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華郵評論:以色列空襲加納村給美國中東戰略當頭一棒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以色列空軍30日出動戰機對黎巴嫩南部地區的加納村進行空襲,造成至少50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7名兒童。《華盛頓郵報》日前就此發表評論說,空襲事件所導致的後果不僅僅是造成了包括兒童在內的大量平民死亡,而對長期以來支持以色列的美國來說,是對其中東戰略當頭一棒。沒有任何停火跡象的黎以衝突沉重地打擊了美中東戰略的核心,其影響之深遠是美政府當初所料不及的。   一些資深中東問題專家認為,鑒於黎巴嫩平民被以軍炮擊而喪生的局麵無法有效地改善,阿拉伯世界,乃至歐洲民眾的反以情緒將日益增長,而美國則無法避免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麵,其中東戰略也會在此“泥潭”中越陷越深,無法自拔,麵臨破產。   《華盛頓郵報》這篇題為《美國不作為,布什中東戰略麵臨破產》的文章同時指出,雖然美國一方麵敦促以色列保持克製,但另一方麵,還是同以往一樣給以色列以強有力的支持。衝突爆發不久,美國就表示以色列是“被迫使用武力還擊黎巴嫩真主黨向以境內發射火箭彈”。美國的這一立場恰恰和國際社會背道而馳,甚至在這一問題上美國和其盟國也產生了嚴重分歧。有分析家指出:隨著衝突繼續下去,美國的這一立場將使其陷入自入侵伊拉克以來更加被孤立的局麵,從而使其在全球推廣“民主”的政策徹底成為泡影。   原布什政府政策顧問理查德·哈斯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所走的每一條路都是錯誤的,他說:“隨著事態的持續惡化,不僅僅是阿拉伯世界,甚至在歐洲國家的反美情緒也會隨之增長。”   其實,白宮幕僚們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不過他們明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雖然當前這條路崎嶇難行,但是從“長遠大局”考慮似乎還必須堅持走下去。布什和他的顧問們希望借著黎以衝突的升級,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黎巴嫩真主黨乃至伊朗政權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從某種意義上來瓦解這些被美國視為“邪惡軸心”的國家和組織。正是這種心理驅使美國政府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布什在“加納村慘案”發生前一天的一番講話也恰恰證實了分析家的判斷。29日,布什通過廣播發表聲明稱:“目前的黎以衝突雖然對雙方來說是災難性的,但是對於徹底解決地區邊境和眾多中東疑難問題卻提供了難得的契機。”他同時還表示時間會證明一切,這場衝突的最終結果對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華盛頓郵報》解釋說,這裏所說的中東疑難問題其實主要就是美國和伊朗的問題,這也是美國中東戰略的核心問題之一。自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以來,美伊的利益衝突在小布什擔任美國總統後體現的更加明顯,所以黎以衝突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看為是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和支持黎巴嫩真主黨的伊朗在暗中較勁。   分析家們則認為,美國的這一政策隻會導致兩種對其非常不利的可能:一、黎巴嫩真主黨在衝突中得以生存,維和部隊陷入困境,美國同盟國的關係破裂。二、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因此變得更加激進,並向中東其他國家尤其是伊拉克販賣大量武器,對中東局勢構成更大的威脅。   對此原克林頓政府國家安全顧問助理也表示讚同,他稱:“由此可能引發的最壞的結果是,使中東地區有可能變得更加激進,以色列和美國會更加受到孤立。”   而從長遠角度來看,上述分析家還指出,隨著阿拉伯世界年輕一代的成長,他們會因為美國長期支持以色列而對美產生仇恨,這也會使阿拉伯世界諸如埃及、沙特這些美國的“盟國”不得不設法和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長此以往,美國在全球推廣“民主”的戰略也會隨之破產。(左嶠)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