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敲打緬甸的背後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美國敲打緬甸的背後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當東盟國家外長奔赴吉隆坡參加第39屆東盟外長會議時,緬甸問題成了官員和記者們關心的焦點。7月28日,第13屆東盟地區論壇也將在此開幕。美國國務卿賴斯將首次參加該論壇,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代表西方國家、通過東盟向緬甸施壓。
近來,在緬甸“人權”、“民主”和要求釋放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問題上鬧得沸沸揚揚。為了使國際輿論加大對緬甸的壓力,美國除了進一步指責緬甸的人權狀況,還說緬甸“試圖謀求核武器”。
在美國最近的亞洲政策中,緬甸問題竟然躍居高位,實屬意外。美國似乎決意提升國際和地區對緬甸的施壓,尤其要動用聯合國安理會和東盟來加速緬甸的民主進程。
美國今年5月31日,尋求在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不過,美國的親密盟國日本堅持說,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是安理會采取行動的主要條件。緬甸對國際和平和穩定沒有造成威脅,所以不應該在安理會議程上。俄羅斯同樣表示,緬甸對國際和平和穩定沒有造成威脅,把緬甸課題放在議程上是不恰當的。中國則說,緬甸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聯合國不應該幹涉,如果聯合國幹涉,情況可能更糟糕。
早在去年7月,賴斯以拒絕參加東盟外長會議向東盟施壓。在萬象東盟外長會議期間,緬甸軍政府的處境的確很尷尬。透過東盟對待緬甸的態度,可以明顯感受到美國和西方的壓力。一些東盟國家對緬甸態度強硬,就是害怕因為緬甸損害了與美國的關係。賴斯啟程之前,美國國務院就發表聲明,稱賴斯此次將討論“緬甸缺乏民主與全國和解方麵進展的問題”。尚不知道賴斯此次吉隆坡之行能為緬甸帶來什麽,但緬甸幾家報紙隨即發表了同一篇評論,稱“這個臭名昭著的惡棍(指美國)想走上顛覆我政府的老路”。
在去年萬象東盟外長會議期間,盡管一些老東盟國家指責緬甸,但越、老、柬等欠發達的新東盟國家卻支持緬甸,今年亦如此,在如何對待緬甸的問題上,東盟國家的外長意見尚不統一,馬來西亞外長賽義德甚至主張東盟對緬甸實施新的“放手策略”,稱幹脆將其交給聯合國處理。經過兩天的爭吵,新草稿上的上述內容都被打上括號,仍需各方繼續討論。日本媒體報道說,反對采取強硬立場的官員來自欠發達的國家柬埔寨、老撾和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官員則主張嚴厲批評緬甸。賴斯的到訪可能進一步增加論壇的戲劇性。
緬甸的事的確複雜,緬甸有緬甸的國情。緬甸幾年前選擇加入東盟,一定程度表明緬甸放棄幾十年的“閉關鎖國”政策,主動融入地區一體化進程,也可以說是東盟對緬甸的“建設性接觸”政策起到一定作用。早在蘇哈托時期,美國、印尼和緬甸幾乎達成共識,即效仿印尼“軍人在幕後、文官在台前”的統治模式。但梅加瓦蒂上台後,情況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但無論如何,如果按照東盟先前的既定思維去推動緬甸的民主進程,情況可能會比現在好得多。美國的打壓和雙重標準,隻會使問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近來美國為什麽急於解決緬甸問題呢?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緬甸的現狀。
全國民主聯盟在軍政府的長期打壓下已元氣大傷,領袖昂山素季的影響力不斷下降,全國民主聯盟黨員紛紛退黨,人數已不到鼎盛時期的十分之一,基層組織基本陷於癱瘓。作為全國民主聯盟主要支持者的緬甸中產階級、非政府組織和流亡海外的民運分子人數少,在緬甸社會的影響更小,而全國民主聯盟的同路人——高校學生、佛教僧侶早已偃旗息鼓。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和政黨的地位1988年以來有所上升,但沒有形成合力,也沒有挑戰軍人主導地位的意願。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軍方勢力有所上升。據估算,40多萬現役軍人加上家屬,再加上退役或轉到地方任職的前軍人,總數超過500萬,約占緬甸全國人口的10%。此外,軍人控製的緬甸聯邦鞏固與發展協會(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會員已超過2100多萬,約占緬甸總人口的40%。緬甸軍隊本身以及其所控製的政治力量在短期內是不可動搖的。
雖然緬甸麵臨西方的製裁,也麵臨著東南亞其它國家民主化進程的“示範效應”和東盟的壓力,但一個國家的民主化最終還是要依賴內部條件的發育和成熟,外因不是決定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社會一致施壓或許可以使軍人政權癱瘓,但在其它政治力量無力取代軍政府控製能力的情況下,緬甸反而有可能因此陷入內戰。這也是中國最擔心的。中國的周邊政策是:“睦鄰”、“親鄰”、“富鄰”,保持周邊的穩定。而美國卻惟恐天下不亂,在中國周邊到處縱火。
早在恐怖份子伊斯蘭祈禱團領導人漢巴裏在泰國南部落網並懷疑其曾匿居緬甸前,美國已將緬甸列入反恐戰線中。美國國務院負責毒品及執法事務助理國務卿比爾和反恐特使泰勒,在2002年初參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首次指明緬甸佤邦的部隊不但販毒,而且還是恐怖主義組織。2003年春末夏初,“非典”還在沸沸揚揚的時候,美朝為核武問題又搞得劍拔弩張的時候,美國先遣的特種部隊悄悄的在新加坡、泰國開始了準備活動。而據我有關部門獲得的情報,美國原準備增援伊拉克戰場的從海軍陸戰隊3個師抽調的4000人,由於伊拉克戰事提前熄火,該支部隊改投入緬甸“反恐”戰場。美軍對緬甸下手意圖日益明顯。作為應對,中國立即作出決策:中緬、中朝邊界,由解放軍接替武警負責的邊境防務,以防不測事件發生。美國國防部及其智囊團經過反複衡量,覺得在緬甸不可能再有勝算。再加上伊拉克戰爭勝利後又陷入泥潭的現實範例,陣營內部也由於國務卿鮑威爾等鴿派人物的極力反對,最終決定取消緬甸“反恐”作戰。在冬天到來之前,美特種部隊悄悄撤離泰國。
有觀察家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一味地對緬甸施壓不能不使人們懷疑美國的真正意圖。根據美國在國際上的表現,人們有理由相信,美國打壓緬甸,是為了自己的戰略利益。用一句中國成語來說,即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林錫星 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