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政策的新藍本 zt
(2006-08-22 16:25:53)
下一個
新加坡《聯合早報》
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的辭職曾經引起人們對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不同揣測。8月初,美國新任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Thomas J. Christensen)的一個長篇發言,很大程度上廓清了人們心頭的疑雲,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走向逐漸明朗起來。
7月17日柯慶生履新,在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8月3日,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舉行聽證會,題為《中國是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嗎》。柯慶生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這是他就職後第一次就中美關係做出公開宣示,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美國國務院係統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對華政策的基本取向。
美國不應視中國為威脅
翻開柯慶生數千字的講稿,其核心是在談論中國的國際定位、中國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定位和美國對華政策的核心與主軸。從這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判斷和取向。
第一,中國還不是一名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很多人一直以為,佐利克已經將中國視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其實這是一個誤會。翻檢去年9月佐利克關於中國的那篇演講,其中的確沒有如此聲口簡斷的判詞。而這次柯慶生的演講則有了更明確的表示。他說,“佐利克並沒有說中國現在已經是國際體係中一名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他隻是強調,美國的政策應該推動中國成為一名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
第二,中國很有可能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雖然不認為中國現在就是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但柯慶生對中國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表示很樂觀。他舉出了兩個理由。一是中國已經將其前途係於全球化及其在全球體係中獲得成功的能力。20多年來,中國人民已從中國的開放以及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參與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收益。中國的成功完全有賴於使其受益的全球體係的成功。因此,全球體係的成敗與中國利益相關。二是中國越是成為全球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越會感受到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結盟關係。
第三,美國不會遏製中國。柯慶生此次演講的基調是,“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日增是中國經濟增長與發展帶來的自然結果,不應視為對美國的威脅”。當前,美國對華政策的核心是將“在最大程度上擴大共同利益與相互合作的積極接觸”與美國必須保持強大的地區能力的觀念結合起來,以防中國最終偏離與美國利益相符的路線。因此,柯慶生在演講中明確表示,美國不想遏製中國,而是想幫助中國將其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引導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中庸的政策路線
盡管柯慶生明確表達了對華政策的傾向性,但我們也能同時感受到美國對華政策依然具有兩麵性的因襲。
柯慶生在演講中列舉了中美兩國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東盟地區論壇、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積極合作,也列舉了中國在六方會談、伊朗核問題、阿富汗重建、防治全球性疾病、完善能源供給保障等方麵所發揮的重大作用。但同時,柯慶生也詳細談到美國在人權與宗教自由、貿易不平衡、防擴散、軍事透明度等四個問題上對中國的關切。
柯慶生的演說,從結構上講是對美國高官談論中國的一種沿襲,反映了美國對中美關係的矛盾心態和對目前中國發展路向的不確定感受,反映了美國對華政策路線依然會在合作與製約中尋找平衡。當然,這種中庸的政策路線與柯慶生對中國的一貫理解是一致的。
柯慶生在就任前就是一個中國通,他做過普林斯頓大學的政治學和國際關係教授,兼任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中國和世界項目的主任,還是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理事。他曾發表過很多關於中美關係和台灣問題的論文,也有一本名為《1947—1958年的中美衝突》的專著。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柯慶生一直主張,美國理當支持台灣民主,但應注意與“台獨”保持距離,美國保衛台灣的義務應當是有條件的,如果台灣片麵宣布“獨立”,美國將不會協防台灣。
戰略對話仍將持續
8月6日,美國國務院信息局將柯慶生的演講稿排在該局網頁的顯眼位置。仔細閱讀之下,我們還能發現其中兩點重要的政策暗示。
首先是中美戰略對話還將繼續。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與美國前副國務卿佐利克之間進行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對近兩年的中美關係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柯慶生在演講中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這種評價暗示著佐利克的繼任者將與中國同行繼續進行戰略對話,拓展、提升中美關係。
其次是台灣問題在美國對華政策中的重要性會繼續降低。近兩年,台灣問題在中美首腦會談中越來越成為必須談到卻往往是一帶而過的話題,反映出台灣問題在中美兩個世界性戰略力量的對話中的分量在逐步減輕。柯慶生的演講也反映出這個趨勢。在將近十頁的演講稿中,沒有專門提到台灣的段落。隻是在中國軍事透明度一段中談到台灣。柯慶生也沒有主動談及兩岸政治關係和“台獨”問題,隻是在回答提問時不得不有所涉及。
去年9月,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的佐利克關於中美關係的講話引起了廣泛關注,也逐步規劃著一年來中美關係的路向。時隔將近一年,柯慶生的演講也透露出了濃厚的政策宣示意味,或許今後一段時期的美國對華政策會以此為藍本。(作者:韋弦,北京國際問題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