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來了解一下以軍總指揮 看看到底是誰快撐不住了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環球時報消息: 記者齊迪、劉欣偉 以黎衝突今天進入到了第20天,已有750多名黎巴嫩人死於以軍炮火,而他們當中隻有很少一部分是真主黨武裝人員。作為以軍軍事行動總指揮的國防軍總參謀長丹·哈盧茨,早在幾年前就因指揮“定點清除”時表現出的冷酷被指有“道德缺陷”,如今,他再一次陷入了爭議。因為,他發出的每一道進攻命令都可能奪去更多平民的生命。 在以色列,能夠成為國防軍總參謀長,是一名職業軍人的終極目標。而這正是鐵血將軍沙龍一生的遺憾──他擔任過包括國防部長在內的軍中所有職務,唯獨沒有“總參謀長”的頭銜。比起沙龍,哈盧茨是幸運的。 今年58歲的哈盧茨,18歲加入以空軍時,隻是一個窮人家的孩子。他是靠著“硬功夫”在一次次戰爭中打拚出來的。他連續參加過第三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升空作戰80多次,累計飛行時間超過4000小時。他曾對媒體說,自己最喜歡在天空翱翔的感覺,經常一邊開飛機一邊大聲唱歌。2000年,戰功赫赫的哈盧茨被任命為空軍總司令。2005年,他成為以國防軍總參謀長,也是以軍曆史上第一位空軍出身的總參謀長。 今年6月以來,以軍大舉進攻加沙地帶以及半個月後接踵而至的以黎戰事,給履新一年的哈盧茨一個展示其強悍手腕的機會。以黎衝突爆發當天,他便發出威脅“要把黎巴嫩的時鍾撥回到20年前”。麵對哈馬斯和真主黨的南北兩線夾擊,他命令以軍戰機通宵達旦實施空中打擊,從一開始就牢牢控製了主動權。 隨後,他讓以軍地麵部隊推進到黎南部地區,並要求士兵“不準後退一步!”他要告訴世人,自己擅長的不僅僅是空戰。不過,地麵作戰進展遠沒有他想象的順利,真主黨頑強抵抗,以軍傷亡慘重。於是,人們紛紛要求哈盧茨還是不要地麵作戰了,隻進行空中轟炸就可以了,看來,他們更相信哈盧茨的空戰指揮能力(愚蠢!要取得任何一場現代化的戰爭的勝利,偏廢陸海空天中的任何一環,都不可能取得完勝----我was一個兵)。 據以媒體報道,哈盧茨曾下令:真主黨武裝每向海法市發動一次襲擊,以色列就要進行10倍的報複──打擊10個真主黨目標。雖然以國防部很快出麵予以否認,但分析人士認為這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恰恰是哈盧茨鷹派作風的真實體現。 哈盧茨擔任空軍總司令時,積極配合安全部門實施“定點清除”,成了沙龍最欣賞的“定點清除”專家。但以軍一次次的濫殺無辜激起了國內外的強烈抗議。在一次抗議活動中,以色列人打出這樣的標語:“扔下炸彈的飛行員,你晚上能睡得著覺嗎?”哈盧茨卻不以為然:“飛行員晚上可以安眠,我也能安心入睡。他們的行動無可挑剔。” 當記者問他作為飛行員向平民區扔下炸彈時有沒有良心上的顧慮時,他竟然回答“我隻感覺機翼稍微抖動了一下”。他對人性的麻木激起了眾人更大的憤慨,以至於評論家稱他為一個“有道德缺陷的人”。 但哈盧茨並沒有因此而改變。7月25日,以軍空襲聯合國駐黎觀察哨,再一次讓國際社會對他的用心產生了懷疑。還有軍事專家指出,哈盧茨大力發展高技術武器,希望通過技術上的絕對優勢遏製加沙地區恐怖活動的“科技立軍”理念,受到重挫──在這場以黎衝突中,以軍似乎沒占到多大便宜,他應該意識到,阿以間的深層矛盾不是幾件高科技武器就能化解的。 哈盧茨的苦衷還不止這些。近一個月來以軍夜襲晝攻,哈盧茨坐鎮指揮,有時每天隻能睡半個小時。高負荷的工作和戰事的壓力,讓從無病史的他進了醫院。28 日,哈盧茨突感上腹劇痛,被送進特拉維夫伊奇洛夫醫院。在經過一係列檢查後,醫生稱哈盧茨並無大礙,隻要“注意飲食和休息”就好了。以色列的電視台就此報道說,連我們的總司令都快精疲力竭了,真主黨應該也撐不了多久了吧。戰爭該結束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