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駐黎維和部隊炮火下履行維和使命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中國駐黎維和部隊炮火下履行維和使命 [ 2006-07-21 10:07 ] 環球在線消息:以色列空軍的偵察機和轟炸機在營區上空晝夜盤旋,黎巴嫩真主黨的迫擊炮和火箭炮不停地發射。“與爆炸相伴,與襲擊相鄰;在槍聲中睡,在炮聲中醒”,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一級士官袁波如此描述他們目前的處境。 對於近在咫尺的危險,這位營中最年輕士兵對新華社記者說:“執行維和任務,危險是固然存在的,是不可回避的,突然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當時確實還沒有思想準備,但幾天下來已經適應了。執行維和任務是祖國賦予我們的新的曆史使命,無論事態如何發展,我將永遠堅守自己的崗位。” 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炊事班旁的圍牆外側就是黎巴嫩真主黨一個據點。自7月12日黎以衝突爆發以來,真主黨使用迫擊炮和火箭炮進行的“遊動射擊”從未停止;以軍飛機晝夜轟炸,彈片在營區裏不時亂飛,房頂被打得劈啪響,被震壞的食堂窗戶散落一地。眼看170多號人兩天沒有吃到飯菜,炊事班長王正海心急如焚,請求穿戴防彈衣和頭盔間隙式做飯。他帶領全班,一會兒跑出掩體把飯蒸上再把菜拿到掩體裏切,一會兒又跑到夥房快速熱炒,三十幾度的高溫下穿著厚重的防彈衣炒菜,他的汗水直流,上衣沒有一處幹的。當大家還在掩體裏吃著香噴噴的飯菜時,他又在籌劃如何做下一頓飯菜了。 14日上午,200多名難民躲避到維和部隊黎以邊界上一個小據點。但是,這裏也並不安全,炸彈和炮彈不時落在周邊,彈片和流彈時常落入據點內,而且飲食也成問題。維和部隊決定組織護送隊將他們送往政府的避難所。在維和部隊司令部憲兵連擔任憲兵軍官的中國軍人劉酥負責指揮護送車隊。當護送難民的車隊出發一段距離後,路邊一棟房屋內真主黨武裝向空中以軍直升機射擊,立即遭來以軍飛機10發火箭彈的還擊,“嘭”的一聲巨響,車窗玻璃被擊碎,難民頓時驚慌失措,一片哭喊。此時,劉酥立即指揮難民下車就地隱蔽,同時通過電台呼叫司令部通報以軍不能誤炸。7小時後,這批難民終於到達政府避難所。 見習翻譯瑪超是一名去年剛剛從院校畢業的年輕翻譯,還處於實習期間,就受命來到黎巴嫩參加維和。在以軍轟炸猛烈、道路被毀、全營麵臨給養危機的時刻,營裏決定利用道路暫時搶通的短暫機會,派出車輛到司令部請領食物。危險時刻,瑪超以懂外語、好交流為理由主動請纓。他最終硬是帶領兩輛運輸車,冒著轟炸的危險,拉來了可以保障全營15天的食物。 許紅才副營長是唯一精通英語的營級幹部,經常被大家戲稱“聯絡員”,對外多數聯絡都靠他。黎以戰事開始後,維和部隊工作晝夜不停,處理各種情況、起草英語報告、翻譯命令文件、與司令部電話電台聯絡,多數靠他一人。在指揮所掩體裏,忙碌的電台、電話聲交替叫喚,英文郵件和傳真接二連三。翻譯張思偉與他不停忙碌,一會兒端著飯碗接電話,一會兒吃著餅幹打文件,往往剛睡下一會兒,又被司令部的電話、郵件、傳真“喚醒”,一天睡眠不過三四個小時。戰事開始以來,眼見本來就很廋的他更加“苗條”。 營長羅富強作為有過參戰經曆的指揮員,對突然發生的這一切並不驚慌,對戰事的發展似乎有著特殊的直覺。7月12日,戰事剛從邊界開始,在以軍還未轟炸營區附近地區時,他已經命令附近人員進入營區掩體,通知在外人員就近進入維和部隊據點。隨後馬上收集有關通報和相關信息,作出了“形勢必然升級,戰事將會持續,以軍可能地麵進入,後勤保障嚴峻”的判斷,及時召開會議,明確應對措施。組織撤回在外人員、籌集食物和飲用水。目前,官兵無一傷亡,食物和飲水足以保障20天以上。 目前,當身在貝魯特的中國公民紛紛撤離戰區時,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官兵仍堅守各自崗位。“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維和官兵的信念。(來源:新華網)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