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會不會突襲中國的“珍珠港”?zt

(2006-08-22 16:25:51) 下一個
日本會不會突襲中國的“珍珠港”?    當日本人認為中國必然會報仇的時候,中國還有什麽理由不報仇?近段時間來,日本的鷹派言論已經讓我們淡漠了。我們習慣了日本鷹派那種野蠻的邏輯思維。當我們已經習慣了之後,日本也就離他們聲稱的事情越來越近了。    哪怕我們不想報複,日本人也會覺得我們要報複。為了防止中國報複,日本必然以中國為對手加強自身的軍事力量。中國的崛起的確需要和平的環境。可是和平的環境是總體的,局部的緊張也在所難免。日本人就是在製造這種緊張。我們沒有辦法去放棄對於日本行為的關注。放棄關注就意味著將自身的命運放棄掉。日本人從來不講什麽仁義道德。他們覺得中國想報仇,他們就必然準備發動先發製人的打擊。日本會不會突襲中國的‘珍珠港’??    日本沒有在今天行動是因為他們力量不夠。也許明天,也許後天,日本人就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已經足夠打破現有的東亞地緣政治的格局。想當年日本也敢於向美國發起挑戰,今天又怎麽不敢對中國先發製人。    東亞地區的區域軍備競賽已然來臨。中國沒有逃避的可能性。日本不退卻我們退卻,那最終消失在東亞權力競爭舞台上的就是中國。從來沒有一個民族依靠退讓和妥協成為權力中心。完全的退讓和妥協往往就是崩潰的前兆。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還沒有到力量體係崩潰的地步。    曾經一段時間,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原諒了日本人。而那段時間離今天已經很久了。原因何在?日本的行為讓中國不得不選擇一種更為極端的立場來應對現在的局勢。日本讓中國政府失去了外交所需要的彈性。哪怕中國政府以再大的誠意來解決中日之間的矛盾,日本人仍然是不識時務地破壞和諧的氣氛。日本人很精明,他們認定中國不會主動去打擊日本。可是他們想錯了,精明永遠不是高明的對手。雖然他們的目標是那麽遠大。可是難度太大。日本最希望看到的無非是中國的內亂。而中國的內亂在人民民主專政條件下是幾乎難以出現的。日本卻希望挑起這種內亂。日本憑借著自身對於中華民族民族感情的挑釁試圖動搖中國政府的威信。可是讓日本始料不及的是,中國政府越來越強硬。於是,政府的威信沒有降低,對日的民族主義情緒卻上升了。    日本一步一步地在和中國鬥。他們沒有認識到他們在戰略上已經失敗了。日本右翼勢力想玩狠的。他們沒有看到日本有幾斤幾兩,他們盲目地認為,隻要繼續堅持,中國終究會主動改善對於日本的關係。即使中國不主動改善對於日本的關係,中國政府也不會繼續強硬到哪裏去。可是日本右翼勢力哪裏想到中國政府這次是那麽堅決,連中國駐日大使也提前回國述職,就差驅逐日本在中國的外交官以及對日宣戰了。同期,日本發現中國在軍事行動上不是想象中那麽懦弱。中國針對日本的一些軍事準備沒有停止的跡象。直到這個時候,日本才發現,中國的軍事力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弱小,中國對於軍事力量的戰略運作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軟弱。日本人驚慌了。    日本右翼發現,玩經濟自己已經是昨日黃花,玩政治自己缺少智慧。當政治已經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日本人自然就想到了一個曾經解決了無數政治難題的手段。這就是軍事較量。發展軍事力量,日本需要對手。美國是自己的主子,把主子當對手顯然是找死。俄羅斯在遠東也沒有更多的力量,朝鮮和韓國的力量更是難以有效威脅日本,把他們當對手都缺少說服力。終於,日本人決定了,明確自身的對手——中國。日本人高喊中國要對日本複仇。他們覺得這樣就是日本加強軍事實力的一個借口。    當一個國家以中國為主要對手的時候,中國不能在冷漠了。這個國家曾經給中國造成了慘痛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物質損失。這個國家曾經在長達一千三百多年的時間內都試圖讓自己的力量牢固地戍守亞洲大陸。中國隻能迎戰了——這是宿命!       法國和德國是依靠政治和解的。可是我們必須要看到,法國和德國之間是通過流血的政治和解的。而這流血的政治正是戰爭。正是法國和德國的多次交手讓兩國人民都認識到了戰爭對於雙方的巨大傷害以及負麵影響。在法國和德國敵視期間,法國和德國的影響力從來沒有超越過英國。現在情況已經轉變了,法國和德國已經有能力對於英國實施邊緣化政策。因此,中國人的血築就的隔閡或許隻能用日本人的血來中和掉了。    當我們成為別人瞄準的目標的時候,我們還不舉起自己的槍口?那不就是自殺嗎?前段時間,中國仍然有專家聲稱中國和日本還沒有到必然一戰的地步。中國人就是善良呀。是的,什麽事情在發生前都不必然。可是我們難道不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嗎?中國專家的分析的確沒有錯,中國和日本還沒有打起來嘛。可是他是專家,他的分析結果卻讓很多中國人忘記了戰爭威脅的存在。專家是符合國家利益的專家。如果他不按照國家利益的思路走,那麽我們需要那樣的專家嗎?隻有敢於麵對戰爭,才能最有效地避免戰爭。中國專家的分析讓日本人笑了。中國心存幻想呀!當年李鴻章何嚐不認為中日未必一戰。可憐呀!辛苦建立的北洋海軍就成為了這句未必一戰的犧牲品!當日本人都已經認定中國必然報複的時候,我們憑什麽認為未必一戰?就憑借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嗎?當年中國被列強侵略的時候又是誰來拯救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隻有中國人自己才能保護自己。寄希望於日本不發動戰爭的想法是可恥的。日本已經在蠶食中國的海島和海洋領土。這已經構成了戰爭的誘發因素了。政治解決不了的時候,我們不用戰爭,那麽怎麽辦?領土問題能談則談,不能談還不隻能打。    一個沒落的帝國敢於跑到南美洲去和一個地區強國爭奪一個島嶼。而那個地區強國也敢於用自己的力量去挑戰那個沒落的帝國。恰恰是在戰爭打完之後,那個沒落帝國曆史上有鐵娘子之稱的女首相到了中國,和我們談香港問題。結果卻是她跌倒在中國的紅地毯之上。當年我們有勇氣去拒絕一個國家的無理要求,今天就更沒有理由漠視另外一個國家對於我國領土的蠶食。    日本有多少軍艦,日本有多少飛機,日本有多少先進科技,這些都不能成為我們退讓的理由。我們隻有一個東西,那就是毀滅對手乃至自我毀滅的決心與力量。越是懼怕毀滅就越容易毀滅。不怕鬼著不遇鬼,心裏有鬼鬼上身!和日本的戰爭不是中國的夢魘,我們要讓那成為日本的夢魘。中國比日本理智。因而結果隻能是日本人感覺到和中國的戰爭是夢魘才能讓東亞地區和平與穩定。或許地緣政治有其侵略性,但是追求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是沒有任何侵略性的。更何況中國理念的地緣政治觀念也不支持侵略,而隻是支持中國獲得自身的合理利益,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封殺之下為13億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上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人民尋找發展和繁榮的出路。    清醒過來的中國人需要更清醒,還沒有清醒過來的中國人趕快清醒。不要再有幻想,不要再有猶豫,不要再有顧忌。準備戰爭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錯。那即將到來的宿命般的衝突等待著中國人的覺醒。《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沒有讓理查德.伯恩斯坦和羅斯.芒羅兩人成為人們眼中戰爭販子,更沒有讓他們被加上破壞中美關係的罪名。日本已經走在了前麵,日本已經在準備了。我們該是決斷的時候了。準備戰爭和衝突的人從來沒有錯,錯的永遠是輸掉戰爭的人。    勝利的曆史應該由我們來書寫,宿命的決戰沒有中國人失敗的借口!    惡鄰日本、在東海問題、等等問題上、針對中國死纏濫打、有恃無恐、到底是什麽原因?如何才能應對日本右翼的糾纏?筆者認為有下列原因:    一、軍事戰略上,日本企圖以東海事端牽製中國台海問題的解決,想把東海、台灣都當作中國的睾丸捏在日本手裏,最終達到日美聯合駐軍台灣、實際托管台灣    軍事態勢上,東海問題、台海問題,現在攪在一起,相生相克。如果解決台海問題之前,先同日本就東海問題開戰,則可以演變成中日之間的長期對抗和戰爭,對於中國解決台海問題不利,這是中國顧忌、日本有恃無恐的地方之一;如果加快解決台海問題、回過頭來解決東海問題,打破第一島鏈對於中國的封鎖、變為中國大陸及台灣半圓形包圍日本的態勢,則對於日本不利。由此可見,日本在東海問題上頻頻出招,是在將東海、台海問題作為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來看待和解決、在“東海-台海”問題上與我爭奪主動權。葉劍證券分析師兼軍迷認為:中國人要做好準備、高度警惕“日本台灣夢”--日本謀劃的“台海東海5步棋”是:    1、眼前將東海、台海作為互相利用來牽製大陸的棋子拿在手裏使勁捏。用李敖先生的話說就是:台灣是捏在外人手裏的大陸的睾丸。    2、趁大陸武統台灣的時機、聯合美台軍隊“三打一”、將大陸打輸。    3、之後美、日軍隊順勢進入台灣、名為護佑台灣獨立、實質是由美日“托管台灣”。    4、美日順勢、順手占領東海海域的主權。5、將來完全由日本托管或者統治台灣。    筆者認為:日本的逼迫,可能迫使中國調整軍事戰略,那就是超越江時代的“打一場局部高科技戰爭”的思想,而演變到“打一場局部、中期甚至長期、高科技、中級等級別以上戰爭”的思想。打台灣不是“一打一”,而是“一打二、三”(打台軍、日軍、美軍)。中國如果不放棄武統台灣的準備,就要做好一打三的準備。一句話:就要做好“打台灣同時也是打東海”的完全的準備。    二、外交戰略上,日本抱定美國的大腿、立定腳跟、遠交近攻,以此利用中國“南北有強鄰、東部有台獨、遠方美國有矛盾、南海海域有爭議”的戰略態勢上的弱點    日本對華咄咄逼人,外交方麵的原因有兩層:(一)日本外交方麵的原因是:日本已經不惜部分交出軍隊指揮權、贏得美日軍事同盟和美國的信任,也要修改和平憲法,將自衛隊改為、上升為“自衛軍”。其目的就是在於:向美國忍辱負重韜光養晦、以此靠緊遠方的美國大靠山、同周邊國家展開領土和權益爭奪。北部要爭俄國北方四島、西部要爭韓國獨島、西南要爭中國東海,東南霸占衝之岩島礁周圍數十萬平方公裏海域。這是其擴張國力的一步。最終坐大之後再求更大發展、甚至再與強權爭霸。(二)而中國地緣政治方麵的態勢是:“南北有強鄰、東部有台獨、遠方美國有矛盾、南海海域有爭議”,尤其是東部台獨問題,牽製了中國的手腳。兩國外交態勢比較之下,日本自以為“不趁此時、更待何日”。加緊挑戰中國的東海等海權。中國目前對應的策略隻能是:南北謀求和平、內部加緊準備、團結製衡力量、順勢解決東海。    三、民族精神上,日本右翼有著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的“神風敢死隊精神”,以此來利用中國“韜光養晦”外交戰略的弱點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狼,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神風敢死隊”的崇拜者,神風敢死隊的有關讀物是他的枕邊書,他出訪國外、視察日本駐外使領館、曾經向使領館人員贈送此類讀物、以此勉力日本駐外人員為國盡忠。日本軍國主義的“神風敢死隊精神”,說穿了是為了日本的擴張、不怕為了擴張等利益而死的亡命徒精神。二戰時期,曾經造成美國海空軍的重創。但是,進入21世紀,在中國繼續韜光養晦、發展經濟、爭取時間克複台灣的時候,日本右翼的亡命徒式的擴張,把中國政府的忍辱負重、韜光養晦,就當做了蠶食乃至生吞中國利益的時機。從根子上說,葉劍證券分析師兼軍迷認為:不是亡命徒太狠,而是:(一)中國國力還沒有達到強硬的地步。中國需要加速發展國力和軍力。從軍力而言,“航天、航母、核潛艇、軍人加工資,一個都不能少”。(二)中國有必要調整“韜光養晦”的外交思想。中國要勇於爭取和保衛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未來利益、海外權益、全球利益。我們必要時要有韜光養晦的戰略、必要時也要有毛主席說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錚錚鐵骨。沒有內在錚錚鐵骨的韜光養晦必定是無所作為的失敗的韜光養晦。(三)中國人要警惕自己:中國曆來妥協者多、投降派多、漢奸多,但是日本敢死者多。    四、文化、曆史傳統上,日本曆來有“不畏大國以小犯大”、“以弱求強以蛇吞象”的曆史傳統,以此來利用中國“長城意識”、“閉關鎖國”的曆史傳統弱點    從日本豐臣秀吉時代開始,日本就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近代史上,日本曆來有“以小犯大”、“以弱求強”的曆史傳統,先是甲午戰爭打敗清帝國,後是日俄打敗俄國,再後是全麵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主動進犯美國。可見,尤其是近代日本史,就是一部小國挑戰甚至打敗大國的曆史。這一曆史傳統,顯露的是不斷進取的精神、無限擴張的野心、不停的拓展意識;對應的則是中國的“長城意識”--也就是安於防守、滿足現有領土、安土重遷、不再擴張拓展、不重視海外利益的保守自滿、自得安樂、最終導致亡國的封建意識。中國人該警醒了。尤其是認為中國沒有全球利益、海外利益的國人,該警醒了,不要再做“清末閉眼不看世界”的閉關鎖國人士。中國的外貿已經遍布全球,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大約60%,中國的石油、鐵礦銅礦等重要礦產等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33%以上並在飛速增長,中國的海外僑民每年以百萬計增長......凡此種種,意味著--中國的利益遍天下,中國人必須以“全球利益意識”,取代封建時代的“長城意識”、“閉關鎖國”意識。筆者認為: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態勢麵前,中國人無法不反思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識。肥羊永遠是惡狼嘴裏的美餐,惡狼吃了肥肉還會要求羊群給予感謝。    五、經濟上,日本倚仗技術創新精神和能力、及其先進程度、倚仗雄厚的資金,不懼中國“抵製日貨”    經濟上,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質量品質、發明創造的累累成果、知識產權,使日本倚仗其都有的芯片技術、材料技術、其他技術,倚仗其高性價比的電子產品、汽車產品、其他產品,不懼中國“抵製日貨”。12月10日的參考消息報道:日本豐田汽車打敗美國通用汽車之後,還謀求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相反的是: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依靠壟斷、依賴政策、不求進取、創新精神薄弱、產品質量中等偏低,甚至67%的國企沒有科研研發機製和機構、甚至坐吃山空、掏空蛀空、工人下崗。中國經濟要抵製日貨,根本上要從科技創新精神和機製上找原因。筆者葉劍證券分析師兼軍迷作為從事股票分析軟件開發、發明自己版本的股市分析軟件、擁有“指南針主力動態監測軟件”的知識產權,深深感到:一個人經濟上要赤手空拳打拚到到小康、中康也好,一個人要自立於世也罷,你如果沒有裙帶關係、人士背景,那麽,科技創新就幾乎是你唯一的出路。個人如此,一個國家、一個地域的經濟,更是如此,否則,作為個人隻有屈膝於權貴,作為國家則要受氣於人、受製於人。人要自己自強。國要大家自強。    在東海問題上,看到的是中日軍事戰略的差別、外交態勢的差異、民族精神的不同、曆史傳統的炯異、經濟和科技的強弱。惡鄰在東、強鄰在側、台獨在腹、中國大陸人隻有自強。1、產品上科技上要“求創新、求一流”。2、文化、精神上要以進取意識取代保守意識、防守意識。3、外交思維上,“韜光養晦”要與毛主席說“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錚錚鐵骨相結合。4、外交戰略上,南北謀求和平、內部加緊準備、團結製衡力量、早日突破台海、順勢解決東海。5、軍事戰略上,做好“打台灣同時也是打東海”的準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