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 星期四 2006年07月27日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
伊朗指責美國導致以黎問題羅馬會議未取得成果
【 德黑蘭消息】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塞菲2 ?日發表聲明,對日前在羅馬舉行的以色列和黎巴嫩問題國際會議未取得成果表示遺憾並指責是美國的雨權行為導致了這一結果。
聲明說,美國對以色列的全力支持是本次會議失敗的主要原因,隻要美國一天不停止支持以色列、並且在中東地區製造緊張和戰爭,那麽在本地區實現安全和持久和平就是不可能的。聲明指出,華盛頓對以色列的單方麵支持“意味著對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無辜人民的持續殺戮、對兩國經濟基礎的持續破壞,並將導致危機延續下去”。
聲明還對以色列襲擊造成黎方重大人員傷亡表示關注,並要求聯合國采取必要措施,對以軍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
【時事點評】眾所周知,由於美國的阻撓,羅馬會議最終聲明上刪去了阿拉伯國家、意大利和聯合國等提出的無條件停火要求。從旨在敦促停火這個意義上說,羅馬會議當然是失敗的。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達成了一大堆空洞共識的羅馬會議“何以失敗”並不是件值得一評的事。道理有二:
其一,由於以色列的行為己經激起公憤,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除非是“美以”兩家自己開會,不然,“對以色列不利的議題”將永遠是類似國際會議的主題;
其二,當著國際社會的麵,華盛頓曾經信心滿滿地嘴巴一咧:“給以色列一周的時間”。到今天為止,這一周的時間早己到期,然而,在國際社會麵前,自信的美國人、卻仍然在急著盼著以色列能塊點兒炸出一個“新中東”。
●類似這種國際會議,在“美國人的霸權”之下、必定是“開一個毀一個”
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隻要有美國人參加、隻要美國人有能力否決,那麽,類似這種對以色列轟炸行動產生不利影響的國際會議,在“美國人的霸權”之下、必定是“開一個毀一個”。
另外,我們想指出的是,在“羅馬會議失敗”之後,我們注意到,在中東角力的大國,不論在會議上“喝茶”的(美歐俄)、還是連張請柬都沒有拿到的中國,似乎都不想對這次會議說點什麽,反倒是美國人嗬護有加的以色列、與恨之入骨的伊明,分別將頭伸出來、拿著“會議結果”各自地解讀了一二。
東方評論員注意到,伊朗人的“解讀模式”在新聞稿中已經描繪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將美國霸權臭罵了一通,並將導致會議失敗的罪責一頭扣在華盛頓的頭上;值得注意的是,伊明人對羅馬會議的“遺憾”、以及對美國的這番“辱罵”、並沒有引來“中歐俄”的任何反應。
●以色列人的“解讀文本”剛剛公布、就立刻引來了歐盟的狂批
反倒是以色列人的“解讀文本”剛剛公布、就立刻引來了歐盟的狂批:這不,這邊以色列的司法部長剛剛公開宣稱“在羅馬會議上,世界許可我們繼續行動,繼續這場戰爭,直到真主覺不再盤踞黎巴嫩”,話音未落,那邊,當即就引來了歐盟駁斥。
●以色列這種硬是要在“羅馬會議”的“廢紙簍”中撈點兒什麽的做法、有點兒“弄巧成拙”
我們注意到,歐盟輪值主席國芬蘭外長圖奧米奧雅代表歐盟立場立刻表態說:以色列的這種說法“完全錯誤”,“包括歐盟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希望立即停止敵對行動”。
顯然,就引來歐盟“狂批”加“公告”的最後結果來看,以色列人的這種硬是要在“廢紙堆”中撈點兒什麽的做法、就顯得有點兒“弄巧成拙”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以色列之所以會在意這堆“廢紙堆”,並指望從中淘渙點兒什麽來,根本原因就在於兩個字“孤獨”;之所以“弄巧成拙”地引來歐盟的一頓“狂批”,更在於在這個世界上,在這輪中東衝突中,除了美國之外,大打出手的以色列,就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不願意”譴責它的國家來,包括跟美國走得很近的英國。
●為了保住以色列,“美國霸權”還得單槍匹馬地去挑戰“國際良心”
然而,因在這輪中東衝突中支持以色列、在麵對“停戰”壓力時,感到孤獨的又何止以色列一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與以色列一般孤獨的是華盛頓,這不,為了支持自己的代理人,“美國霸權”己經當著“包括歐盟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歐盟主席語〕 ”的麵,非常強硬地毀去了羅馬會議;同樣,仍然是為了支持以色列繼續打下去,“美國霸權”還得單槍匹馬地去挑戰“國際良心”、得去毀掉另外一場“國際會議”。
事實上,就在我們討論的過程中,美國人利用手中的一票、己經毀掉了中國提出的、就譴責以襲擊聯合國哨所的主席聲明。盡管這種結果是意料之中的,但是,對此,東方評論員仍然有話要說。下麵我們先來看這則消息。
安理會未就譴責以襲擊聯合國哨所達成一致
【 德黑蘭消息】 據法新社報道,外交官們稱,聯合國安理會朱能就一份譴責以色列襲擊黎巴嫩哨所造成四名聯合國觀察員喪生的主席聲明草案達成一致。
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反對決議草案中有關“安理會譴責任何有預謀的襲擊聯合國人員並強調此類襲擊不可容忍”的條款。安理會7 月輪值主席主席、法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布裏埃稱,安理會將於今天繼續就這一問題進行談判.代表們稱,在經過一天的爭論後,他們來能就主席聲明達成共識。主席聲明必須獲得安理會成員國的一致讚成才能通過,但它沒有強製約束力。
外交官們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說他們不會接受對美國盟國以色列的任何批評。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約翰? 博爾頓否認有關以色列蓄意襲擊聯合國哨所的措詞。博爾頓稱,沒有跡象表明以色列蓄意襲擊了聯合國哨所。
自兩名以色列士兵於7 月12 日被綁架後,以色列一直在對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目標發動襲擊,數百名黎巴嫩人己死於戰火,維和人員是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最新受害者。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26 日在致安南秘書長的電話中對四名維和人員的喪生“深表悲痛”。
【 時事點評】 請大家注意這一句,原文是:外交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反對決議草案中有關“安理會譴責任何有預謀的襲擊聯合國人員並強調此類襲擊不可容忍”的條款;在我們看來,在安南將事件定性為“蓄意襲擊”之後,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中國,當然有理由在主席聲明中放進這一極具針對性的條款、從而去更好地保護其他聯合國維和人員;
●將博爾頓這種“夾帶私心”的“原話”翻出來,交給媒體,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
我們也請大家注意這一段,原文是:外交官們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說他們不會接受對美國盟國以色列的任何批評。在東方評論員就有一些外交官將博爾頓這種“夾帶私心”的“原話”翻出來,交給媒體.這本身就說明了一種態度。
●華盛頓已經擺明了為了讓以色列能繼續在黎巴嫩打下去、不惜與北京公開“作對”
顯然,東方評論員認為,在這種“夾帶私心”的“立場”麵前,“是否”有跡象明以色列蓄意襲擊了聯合國哨所、都己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華盛頓己經擺明了為了讓以色列能繼續在黎巴嫩打下去、不惜與北京公開“作對”。
●這份譴責以色列的主席聲明,己經“提前完成了”它的使命
到此為止,時事評論員們也就認為,王光亞根據安南的“定性”弄出來的這份譴責以色列的主席聲明,在美國人不顧國際道義跳出來反對的那一刹那間、就己經“提前完成了”它的使命。
顯然。在中東問題上,憑借這紙“注定不會通過”的主席聲明,北京拿到華盛頓“這個作對的態度”也就夠了。在我們看來,至於在華盛頓的反對下,北京將如何修改主席聲明,之後如何提交,又如何獲得通過,既是一個必然的“過場”、也是一個“不再會引起我們任何興趣”的“後話”了。
●中美之間可以交換的東西實在是大多了
我們感興趣的是,不論是在中東、還是在遠東,或者是在美國的後院,中美之間可以交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在我們看來,起碼在一個月之後的伊核問題上,甚至在今後旨在結束這輪中東衝突的“可能提案”中,如果北京在聯合國相關提案上“如法炮製”、堅決刪除美國人強烈主張、阿拉伯人民不太喜歡的條款,我們將一點兒也不意外。
●我們曾經強調的兩個觀點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上述可能性”還隻是這份“注定不會原樣通過的主席聲明”“將要”起的作用之一,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是個“將來時”。但是,我們也認為,它能起的第二個作用是“現在時”,且事實上己經生效了。
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強調這樣兩個觀點,那就是:
第一,因伊明在前台揪著美國“共同表演”、從而在伊核危機中一直享受“主動”的“中歐俄”,不能讓美國人有機會“通過以色列”來享受這種便利;
第二,因歐盟在前麵頂著美國,由巴勒斯坦、真主黨“纏著”以色列,從而在中東衝突中“更是清閑”的中俄,更不能讓美國人有機會享受這種便利;
●華盛頓的一大意圖正是在找機會來享受“這種便利”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華盛頓要以色列轟炸中國籍聯合國觀察員,除了測試中國的耐心、警告聯合國維和部隊“不應該繼續呆在黎巴嫩”之外,其一大意圖正是在找機會來享受“這種便利”。
●要享受這種便利,華盛頓就得讓巴以問題、黎以問題“部分”演化成“中以”、“俄以”問題
但是,要享受這種便利。就得“逼”一路旁觀的中俄“提前”出手、將中俄從幕後逼到前台,讓巴以問題、黎以問題“部分”演化成“中以”、“俄以”問題,從而在中國介入巴以問題、俄羅斯重返巴以問題之前,就限製中俄的活動空間。這樣,美國就可以坐在後台享受“上述便利”了.
在華盛頓決策層的眼裏,如果能借這個機會讓“美以”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也加雜許多中國、或者俄羅斯分別與阿拉伯國家、伊斯蘭世界之間的矛盾、那就更加.愜意了。
●中東國家間的複雜關係
我們知道,中東局勢之複雜.主要複雜在這麽幾個方麵:
首先,是中東國家間的關係過於複雜,這表現在國與國間是既有伊斯蘭教與猶大教的矛盾,也有遜尼派與什葉振的矛盾;既有阿拉伯人與猶大人的矛盾,也有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矛盾,還有親美派與反美派的矛盾。
因此,東方評論員認為,以這輪中東衝突而言,表麵上是是巴勒斯坦、黎巴嫩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或者是哈馬斯、真主黨與以色列之間的矛盾,但是,隱藏在這後麵的,還有巴勒斯坦法塔赫與哈馬斯之間的矛盾,黎巴嫩真主黨與黎巴嫩政府之間的矛盾,遜尼派的沙特、埃及、約旦與什葉派的伊朗、敘利亞之間的矛盾,等等,如此不一而足。
●“中歐俄美”“都需要”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中東存在”
其次,就大國間角力的因素過於複雜。在我們看來。大國雖然在使勁地往自己的懷裏撥拉籌碼、爭奪話語權,但在有些問題上還是有共同利益的。東方評論員認為,以“中歐俄美”為例,所謂的“中東共同利益”中,除了“隻要有一絲可能,打心眼裏都不願意伊明擁有核武器、都不希望中東出現一個核大國”之外,還有一條,那就是“都需要”以色列這個國家的“中東存在”得、都需要有以色列這樣一個非阿拉伯國家、非伊斯蘭國家在地下埋有大量石油的阿拉伯世界、伊斯蘭世界裏“攪局”,隻有這樣,中東之外的大國才能找到機會介入。事實上,這也正是以色列有時候也膽敢在美國政策之外“找空間”的“根據”。
●幾個“為什麽”?
說到這裏,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這麽兩個問題:在這輪中東衝突中,為什麽“阿拉伯國家”始終無法發出一個統一的聲音?為什麽“伊斯蘭國家”始終無法發出一個統一的聲音?道理很簡單。這裏麵夾雜了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矛盾譽
同樣,我們還不難理解另兩個問題:在這輪中東衝突中,為什麽美國人一邊給以色列送炸彈去炸什葉派的真主黨,一邊又給親美的黎巴嫩政府發毛毯?道理也很簡單,華盛頓是既盼著以色列炸垮真主黨,同時、又擔心同時炸垮了親美的黎巴嫩政府。
最後,我們還不難理解為什麽美國人始終沒有對支持真主黨的什葉派敘利亞動手?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原因就是遜尼派的沙特、埃及也巴不得讓美國人以什葉派的伊拉克為前進基地,去攻打什葉派的敘利亞,從而既讓美國在這兩個什葉派國家都受到更大的仇視,也讓自己所屬的遜尼派這一脈借機擴張勢力。
●為什麽中俄始終是一聲不吭?
另外,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必須承認這麽一點:不論是己經在“中東四方小組”內的俄羅斯、還是在小組之外的中國,在巴以l ' 4 題上,要麽是配角、要麽根本就是一個淹沒在聯合國帽子下的“群眾演員”,因此,中俄要重返、或者介入巴以和平問題,就必須借助阿拉伯國家的“邀請”、必須獲得阿拉伯國家的“認可”。
綜上所述,我們也就容易理解這麽一個問題了,那就是,在阿拉伯國家自己都莫衷一是的清況下。為什麽中俄始終是一聲不吭了?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看到了中東局勢的複雜性,也注意到了以色列的重要性,在阿拉伯國家針對這輪中東衝突、於以色列的炮火中提煉出一個“主體精神”之後,在阿拉伯國家對“美以”、對歐盟形成一個統一立場,從而對準備介入的“非美勢力”產生共同的期待之後,才是中俄“公開出手”的時候。
●對中俄而言,在中東方向,“目前”能做的就是在遠離中東戰火的方向做準備介入中東的準備工作
在這之前,對中俄而言,在中東方向,“目前”能做的就是積極準備伊核問題的“相關文件”、籌備8 月22 日之後的“伊核會談”、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內夯實“包括伊核政策在內的中東政策”,一邊在遠離中東戰火的方向做準備介入中東的準備工作,一邊等待阿拉伯國家、甚至以色列的“態度”。
●一種極端清況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退一萬步講,一旦如“美以”僥幸地炸垮了哈馬斯、炸跑了真主黨,壓服了敘利亞,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損失最大的將是己經在巴以和平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的歐盟,在這種情況下,這反倒可能強化“中歐俄”在伊核問題的戰略協作。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形勢果真向這一最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那麽,阿富汗的問題極可能就立刻浮出水麵。在我們的研究工作中,作為一種可能性,我們認為,失去了“巴以話語權”、且沒有伊拉克問題話語權的歐盟,很可能重新考慮北約在阿富汗維和的問題.我們設想的一種’倩景就是:如果局勢發展成在阿富汗維和的隻是美軍,且上海合作組織又在阿富汗周圍搞“反毒封鎖”,那麽,陷入經濟困境的阿富汗、最可能發生的一件事,就是孕育出大量的反美武裝與極端勢力。
在我們看來,貧困之中,美國人要想維持一個親美的阿富汗政府是不容易的,還有。貧困之中的人民。是最容易動員起來的。因此,我們想強調的是,到時那隻美軍恐怕就會成各種反美武裝的活靶子。
●華盛頓慫恿以色列在中東玩的這一出,實際上就是在“玩火”
顯然,考慮到種種可能性,盡管賴斯在那裏高呼“新中東”就要形成了,但是,我們仍然認為,華盛頓慫恿以色列在中東玩的這一出,實際上就是在“玩火”、最後極可能激化各方麵的矛盾,激化美國與各方麵的矛盾,包括與以色列的矛盾,從而引大燒身、而且首先燒掉的就是華盛頓在巴以和平問題上“說一不二”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