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外軍觀察:法國陸軍裝備發展重點解析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外軍觀察:法國陸軍裝備發展重點解析 2006年08月03日 08:56 國外坦克   提高陸軍武器裝備的技術能力,是法國在陸軍武器裝備領域內進行尖端性研究的重點。而對於迫切需要的技術能力,法國又確定了研究內容的重中之重。為了作好對未來陸軍武器係統研究的充分準備,花更少的錢,取得更多的成果,有必要對某些研發的技術,通過演示器進行演示,在盡量避免風險的同時,更加有效地使用現有技術成果,縮短研製周期。   進行陸軍武器裝備尖端性研究,是法國國防部做好未來陸軍武器裝備發展工作的整體部署之一。國防部決定把開展科學和技術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相結合,與可能預見的軍事需求相結合,以至通過演示器演示和實驗,達到研製出新型裝備的目的。為此,法國國防部確定了兩條原則:一是確定未來30年陸軍武器裝備前瞻性計劃,即根據未來前景分析,結合地緣戰略、作戰和技術因素,明確未來武器係統發展的指導思想;二是參照工業政策製定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策略。   進行武器裝備尖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40種技術能力方麵,這些能力是2015年以前所要達到的水平。這些能力模式是製定協調性和超前性研究規劃的基礎。法國總裝備部和尖端技術研究局負責製訂計劃和進行組織協調,並作好模擬性研究。   明確發展方向 提升裝備性能   武器裝備的40種技術能力橫向分布,構成了未來部隊係統的整體能力,以及每個部隊係統的特定能力。而陸軍係統的特定能力隻有以下4種:   裝甲裝備的均衡性防護   “均衡性防護”的表述應具有廣泛的內涵,但在這裏主要是指裝甲裝備在作戰中綜合生存能力,比如能夠運動和利用地形的戰術機動性和靈活性,不被敵人所探測和不被敵人所瞄準;觀察監視、捕捉目標,以及能夠先敵發起攻擊,並將其消滅。   均衡性防護應當使裝甲裝備麵對更加寬闊的作戰範圍,保證其在城市作戰和城郊作戰中,采用新的作戰樣式,並將其綜合入地麵作戰係統的網絡之中。為此主要研究方向在以下幾個方麵:   ——保證武器裝備在作戰中的持久性,並改善其生存能力:   ——減輕裝甲裝備的重量,滿足空運部署的要求;   ——與其他係統相結合(裝甲車輛、步兵機器人和無人機),擴展直視距離以外的控製區域,同時開發對區域內識別目標和射擊能力:   ——保證使減少了的乘員始終能夠處理始終處於居高不下的大量信息,以綜合入信息流通發揮首要作用的“係統之係統”之中。為此,改進的主要方麵是信息數字化,功能自動化,以及人與係統的接口更加優化。   裝甲裝備的均衡防護是一個廣泛的尖端性研究領域。在這方麵法國已進行的研究主要有兩大課題:一是正在進行的電傳動研究,通過演示器演示,對18噸級的6×6裝甲車采用柴油機和發電機相結合的混合傳動,主要是通過研究通過蓄電池的功能,保證車輛的隱蔽行動;第二是采用演示器的方式,研究一種主動式防護係統,在彈命中目標的之前的最後瞬間,對其實施攔截,以此達到防護的目的。   麵對2015年以前可預見到的威脅,一方麵涉及到要保持“勒克萊爾”坦克與其它輕重型裝備相比較,所發揮的性能優勢;另一方麵要加快研究步伐,提升裝甲裝備的每一項技術功能(火力、機動性、生存能力和C3R能力),同時將各種功能分布在多種武器平台上,發揮戰術分隊的整體作用。   地雷的探測和抑製能力   此種能力的目標是設計和研製將探測、抑製和誘惑地雷各種手段結合在一起的係統,從而保障部隊在麵對地雷的情況下,以本身的運行節奏,安全地在地麵運動。   在掃雷方麵,主要涉及到4種功能:   ——為部隊開辟通路,保證部隊能夠以正常的速度運行;   ——清理特定的區域,保證部隊能夠履行作戰任務,為此,可靠性優於速度;   ——在布雷的戰區,保證部隊進退自如;   ——在雷區打開入口,在敵火力之下,以較快的速度,為部隊通過開辟通路;   為了滿足上述功能的需要,所采用的技術手段主要分為3鍾:   ——遠距離雷場探測和雷區標注,更好地發揮掃雷設備的作用;   ——采用掃雷車現場掃雷,開辟通路、戰區和部隊開進入口;   ——人工掃雷,步兵自己掃雷,清理戰區。   上述技術手段的難點在於地雷的探測,應當具有很強的敏感性,能夠探測各種類型的地雷,必須將各種手段結合在一起,盡可能減少誤報率。   目前,法國在探測和掃雷技術及手段的研究方麵,主要有同德國聯合研製的現場掃雷係統。該係統名為MMSR/SYDERA係統,該係統將分別具有誘爆非壓式地雷、誘爆壓式地雷、探測、掃雷和指揮控製的5種車的功能結合在一起。   將智能彈投入使用   此種能力的目的是設計和研製能夠提供精確和與目標相適應的火力係統,在價格和局限性方麵要接近於常規彈藥。這無論是對於遠距離的區域控製,還是接觸式作戰和地空防禦,都涉及到發射係統,如導彈、火箭發射器和炮射彈藥等的問題。   智能彈主要將運用於以下3個領域:   ——地麵炮兵和海上對地麵的增援火力;   ——車上作戰用的裝甲武器;   ——下車作戰用的步兵武器;   智能彈與常規彈相比,應根據情況不同,具有以下功能:   ——自動校正誤差,以彌補實際彈道和理想彈道之間的誤差,即能夠保證彈準確地命中所瞄準的目標;   ——與控製係統相知相聯;   ——選擇目標和確定最佳攻擊方式,不僅能夠考慮到最初目標指示的誤差,而且還要考慮到目標可能出現的運動。   對智能彈的研究,期望在效能方麵,與常規彈相比能夠具有決定性的飛躍,同時應當減輕保障係統的負擔,共同發揮應有的效能。   目前法國在智能彈研究方麵,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是“係統”方麵的研究,二是組件方麵的研究。在係統方麵主要是改進綜合能力,尤其是目標捕捉和管理,以及對目標作戰的能力,主要針對視界之外作戰和遠距離區域控製。智能彈的主要是功能是可靠性,命中目標的精度,特別是用於部隊火力增援時。   在組件方麵,隨著彈藥的越來越“智能化”,所承載的電子係統會越來越多,這些電子係統將受到多方麵的限製,比如價格問題,彈藥的價格應當低廉;緊湊性問題,在彈藥和火箭本身沒有更多的空間;尤其是特別嚴酷的環境限製:溫度、震動,還有始發時1000到10000克的衝擊等。近幾年來,超大型集成電路的研製與應用,能夠在一個芯片中裝入各種傳感器、信號處理係統和驅動裝置。   法國現在智能彈的研究方麵主要作了以下兩方麵的工作:   一是通過演示器實驗,研製出炮兵毀傷評估彈藥,彈在飛行期間能夠通過監視器傳輸圖像;   二是用火箭發射,智能彈在儲存期間能夠改進,同時智能彈在飛行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速度測量和空氣動力製動進行校正。   機器人係統   此種能力的目的是設計與開發能夠保證在極度暴露的作戰區域,遠離操作人員的情況下,完成不同作戰任務的係統。所涉及到的係統包括在未來的地麵接觸式作戰中,將與裝甲裝備和步兵配合使用的地麵機動式機器人、軍用無人機,以及遠距離控製的地麵自動傳感器,也稱投射式傳感器,目的是滿足作戰人員在限製其暴露的情況下,擴展控製區域的需要,根據所涉及到的作戰任務和可使用的成熟技術,將人在作戰環節中的地位放置在遙控和對機器人的監測之間的轉換之中。   地麵機動式機器人   在眾多的軍事需求中,首先考慮使用的是地麵機動式機器人,其首要用途是用於在開闊地、城區或建築物內進行觀察,以及指示目標。至於擴展到對目標實施攻擊,需要在性能方麵具有極強的可靠性。   人在機器人係統中的地位是需要精確地進行研究的問題,還需要對人機接口進行相應的研究。為了使使用者能夠直接對機器人進行管理,而又不過分增加負擔,就需要在2015年以前,將其由遙控過度到自動化。為了使機器人達到自動化,還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比如定位、識圖和導航等。多個機器人的合作,以及聯網使用的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後就是機載軟件係統,無論在研究規劃方麵,還是在具體研究方麵都需要經受實驗的檢驗。   另外需要研究的問題有地麵機器人的微型化及其運動機能問題(新的運動方式和準確地使用),需要對能量控製和通信聯絡相關聯的問題,在其他能力範圍內進行處理。   目前,法國對地麵機器人方麵的研究主要有MINIROC型機器人,其主要功能是為下車作戰人員提供幫助。   投放式傳感器   投放式傳感器主要用於在地麵部隊未占領的區域,對敵方的活動實施探測與偵察。這涉及到要研究一種用於地麵的、隱蔽性、較長時間使用的、價格低廉的自動傳感器係統,同時還需要能夠與其它檢測係統,如衛星、無人機等構成網絡。這些多傳感器係統與決策係統和遠距離打擊係統相連接,以滿足遠距離控製戰區的需要。傳感器將采用多種技術,如震波、聲納、雷達、光電子等,在功能上具有可自動聯網使用的能力。   微型和超短程無人機   微型飛行機器人的軍事需求是多方麵的,特別是在偵察領域。現裝備的無人機為多代、多型號和不同體積的無人機,可分別在開闊的地域、城區或城內使用。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體積更小、使用更加簡便。   目前,法國對軍用無人機的研究重點放在空氣動力的設計方麵,要具有創造性的進展;此外,還要解決垂直起降的問題,超小型化的問題。在超小型化的同時,還迫切需要解決微型飛行器、微型傳感器、微型效應器和微型電源等問題   發揮整體效能 實現係統網絡化   為了使現有和未來的陸軍武器係統發揮整體效能,必須使其實現地麵係統網絡化。實現地麵係統網絡化並非是所有的技術能力一樣化,而是將多種技術能力集中在“作戰空間數字化和指揮信息係統”的技術能力之中。研究的重點是通過提供共同功能和勤務的橫向技術(如信息、符號、地圖、數據密鑰管理和基礎數據等),以及通信手段(如戰術通信、衛星通信等)做支撐,為滿足地麵作戰的需求做準備。   實現地麵係統網絡化,在於采用信息技術為地空作戰所能提供的所有可能性成果,運用於地麵信息戰領域,能夠實現真正的整體係統、在“係統之係統”中,每個單元能夠充分發揮其效能,增強協同作戰的能力。作戰優勢是通過加快行動速度,改善所產生的信息的質量,每個參與者對相關信息的掌握,以及行動的同步所取得。信息聚合戰不同於通過武器係統改進所產生的單一數字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作戰方式,而是通過將所有作戰武器係統形成網絡,將裝有各種傳感器的平台和發揮效能的平台區分開來,更好地掌握戰術態勢,實現最早射擊(在視界之外的射擊),以及改善的部隊的防護。   為了實現地麵係統網絡化的運用,法國為此研製了兩種大型係統:   ——用於接觸式作戰行動的地空作戰集成係統;   ——用於遠距離作戰的區域控製係統,該係統將各種傳感器網絡連接在一起,對目標實施偵察和捕捉,並提供與目標相適應的打擊手段。   地空作戰集成係統在地麵武器係統中率先使用了信息集成戰概念,對2015年以前的接觸式作戰,提供了創造性的戰術方案,將現有的武器係統(“勒克萊爾”坦克、VBCI步兵戰車、FILIN單兵係統和“虎”式直升機)和未來的新型係統(微型和大型無人機、較長遠投入使用的機器人係統、新型中型裝甲車)綜合在一起。地空作戰集成係統作為尖端研究項目的範圍內,已經生產出概念演示係統。 王凱奇 文章來源:《國外坦克》2005年第12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