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全方位動用手段:日本阻攔對華軍售動作加大 zt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來自《環球時報》的消息: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最近訪問了烏克蘭,竟然要求烏克蘭“慎重處理”對華軍售,並與烏方達成協議,於今年秋天舉行局級官員會談來協商烏克蘭的對華軍售問題。專家指出,日本過去隻是對中國軍事透明度等問題表示關切,現在則直接與其他國家政府官員就對華輸出武器問題進行磋商。聯係到最近小泉訪美把日美同盟從地區同盟變成全球同盟,人們不禁要問,難道日本的這個動作真是一個信號,說明它要變成美國的“國際安全事務協管員”了嗎?   兩國要開會協商烏對華軍售   據報道,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俄羅斯出席完8國集團外長會議後,順便對烏克蘭進行了訪問。這是一次受到冷遇的訪問,烏克蘭總統為了看世界杯比賽,晾了麻生一把,把預定的在總統府的會談改成了機場的一次短暫會談。日本的《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紛紛嘲諷麻生與烏克蘭總統舉行了一次“異例”的“空港臨時會談”。      7月1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與烏克蘭外長在基輔舉行會談。   麻生好像對此並不介意。當地時間7月1日上午,麻生與烏克蘭外長舉行了會談。本來,會談的主題應該是日烏兩國的外交關係,但麻生卻提起了烏克蘭對中國的武器出口,稱日本對此非常擔心,“希望(烏方)能夠考慮到(對華軍售)對東亞安全環境的影響,從而慎重對待”。烏克蘭外長則表示願意通過事務層次的對話進行說明。日本共同社報道說,兩國外長已經一致同意在今年秋天圍繞烏克蘭對華出口武器的問題舉行局長級的會談。   在日本的分析人士指出,按理說,受到被晾在一邊的待遇之後,麻生應該對日本在烏克蘭外交中的斤兩有所認識,但麻生卻仍然堅持“管管”烏克蘭賣武器的事情,這隻能說明日本對這件事情的固執與重視,而日烏兩國達成協議的背後,顯示出日本舍得動用外交、經濟資源來試圖“管成”這件事兒。   《讀賣新聞》等媒體2日報道了這一消息,並強調說,據日本外務省透露,烏克蘭對中國的常規武器出口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俄羅斯。   日本媒體沒有詳細報道烏克蘭向中國出售了哪些受關注的武器。不過,同日的美國媒體報道說,烏克蘭曾向中國銷售了6枚蘇聯製造的X-55型遠程巡航導彈。據介紹,X-55型巡航導彈是蘇聯軍事工業在最鼎盛時期的產品,其性能類似於美國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可以自動導航並尋找目標。X-55可以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從戰略轟炸機上發射,射程最遠能達到3000公裏。蘇聯當時開發這種導彈的目的是為了對美國本土的戰略目標以及美國海軍的大型艦船比如航空母艦等展開打擊。這家媒體評論稱,烏克蘭的對華軍售使“台灣海峽的軍力對比未來將更加向大陸一方傾斜,而日本和在太平洋地區的美軍也將會受到直接威脅”。而烏克蘭方麵的調查表明,烏對華武器出口並未違犯國際相關規定。   阻撓他國賣給中國武器   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對別國向中國出口武器進行幹涉。在近幾年歐盟表現出想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意願之後,日本的反應幾乎與美國一樣強烈。不管是日本高官訪問歐洲,還是歐洲要人訪問日本,日本都要抓住機會勸說歐盟不要解除這一禁令。就在一個多星期前,日本官房長官安倍晉三還專門召見了歐盟駐日大使,要求歐盟繼續禁止向中國出口武器,稱希望歐盟為了亞洲地區的“和平與安定”,慎重考慮武器出口一事。安倍說:“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對日本以及世界來說都是機會,但軍費必須確保透明。”日本媒體在報道這一消息時特別指出,歐盟在去年6月曾經討論要解除對華軍售禁令,但由於以“美日為主”的國家的反對而被迫推遲。   日本甚至做起了俄羅斯的工作。在去年1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日本與小泉進行會談時,小泉就提出,中俄聯合軍事演習應該保持透明度,俄方有必要慎重處理對中國武器出口的事情。不過,普京沒有答應日方提出的“慎重處理”的要求,更沒有表示俄方要就此向日方進行說明,而是提醒小泉,日本最重要的盟友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國。   日本對中國的軍事安全、能源、對外援助等說三道四的事情就更多了。美國軍方開始攻擊中國軍費不透明之後,日本積極配合,其政要出訪,無論到哪個國家,日中關係都要成為話題,四處宣揚中國軍費不透明。   想當“國際安全事務協管員”?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自己每年都要從美國進口大量的先進武器。正是有這些先進武器撐腰,日本才“硬氣”地揚言要對朝鮮的導彈發射基地實施先發製人的打擊。日本的軍費開支僅次於美國,一直位居世界第二,日本強大的軍事力量已經對周邊國家構成了潛在威脅。   專家指出,日本的做法實際上是在發出一種信號:隨著日美同盟關係的加強和日本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日本已不甘心僅僅奉行追隨美國的政策,而是開始以亞洲領頭羊的身份自居,更加積極主動地采取必要的措施維護日美兩國在亞洲的戰略利益,在美國維護亞太地區安全的體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安倍晉三最近多次在電視節目上以其奇怪的邏輯強調說,日本為什麽在國際上沒有地位?這主要是因為至目前為止,日本外交一直依附於美國,沒有自己的外交。日本要想成為獨立的國家,必須鮮明地表明自己的主張,不僅對美國,對中國更是應該如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學者劉軍紅表示,自2002年開始,日本經濟連續53個月增長,這大大增強了日本的對外幹涉能力和底氣。日美同盟所涵蓋的範圍由亞太地區向全世界擴展,標誌著日本外交戰略由迎合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外向型協調政策,逐步向更多地考慮自身利益的內向型政策轉變。凡是涉及日本國家利益和戰略領域的事,日本都認為有權幹涉並迅速做出反應、積極插手。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高洪表示,隨著小泉時代接近尾聲,日本試圖通過與美國結成一體化同盟來實現本國發展目標,把自己變成“國際安全事務協管員”,但這隻是它的一相情願。美國的戰略利益是多元的,與日本的戰略目標並不完全符合;再加上中國國力的上升是曆史發展的必然,其他國家對如何處理對華軍售和經濟技術合作等問題都有自身的考慮。因此,日本對有關中國問題的幹涉程度是有限的,所達到的實際效果也不會像它預先設想的那樣。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江永教授指出,日本的這種變化在“9·11”之後就逐漸開始了。在涉及日本自身安全政策調整的問題上,日本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美國言聽計從,而是緊緊拉住美國,希望美國不要因為伊朗和伊拉克問題而忽視朝鮮、台海等問題。日本還從幕後跳到台前,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但事實證明,把中國作為“假想敵”對日本來說是一種自我消耗,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也不會給日本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