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確保台海永久和平的軍事戰略 zt

(2006-08-22 16:25:51) 下一個
確保台海永久和平的軍事戰略 現階段麵對複雜的台海局勢,中國已有各種相應的對抗戰略,但在所有戰略選擇中,最高和絕對確保能在台灣不戰而勝、和平統一、或者雷霆萬鈞、化敵為泥的戰略,就是堅持不懈加強自己的全麵軍事準備。 未來中國如何通過軍事解決台灣問題,還取決於對手的理智程度,但無論如何,有一種軍事戰略,可以徹底確保台海之戰的勝利,這是終極的軍事優勢戰略。在使用這個戰略之前,還有足夠的其他戰略空間,但這個終極戰略,可以確保大陸在未來台海戰爭中的勝利,也可以確保台海戰爭絕不失控,這個終極的軍事戰略就是:晚打、大打、打核戰爭。 ●加強軍備對台戰略之重 中國現階段的台灣戰略由三個部分構成:一、和平統一、一國兩製;二、中美合作,保證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三、軍事準備,隨時準備粉碎台獨引起的突發事件。這三種準備共同構成了目前中國大陸的全部台灣戰略,但在不同的時期,則對某些具體戰略有階段性的優先和偏重。在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周期之後,前兩種戰略曾長期被優先貫徹,而由於1994年以來台獨勢力日益猖獗、以及美國不斷顯示出將軍事幹涉台海局勢的事實,最終使第三項戰略開始成為實施前兩項戰略的前提和保證,因此逐步獲得了最優先貫徹和保證實施的各種國家資源。 現階段十分脆弱的台海和平、其實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危險、就是台海局勢成為一種長期的僵局;目前兩岸對峙的狀況無論從法理、還是國家生存的內在邏輯上都是極其危險的,是必須在可以預見到的時間周期內加以解決的問題。與中國其他曾被一代實用主義的中國領導人建議放到以後、由下一代人的其他外部衝突解決不同,台灣問題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因為一個無論是在法理上獨立,還是事實上獨立的台灣,隻要未能與大陸實現全麵的統一,就始終是中國現代化的最大障礙。現代民主國家最基本的製度標準就是消除了前現代化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武裝力量多中心和軍閥化、行政體係分裂和缺少統一的中央行政機構的亂象,實現國內軍事力量和政治體製的統一。有太多的當代國家、包括美國,都是在國內戰爭消除了對抗的軍事勢力後才成長為現代國家。 二十一世紀正在全麵實現現代化的中國,如果始終保持目前這種國土內實際上存在著兩個相互敵視和分裂的行政體係,存在著兩支敵對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其中一方是在外部敵對力量和其他大國的支持下保持生存、因此事實上體現了外部勢力利益的局麵,則中國完全算不上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而中國自十九世紀末期就啟動的現代化之步履沉重和曆程艱辛,可以從至今中國領土仍由於台灣的武裝分據而未統一的事實中得到印證;台海兩岸的分裂,已經構成今天中國現代化曆程中最大的困境和最大的風險,這一點,中國大陸各界仍未真正意識到。 中國十三億人民篳路藍縷、揮汗如雨為之奮鬥的民族振興和現代化事業,目前事實上遭受著台灣問題的阻礙;在台海問題上,不選擇統一,就是傾向台獨,這其中沒有任何緩衝空間,對泛藍和泛綠都是一樣。分據的台灣不管由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執政,都對大陸人民構成嚴重的危害。僅憑這一點,在和平措施長期解決困境無效後,戰爭就應該自動地成為另一種類型的政治選擇。而現階段的台海表麵和平其實掩蓋著一個嚴峻的事實;兩岸目前從本質上是處於軍事對峙和戰爭前期。由於現階段和平的台海政治不過是台海戰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所以用戰爭解決台海僵局,隻不過是恢複台海衝突真實的原貌而已。在台海問題上,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同樣是戰爭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現階段戰爭已經成為打破台海僵局的唯一可行手段。 對中國大陸來說,解決台海問題的終極戰略隻能是奪取壓倒性的軍事優勢,除此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幻想,在兩岸問題上現階段大陸、台灣和國際社會都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概念,其中主流概念是台灣問題將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實現一國兩製。而如果僅僅把和平統一、一國兩製作為今天大陸對台政策的全部,至少在觀念上這樣認為,那麽這種觀念就已經包括著巨大的戰略誤區;而這種戰略誤區則是國外勢力、其中包括美日兩國直接設置,並始終或引導或壓迫中方必須接受。美日兩國已經公開反對改變台海的現狀,而這種現狀就是中國領土事實上的分裂,也就是說美日官方的政策是必要時不惜以武力來對抗大陸,來維持這種中國領土事實上被分裂的現狀和台海不戰不和的僵局。 而對著這種事實上的台灣分據,而台獨勢力正日益猖獗的現狀,係統的大陸對台戰略實際上是由三個層次的近期、中期和遠期行動戰略構成的;近期的行動戰略是保持台海和平現狀,中期和遠期的行動戰略是或實現和平統一,或武力結束台獨,這二者必具其一。所以和平統一,隻是大陸對台戰略中的一種選項,盡管是大陸從本質上最期望能在台海問題上實施的一項戰略選擇,但能否成功不單方麵取決於大陸,還同樣取決於台灣當局和台灣選民。 ●和平統一武力滅獨並重 所以在兩岸問題上,統一和台獨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勢態,因此需要大陸準備兩種完全不同的戰略;在統一問題上,大陸始終如一的戰略選擇是通過兩岸對等協商,實現和平統一,而在這個戰略行動過程中,統一作為終極目標沒有商量餘地,但和平統一的方式卻有極大的談判和回旋空間。和平統一因此做為一種談判和回旋餘地最大的解決台海問題的戰略,是能實現海峽兩岸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台海和平核心戰略。 而盡管和平統一戰略有如此重要的核心戰略地位,但其畢竟隻是一種要求雙方理性的選擇,而台海格局中目前台灣方麵、尤其是執政的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已經顯示出其在兩岸政策上急功近利,以黨派利益壓迫大眾利益和民族大義,完全非理性和具有挑□性的一麵。在這種情況下,對理性要求非常高的和平統一戰略很難有實施的機會,所以盡管和平統一是大陸最希望的台海未來前景,但是現階段還沒有任何清晰可行的前景,因此和平統一並不是現階段大陸唯一而且必須堅決執行的對台戰略。 與和平統一並行,共同構成完整的大陸對台戰略的另一方麵是武力反獨,這是迄今為止未被外界、包括台灣的台獨分子和台灣局勢的外部操縱者美國,以及台灣島內政治的泛藍陣營深刻理解的大陸戰略。其實中共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就是從戰爭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是曆史迄今為止各大國中經曆了最多戰爭硝煙的執政黨和國家。而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已經全麵轉型,成為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國家的組織者;自從中越戰爭後中國已經近三十年未經曆戰爭。盡管中國周邊對中國國家安全形成嚴峻挑戰,但中國始終在使用武力解決複雜戰略問題和外部問題上保持高度克製。台海迄今已經保持了近四十年的和平,就是大陸在對台使用武力上保持高度克製的最好例證。 盡管大陸在戰爭問題上保持高度克製,但在涉及國家主權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上,尤其在對手先發製人後,中共從未在使用武力問題上退縮;在綜合國力遠不如今天強大的上個世紀,中國與美國已經先後在朝鮮、越南和台灣海峽發生過直接的戰爭、軍事衝突以及核戰爭威脅,而且中國在朝鮮和越南戰爭中都是最終的勝利者。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北部邊疆地區,中國與前蘇聯也發生過直接的軍事衝突,並長期保持軍事對抗,而中國與前蘇聯在遠東的對抗,最終成為前蘇聯軍事力量和國家製度總體崩潰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中國是中蘇軍事對抗的最終勝利者。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也同印度發生過直接軍事衝突,同樣取得了軍事勝利。 而在長達數十年的國共兩黨戰爭中,共產黨和其領導的軍事力量更是當之無愧的勝利者,其實台海的現狀起源於半個多世紀前的國共衝突。在中共的曆程中,戰爭始終是其最擅長的,國民黨在軍事領域內遠沒有達到共產黨的戰略和戰術水平,更不用說沒有任何軍事經驗卻妄圖台灣獨立的民進黨政權。 戰爭有各種複雜的起因,但歸根到底是雙方的矛盾持續加劇,以至於無法通過任何和平手段加以解決時的必然趨勢,而台海局勢的持續緊張和分裂僵局始終未破,本身就是戰爭在未正式爆發前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大陸最高執政者和軍方已經多次正式公開地表明將用武力解決台獨問題;中國建國以來在所有使用武力之前,都有正式警告敵人的紀錄,而美國、前蘇聯和印度都因為無視或輕信中國將使用武力的警告,而成為戰爭的失敗者。因此中國被西方專業戰爭研究者認為是有最大可信度、絕對會履行自己承諾,包括戰爭警告的國家;台灣民進黨當局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視了大陸的戰爭警告,關鍵在於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戰爭的經曆、尤其是與中共發生衝突的經驗,這倒對應了一句大陸的流行語:“無知者無畏”,但無知者並不會因為無知而能夠逃避滅亡的下場。   現階段台海戰爭的各項因素正在不斷積累,已經接近戰爭爆發;首先從未在戰爭問題上失言的中共已經發布了正式的戰爭警告,而與此同時台獨勢力卻處於一種信息高度匱乏的狀態;僅有台灣島內街頭政治和“立法院”內肢體衝撞經驗的台獨分子和陳水扁,根本就不知道戰爭爆發的後果,因此一直在實行戰爭邊緣政策,正是這種邊緣政策執意衝撞大陸的預設底線,並將直接引發戰爭,而台獨勢力在戰爭中絕對是徹底的輸家,這就是大陸武力滅獨的台海軍事準備戰略的真實後果。 ●戰爭亦是理性政策選擇   目前,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忽略戰爭在未來台海局勢中的作用,還是想通過各種戰略限製中國在台海問題使用武力的權力,都是美日軍事同盟以及台獨勢力的最高戰略目標。而這個戰略目標的最終目的就是剝奪大陸在台海問題上的最有效的戰略行動能力──即按自己的時間、計劃和方式對台獨分子實施軍事打擊的自由。而保持在台海問題上使用武力的權力,就是保證台海和平,同時保證台灣始終留在中國的版圖之內,因此在台海問題上,中國的戰爭權力,最終將成為對手無論如何都無法逾越的台獨終極障礙。   在現今的台海格局之下,戰爭並不是絕對不符合大陸利益的選擇;所有認為戰爭將破壞中國的現代化,將美國和日本拖進戰爭。因此大陸不敢啟動戰爭的人,完全不了解中共和解放軍的戰爭經曆和戰爭精神,忘記了中國早就在沒有任何軍事工業基礎的建國初期,就與擁有核武器的美國發生過軍事較量,所以完全忽視了台海戰爭中大陸方麵的真實戰爭和戰略能力。更重要的是完全忽略了今日台灣正是在美日軍事聯盟的直接支持下,直接對大陸構成軍事威脅的具有高度戰爭危險的地區,台灣軍隊不是大陸的假想敵,而是真正的戰爭對手。   事實上,戰爭本身就是理性決策的後果。經典的戰爭研究表明:戰爭與理性決策是一致的。現階段,盡管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始終是大陸的核心戰略,但在特定前提下啟動戰爭解決台獨問題同樣是明確的核心戰略,戰爭因此成為一種現實和理性的兩岸關係中的戰略選擇。有曆史統計顯示: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一共打了五十八場大規模的戰爭,而其中戰爭的發動者則勝了四十二場,如果戰爭是非理性事件,那麽在發動者與勝利者之間就不應當在任何係統性的聯係,但非常明顯,戰爭發動者對自己的實力和勝算都有理性的考慮。   有關戰爭的相關研究顯示,有三種因素明顯地與戰爭的爆發相關;一是不完全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相關決策者可能不了解突出的問題,因此盲目地進入了戰爭;二是資源的重新分配,戰爭一定涉及到一定的利益,如果能合理的分配資源,這可起到一個均衡機製的作用從而減少戰爭的可能性;三是冒險行為,這是指國家可能卷入一場為了獲得或者避免損失資源的戰爭邊緣政策的博弈,而局勢失控時戰爭就會爆發。曆史上戰爭證明,以上三種因素在解釋戰爭起因時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由於戰爭本質上是理性的,因此任何戰爭雙方的進入戰爭之前都會考慮戰爭勝負的可能以及相應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戰爭之所以能夠爆發,是因戰爭雙方之間缺少一種巨大的力量差距,如果戰爭力量差距使較弱一方徹底明白沒有任何勝利的可能時,該方會放棄戰爭而妥協。所以戰爭之所以爆發,是戰爭雙方力量差距不大、以至於雙方都期望除了通過理性的計策外,還可以通過有名的“戰爭迷霧”,即戰爭雙方都無法把握的戰爭勝負因素,來期待己方的勝利,這時戰爭就有可能爆發。   實力較弱的一方經常期望自己能夠通過其他外部因素、如第三國的援助,突然襲擊或在關鍵方向上集中力量來對抗較強的一方;所以現階段台海戰爭危險之所以始終存在,關鍵在於大陸一方還沒有建立起一種被所有當事方都明白無誤確認的戰爭優勢;盡管在與台灣現有軍事力量對抗中大陸已經有絕對勝利把握,但現階段台海戰爭規則當事各方都始終將美日軍事聯盟介入戰爭做為考慮力量對比的出發點。   正是由於事實上的美台軍事聯盟,因此也包括潛在的日台軍事聯盟,台灣方麵才拒絕承認大陸對台的絕對軍事優勢,因此始終按自己的或事實台獨、或法理台獨的路線一意孤行。因此現階段台海戰爭風險還不能被完全控製,關鍵在於外來力量將加入軍事對抗,給本質上已經取得了台海總體軍事優勢的大陸軍方增加了戰爭的難度。而實現對美日台三方聯合後的台海局部戰爭的優勢,正是現階段大陸軍事準備的核心目標,當這個目標達成,戰爭風險將大大降低,海峽兩岸和平統一才會進入議事日程。 ●晚打大打打核戰爭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之間,麵對強大的美國和前蘇聯的軍事壓力,當時中國的戰略是徹底進行國家軍事動員,將中國的生存和發展寄托於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戰勝強大的敵人,當時中國的軍事準備戰略用三句話來概括;早打、大打、打核戰爭!這種以戰爭思維來組織中國的國家安全、以全麵戰爭準備來對抗戰爭的國家戰略,的確在當時中國軍事上大大弱於對手的戰略對抗中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和平。   現階段,麵對複雜的台海局勢,中國已經有各種相應的對抗戰略,但在所有戰略選擇中,最優和最高、絕對確保中國能夠在台灣不戰而勝、和平統一、或者雷霆萬鈞、化敵為泥的戰略,就是堅持不懈加強自己的全麵軍事準備。而未來中國如何通過軍事解決台灣問題,還取決於對手的理智程度,但無論如何,有一種軍事戰略,可以徹底確保台海之戰的勝利,這是終極的軍事優勢戰略。在使用這個戰略之前,還有足夠的其他戰略空間,但這個終極戰略,可以確保大陸在未來台海戰爭中的勝利,也可以確保台海戰爭絕不失控,這個終極的軍事戰略就是:晚打、大打、打核戰爭。   晚打,就是盡量推遲台海戰爭爆發的時間。因為在戰爭前的軍事準備過程中,大陸總體力量和軍事力量增長的速度遠超過大陸在台海的敵人,所以時間是大陸軍事戰略中的天然盟友;隻要有充分的軍事準備時間,不放棄軍事準備努力,我們亦可能看到台海不戰而勝的結局,這就是力量對比令敵人放棄無謂的軍事抵抗。也正因為如此,台獨分子們實際上是有時間大限的;因為如果不在這個期限前完成台獨,大陸將強大到他們沒有任何希望在兩岸戰爭中取勝。所以盡力爭取和平,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戰爭,不僅是對兩岸和平負責,也是不斷增加勝利的希望,直至有絕對的把握,最終實現不戰而勝。   大打,是讓台灣領導人明白在台灣問題上中國使用軍事力量的決心,以及一旦大陸動武,無論在多麽複雜背景下台灣都將最終失敗的前景;是使台灣領導人不走台獨路線,並考慮統一的真正有效途徑。但現在看來台灣還沒有得到這方麵足夠的信息和確認。現階段大陸對台軍事威懾的重大缺陷在於無法或者暫時不能通過局部戰爭,定點、定向、定規模的向台灣顯示軍事力量,而小規模和局部對台戰爭,盡管同樣有效,但關鍵在於如何控製,所以台海絕對不可以輕言戰爭,但戰爭一旦爆發,就應該是終局的戰爭,因為如果大陸的軍事對手是非理性的,如陳水扁時,局部威懾和局部戰爭就沒有意義,而應該是直接完成所有的戰略任務,首戰即決戰,徹底完成軍事上消滅台獨力量。   打核威懾,是指在台海問題上,核戰略與核戰爭的準備程度,最終將決定台海格局的發展。而建立威懾美日不涉入台海局勢的台海戰爭終極軍事戰略,現在轉到了另外一個軍事領域即核武器與核威懾;事實上和平統一最終取決於中國核武裝力量的持續增長。當中美間有把握相互摧毀,即中國絕對有能力在戰爭升級到核戰爭階段時,在對抗中完成對美日兩國軍事同盟的全麵摧毀時,中國就有把握徹底地將美日軍事幹涉台灣海峽事務的危險排除,屆時因為大陸絕對的軍事優勢,兩岸都將不會考慮通過戰爭解決問題。   另外,在對日戰略上,確保中國對日的核威懾和確保日本絕對不得擁有核武器,是中國在二十一世紀解決中日問題的終極戰略。   所以本質上,和平解決台海問題的關鍵在於大陸必須盡快完成其軍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的高速成長。由於擁有核武器,中國已經擁有台海問題上的終極政治決定權;在與包括美日的對抗中已經立於不敗之地。而在與台灣軍事級別水平的區域對抗中,大陸早就擁有最終的絕對優勢;事實上迄今為止台灣方麵的一切努力,包括持續擴軍,大量購買昂貴的軍事裝備,在理性上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台灣軍事力量永遠無法超越擁有核武器的大陸,而台灣絕對不可能擁有核武器。在一場持續升級的未來台海軍事衝突中,台灣無論如何都是最終的輸家,美國和日本也是。   作者:高岩 來源:《廣角鏡》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