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破解以色列海軍最先進隱身軍艦遭襲之謎 zt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真主黨導彈反製現代化戰艦   7月14日,以色列最先進的隱身護衛艦“埃拉特”號在貝魯特外海執行封鎖任務,晚上8時30分左右,突然兩道火光從海岸迅速躥向這艘軍艦,一聲巨響之後,這艘造價達2.5億美元的戰艦便告喪失戰鬥力,4名士兵失蹤。   據報道,排水量達1200噸的“埃拉特”號是以色列海軍最先進的薩爾-5型護衛艦,艦殼和上層結構表麵都塗有低輻射塗料,以減少光電特征。為了減少雷達反射麵積,以色列海軍還在艦體上增加了雷達吸波材料。艦上擁有的“硬殺傷”武器對付導彈和飛機襲擊更是綽綽有餘。然而這艘幾乎不存在缺陷的軍艦,卻在真主黨的偷襲中身負重傷。問題出在哪呢?   以色列軍艦太大意   美國全球安全研究負責人約翰·派克認為,對於這次事故,以色列海軍首先要負管理責任。在事發當時,“埃拉特”號護衛艦離貝魯特海岸僅16公裏,由於真主黨和黎政府軍都沒有可以出海的戰艦,摩薩德情報部門也沒有提供相關的危險警示,船上的80名水兵都把這次行動當成“悠閑的武裝旅遊”,結果整艘軍艦毫無應戰氣氛。   隱身效果也沒那麽神   派克還澄清了外界對隱身軍艦的誤解,以海軍曾吹噓薩爾-5型軍艦在雷達屏幕上的圖象“隻相當於一隻小漁船”,但在16公裏這樣的目視範圍內,隱身軍艦上的所有電磁及紅外信號抑製技術都起不了作用,真主黨武裝可通過月光及岸邊參照物,確定“埃拉特”號的方位,然後用導彈進行突襲。事後,真主黨宣布,製造這一奇跡的是他們從岸邊卡車上發射的“諾爾”反艦導彈,“這是真主黨首次對以色列軍艦成功發動襲擊,意味著以軍長期掌握的製海權也受到真主黨無情的挑戰”。據說“諾爾”導彈能隱藏在普通箱式卡車上發射,打擊範圍從11公裏延伸到120公裏,如果無法提前預警,任何水麵艦艇都承受不了它的打擊。   以防空導彈吃幹飯?   “埃拉特”號護衛艦上安裝了32單元巴拉克-1防空導彈發射架,號稱是“攻不破的防線”,在這次襲擊中卻無動於衷,難道它們都是“擺設”?   曾參與該艦建造的美國工程師漢密爾頓稱,盡管巴拉克-1導彈係統具備多目標交戰能力和範圍較大的殺傷區。但該係統最大的弱點之一,是攔截目標的最大航路捷徑隻有5公裏。航路捷徑是指導彈航向在地麵的投影同雷達之間的距離。這就意味著,即便真主黨發射的“諾爾”導彈飛入巴拉克-1係統的10公裏有效射程之內,隻要其飛行方向在地麵投影不切入以軍艦為中心、半徑為5公裏的圓,巴拉克-1係統就對其奈何不了。   其次,巴拉克-1係統的反應速度跟不上真主黨導彈攻擊的速度。巴拉克-1係統在全自動工作狀態下,接收本艦的目標指示時,反應時間為3~4秒,從發現來襲目標,到導彈射出,總共需要6~10秒的時間(這還僅僅是理想狀況下),而真主黨抓住巴拉克-1係統的“反應空擋”,實施了一次完美的“防守反擊”。   從以色列軍艦遭襲事件中,我們發現,再好的武器也有可以反製的辦法,真主黨沒有因以色列軍艦上的尖端武器放棄攻擊,這種主動進攻的意識恰恰創造了奇跡,套用一位軍事家的名言:如果你的劍不夠長,那就上前一步。也許取勝的關鍵,就在於你亮劍的那一刻。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