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專家分析朝鮮試射導彈的影響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環球在線消息:朝鮮7月5日淩晨發射多枚導彈,此舉立即引起了美國、日本、韓國等有關國家的強烈反應,聯合國安理會也表示要於當地時間5日上午舉行緊急磋商,討論今後的應對措施。對此,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知名專家分析認為:朝鮮此舉並非冒險,不可等閑視之,尤其是沒有明確說明發射目的,難免引起有關各方的諸多猜疑,甚至美國認為,在美國的獨立日和該國“發現”號航天飛機上天的日子發射導彈,是一種挑釁行為。另外,此舉也給東亞安全局勢和下一輪六方會談增加了不確定性。 5日上午,該專家分析說,1998年,朝鮮第一次試射導彈時,聲稱是為了發射衛星,不承認是用於軍事目的,更沒有軍事威脅之意,而此次發射導彈的目的則沒有明確說法,這就容易造成美國、日本、韓國等有關國家諸多猜疑,另外,選擇了在美國的獨立日和該國“發現”號航天飛機上天的日子發射導彈,雖然不能確定朝鮮是有意為之,但這種巧合,最起碼在時間上就顯得有些耐人尋味。 導彈發射後,美國宣布可能會實施攔截,對此,該專家認為,美方遲遲沒有攔截行動,原因在於導彈攔截還都處於試驗階段,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究竟是否能夠奏效,還都不明確。而日本引進的宙斯盾已經裝了標準Ⅱ,應該說也具備了一定的導彈攔截能力,但日本宣布沒有導彈攔截能力,除了目前的導彈攔截係統未經實戰,無法保證效果之外,還可能同時為國內大規模投資反導係統造些輿論。另外,美國和日本關於導彈防禦方麵的合作也在進行之中。 韓國反應激烈當然是意料之中的,不過韓國更多的會關注朝鮮發射的短程導彈,因為就兩國距離來看,遠程導彈顯然不是針對韓國的,所以他們目前可能更多的要考慮對朝鮮發射短程的防禦問題。相比較而言,俄羅斯的反應相對中性一些,認為朝鮮在這個時候發射導彈完全沒有必要 。對此,該專家分析說,因為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前蘇聯和美國曾簽訂過ABM反彈道導彈條約,後來遭布什政府廢除,所以,國際防止核擴散的基礎就變得很脆弱,朝鮮試射導彈也不是特別好幹預。 對於導彈試射對六方會談第五輪第二階段的影響,該專家認為這無疑增加了會談的不確定性。本來六方會談最初隻是為了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但美國一直在試圖擴大解決問題的範圍,想借助會談,一攬子解決朝鮮半島安全、毒品交易、人權等一係列問題。朝鮮在這個時候試射導彈,應該說不是一種冒險行為,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重要舉措,這無疑將對東亞安全局勢和下輪六方會談帶來不確定因素,具體事態發展還需進一步關注。(東征)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