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際先驅導報:小泉訪美難改日本是美棋子地位

(2006-08-22 16:25:48) 下一個
  提要:日本是美國棋盤上具有戰略價值的棋子,而不是棋盤邊的棋手   6月29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對美國進行訪問,這也很可能成為小泉任期內最後一次訪問美國。2001年9月24日小泉第一次訪問美國時,討論的議題是日本如何支援美國武裝報複911恐怖襲擊行動。自那時開始將近5年的時間裏一頭個性化卷發的小泉與來自德州的牛仔總統布什之間,建立起了被稱為“小泉-布什”的特殊夥伴關係,日美合作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比起5年前,此次被部分媒體報道為“最後晚餐”的訪問。按照媒體5月份的報道,小泉訪美的主要目的,就是旨在宣示日美兩國間不同尋常的親密關係,最好是能夠和布什共乘“空軍一號”從華盛頓飛赴田納西州,以此展示兩者的的確確已經成為“哥們”。然而如意算盤並不是那麽容易打的,在各種跡象背後,人們看到的仍然是作為昔日亞洲優等生日本那徘徊無助的身影。   回顧小泉任期內的5年,日本經濟逐漸走出了“失去的十年”的陰影,然而這種經濟上的增長並沒有能夠帶來心理上的安寧與自信。事實上,小泉政府確實看到了這個問題,其源頭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那就是日本應該向何處去?通俗地說,這是一個關係日本未來發展方向的根本問題。   從小泉政府所采取的各種措施中,人們能夠看到仍然是非常經典的“借船出海”與“脫亞入歐”戰略的痕跡。作為一個曾經提出“雁行模式”,試圖成為亞洲地區領導國家的日本,小泉政府所采取的對外政策,卻是寧願緊緊地把自己綁在美國戰車上,追隨美國,以向伊拉克派遣自衛隊換取想像中的軍事與政治大國的感覺,寧願頂著周邊鄰國的強烈反對去參拜戰犯亡靈,而不願意實實在在地改善亞洲鄰國與自己的關係。   這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證明,日本這個昔日亞洲的優等生,已經陷入了某種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尷尬局麵。直到目前為止,日本仍然缺乏完整的獨立自我意識,同時在其相當數量的政治精英中,衡量國家發展成功與否的標準,仍然深受“黑船事件”以來西方列強行為示範效用的影響,追求強大的經濟力量,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以在全球範圍內自行其事為主要表現的政治力量。   但問題在於,不但日本本身的先天不足限製了這一切,而且國際社會的變化也施加了強大的限製。對此,日本的選擇是追隨看似力量最強大,而且似乎也信奉同樣邏輯的美國,通過不斷強化美日同盟來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不過,通過緊密追隨美國獲得的全球影響,其實並不牢靠,因為美國的力量盡管強大,卻遠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即使可以在正麵戰場上迅速地取得壓倒性勝利,但是戰後的重建卻可以如無底的深淵,把美國的力量緩慢地消磨掉。   這時,美國對於日本的要求,不僅僅是派些自衛隊幫忙救火,而且還要求日本不要在此時忙中添亂,在其他地方惹出需要美國分神處理的事端。而這種無條件的支持,這種近似於要求“老大”無條件保護“小弟”的要求,正是日本最希望從美國得到的。   然而,美國與日本之間的關係,並非大名與其莊園裏的武士,即使日本獻上了如武士對主人般的忠誠,美國行動的邏輯依然是其自身的國家利益。所以,即使日本在反恐上為美國願意兩肋插刀,但在需要的時候,美國仍然會毫不遲疑地否決日本的要求,仍然會對日本惡化鄰國關係的行動表示批評。歸根結底,日本是美國的棋盤上具有戰略價值的棋子,而不是棋盤邊的棋手。無論是與哪個美國總統共坐一架飛機,都不會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基本的定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