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6年07月24日 星期一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2006年07月24日 星期一 伊明稱將繼續乍由濃縮活動 [德黑蘭消息]伊明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首席核談判代表拉裏賈尼20日在德黑蘭說,為滿足國內電力所需,伊明將繼續進行會由濃縮活動. 拉裏賈尼在但明國家電視台發表聲明說:“根據我們的計劃,伊明在未來20年將通過核能生產2 萬兆瓦的電量。因此伊朗決定在本國生產一些核燃料來滿足生產所需。” 拉裏賈尼同時警告聯合國安理會不要試圖對伊明施加壓力以迫使其中止鈾濃縮活動。稱伊朗可能因此修改自己的核政策。他在聲明中重申,伊朗歡迎國際社會提出的六國方案,但伊明需要時間來仔細研究,“將按計劃於日月22 日正式對其進行答複”。 6 月初,歐盟負責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向伊明遞交了六國方案,該方案含有旨在要求伊明暫停鈾濃縮活動的一攬子鼓勵性和懲罰性措施。由於伊明未能在7月15 日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召開前對這個方案作出正式答複,美、俄、中、英、法、德六國外長級會議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安理會。 包括總統艾哈邁迪一內賈德在內的伊朗高級官員多次表示,西方國家在核問題上不應通過聯合國來對伊施加壓力,並警告伊明可能因此修改政策,中止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以及退出《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 【 時事點評】 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拉裏賈尼同時警告聯合國安理會不要試圖對伊明施加壓力以迫使其中止鈾濃縮活動,稱伊明可能因此修改自己的核政策。他在聲明中重申,伊朗歡迎國際社會提出的六國方案,但伊明需要時間來仔細研究,“將按計劃於日月22 日正式對其進行答複”。 類似的消息,正是我們所“一直期待”的 坦率地講,在伊朗人說是6 月22 日“給態度”就8 月22 日“給態度”的強硬下,自“中歐俄”“幫著”華盛頓將伊核問題“弄回”聯自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將幾名以色列士兵抓走,而以色列又在華盛頓的公開支持下、在中東大打出手之後,類似這種“伊朗警告聯合國安理會,伊明可能因此修改自己的核政策”之類的消息,正是我們所“一直期待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華盛頓指責伊明與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有瓜葛,而伊明也毫不掩飾地支持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的事實下。沒有誰懷疑伊核問題與這輪中東衝突的內在聯係。 顯然,這種內在聯係也容易令人將以色列的大打出手與伊朗的安全問題、將華盛頓會軍事進攻伊明的可能性放在一起考慮。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種考慮“嚴重了一點兒”。 伊核危機最危險的一段 在此之前,伊核危機最危險的時候是這一段,即:一邊是美國人宣稱對中俄具有絕對核優勢,可以一舉摧毀中俄的核戰略打擊力量,從而在國際社會麵前公開地對將伊明吸納為觀察員國的上海合作組織核心國家“中俄”進行核訛詫; 在這一基礎上,華盛頓同時宣布將在美國本土進行一次大當量(相當於700 噸黃色炸藥)常規爆炸試驗.試驗目的則被宣布為“爆破一段坑道”,明眼人是一看就知。這是當著國際社會的麵、威脅要進行小當量核試驗,矛頭是直指伊朗。 而與此同時,伊明則在進行一場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並展示了一係列極具針對性的先進打擊武器,包括被視為可封鎖波斯灣的水下高速魚雷,可打擊以色列全境及美軍中東軍事基地、海上航空母艦的中程彈道導彈; 但是,就如我們在《 東方時事解讀》 一係列點評中所說的那樣,華盛頓所謂擁有針對“中俄”核壟斷優勢的核訛詫不值一駁,但是,其針對伊朗的小當量核試驗威脅卻是“非常真實”的。 “中歐俄”堅決反對美國軍事打擊伊朗的“最大成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那段最危險的時期,非常好地測試出華盛頓不過是一位“隻敢核訛詫、卻不敢真正動手、從而非常俱怕中東大亂”的“穿鞋者”。 因此,我們認為,“中歐俄”堅決反對美國軍事打擊伊朗,並默認伊核危機一點點升級的“最大成果”、就是讓伊明敢於公開蔑視美國的核訛詫,並用加速鈾濃縮活動、以及隔幾天就宣布取得某項重大核技術突破、甚至“暗示”已經有了核武器。 在伊朗人將腳步聲一點點兒挪近核門檻、而“中歐俄”卻好像什麽都沒有聽見的巨大壓力下,不敢單獨發起對伊軍事打擊的華盛頓,在伊核的重大問題上,最終被通得不得不“連續讓了三大步”。 我們知道,在華盛頓“連讓三步”才好不容易換來“中歐俄”的點頭,從而弄出一份胡蘿卜甜得讓伊明人看過之後都沒話可說的”新方案“後,“球”就被踢到了伊明這邊。 就如我們多次強調的那樣,這份“新方案”仍然有“最後一項談判”沒有談妥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已經拖了夠久、剛剛才公布的“新方案”。是即不可能成為“美伊”同時接受的“伊核方案”的,也不可能是“中歐俄”真心誠意去接受的伊核方案。 就如我們之前多次強調的那樣。這份“新方案”仍然有“最後一項談判”沒有談妥,那就是得在美國堅決要求的“伊明必須停止濃縮鈾活動”。與伊明絲毫不鬆口的“絕不放棄自己的核權利”之間,“明確”劃出一個“第三條道路”。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也正是伊朗人在對“新方案”中的胡蘿卜無可挑剔的同時,卻堅持“有些問題需要澄清”的原因。 再談“唯一能走出來的”第三條道路 對這個所謂的“第三條道路”,東方評論員也一早就給出了“定義”。在我們看來,從“中歐俄美”的中東共同利益出發、從“中歐俄”與美國的中東戰略矛盾出發,從“必須停止濃縮鈾活動”與“絕不放棄核權利”這兩條永遠找不到交點的平行道中間,唯一能走出來的第三條道路就是美國“接受”、且伊朗“也願意”暫停濃縮袖活動。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美伊”各讓一步、從而接受“暫停濃縮鈾”不是問題,隻是“哲停的時間是多長”,才是問題的要害。 索拉納坦承歐洲也“說不清楚”的問題中,應該就有“暫停時間” 顯然,很清楚,如果我們豬測得不錯的話,伊朗外長“當麵請教”歐盟高級代表索拉納的那個“需要澄清”、而索拉納也坦承“歐洲也說不清“沒有能力答複”的“幾個疑點”之中,伊明“暫停濃縮鈾活動”的“暫停時間到底是多長”、應該就在其中。 “暫停時間”中到底暗藏著什麽? 不難想像,如果暫停時間沒有限期,或者“終止暫停”需要聯合國安理會的批準,或者暫停個“5 年、8 年或者更長”,那麽,“暫停濃縮鈾”也就成了美國堅持的“必須停止濃縮鈾活動”; 同樣,如果暫停時間隻是“一年半截”,或者更短,且與華盛頓“許諾的那些個胡蘿卜”在兌現時間上一一掛鉤,比如說伊朗加入世是什麽時候,伊朗得到核原料供應是什麽時候,比如說是否為伊朗提供經濟援助製定一個時間表等等、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中歐俄”中東共同利益《 隻要有可能,中歐俄和美國人一樣不希望伊朗跨入核檻)的壓力下,伊明人當然“願意考慮接受新方案”。 貿美 東方評論員認為,如果“新方案”中寫明在“胡蘿卜沒有如期兌現”的.情況下、或者“胡蘿卜兌現之後”再過多長時間、伊明就可以自由地重啟濃縮抽活動,那麽,“暫停濃縮鈾”也就成了伊明人堅持的“絕不放棄自己的核權利”。 那麽,對這個“暫停時間”最新態度” “中歐俄”又會持何種態度呢?在進一步展開這個討論之前,我們再一起去欣賞一番俄羅斯人剛剛擺出的 俄稱安理會不會向伊明施壓對其核問題“一點不急” 更多東方時事,盡在雲淡風輕的視界 【 德黑蘭消息】 據美聯社報道,俄羅斯19 日表示不急於就核問題向伊明施加壓力,這與美國急於通過開展外交談判來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心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天,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齊聚討論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方案.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丘爾金表示,安理會希望盡快得到伊朗對6 月5 號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回應,這一方案是由英、美、法、中、俄、德提出的。意在使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 丘爾金強調,安理會不準備向伊明施壓。並稱:“俄羅斯一點都不著急,也不想以任何方式逼迫伊明。我們更傾向於以政治談判解決 問題,而非對伊朗指手劃腳。” 此外。俄羅斯還提交了一份修正決議,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支持伊朗在8 月31 日前回應六國核方案。 【 時事點評】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丘爾金的這番強調,即“安理會不準備向伊明施壓。俄羅斯一點都不著急,也不想以任何方式逼迫伊明" ,這顯然是在“中歐俄”將更可能幫得助伊明而不是美國去確定一個“暫停時間” 因此,在我們看來,在“新方案”中的“胡蘿卜的確有點兒甜”、在“上述這些東西”都沒有敲定的.清況下,特別是、按中東的“這副形勢”,強逼美國“讓渡”中東話語權的“中歐俄”、將更可能幫助伊明而不是美國去確定一個“暫停時間”的時候,伊朗當然願意以“新方案”為基礎進行任何核談判,包括與歐伊、美伊核談判。 “新方案”中的大量胡蘿卜,與其說是給伊明的,還不如說是直接給“中歐俄”的來得準確 值得強調的是,“新方案”中的大量胡蘿卜,與其說是給伊朗的,還不如說是直接給“中歐俄”的來得準確,顯然,什麽經濟援助、什麽商業合作、更或者是融入國際市場,由誰向伊朗提供援助,伊明又與誰進行商業合作,特別是伊明可以融入哪些個市場,這些東西裏麵,如果美國不改變敵視伊明的政策,不改變顏覆伊朗政權的政策,那麽,在加入“哲停時間”完成潤色、從而最終定稿的“新方案”中、除了可以看到伊朗利益、中歐俄利益之外,我們將很難從中看到美國人的經濟利益。 當然了,美國人的政治利益還是有的,比如說,這一輪伊核危機也將隨之緩和,這多少可以讓美國人、特別是讓正在準備11 月國會中期選舉的美國共和黨人、好好地喘上一口氣。 一旦“哲停時間”是按“靠近”伊朗的方式進行最終確定 然而,從上麵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一旦“哲停時間”是按“靠近”伊明的方式進行最終確定、並由“中歐俄”畫押做保、交由聯合國“備案”的,那麽,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伊明接受“新方案”的那一天,即是標誌著“這一輪伊核危機”全麵緩和的那一天。但更是標誌著華盛頓伊核政策“徹底失敗”的那一夭。 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被“中歐俄”操盤的伊核危機“擠兌得”焦頭亂額、被伊明人的濃縮鈾進程“催得”心驚肉跳.從而不得不“連讓三步”的華盛頓,其實早在“讓步之初”就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華盛頓一次戰略反撲 因此,在我們看來。華盛頓決策層自然會在走到“徹底失敗”那一步之前、再做一次戰略嚐試,做一次戰略反撲。 我們認為,華盛頓在進行“嚐試與反撲”的時候,把“新方案”當作球踢給伊朗、其實就是踢給“中歐俄”歐俄”、特別是歐洲人背上;其手法也顯得非常連貫,其一,在被迫讓步之後,就順勢將“連讓三步”換來的“新方案”;瞄著“中歐俄”的通過“新方案”已經獲得的利益,將其打造成一份包袱、先讓“中歐俄”。以色列軍的“大打出手”,還附帶有一層測試功能 其二,就是著手打擊“民選”上台的哈馬斯。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如我們在之前點評中所說的那樣,華盛頓決心搞垮哈馬斯有“兩層用心”:一層用心在於抽掉“非美勢力”跳進巴以和平進程的這塊跳板,另一層用心、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全力防止“中歐俄”在擁有了“伊明問題”這個插手中東事務的“根據地”之後,再將“巴以問題”打造成攻擊華盛頓中東事務主導權的“前進基地”。在這裏.我們想補充一點的是,以“徹底搞垮哈馬斯”、附加“清除真主黨”為目標的這場以色列軍的“大打出手”,還附帶有一層測試“上述包袱”在“中歐俄”、特別是歐洲人心中份量到底有幾何的“功用”。 測試得出的結果,將直接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在我們看來,美國人做這種測試、又何嚐不是在替“中歐俄”做著一份類似的測試?東方評論員認為,測試得出的結果,將直接可以作為一種參考,讓我們去判斷在“中歐俄美”中間、到底是誰“最希望局勢進一步緊張”,到底又是誰“最擔心局勢全麵失控”、或者“中歐俄美”根本就“都在”屏住呼吸、瞪大著眼睛、都想等別人憋不住,浮上“混水”去“換氣”。 華盛頓的這番測試、到目前為止並不成功、或者說並沒有拿到“測試數據” 顯然,與支持以色列一氣之下打出的這副“中東即將大亂”的決心,以及賴斯那副“現在不是時候去中東”的“故作姿態”、“中俄”的“你賴斯願去不去”相比,“願意”跑到“衝突現場”進行調停的歐洲人。多少表現得“比中俄更加看重”包袱裏的即得利益。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從歐洲人一開始就堅持對挑事的哈馬斯、真主黨與大打出手的以色列“各打五十大板”、特別是今天開始公開指責“以色列做得過分了”的態度來看,華盛頓的這番測試、到目前為止並不成功、或者說仍然沒有拿到“測試數據”。這就是說,華盛頓現在雙麵臨著選擇,是將測試進行到底呢?還是提前結束?或者下決心擴大測試範圍(比如說在伊拉克〕 ?對所有這些可能性,東方評論員將與大家一起密切觀察。隻是我們想強調的是,一旦最後證明是美國人“首先”浮上了水麵,也就是美國的反撲以無效而告終的話,那麽,恐怕就是伊核問題“新方案”的“最後一項談判”內容戶將按最有利於“中歐俄”、也“更靠近伊明”的方向進行敲定的時刻、也是美國伊核政策“承認”徹底失敗的時刻。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