載量,以M-9飛彈為例,僅能造成深10公尺,直徑30多公尺之彈坑,其破壞能力不如想象。因此可見,中共若對我實施彈道飛彈攻擊,其「威懾」之目的大於「實質殺傷力」,故國人不必過度恐懼,否則反將墜入中共圈套。 2.無論中共犯台模式如何,第一擊行動極可能為彈道飛彈攻擊,故我建立有效之反製能力,加大防禦縱深實為首要之務。茲列舉因應對策如下: (1)落實民防工作:台灣人口稠密,為避免飛彈攻擊下之人員傷亡,全民防空避難之觀念非常重要。如防空演練之認真、熟悉,防空設施、設備之周全與維護等平時均應做好。 (2)加強陸航基地內重要設施之防護:我陸航基地內之飛機保修棚廠、油彈庫、防空陣地等均可能為中共飛彈攻擊之目標,必須加強防禦工事,如隱蔽、疏散、機動、偽裝、雙重設置、地下化、防火、防毒、防爆等設施整建,以保護重要設施不被擊中或擊毀。 (3)加強國軍建軍備戰措施籌獲可早期偵測敵彈道飛彈來襲之長程預警雷達,以及衛星監偵係統,以便增加我反應時間。 (4)強化國軍C4ISR能量,以便獲得及處理實時、精確之作戰信息。 (5)考慮我現自美購得之PAC-2+飛彈係統及中科院之天弓二型飛彈係統,對我雖能提供單層之反彈道飛彈防禦,但考慮武器數量、係統命中率及減少對地麵破片傷害等,我誠有提升反彈道飛彈係統能力之需求,這也是國軍爾後要向政府爭取、獲得民意共識的工作目標。至於是要外購或與他國合作獲得反彈道飛彈防禦係統,或是自力研發對稱性武器等方案,均須我在成本及作戰效益、政府預算能力上作前瞻、縝密之評估。 參 、結論與建議: 既然攔截戰術飛彈沒有妥善萬全的防禦方法,我們就更需要加強我們的被動防禦,建立完整的民防體係,並且藉以加強一般民眾的心防;讓民眾了解什麽是彈道飛彈,它的威力與影響如何(27),不會讓民眾有盲目害怕的心理。像一九九六年台灣總統大選的時候,中國對台灣試射了幾枚彈道飛彈,就導致了股市大跌,以及一般的民眾要搶購美金的情形出現。這些都是台灣的弱點。假如我們沒有良好的被動防禦做台灣安全的支柱的話,那麽這就表示國軍可能沒有辦法有效的使用、布署主動飛彈防禦,來做最好的國家安全保障。 從曆史的經驗來分析,一個成功的武器係統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威脅的存在、技術的成熟、軍隊的熱誠、充足的預算、與大眾的支持。在這些因素中,台灣的飛彈防禦部署似乎隻滿足了第一個條件。事實上,台灣現在最欠缺的可能不是昂貴的武器係統,而是加強軍隊的作戰士氣與人民的敵我意識。否則中國稍為試射幾枚導彈,台灣軍民便土崩瓦解,還談得上如何飛彈防禦? 參考文獻資料: (1) 聯合報,民國84年7月19日,版三。 (2) 聯合報,民國84年7月22日,版三。 (3) 聯合報,民國84年7月27日,版三。 (4) 中國時報,民國84年7月28日,版三。 (5) 中國時報,民國84年8月11日,版三。 (6) 青年日報,民國85年3月7日,版三。 (7) 聯合報,民國85年3月9日,版二。 (8) 聯合報,民國85年3月9日,版四。 (9) 聯合晚報,民國85年3月24日,版一。 (10) 聯合報,民國86年1月27日,版一。 (11) 聯合報,民國85年4月5日,版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