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刊:日本如不正麵總結戰爭責任恐引美國憤怒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日刊:日本如不正麵總結戰爭責任恐引美國憤怒   每當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總會激起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憤怒的批判。但是,在中國氣憤背後,還可以看到美國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憤怒:“難道你們不承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麽”?提前出版的日本《中央公論》月刊8月號刊登一篇署名文章告誡當局:“日本必須注意到這一點。”這篇文章的標題為《必須在成為對美問題之前加以解決》,主要內容如下:   小泉純一郎首相的戰鬥姿態,並不適用於外交。小泉首相說:“參拜靖國神社是內心的問題,是不可侵犯的。”但是,從有違《舊金山和約》之嫌的角度看,我想指出,作為國家的總理大臣和閣僚參拜靖國神社,有成為外交火種的危險。   戰後,日本有兩個問題沒有認真總結。一個是戰爭本身,日本根本沒有正麵總結戰爭的責任究竟在哪。第二就是對戰後風靡了知識分子階層的社會主義思想的總結。   簽訂了《舊金山和約》就代表日本承認自己負有戰爭責任。但我認為,日本國民從心裏似乎並不接受這種責任。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麵,是因為當時日本如果要正麵總結戰爭責任,就不得不觸及天皇的權威。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天皇陛下沒有受到裁決。在日本與國際社會做出的政治妥協之下,甲級戰犯代替天皇承擔了戰爭責任。而當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之後,斷壁殘垣和屍橫遍野的悲慘情景又將受害者的意識深深地植入了日本人的腦海。   但事實上,日本作為一個加害者對中國的傷害遠比這慘痛得多。1915年,日本與中國簽訂了讓中國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從此之後,中國人民的對日感情就徹底惡化。而此後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更是肆無忌憚和變本加厲。日本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致命性的錯誤。   麵對靖國神社問題,日本國內有好幾個提案。但現實點看,除了修建其它的追悼設施來取代靖國神社以外別無他法。修建了國立追悼設施之後,總理大臣和內閣官員就可以停止參拜靖國神社。這個辦法的優點是可以短平快地解決問題。   現在,美國總統布什的支持率一路下滑。兩年後美國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民主黨會否掌權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美國總統換人後,靖國神社的曆史觀很可能會成為日美之間的新火種。   中韓批評日本,日本可以不改變靖國曆史觀。但如果美國要求日本改寫靖國神社裏的相關內容,恐怕日本就不敢怠慢,會乖乖地把遊就館裏的介紹內容換掉。我本人不希望目睹這個尷尬的場麵。因為,站在這個角度上說,我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所以說,日本應該馬上總結戰爭曆史,重新樹立曆史觀。不過,時間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