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軍無人偵察機3年擴充50倍 作戰模式改變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人民網7月8日訊《今日美國報》7日報道,出於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戰需要,美軍大量使用無人偵察機執行任務,這對美軍作戰模式產生革命性影響,同時也讓上述地區的空中交通變得“擁堵起來”。據悉,在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開始前,美國陸軍僅有14架無人偵察機,目前已增加到700架左右,其中大多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有關方麵表示,這些無人駕駛飛機多數為操作簡單的小型飛行器。在2003年和2004年,美軍無人偵察機在戰場上的總飛行時間大約為每月1500小時,而去年這個數字則增加到了每月9000小時左右。   美軍官員及軍事專家稱,使用無人偵察機和與之相應的傳感係統,使美軍易於及早發現隱藏在各類建築後麵的反美武裝和路邊炸彈,從而降低美軍人員的傷亡。此外,無人偵察機操作簡單,一名普通美軍士兵在8小時內便可熟練掌握它的使用方法。然而,大量使用無人偵察機容易導致與其他軍用飛行器相撞。2004年,一架美軍直升機在伊拉克與一架美軍無人偵察機在空中相撞,所幸無人傷亡。美國軍事專家認為,大量使用無人偵察機將對美軍作戰模式產生革命性影響,這如同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夜視技術對於改變戰爭形態的影響一樣。   美軍部署的各類無人駕駛飛機中,“捕食者”堪稱“佼佼者”,這種飛行器的最初用途是充當偵察機,經過一係列螺旋式發展,現在已具備了監視、偵察和對地攻擊等能力,在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實戰中表現出特有的性能,受到美國空軍及國防部的青睞。捕食者無人機作為一個典型例子反映了美軍建立的“邊生產邊改進”模式所取得的重要成效:即不強調嚴格的需求,也不需要搞20年才能完成的100%的解決方案,寧可要 80%的方案,它可以很快地部署,而且價格低廉。對於武器的性能則在以後使用過程中逐步予以改良和完善。   據悉,目前美軍的大多數重要武器係統都采用了這種所謂的“螺旋式發展”策略,比如著名的F-35和F-22兩種先進戰機都是在一邊使用一邊進行各種必要的改進。這樣一來,美軍除了可以使武器的作戰能力得到逐漸增強外,還能通過既縮短開發時間,又節省資金的方式來擁有新型作戰武器。今後,美軍在理想單兵作戰武器(QICW)、導彈防禦係統、精確製導彈藥、dd(x)驅逐艦、lcs近海作戰艦、“全球鷹”無人機、天基雷達等項目中,都將融入上述螺旋式發展的新策略。美軍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保證自己武器裝備的技術優勢。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