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五角大樓將F-35從絕對隱身等級降為非常隱身 zt (圖)

(2006-08-22 16:25:52) 下一個

單項能力不強的“全能選手”,讓人無法放心的隱身能力是“閃電2”的兩個致命傷 藍色幕布,紅色地毯,一片人工煙霧散去後,飛機進氣道外側塗刷的9國國旗圖案十分醒目…… 7月7日,F-35聯合攻擊戰鬥機(JSF)空軍塗裝的A型戰機在美國總統布什的老家得克薩斯州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洛馬公司)首次公開亮相,並被正式命名為“閃電2”。 該係列戰鬥機主要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研製,英國等其他8個國家參與開發,共耗資2760億美元,是美國曆史上研發代價最高的飛機。 【小題】閃電的曆史 “F-35的名稱,‘閃電2’,是航空遺產和文化的繼承。”美國空軍參謀長莫斯利說道。至此,F-35有了大名:“閃電2”。 曆史上,美國和英國都有命名為“閃電”的戰鬥機,而且這兩型戰鬥機分別都是研製F-35的主要參與者美國洛馬公司、英國宇航係統公司的前身——洛克希德公司和英國電氣公司。 美國的P-38“閃電”式雙引擎戰鬥機由洛克希德公司研製,於1941年投入現役,部分加入在中國戰區作戰的“飛虎隊”。1943年,美軍P-38編隊擊斃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 英國的“閃電”於上世紀50年代入役,服役至1988年。它是英國航空工業自行設計並製造過的唯一兩倍音速雙發單座噴氣戰鬥機,在與美軍的聯合演習中,曾多次成功攔截U-2高空偵察機。 【小題】全能的弱者 洛馬公司在其網站上也宣稱,其F-22“猛禽”式空中優勢戰鬥機將成為21世紀世界空域的“主宰”。而F-35在美軍內部被認為是F-22的高低搭配的低端戰機。 洛馬公司對F-35突出強調的一點就是“通用性”:超過80%的部件通用,最大、最昂貴的發動機與航電設備在三型戰鬥機上通用。A型主要用於替代美國空軍的F-16;B型可短距起飛/垂直降落,主要替代美國海軍陸戰隊和英國海軍的“鷂”係列戰機和其他攻擊機,和A型的主要區別是多了個升力風扇;C型為適應艦上起落加大了機翼麵積和機身結構強度。 三種型號戰鬥機在攜載武器和航電係統方麵幾乎沒有區別,但卻要執行不同的任務。對於美國以外無法獲得F-22空優戰鬥機的武裝力量而言,側重對地攻擊的F-35必須爭奪製空權。這顯然有些勉為其難。另一個美國人不便啟齒的問題是,通用機型必然以降低某些單項性能為代價,或許這正是美軍將其視作F-22的低端搭配的重要原因。 其實,自從開始研發以來,F-35就始終走得跌跌撞撞。第一個被人質疑的是飛機超重問題。根據測算,為了保證設計的833至1111公裏的作戰半徑,總計需要減掉910千克的重量。第二個難題是價格。有的型號已接近單機6000萬美元,被人戲稱為燒錢“無底洞”。最後,如同F-22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一樣,F-35離不開強大的空中支援,尤其需要充分的空中情報保障,這為其性能發揮設置了障礙。 【小題】非絕對隱身 隱身性能是美軍追求全麵軍事優勢、追求“絕對安全”的一個表現,打得到還要走得掉。 正所謂“一物降一物”,作為一種正在研製尚未列裝的戰機,F-35不可能美玉無瑕。從自身性能看,為了滿足超音速巡航和空中格鬥等機動性要求,F-35不能不在隱身性能上作出一定犧牲,如進氣口的紅外特征就相對明顯,特別是在進入空戰狀態後,一旦開啟機載火控雷達,將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暴露給敵人;從反隱身技術的發展看,F-35難以對所有頻率的雷達隱身,米波等長波和寬波雷達始終對其構成威脅,多基站雷達同時開機也可提高發現概率,而使用被動雷達或通過特製雷達觀測空中電波異動,同樣不失為發現隱形目標的可行辦法。 其實,美國對這一點非常清楚。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布倫達恩·內爾鬆透露,不久前,五角大樓已經將F-35從“絕對隱身”等級降為“非常隱身”,美軍的信心不足由此可見一斑。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