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黎巴嫩——美國的第二個伊拉克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也許以色列人正洋洋得意,他們的主子美國在極力地為它那不對稱的戰爭提供政治庇護。可能笑到最後的未必會是以色列,我想更不會是美國。   猶太人在納粹的魔掌下活了下來,他們為了不再招致曆史悲劇的重演,主動出擊把對手消失在萌芽之中,這就是他們的舉國思想。強大而有力的堅強後盾輔佐著它一步步走向好戰,走向無盡的深淵。曆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屈服於占領者的統治,當被統治的人們拿起反抗的武器時,布什取代了上帝,他說這是個錯誤。真的嗎?聯合國睡覺了,阿拉伯聯盟在膽怯中潛行,歐洲人若無其事地伸著懶腰,時而透過指縫間的空隙來眯一眼,接著還是紐著他的大屁股回房去了。   伊拉克稱不上是美國的第二個越南,但它絕對有資格稱得上美國的第二個地獄。日本人撤兵了,隻留下布萊爾那高大而又消瘦的身影在徘徊著。美國人怎麽也想不到來得如此容易,想走卻如此艱難,也不知還要多少大兵的遺體一同陪同伊拉克的民主入葬。   為什麽,俄羅斯的聲音也消失了,中國在哪裏?   當然我不認為中國的沉默顯露出了我們的軟弱與較小有影響的國際地位,俄羅斯的無聲就能給美國以光明大道。先讓我們看看黎巴嫩吧!自去年敘利亞撤出了軍隊以後,聯合國就掌管著它的空缺,可真主黨的地盤絲毫沒有受到敘利亞完全撤出的影響,依然穩據著南黎的部分勢力範圍。難道以色列想趁機奪走真主黨的地盤而逼出聯合國嗎?回答是——也許!   也許!可能,也不可能的意思。可能,是以色列要消滅心腹大患,斬草除根把真主黨逼到黎巴嫩政府軍的地盤上,引起內亂。以此既削減了真主黨的實力又可挑起黎巴嫩的內部矛盾,可畏是一舉兩得。   也許!不可能,那是因為伊朗自以黎爆發衝突以來,它顯得格外平靜。這種異常態的平靜它可迎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對它正處於國際核查的壓力將起到觸消的正麵作用。它可以大聲對歐美說,發展核技術不會用來戰爭,更不會象以色列那樣驅驅逼人。而他真正想得到的是借此機會向美國表明,沒有戰爭威脅的中東才適用於非核的伊朗,美國要麽同意他的核協議還麽嚐試著用武力去改變。結果黎巴嫩就正式成為了美伊試真刀真槍的虛擬戰場。伊朗就這樣候著,等著以色列的王牌出招。   俄羅斯與中國不難看出美國此次的真實意圖:借力打力,殺雞取卵。鹿死誰手?看吧!布什怎樣把自已的坦克掉進中東的沼澤地。對於中國來說,把山姆大叔拖在中東不得脫身為上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非洲與拉丁美洲的關係是解決日益增長的能源所需的最有效戰略。俄羅斯人才更希望布什戰車在阿拉伯的沙漠中失去方向,那樣的話它們的民主轉向中央能源集權就少聽到好多臊聲了。沉默不是沒有聲音的,隻是你聽不見,要不,怎麽會有人說,黎巴嫩是美國的第二個伊拉克呢? 《聯合早報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